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长安美人香 >

第218部分

长安美人香-第218部分

小说: 长安美人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儿暗自深深的为他们感叹,忽然她又想起一件事,于是她又一副严肃的说道:“对了二哥,你可知道太子一倍解禁的事?”

    “什么?”李世民惊疑的说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没有通知我?”

    “你先别急;”李云儿拉着他的手,轻言轻语的安慰道:“这也是前不久的事,所以浩天还没来得及派人去通知,而且太子解禁后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锁皇宫的各个出口,他的理由是,担心反贼趁虚而入,父皇虽然也有劝阻,但最终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李建成还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这突来的噩耗,完全不在他意料,本来是抓着李元吉故意拖延战况为由,可以把他也拿下,但是李建成的起死回生,怕是要搅乱他的计划。

    但是李世民还困惑,短短的几个月,李建成凭什么被解禁,于是他又冷冷的问道:“是谁帮他求的情?”

    “还能有谁。”李云儿不以为然的说道:“主谋当然是二哥的母后大人,不过太子的那些死党,也没少在其中点火,所以父皇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中,最后也不得不妥协。”

    李世民深锁着眉眼,暗自沉思着事情的复杂化,他计划好的一切,眼下不仅要重新计划之外,而且还要搜集打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证,决不能在此之前,让他们恢复之前的权势。

    “对了,怎么不见程浩天来?”李世民第一个想到可以商讨计划的人,还是程浩天,经过这长时间的冷静,他早已经意识到自己当初的举动,完全是出自悲愤过度中的偏激,所以他相信,程浩天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伪君子。

    李云儿一脸暗淡的叹息了一声,“他已无颜再面对你们,所以除了偶尔挂念孩子,他更多的时间,是把自己关在医药中。”

    “你们”李世民欲言又止,他原以为,程浩天会因为孩子,对李云儿改变态度,哪怕是没有爱,起码也该有一份责任心,却不想他们之间还是冷冷淡淡。

    李云儿知道李世民想问什么,但是程浩天的心已经不在他自己身上,又怎么可能放在她这里,所以她怅然忧重的说道:“不强求,一切尽力而为。”

    李云儿所能争取的,她已经努力了,至于那些不可能属于她的东西,她不再去强求,有个孩子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抚慰。

    李世民握着她的手,一副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能这么想就好,毕竟你还有孩子。”

    “是呀;”李云儿淡然浅笑,可她却还是意味深长的说道:“我还有他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

    这句自我安慰,不管是发自内心也好,还是她的自嘲也罢,即便是面对夜夜独守空房,她始终对现下的生活,充满着无尽的满足感,因为她希望孩子的健康快乐,她不该把自己的烦忧,灌输在无辜的孩子身上。

    李世民没有让她过分忧心,所以他找了其他话题,掩去了凝重的气氛,兄妹俩也在挂念中,洽谈的极为融洽,直到晚间时,李世民才亲自送李云儿回自己的宫殿。

    程浩天虽然没有为李世民的凯旋,做出明显的迎接,但是他也算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他知道李云儿一定会黏着李世民,所以在天黑后,他也有了寻找李云儿的借口。

    昏暗的灯光下,李云儿在李世民的搀扶下,远远可见程浩天匆促的走来,这已经是李云儿不知多久的见面,所以她主动迎了上去,却好奇的说道:“浩天,你怎么在这里?”

    程浩天自愧的无颜去面对,这里本可以论为他们的家,他的出现,也该是最为平常的事,可偏偏让她如此惊奇的质问。

    尽管难堪至极,程浩天还是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他淡淡的说道:“我见你不在殿内,所以过来看看。”

    李云儿感觉到程浩天心中有愧,既然是一时的感触,她索性再让他难受点,于是她又温和的说道:“二哥今天回来,我一时高兴,所以就多留了会,现下已经没事了,你去忙你的吧。”

    程浩天不知道李云儿是不是在驱赶他,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逗留的余地,可李云儿越是这般温婉大度,他的愧疚就会越加的浓重。

    好在还有李世民在,尽管他一直没有走上来,但是程浩天总不好当着他的面,真的就这么一走了之,所以他又说道:“今天不忙,我送你回去吧。”

    李云儿也懂得适可而止,程浩天已经抹去颜面,主动的示好,她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所以淡然一笑的点了点头。

    “二哥;”李云儿又转身对李世民说道:“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劳累了几个月,也该好好的释放一下了。”

    李世民却一副无谓的笑道:“送佛送到西,云儿不会有了情郎就不要二哥了吧?”

