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少林八绝 >

第914部分

少林八绝-第914部分

小说: 少林八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九天将上身往前一凑,整个人发散出一股骇人的力量,冷声道:“我就不信那个地方真的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只要他们还是人,我就能叫他们灰飞烟灭卫老者听了这话,心知独孤九天已经决定了要攻打那个地方,自己已别无选择略一沉思,目中射出一股寒气,道:“好,独孤盟主既然有此气魄,老朽便身先士卒,到时候在前领路,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之后,两人密议了半响,老者才告辞出去。老者去后,彭和尚与红叶真人一同走了进来。

独孤九天请两人坐下后,目光落在红叶真人身上,道:“真人,你师叔的身体还算硬朗吧?

红叶真人一听,顿时会意独孤九天的意思,笑道:“回盟主,家师叔的身子向来硬朗,随死几只老虎也不是问题。

独孤九天道:“这就好。”转目望向彭和尚,道:“大师。

彭和尚道:“盟主有何盼咐?

独孤九天道:“我想请你老和真人带一些人,前去神农架游玩,不知你老可有空闲?

彭和尚老谋深算,岂会听不出独孤九天的话意,大笑道:“盟主交代的事,老钠一定完成。

独孤九天道:“这件事就拜托大师了。”顿了一顿,道:“此事完成之后,不必回转,咱们太原再见。

彭和尚与红叶真人道:“是。”闲扯了两句,告辞走了。

两人一走,无上老祖、宫本一夫、独孤雄天、轩辕仁一起走了进来。

独孤九天请无上老祖和宫本一夫坐下,独孤雄天和轩辕仁身为晚辈,自是没有位子,侍立旁听。

独孤九天道:“木老、宫本会主,我一会便要闭关七日,在这段时间里,京师之事,有劳两位了。

无上老祖和宫本一夫一怔,宫本一夫诧道:“盟主,您不是想亲手擒下方剑明吗?万一方剑明……”

独孤九天羹贯爵:“事情有变,我也是迫不得已。

无上老祖和宫本一夫听了,不敢多问,无上老祖笑道:“盟主但请放心,我与宫本会主一定竭力辅助少教主和大少主,将京师之事办妥。

独孤九天点点头,然后望向独孤雄天和轩辕仁,道:“雄天、仁儿,你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成了,至于朝中之事,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最是熟悉,让他们放手去做便是。

独孤雄天和轩辕仁躬身道:“是。

独孤雄天首起腰身的时候,似有话说,但此时独孤九天已经偏头与无上老祖、宫本一夫商议起来,他想了想,暗道:“这只是一个圈套,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终究还是没有将要说的话说出来。

第六卷 风云再起 第六百六十七章 功劳

新盟元年,正月二十日,方剑明易容成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混进了京城。他知道自己此次返京,早已落在了独孤九天的算计之中,城内想必已经布下了许多或明或暗的的侦查人员。因此,他甫一进城,便凭借对京城的一点熟悉,很快来到了一家客栈外。

这家客栈十分普通,方剑明登记的时候,胡诌了一个姓名,店家只要有银子赚,又怎会多问。到了晚上,方剑明施展轻功,出了客栈,往皇城摸去。以他的身法,一路过去,自是神不知鬼不觉。这一路上,他一共发现了三十多处暗探,深感独孤九天对他返京的重视。

到了皇城时,一支支的巡夜军士来回走动,戒备森严,别说是个人,只怕连一只苍蝇,也难以飞过。这样的阵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座巨大的屏障,但对于方剑明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他绕城转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了退走,这倒不是什么知难而退,他今晚出来,为的就是探查京城内的动向,方便今后行事。

一夜无话。次日,他起了个大早,走出客栈,沿街溜达。不久,到了一家茶馆外,他临机一动,举步走进茶馆,选了一张桌子坐下。早茶与点心上来之后,方剑明扫了一眼茶馆里的情形,除了两个比自己来得早的茶客外,其他桌子都是空的。

过了一会,来喝茶的人渐渐增多,方剑明竖耳一听,茶馆里所有人的说话声,尽皆入耳,却都是些家常事,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正觉失望,忽见五个中年人走了进来,店家对这五人十分恭敬,将他们请到了靠窗的位子。

五人坐下后,不用吩咐,茶水与多种点心很快上来。五人边吃边聊,说的也是些家常话,这些家常话也不是方剑明想要听的,但方剑明从他们的口气之中,已经听出了五人中有两个是做官的,其他三个是有钱人。

方剑明特别注意那两个做官的,但听了一会,两人越说越难听,竟是说到了昨晚怎么怎么寻花问柳,言语粗鄙,还不时露出一脸淫笑。

方剑明眉头一皱,暗道:“原来是两个草包,害我白听了这么长时间。”正要起身离去,忽听得三个有钱人中的一个道:“陈大人、马大人,听说你们与徐大人府上的管事颇有交情,不知什么时候有空,也能为我们三位介绍介绍。”

两个做官的双眉一扬,其中一个道:“什么徐大人,应该尊为徐阁老。”

先前那人一怔,道:“徐阁老?”

