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范家娘子-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打李静一进门,刘禅就一个劲儿眨巴眼对她示意,可是,李静与刘禅之间显然完全没有心有灵犀,刘禅眼睛都快抽筋了,李静的目光都没有与他接上。
在李静打量那个太监之际,那个太监清了清嗓子,见着声音开口道:“咱家是伺候在皇上身边的孙汀,李小世子,你可知咱家唤你前来,所谓何事?”
对于太监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作威作福,李静心中颇为腻味,不过,看他的年龄,都快五十岁了,李静本着尊老爱幼的精神,屏气开口道:“回公公话,小生不知。”
孙公公甩了甩手中的拂尘,眉毛上挑对李静道:“近日京中传言,一个眉间长着红色莲花的俊俏公子,乃千年莲花修炼成的花精,擅用定身术,每到晚间,便会出来袭击妙龄少女,采食她们的阴元,甚至,还会挖人心脏。一时之间,京中家家户户,人人自危。前日甚至有人到开封府衙击鼓报案,说自家姑娘失踪了,在她的房间,留下了一朵红莲玉簪。
这件事惊动了皇上,咱家今日过府,是万岁爷的旨意,想要李小世子进宫,给一个说法。”
听了孙公公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解释,李静握紧双手,咬着下唇,才没让自己爆笑出声。
这种怪力乱神的谎言,摆明了是无知的蠢妇愚夫流传的,而那位失踪的小姐,要么就是跟人私奔了;要么就是被什么人掳掠了。不过,能够留下红莲玉簪,掳人的人显然不在乎钱财,可能是某人闲极无聊一时兴致的游戏,或者是跟小姐的父兄有什么过节。
不管作案动机多么的深情或者荒唐,怎么着,也扯不到怪力乱神呀。
这样一件小事,开封府的知府居然上报给了皇帝,而那个不知道是最终承袭了哪个庙号昏庸皇帝,居然因为一个留言,就派他的太监到刘家来拿她。怎么不让刑部把她直接下狱呢?
手背抵住双唇轻咳了两声,李静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严肃认真道:“承蒙万岁爷召见,自然是小生十世修来的福气。只是,小生生来胆小,不敢窥视天颜。而且,这件事,小生觉得,跟公公便能解释清楚。
关于花精流言那件事,小生多少猜得出因由,小生当日进京,与刘公子外出偶遇了晏大人,刘公子被友人叫走,天晚了,晏大人便请小生留宿府中,并派了两位丫鬟随侍小生。小生沐浴时不习惯有人在旁伺候,可是,两个丫鬟又怕怠慢了客人,执意要服侍小生。争执不下,小生便出手点了两位姑娘的穴道。
小生解开两位姑娘的穴道之后,两人慌乱奔出,第二日,小生想要解释,两位姑娘却因为惧怕躲着小生。小生心想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没有解释。可能是两位姑娘有什么误会,便把心中的不安向人倾诉了,然后,流言扩散,三人成虎,便有了花精一说。
至于哪位失踪的小姐,小生近日,一直留宿刘府,夜间,多半与刘公子弹琴舞剑,自娱自乐,从未出过府中。这点,刘公子院子中的下人,都可作证。衙门要想找到那位小姐,还是从别的线索入手比较好。”
听了李静的话,孙公公沉吟片刻,开口道:“小世子的这番话,说得确实条理分明,让人茅塞顿开。只是,老奴年迈,记忆力不好,烦请小世子随老奴入宫一趟。
万岁爷仁慈宽厚,小世子大可不必畏怯。”
废了那么多唇舌,却还是无用功,李静心中有些负气,目光转向刘美,带着求救的神情。她如今借宿在刘家,又与刘禅过从甚密,若是因为这种荒唐流言被召进宫,对刘家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吧。
可是,刘美却对李静道:“贤侄大可安心,皇上仁厚圣明,断不会平白让贤侄蒙冤受屈。没有提交大理寺,而是直接召见贤侄入宫,也可看出皇上对李家和贤侄的厚爱。贤侄就随公公走一趟吧。”
李静心中腹诽着“皇上哪里仁厚圣明?宋太宗就因为一首词就赐了李煜毒药,如今这样的流言出来,要我抹脖子,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可是,却还是乖乖地道:“如此,有劳公公了。”
随着孙公公起身,刘禅也起身道:“我跟你们一起去。”
刘美声音中含了一丝慌乱训斥刘禅道:“皇上召见李贤侄,你去凑什么热闹?”
