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平天-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的斑竹,别名湘妃竹,竹身上的云纹紫斑,据传便是娥皇、女英二妃流下的眼泪滴到竹上所化。
君山自古便是名胜之地,历代都有不少sāo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不少诗作名篇。诗仙李白写君山云“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诗豪刘禹锡写君山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对君山是一个很形象生动的比喻。尤其在岳阳楼上远观,湖面平静无波时,君山岛望去果真便似一只卧在洞庭湖这面大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君山上还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舜帝二妃死后成为湘水之神的故事流传,还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shè蛟台,唐时则有柳毅与洞庭龙君三公主的神话故事。
鲁有脚在前面的船上回过头来,手指君山,向尹治平道:“尹道长,前面就是君山了。”
尹治平点点头,道:“我瞧见了。”
船行渐近,等到将要靠岸之时,尹治平回舱中唤了李莫愁出来。
李莫愁也早已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打作了一个包裹。只是还有些生气,对尹治平没什么好脸sè。
尹治平也不在意,等到靠岸之后,尹治平吩咐船家不要离去,就在君山岸边停留,等上他们几rì,银钱不会少他。交待完好,便与李莫愁一起上岸登岛。
--------
感谢蜗狙书友的打赏。再谢圣光闪现书友的打赏。
强推期间,每rì三更,今rì第一更。
第七十四章 仙梦 三千大千世界
这时天已入暮,夕阳斜照,上岛后,到得丐帮总舵驻地的轩辕台,鲁有脚便立即着人为尹治平与莫志秋安排住处。
这里虽是丐帮总舵所在,但却着实没什么气象,也就一大片房舍而已,连个院子都没有。房子也是就地取材,全部用竹子搭建,虽然看着一派清新自然,绿sè环保,但其实简陋得很。如果要拿来跟全真教的重阳宫对比的话,尹治平实在只能说,差距甚大。
作为传承了几百年的江湖第一大帮,丐帮这个总舵,尹治平感觉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不过丐帮上下全都是一群讨饭的叫花子,建帮的宗旨理念也没有聚财一说,指望一群叫花子把总舵建得高大巍峨、金碧辉煌,那也不现实。如果丐帮真那么做了,那也就不是丐帮了。
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个丐帮总舵所在,尹治平虽然略有点失望,但也能够理解。
不过,这个丐帮总舵,除了建筑简陋之外,人也不多。丐帮弟子成千上万,遍及大江南北,四方各地,但总舵这里,常年驻守的却也不过几百人。这种规模,实在不像个总舵所在,恐怕与一些大点儿的分舵比,都没什么两样。
尹治平随意打量了一番后,便也没什么兴趣再多看。
鲁有脚将他与李莫愁安排在两座相邻的小竹楼中,虽然也是颇为简陋,但却相对dú lì,这点倒是让尹治平挺满意。前世一个人住惯了的他,在住处上喜欢有dú lì的私人空间。
为尹治平与李莫愁安排好了住处,等他们一番洗漱后,鲁有脚设宴为他们接风。因是宴请他们两个出家的道士,特地设了一桌素宴。
李莫愁出家也就是做个样子,表示已遁入空门,终身不嫁。其实就是她自己换了身道装,根本没在哪个道观出家受戒,也不曾拜过受戒的律师。除了平rì穿一身道袍,做道姑打扮外,就再没跟道士相关的了,既不拜三清祖师,也不研读道家典籍,更不做什么早晚课。饮食上,荤腥也是全然不戒的。
尹治平虽然是个真正出家的全真教道士,但那是之前原本的尹志平,现在他内里全然换过了一个人,是个现代穿越客附身。还在终南山上时,那是不得不守全真教的那些清规戒律,下了山后没人管,他早就已经放开了。
但鲁有脚却不了解两人的真实情况,两人自己也不好明言。既然披着全真教弟子的身份,这点也只得忍着。不过素宴就素宴,只要做得好吃,也不是下不去口的。