那做官的道:“可不是。别说做朋友的现在才告诉你们,徐阁老如今是皇上最倚重的人,朝野内外,不管是谁见了徐阁老,都要施礼呢。”

先前那人讨好的笑道:“原来如此。”

那做官的鼻中微微哼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我实话告诉你们,皇上这次能够成功复位,四个人居功至伟。第一个人便是徐阁老,第二个人是石大将军,第三个人是曹督主,第四个人是张都督。”

先前那人道:“陈大人,朝中之事,我等还摸不清动向,希望你能指点一二,过后自有重谢。”突然意识到边上还坐着另一个当官的,忙补充道:“当然,马大人的那一份,我等也会双手奉上。”

“陈大人”和“马大人”听了,面露喜色,知道这一次又能捞那么一笔钱财了,哈哈一笑,道:“喝茶,喝茶。”

五人闲扯了几句,“陈大人”便叫来店家,要了一间雅座。五人进了雅座,说起话来,可就方便多了。

方剑明的位子距离雅座有一段距离,且还隔了两堵墙壁,加上茶馆里的人越来越多,说话声不小,他不得不施展玄功,仔细去听雅座的动静。

只听得“陈大人”的声音道:“三位,你们大概还不知道,现在的兵部尚书,已经由徐阁老接任了。”

那三人的声音道:“是吗?”

陈大人“嗯”了一声,道:“环视整个朝内,文臣第一人,党当非徐阁老莫属。此前的内阁大学士,进监狱的进监狱,辞官的辞官,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个个都要听徐阁老的,徐阁老当之无愧的是首辅大臣。”(明代建立后,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仿宋制,设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朱棣靖难后,让大学士参预机务,称内阁。大学士地位很高,朝位班次,还要列在六部之前。)

先前那人惊讶地道:“这么说来,徐阁老现在的地位,相当于宰相?。啧啧,不得了,不得了。”

陈大人道:“文臣第一人是徐阁老,武臣第一人,自然便是石大将军了。石大将军此前是武清侯,现在已经变成了忠国公。此等殊荣,细数天下,又有几人能得?”

先前那人赞叹道:“文有徐阁老,武有石大将军,我朝幸甚,幸甚。”

陈大人道:“曹督主呢,嘿嘿,也很了得。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上一个皇上的亲信,皇上因为他是个老臣子,并没有将他抓起来,而是外放,现在的掌印太监,便是曹督主。曹督主原来的职位就是东厂提督,现在皆任两职,便是王公公复生,怕也自愧不如了。”(曹吉祥以掌印太监身份皆任提督太监,乃小说家言,不可当真)

在司礼监的官制中,最高长官为掌印太监,下面有秉笔太监多名,主管东厂的,又称“提督太监”,地位在其他秉笔太监之上,仅次于掌印太监。

陈大人所说的王公公,指的是王振。他说王振就算复生,在曹吉祥面前,也自愧不如,这当然只是一句奉承话。王振权倾朝野的时候,朱祁镇见了他,都要恭敬的叫他一声“老师”呢。不但如此,历史上,朱祁镇复位后,还给王振树碑立传,可见朱祁镇是多么的宠信王振,绝不是曹吉祥可比的。

先前那人听了陈大人的话,少不得又拍了几句马屁。

陈大人又道:“至于张都督,已经被皇上封为太平侯,虽然还比不上父兄,但也算是十分荣耀了。”

方剑明听到这,心中骂道:“呸,于阁老被抓进大牢,与这四人显然脱不了干系。来日遇到这四个人,非得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不可。”

第六卷 风云再起 第六百六十八章 喜闻

只听得陈大人不厌其烦的道:“这四个人深得皇上器重,又是皇上的‘恩人’,无论巴结上谁,都是十分了不起的事,若能同时巴结上他们四位,乖乖,我只能说,这个人可以肆意横行了。”

这时,忽听得三个有钱人中另一个小心翼翼地道:“我听说于……于谦被皇上下旨关进了大牢,这件事……”

陈大人忙道:“这件事不关我们的事,还是不要议论的好。”

方剑明又听了一会,见他们说的都是些怎么巴结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张?的话,无心听下去,将头一抬,却见一人迎面走了过来,心里微微一惊,暗道:“是他。”