刘禅看都不看刘美径自往前走道:“前些日子,我刚刚回京时,皇上说想看我表演蹴鞠。再说,这几日只顾跟静在一块儿玩耍,都好'TXT小说下载:。3uww。'久没有看姑姑了,我想她了。”
刘禅搬出刘皇后,刘美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只得随他。只是,在送孙公公出门时,刘美突兀地握了握他的手,两人刹那间交换了一个神色。
李静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一抹玩味讽刺。
如果她真的因为这件事被皇帝赐死,那就是“一个点穴引发的血案”,于她自己是一个误会引发的悲剧,一时之间,对整个京城甚至全天下的百姓来说,怕是一个可以引来饭后谈资的喜剧。大小,她估计也能做一回名人。
当然,注定不会有她的太爷爷李煜出名就是。史书上,估计也不会留名。
不过,也许,野史上,会留下一笔。还会有人根据她的故事写成小说、话本、演义、戏剧,流传下去。
胡思乱想着这些,李静唇边上翘,还真没有什么慌乱恐惧,主要是,这件事,简直太喜感了。
堂堂一国之君,不去治理天下大事,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跟一个从无知无识的丫鬟口中传出的荒唐流言较劲,还煞有介事地派人召她进宫。
与皇帝“谈心”
进宫之后,刘禅就跑开了,说是去找他姑姑玩。李静知道,他是去找皇后求情去了。流言这种事可大可小,李静能因为刺密谛的一句话,一生下来,就被李家赶出家门,及长,还被她的生母畏'TXT小说下载:。3uww。'惧怨恨。
皇帝因为一个荒唐的流言,一时兴起,要了她的性命,也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如果皇帝真的觉得犯了什么忌讳,对她动了伤心,怕是再受宠的皇后,都不敢为她求情。不过,刘禅这份紧张,李静还是记在了心上。
这件事若过去了,刘禅与她,当真就是过命的交情了。虽然,这个人情欠得多少有些滑稽。
这样胡思乱想着,李静被孙公公带到了皇帝的御书房,拜谒过后,皇帝让人给李静搬了个矮凳赐坐,他自己,坐得主位,也没有李静在电视上看到的金銮殿上的高高在上。
这样的礼遇,让本就不太紧张的李静,有了闲心,拿眼角打量皇帝。
许是这件事太过荒唐喜感,见到真人版的皇帝,李静甚至没有见到真人版晏殊的那份亢奋激动,畏'TXT小说下载:。3uww。'惧什么的,也丝毫没有。尽管,如今,她的命捏在对方手中,他的生死,就是对方一句话的事。
御座上的帝王,除却那身明黄的衮袍,金镶宝石的玉冠,也就是一个相貌只能称得上普通的中年男子,蓄着山羊胡子,眼角之下,有明显得眼袋,神色倒也清明,但是,没有丝毫的睿智、霸气,甚至,还有一些荏弱。
看到他,李静莫名想到了前世在电视上看过的忘了是哪一个版本的《武则天》里面的中年唐高宗李治。
李静听刘禅说过,他那个曾经被先皇赶出王府,当了今上十五年之久的地下情人的姑姑,偶尔,还会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批阅奏章。
李静对宋朝的历史并不熟悉,主要是,宋朝实在不是一个强大光耀的朝代,建国之初,宋太宗御驾亲征都能遭败仗,后来,即使打了胜仗,也要签订丧权辱国的盟约,除了那一笔“冗官冗兵冗费”,李静对宋史,知之甚少,更加不喜(3UWW…提供下载)欢看宋史演义的故事。
她前世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也在她十二岁那年,被魏谌告知,是后人的附会谣传。杨家就两个儿子,杨六郎,也不是杨继业的第六子,更加没有什么杨八妹、杨排风、穆桂英、佘太君。
难得的两次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又都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一个朝代,李静对它的掌权者,实在无感。
李静在皇帝面前大胆地神游着,想到窝火的地方,还忍不住撇了撇嘴唇。
皇帝把李静这样的反应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开口道:“朕听说你不想来见朕,怎么,是觉得朕为一个流言召你进宫太荒唐了吗?”
皇帝温和中带着轻笑的男中音,却如一个闷锤,敲在了李静脑门上。
这种事,当事人还真的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吗?
李静惊讶地看了御座上的皇帝一眼,低眉躬身道:“草民不敢。”
不敢,哪里是不敢,从李静进门,她脸上转了多少种情绪,皇帝全看在眼里。习惯了看满朝文武的变脸神功的人,李静丝毫不遮掩的表情,又岂能瞒得住皇帝。
“吴王之死,牵涉太多,先皇也有诸多不忍。不过,不管朕说什么,作为吴王后人,你都不可能不怨恨朕吧?”皇帝这句话,到后来,竟有几分无奈。
这下,李静更懵了。那件事,不是禁忌吗?这么轻易就说出口,真的是看在她马上就要死了,要她做一个明白鬼吗?
先皇,皇帝口称先皇,那这么说,眼前的人,就是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有过什么政绩吗?
