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轩辕·绝 >

第242部分

轩辕·绝-第242部分

小说: 轩辕·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夷的快鹿骑本就擅于打追袭战,因此少昊绝不会放弃对刑天的追击。

荤育城,由帝大亲自把守,少昊则领着近两千骑兵直追刑天。

△△△                     △△△                     △△△

熊城又迎来了一个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欢庆夜晚,数千鬼方子民和战士前来相投,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无法不激动的场面。

这种场面只有轩辕大败鬼方之后,返回熊城之时才有过,只不过当时轩辕身受重伤,而无法与熊城子民共同欢庆。因此,那时的场面也要比今日的场面逊色一些。

当然,那日人们心中的欢喜比今日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熊城内外,无一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忘记了另一个不在熊城的人,那就是轩辕。

若是没有轩辕,绝对不可能有今日这种欢庆场面的出现。

轩辕和凤妮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欢呼着,一遍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传诵着,仿佛若不这样,便无法表达有熊子民对轩辕和凤妮的敬爱和拥戴。而在这种时刻,人们更是无法忘怀是这两人给他们带来的幸运。

鬼方的降卒和昆夷诸部的子民及战士也无法不被这种场面所感染,于是跟着所有人一起疯狂着,欢叫着,只有在这种场合之中,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轩辕和凤妮在他们心中究竟占了多少的分量。

鬼方的人和有熊的子民一样,全都解除武装,身上不带刀剑及任何兵刃,便在熊城之外的平原之上彻夜狂欢。

熊城之中找不出如此宽阔而广大的场地,以供这些人共同欢聚,因为今夜至少有三万多人欢聚一起,场面之浩大,几乎让人咋舌。

有熊的战士皆全副武装为这个空前盛大的晚会把守,几乎所有的战士都动员了起来,在这种时候,保卫的职责便显得更为重要。

没有一个战士有怨言,他们似乎都明白,这是在为谁办事,都明白族人的欢乐才是他们作为一个战士的真正欢乐。不可否认,有熊战士的觉悟空前{炫}高{书}涨{网},一种民族的向心力让他们的心紧紧地凝在一起,凝在轩辕和凤妮的周围。

十大联城也派来了代表,八大寨也有代表,七大营和山海战士也都有代表派来,但这些人并不带刀剑兵刃入场,除非是表演节目。

鬼方人这才算是真正见识了有熊的强大,见识了有熊子民的热情和友善,本来存在的疑虑,在顷刻之间尽皆化为乌有。

陶唐氏派来了代表,君子国派来了代表,龙族也派来了代表,各方人物皆是为了欢迎鬼方诸部前来归降,也是为了欢迎鬼方诸部加入华联盟。

这像是一种无上的殊荣,作为鬼方诸部的降卒,无不感激,也同样随着群情激奋的有熊子民高呼:轩辕万岁,凤妮万岁。

凤妮亲临了晚会的现场,只是轩辕有事未来,但是每个有熊子民依然将轩辕的名字与凤妮的名字并列着一起高呼。

数万人的呼声同时响起,这种场面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数十里之外都可以清晰听到。

声音犹如海啸山崩,巨雷滚动,每一个人都忘乎所以,让自己迷失在这种声音之中,感受着这永生难以忘怀的场面。

熊城内外,仿佛有着一种强大的能量在流动,在翻腾滚舞。

月色甚明,但没有人再感受得到寒冷,一个个都感动得流泪,一个个如疯如痴,如癫如醉,生命在这一刻也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永远都无法忘怀的夜晚,无论是有熊人还是鬼方人。

鬼方人知道自己没有选择错,在这一刻他们发现,他们的决策是多么的明智。他们这才知道,有熊人的心地是多么纯朴善良,那包容之心是多么的宽广,足以让他们每一个人感到汗颜,感到惭愧。

鬼方人的确感到了惭愧,感到了汗颜,因为他们过去与有熊的战争。

每一个鬼方降服之人都誓死与有熊结为永世之好,永远与有熊共进退。

昆夷诸部的首领置身于群情激奋的有熊人之中,都仿佛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更是誓死听从熊城的调遣,忠于华联盟,他们也真正地见识了,什么才叫欢乐,什么才叫万众归心。

/* 92 */

第十五章 希望的力量(6)

只看有熊子民这种团结的气势,只看他们对轩辕和凤妮的拥戴,不难想像,惟有这样的部落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奇迹!鬼方降卒这才明白为什么鬼方会在涿鹿之战中落得惨败,连天魔也在此役中战死,这一切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