而且两人本来就不是无肉不欢之人,尹治平以前在终南山上,吃素也算是吃习惯了。而李莫愁一个女子,也不是很喜欢大鱼大肉肥腻的东西,平常饮食也多清淡。眼下一桌素宴,两人倒也吃得爽口。尤其几道竹笋菜肴,都是非常鲜香。那竹笋都是现采的,很新鲜。
饭罢之后,尹治平、李莫愁又与鲁有脚喝茶闲谈了一会儿。鲁有脚虽然年纪已大,jīng神却是很足,而且非常健谈,席间饭后,跟两人讲了许多江湖典故、武林闲话。鲁有脚年纪大,见识多,而且丐帮又是江湖上消息最为灵通的,这些东西知道的却是很多。
尹治平与李莫愁听他一席话,倒也大长了不少见识。
等续到第五道茶时,李莫愁瞧了眼外面,见天sè已晚,向鲁有脚告了个罪,起身告辞。
鲁有脚瞧了眼外面的天sè,跟着站起,抱歉道:“是我的不对才是,我这老叫化子一说得兴起,就忘了时间。确实已经不早了,你两个赶快回房安歇罢。明rì得空,咱们再接着聊。”说罢,送两人出门。
尹治平其实倒还想再听鲁有脚讲些江湖典故的,但李莫愁既已起身告辞,鲁有脚也跟着开口送客,他也只得随着站起身,同李莫愁一起出门。
在门外,两人又与鲁有脚告辞致别。鲁有脚遣门外守着的一名四袋弟子拿了火把照路,送两人回房。
这名四袋弟子领二人到得他们所居竹楼的楼下,便即告辞离去。尹治平向李莫愁道了声晚安,转身各自上楼。
上楼到得房中,尹治平也不点灯。行到床边,脱去外袍,躺倒在床上。他今夜不想练功,便就此睡去。
这一晚,他却是忽做了一梦。
他梦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世界里有着许多仙人,有乘龙驾鹤者,有御剑飞天者,还有驾驭各sè法宝、遁光。那些仙人们都会威力无比的法术,挥手间翻江搅海、摧山破地。还有威力强大的各sè法宝、飞剑,仙人们相互争斗,光芒璀璨,天地变sè。
这场梦很清晰,他第二rì醒来后,犹能清清楚楚,完整地记得。便是一些细节,也没有忘记。清晰得不像是一场梦,好像真有那么一个世界,而他是真的看见了那些情形,并非只是忽发怪梦地梦到。
“有道是‘rì有所思,夜有所梦’,难道是我昨天白天忽生求仙问道之念,才会晚上做了这场梦。可这梦说来也有些怪异,那些情景好像都太过真实了一些。不知大千世界,是否真有那么一个世界存在?”尹治平靠坐在床上,心下暗自猜疑。
他既然能穿入到这神雕世界,不管究竟是怎么穿来的,这世界又是怎么形成的,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世上是有多维空间存在的,地球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不是唯一的位面与空间,还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存在。
这大千世界,纷杂繁复,既然有现代世界,有武侠世界,那自然也能有仙侠世界、神人世界、魔幻世界等等,各不相同。
全真教讲求三教合一,原本尹志平的记忆中,也有着不少佛经的内容。尹治平还在终南山时,也曾读过一些佛经。他从佛经中了解到一个佛家的世界观,佛家说一个大千世界,是由一千个中千世界所组成;而一个中千世界,则是由一千个小千世界所组成;而一个小千世界,又是由一千个小世界所组成。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可能这些不同的世界与位面空间,便是那些组成大千世界的最基本的一个个小世界。这样算来,一个大千世界,到底包含有多少个小千世界……这得上亿了呀!这个神雕世界,我想应该就是一个小世界。只是不知道我原本所来的地球现代,是不是也只是一个小世界?这无数的小世界中,可能真就有我梦中所见到的那一个呢!”
----------
第二更,晚上还有第三更。
感谢三步神仙曲书友的打赏,感谢圣光闪现书友连续几天的打赏。
第七十五章 全真大道 生死一念
“其实佛家的这个世界观,也未必就是对的。佛家还说这些小世界的构成全都一模一样呢,都是有四大部洲,中有须弥神山。可我来的地球与现在这个神雕世界,却都不是这种地貌构成。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大千世界中,肯定有着无数的小世界。”
“如果我能穿越到一个有仙人的世界,那便也有机会去修仙问道,追求长生逍遥。可我穿越到神雕世界本就莫明其妙,却要再怎么去穿越到仙侠世界?我穿过来应该跟那颗奇怪的珠子有关,可惜现在那颗珠子却找不着了,我刚穿过来的时候就在身上跟房里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哎,烦恼啊!”