佯装不认识对方,与来人插肩而过,付了账,出得茶馆,在街上乱逛。正走间,忽见前面不远处聚着一些人,议论纷纷。上前一看,却是宫中下了皇榜,改了年号,是为“天顺”。

方剑明心中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祁镇的复位已成铁的事实,今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此飞黄腾达,也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从此风光不再。罢了,罢了,这朝中事我早已厌倦,又何必多管,只要能够救出于阁老,便已足矣。”

这么一想,他脚下加快,不自觉的往于府的方向而去。眼看就要到了于府,只见门外站着四个锦衣卫士,目光冷厉,行人莫不匆匆而过。于谦虽然下了狱,但尚未定罪,因此,于府尚未被抄家,只是被锦衣卫的人看管着。

方剑明想到于老夫人,心念一转,绕到一边,将身一晃,瞬时进了于府,那四个锦衣卫岂会察觉。

方剑明走过一间屋子的时候,却见于老夫人正坐在里面缝补衣衫,专心致志,看上去一点也不害怕。

方剑明悄悄走进屋里,不敢惊扰。过了一会,于老夫人想是才发觉屋里多了一个人,抬起头来,看了方剑明一眼,诧道:“你不是锦衣卫的人 ?'…'”

方剑明朝于老夫人弯腰施礼,用自己的嗓音的道:“晚辈方剑明,拜见老夫人。”

于老夫人听出了方剑明的嗓音,面色一变,道:“你是侯爷?”

方剑明点头道:“是的。老夫人,你受苦了。”

于老夫人起身敛衽道:“侯爷驾临,请恕老妇未能远迎,尚乞恕罪。”

方剑明伸手作势一扶,道:“老夫人,事情急迫,请您随我出城去吧。”

于老夫人淡淡笑了一下,道:“侯爷的好意,老妇心领了。老妇哪里都不去,只在这里等候老爷,无论什么样的灾难降临,也要与老爷一起领受。”

方剑明呆了一呆,旋即肃然起敬,向于老夫人拜了三拜,道声:“晚辈告退。”出了屋子,施展轻功,掠出于府。

出了于府,方剑明走回客栈,闭门不出。直到黄昏,他才出来吃了一点饭,喝了一点酒。他心中郁结难去,买了一个酒壶,打了一壶美酒,一路喝一路走,也不辨东西。

不知不觉,一壶酒已被他喝得点滴不剩。蓦地,迎面走来了一个瞎子,手中一根竹竿,将地面打得“咯咯”响。

方剑明也不在意,将酒壶扔了,正待辨明方位,回转客栈,忽听得那瞎子道:“足下可是有什么心事?”

方剑明吃了一惊,道:“你是什么人 ?'…'怎么知道我有心事?”

那瞎子道:“在下姓仝名寅。足下扔掉手中东西的时候,发力甚猛,在下随意猜了一下,不料当真猜出来了。”

方剑明深深望了对方一眼,道:“看尊驾的一身穿着打扮,与相士一般无二,莫非也懂得占卜?”

仝寅笑道:“在下对占卜术略知一二。”

方剑明想了想,忽道:“我想请尊驾占卜一人,不知可行?”

仝寅道:“足下请说。”

方剑明道:“此人便是大明重臣于谦。”

仝寅听了,也不惊讶,当真掐指算了一下,语气不像是开玩笑地道:“足下此刻往南行去,遇到第三户门前挂着一对灯笼的人家,进去找一个姓朵的人,立时便知分晓。”说完,举步继续前行,往另一条道上去了。

方剑明要取仝寅性命,根本就是不费吹灰之力,但不知怎么回事,方剑明觉得这个叫做仝寅的瞎子虽然不懂武功,但行事奇异,好像就是上天派来给他指点的,一时之间,并不出手,只是目送对方离去。

“于大人忠心为国,在下虽然是石亨的食客,但也不能不见死不救。足下此去,倘若发现有些许不对,在下随时欢迎你来取仝某的项上人头。”仝寅边走边说,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方剑明听得心神一凛,暗道:“原来他是石亨的食客,想不到石亨府上也有这等奇人。好,我姑且往南走去,是真是假,待会便知。”遂往南行去。

不多时,遇到了第一户门前挂着灯笼的人家,到了第三户挂着灯笼的人家时,只见这户人家并非普通人家,这家的主人,像是一个当官的,府邸比寻常人家大得多。

方剑明也不多想,将身一纵,掠了进去。

没走多远,忽听得有人大声吟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乃于谦十七岁时所作,曾传唱一时,方剑明循声走去,但见一人手里提着酒瓶,站在一座院外。

“于大人,请恕朵某怕死,不能为你说上一句好话,这些酒是敬你的。”那人说完,倒了一些酒在地上。

方剑明身形一晃,来到近前。那人面色一变,喝道:“什么人 ?'…'”一拳打了过来,拳风凛凛,甚有力道。

方剑明伸手一抓,将他的拳头抓牢,喝道:“我是逍遥侯方剑明,你又是什么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