他们没有理由不臣服,没有理由不对有熊人生出敬畏之心,是以昆夷诸部皆不作二想地誓死臣服于有熊。这数百多年来的战争早已使他们厌倦了,也使他们更渴望和平与安定。而有熊的强大,则正好是他们最理想的归宿,他们也坚信,只有拥有这一群如此热爱自己部落子民的领导者,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天下最终的霸主。

/* 93 */

第十六章 和平共处(1)

凤妮并不曾将昆夷诸部当作降部,而是让他们加入华联盟,在有熊附近再重组自己的部落,并与有熊、君子国、龙族之间相互照应。有熊、陶唐诸部都为昆夷诸部的安定出力,不仅仅调集人手去为他们扎屋建寨,更为他们送去粮食和种子,愿意留在十大联城之内也可以,有熊并不限制他们的自由。

昆夷诸部无不对有熊和陶唐感激涕零,他们确实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得到如此关照,他们怎会不忠于华联盟呢?

对于这一群降服者的处理,乃是凤妮与有熊权要人物经过仔细商讨才作出的决定。

如果将昆夷诸部留在十大联城之内接受控制的话,这将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昆夷诸部与有熊之间的间隙由来已久,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全化解的,而且鬼方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如果置于十大联城之中,接受有熊思想的完全指挥,很可能会再生矛盾,反而不妙,那时若生事端,有熊的十大联城岂不是没有取到外围防护的作用?因此,凤妮等人商议的结果是让这些人在十大联城之外自行发展。

让昆夷诸部自行发展反而会更好一些,只留少部分人在十大联城之内,可以减少鬼方和有熊两种不同习俗之间的磨擦。

这样一来,也显出有熊对昆夷诸部的高度信任,在这种德威双重作用之下,才能够真正地让昆夷诸部心悦诚服,从而死心塌地地忠于有熊族。

当然,如果昆夷诸部存心不良的话,也是在华联盟的控制之下。君子国、龙族、有熊三股力量自三个方位冲击,再加上陶唐氏,那么昆夷诸部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灭亡。

昆夷诸部并不知道熊城权要人物的精心安排,他们只是感动、感激。

感激有熊的宽容和信任,更感激华联盟无私的相助。他们的寨子和房屋基本上都是在有熊子民的相助之下筑建起来的。

有熊的子民近十万,如此之多的人共同出手,建造一座寨子和一些屋子还不是轻而易举?仅仅用了两天半时间便已完工。

于是在十大联城外与君子国之间,奇迹般出现了两座石木结构的坚寨,依小山坡而建,两寨遥相呼应,相隔二十余里。

二十余里并不是一个很长的距离,这两座寨子与十大联城的癸城相距也是二十余里,便像是癸城的两扇大门一般。

昆夷与严允两部住于一寨,林胡、山戎和舌方住于一寨,每寨之中有一千多人,都是这几部的战士和大部分的壮丁、壮妇,他们在寨内耕种,独成一局。当然,这几部也有近千人留在十大联城之中,更有些战士被编排到有熊的战营之中去了,这也算是加强各部落之间的联系吧。

昆夷诸部的两寨,也算是成了与君子国之间的桥梁,到常山君子国只有百十里地,使有熊与君子国之间的联系也更近了一些。

这也是一种战略,使得华联盟诸部之间联系得更紧密,相互之间拥有更多的勾通,在联合防守方面则是更为稳固。这样一来,自熊城到陶唐氏、共工氏之间便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各部之间几乎是首尾相衔,而形成了延绵千里的共同战线,这确实是华联盟的一大特色。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轩辕想出这个华联盟的组合,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壮举,更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                     △△△                     △△△

太昊心中的怨愤可以想像,但是他又能如何?此刻有熊力量的强大,只怕是倾他伏羲氏的全部力量也难以占到半点便宜。更何况,有熊背后还有一个强大得足可与三苗抗衡的华联盟。

他的兵马撤向北方,只是为了有熊的骑兵,他并没有把握去对付那许多的骑兵,同时他也不甘心就此返回伏羲氏。

他向北行了一日后,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有一片凄凉的荒漠和饥饿的狼群,没办法,他最终只好折返而回,向东南方向的荤育城进逼。

太昊倒想看看少昊的情况,当然,他与少昊之间自是没有合作的可能。

抑或说,这两大高手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较量,谁也不可能提出与对方合作的建议。

兵行一日,突地有探子来报,竟是发现了大量的鬼方子民拖着许多货物向北方而去。这使太昊大为讶然,在不解的同时,也大喜,如果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天意相助。因此,太昊命人再探。

探报再回,依然是同样的消息,更精确地表明,这路鬼方子民并没有多少鬼方战士相护,仅数百鬼方战士而已。

太昊大喜,这样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本来窝的满肚子火,可要在此刻尽数爆发出来!他大手一挥,领着人骑便向鬼方子民所行的方向追去。