尹治平摇头叹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后,又觉着自己想的太远了。自己现在武功还没练到最高境界呢,就想着去修仙了。
“现在还是先一步步把武功练到最高端再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定当我的武功练到顶端,就自然能够领悟到该如何离开这个小世界,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方法。就像那什么,对,破碎虚空。”
尹治平紧紧握了下拳头,又重新振奋了起来。
其实道家的终极追求,本来就是成仙得道,长生不死。全真教既为道家教派,也是有这个理念与说法的。不过王重阳却认为人的肉身是不能够永生不死的,只有jīng神方能永存,所以讲求的最终得道是肉身灭亡而元神超脱。
“王重阳死那么早,却不知是不是修炼有成,元神超脱而去,留下了一具**躯壳腐朽?话说起来,还真有这个可能呢!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五绝之中,属他功力最高,可偏偏他却死得最早,这实在有点儿太说不过去了。如果真是修成得道,元神超脱,那倒也说得过去了。”
“一切的秘密,都在《先天功》,可惜现在我却无缘一观。争取十年之内,把《天罡正法》练成,到时便可以修炼《先天功》了。金轮法王那老轮子,花个十几年的功夫,都能把《龙象般若功》练到第十层。哥的资质也不差,十年内练成九层《天罡正法》想必也是没问题的。而且我练成第二层,只花了半年多的功夫,如果照这个速度下去的话,那都用不了十年。”
想到这里,尹治平又自信满满了起来,而且充满了练功的劲头,当即也不起床吃早饭,便在床上盘膝而坐,练起功来。
李莫愁这时早已起床洗漱毕,正打开了窗户凭窗而坐,以手支颊瞧着对面尹治平所居住的那座竹楼,默默想着心事。
“尹道长、莫道姑,你们起床了吗?”
忽然楼下有人大声喊话,李莫愁闻言惊醒,从窗口转头瞧去,但见却是一名丐帮弟子手里提着两个食盒,正站在下面两座竹楼的中间,向楼上喊话。
李莫愁听这丐帮弟子喊话后,尹治平那边却没回声,心下暗道:“难道他还没起来?”
“尹道长、莫道姑,你们起床了吗?”那丐帮弟子喊了一声,听得两边都未回话,等了片刻,又跟着喊了一声。
尹治平那边还是没动静,李莫愁站起身,从窗口探出头去,向那丐帮弟子回道:“我起来了。”
那丐帮弟子闻声转头,瞧见是李莫愁,道:“莫道姑,鲁长老命我给你们二人带了早饭来。”又问道:“尹道长还没起床吗?”
李莫愁道:“那我可也不知道,你喊他没动静,应该是没起罢。你把两只食盒都放在我楼下就是了,待会儿尹师兄起来,我自给他送过去。”
“好。”那丐帮弟子应了一声,把两只食盒都放到李莫愁竹楼下层的门口处,然后又走回能瞧到李莫愁的位置道:“莫道姑,我已经放好了,这就告辞了,你慢用。”
李莫愁道:“好,多谢你了。”
那丐帮弟子笑道:“莫道姑客气了,这是在下份内的事。”说罢,遥遥向李莫愁抱拳行了一礼,转身去了。
李莫愁目送他走远,下楼开门,取了两只食盒进来。瞧了眼对面尹治平的竹楼,又提了一只食盒走向对面。到得楼下门口,轻轻推了下门,却是从里面关着的。
“尹师兄!尹师兄!”李莫愁敲门喊了两声,仍是不闻回应。瞧了下左右无人,从门上的窗格中探手进去,从里面把门栓拉开。
这竹门上有着不规则的菱形窗格,而且窗格挺大,能穿过人的胳膊进去,还没贴窗纸。这种门也就起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作用,而且丐帮总舵所住的多是乞丐,身无余物,也不怕人惦记。
丐帮弟子沦落到要饭,也不干偷鸡摸狗之事,所以最是恶偷窃者。不得偷窍乃是很大的一条帮规,帮中弟子但有犯了,必遭严惩。所以丐帮总舵驻地,实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许多人晚上睡觉,都是根本不关门的。
李莫愁自己可没有这等规矩,虽然她不是专门偷盗的,但有时候不告而取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有时候身上正好没银子了,便会顺手夜入富户之家去借上一些。如被人发现了,她就干脆改暗取为明抢。
拉开了门栓,抽回手来,李莫愁推门而进。楼下厅中自无尹治平的身影,她从门外面透过窗格也能瞧见。走到楼梯处,她冲上面又喊了声,“尹治平!”
刚才在外面她怕有其他丐帮弟子听见,这时不虞有人,她也就直呼其名了。
喊过之后还是无人回应,李莫愁略迟疑了下,抬步上楼。她轻手轻脚地缓缓而上,到得能瞧到上面卧室时,她停下步来,先探头往上面瞧了一眼。
一瞧之下发现尹治平没光着身子睡觉,而是正盘坐在床上练功,不由松了口气。当下又轻脚上去,将食盒放到桌上,她走到尹治平面前,伸手在他眼前挥了一下,又喊了一声,尹治平却仍是双眼微闭,毫无反应。
李莫愁不由心中暗动,“看来他练功正在紧要处,心神沉内,对外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