李静纷乱的大脑转了转,终究没有理出头绪来。
不过,眼前的人,明显比史书上记载的那些碌碌无为的皇帝精明多了。而且,有着所有皇帝共有的“杀人不眨眼”。
反正已经注定了要一死,李静虽不甘心,却也没有了顾忌,放胆开口道:“其实,我从生下来就被放在亲戚家寄养,家里的事,祖上的事,知道得不多。不过,我太爷爷被赐死,好歹可以说成是他的身份敏感,再加上他自己拎不清,口无遮拦,犯了君王大忌,可算是咎由自取,也算得上半个罪有应得。
可是,皇上因为一个莫名奇妙的流言就让我死,我还是觉得太莫名其妙了。
我知道您这样的上位者,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只求您不要再把这个流言扩大,我一个人死就算了。我父亲、兄长,都是才智平庸之人,也没有我太爷爷那么轴,他们是皇上治下的子民。当年先皇都能放过李家后人,皇上仁厚圣明,求您不要延及李家其他人。”
听了李静的话,皇帝呵呵笑道:“朕什么时候说过要赐死你了?你也说了朕仁厚圣明,圣明二字,朕不敢当。仁厚二字,朕非自满,却觉得当之无愧。况且,在你眼中,朕就是那么昏庸糊涂的帝王吗?”
李静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说出了刚才的话,却得到了皇帝这样的回应。她愈发觉得混乱了,而且,混乱中,还掺杂了些忐忑。
“草民年幼无知,枉揣圣意,望皇上责罚。”摸不清楚,李静干脆起身跪在地上,不再回应皇帝的问题。
“起来吧,你没看到书房中就你我二人吗?朕把贴身随侍的孙汀都打发出去了。其实,就是想见见你,跟你说几句话而已。你对朕失言失礼,也不会有人知晓;你即使跪在地上,如若朕非要治你个失礼之罪,也没有人为你正名。”皇帝说着,对李静摆摆手。在他温和的笑脸上,李静好像看到了那种耍弄别人的快意。这样恶质的情绪,真的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吗?
李静听皇帝的话起身,重新在那个矮凳上蜷着腿端坐好道:“不知皇上召见草民,想说些什么?”
“先皇临走前,对他这一生做过的事,做了一个回顾。对吴王做得那件事,让他至死耿耿于怀,嘱咐朕要对李家做些补偿。你们兄妹二人,恰巧是在先皇驾崩当年出生。
朕本来想着当你满二十岁之后,再对李家做封赏补偿。如今,你恰巧进京,又传出了那样的流言,朕就想借着这个由头,见见你。也想借着对你的封赏,平息流言,圆了先皇的遗愿。”
皇帝说得理由,李静半句都不相信。赵匡胤的死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害,是一个谜。赵匡胤去世时,他的儿子应该已经成年,可是,却是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赵匡义称帝后,还逼死了赵匡胤的儿子。连自己的兄长侄儿都能下得去手的人,会为了一个外人的死耿耿于怀吗?
不过,就算心里不信,皇帝说了,李静就当做这件事是确有其事。所谓“君无戏言”,她现在本来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更加没有质疑刀俎的权力。
“皇上至孝,是天下万民的表率。只是,草民愚钝顽劣,早已被李家赶出家门,皇上有心补偿李家,还是补偿给其他人好一些。”
“朕知你不慕富贵名利,不喜羁绊束缚。只是,李家,能够让朕名正言顺封赏的人,只有佛祖本生的你。”
李静在心中叹了句“笑面狐狸”,对皇帝道:“不知草民可有幸知道皇上想要如何封赏草民?”
皇帝看着李静的眼睛微微笑道:“朕打算把你佛祖本生的身份昭告朝廷,为你平息流言,同时,收你为义女,封你为南越公主,再为你许下一位乘龙快婿。你看如何?”
李静回视着皇帝,正色说道:“这个封赏,于草民而言,过重了。君臣伦常,岂能混乱。家父既为河南郡王,皇上封草民为郡主,已是皇恩浩荡。至于成亲一事,皇上至情之人,当明白心心相映方愿携手白头。草民斗胆,想自己选择夫婿,求皇上成全。”
皇帝眉毛微挑,大笑出声。笑过之后,方道:“皇后言你绝对不肯受封公主,且会执意拒绝朕的赐婚。果然都说中了。
也罢,朕也不强求于你。朕只问你一件事,对禅儿,你是怎么想的?”
李静大惊,半晌,方回过味来道:“草民与刘禅兴味相投、性情也破合得来,但仅止于知己玩伴。”
皇帝叹了口气道:“既然你对禅儿无意,朕也就不上赶着做这个媒人,召你嫌隙了。只是,待会儿皇后问起,你可千万莫提及朕与你说过此事。
哎,朕也是好心,见她常年为禅儿的婚事烦恼,想出份力,结果,她却跟朕说你们两个郎无情妾无意,朕偏不信,你们这几年相交甚密,如今进京,你又不避嫌隙住进了刘家,就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