△△△                     △△△                     △△△

叶皇终于发起了强攻,数大高手同时杀入神堡,即使风沙武功再高,他也是势单力薄,何况风沙的武功并不比叶皇高明,甚至还要逊色一筹。

事实上,即使是风骚,也非此刻叶皇的对手。得火神祝融的内力相传,叶皇再非当日的叶皇,也可算是新一代的火神了。

风沙的武功或许可以与风骚相比,但比叶皇却要逊色了。因此,在强猛的攻击之下,风沙惟有弃堡而逃一个选择了。

/* 94 */

第十六章 和平共处(2)

神堡之中仅剩下两三百战士,又怎能敌得过千余名龙族战士?

叶皇对神堡中的地形极为了解,依照神堡的地势,兵分三路,根本就没有人可以阻挡,仅用了半炷香的时间便破入了谷中,而后便是自水路和浮桥之上攻入神堡内!

这场仗倒是有些辛苦,因为神堡之中的九黎战士断了浮桥,只能自水上进攻,这样便使龙族战士的速度大受影响。

叶皇和柔水自是最先攻上湖心的神堡,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借助舟筏,而是直接借力于断了的浮桥处,踏水而过。

叶皇所遇到的阻力并不是很大,在神堡之中,除风沙之外,根本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当然,双拳难敌四手,神堡之中许多人皆是九黎的一级勇士,其武功绝对不弱,这些人群起而攻,也让叶皇和柔水头痛。不过,正因为叶皇和柔水缠住了这些人,所以共工氏的战士和龙族战士得以借舟登上湖心神堡,一场战争也便这样开始了。

风沙见势不妙,只好与帝十领着一干亲卫逃向九黎本部。

叶皇一怒之下,将湖心神堡之中的所有九黎战士全部处决。皆因这些人负隅顽抗,使得龙族战士和共工氏的战士伤亡不小,因此叶皇决定不留这些硬骨头的战俘。

重新夺回神堡,却是相隔一年多之后,这段时间真是恍若隔世。

叶皇有着无限的感慨,柔水亦同样有着这样的感慨。

过去的一切仿佛都是在昨天所发生的,那些死去的人仍在眼前晃动。

那与帝十三同归于尽的望月长老,那些战死的奴隶兄弟,以及勇士庄戈,今日才真正地为他们报了仇,雪了恨。

柔水想到与叶皇之间的感情,竟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得以成长,这使两人更是无限感慨。如果轩辕知道眼下的一切,定会更加高兴。想到这里,叶皇不禁又想念起这位好兄弟来。

△△△                     △△△                     △△△

此刻的轩辕已经到了崆峒山脚下。

经历了二十余日的长途跋涉,轩辕等人终于自太行山赶到了崆峒山。

当然,这之中应该给满苍夷记一笔大功,若非她去别的部落换来或偷来几十头青牛或战鹿,只怕他们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赶到崆峒山。

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就不用过多地细说了,对于轩辕来说,这种苦难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他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再多的苦难,也都只是历史,真正的新生便将开始。

一路上,风雪漫漫,经常是大雪飘飘,不过,这并不能阻挡轩辕的行程。所幸,这一路再也没有遇到像破风这类高手的阻击,否则的话,只怕轩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当然,这个世间像破风这样的高手并不多,也仅只那么有限的几个,而破风身受重伤,自然是不可能再追上来了。

崆峒山下,天气依然甚为寒冷,但远看崆峒,气势磅礴,巍峨雄伟,峰峦起伏,重岩叠翠,秀丽清雅,仿佛罩着一层神秘而深幽的灵气,直叫人为之心神大震。

当然,让人心神大震的,并不是这山势的磅礴,而是源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

轩辕的感受尤其深,在他的周围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莫测的生机,是那般动感而又实在,就像他当日在东山口感受着来自地底熔岩的生机一样。只不过,今日的生机没有那般强大,比那日灼热涌动着的生机淡了许多,仿佛是在这寒冷的北风之中荡漾着一层浓浓的春意。

对于生机的触觉,没有人比轩辕更能深刻地体会。他知道,这股生机并不是来自周围的花草树木,更不是来自那些动物,而是来自内心,来自某个人的内心。

轩辕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他却可以感受到这人内心那博大而浩瀚的情怀,那悲天怜人、仁爱天下的无私情怀。

对于大自然的生机,轩辕尝试过不少。当日在东山口,他借龙丹吸纳来自地心的生机,而在忘忧谷中,他接受了万花大阵众花的生机而开发了龙丹潜力的力量,更将龙丹的生机与自己融为一体,而使他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