    李云儿忙急着解释道:“当然不是,云儿只是担心二哥劳累,所以不想劳烦二哥罢了。”

    “几个月的战事都打下来了,还在乎这么几步路嘛。”李世民虽然这么说,但是语气中,却又好像带着一味明显的暗淡。

    李云儿见他执意,她也笑了笑说道:“那云儿就有幸得二位护送了。”

    李世民勾了下嘴角,这时程浩天上前搀扶李云儿时,也看了李世民一眼,他以最简单的颔首,向他示意了一下,随即又搀扶着李云儿一同离开。

    其实路途并不远,因为李云儿在李世民出征后,一直没有搬离碧水阁,所以在短短的路程中,李云儿已回到自己的宫殿,经过一路上都比较沉默的各自,她猜想李世民坚持送她回来的原因,应该和程浩天有关。

    所以李云儿以自己的倦意,找机会先由宫人伺候她的梳洗,也给李世民和程浩天留下单独的空间,因为不管他们能不能放下以往的隔阂,他们还是一条路上的战友,他们不仅要齐心协力,而且还要生死与共。

    李世民在送走李云儿之后,他留下冷冰冰的一句“跟我来。”随即便自行离去,程浩天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李世民的背影,他设想了李世民应该有很多事需要他解答,只是一时他却不知道会是哪一件。

    明月居是碧水阁中,位势最高的地方,站在明月居上,可以看清整座碧水阁的大大小小宫殿,所以这里一般只有李世民可以上来。

    初夏的夜风,有些凉飕飕的冷意,但是位于居高的位势上,给人的感觉,除了那种威严耸势的满足感之外,想必就是无尽无休的欲…念。

    没有人可以坚定至,不被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打动,就像那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一个人一旦可以站在高台上仰望众生,总有一天,他会预想着站在那万人之上的殿堂上,仰望天下,这是一个人最正常的心理欲…念。



第373章 危机重重

    李世民站在明月居上,对着脚下那闪闪烁烁的灯火,借着明亮的灯光,一座座整齐的宫殿,尽管只是一座黑压压的影子,却依旧不失壮严奢华。 

    程浩天位于他后侧,许是因为身份的不同,他没有去尝试仰头众生感觉,甚至没有去观望脚下的秀丽江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不属于他的怀抱,他也坐拥不起。

    为了打破这种沉寂中的压抑,程浩天先拱手说道:“微臣恭贺殿下大胜凯旋。”

    李世民本是一脸严肃的脸上,显得更加冷沉了几分,他没有转身,只是对着脚下的万物,冷冷的说道:“胜了那一头,失了这一边,你认为这样的结果,还有必要来恭贺吗?”

    “殿下是指太子…宫被解禁的事?”程浩天似是在疑问,但确认的口吻,比较更为明显。

    李世民并没有急着给程浩天答复,而是在犹豫了一下,才转身说道:“本王想知道这件事的详情。”

    程浩天也一脸严肃的表情,但他却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详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还没有恢复兵权。”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垂下星眸,虽然李建成被解禁,但是没有权势的太子,也相当于一个废人,只要他能在李建成恢复兵权之前,先把他彻底击垮,那么一切都不影响他的大计,只是他本充足的时间,有些要受限制。

    李元吉虽然和李世民一同返朝,但是他却是默默无闻,而且还被李世民以拖延战事,隐瞒战况详情等罪名,看押在军牢中。

    李渊在李世民汇报的详情中,也对李元吉愚蠢的作战行为,大发雷霆,因为有人指证李元吉勾结乱党,且有意谋反,所以才迟迟不肯对乱党开战,导致小小的战事,被拖延好几个月。

    不仅亏损了诸多物资,和消耗了珍贵的粮草,还害的兵将们,艰辛苦守,这一切的行为,都是大不赦的重罪,所以李渊一气之下,撤回了李元吉的齐王名下的所有兵势,并把他关在大牢中忏悔。

    李渊的举动,表面上是大怒李元吉,并毫不留情的对他处以重罚,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不过是在借重罪,来保李元吉一命。

    因为李渊知道,不管李元吉所犯的多少大罪,也不管有多少是属实,其中一定有人煽风点火,所以在事情不明,他却又没有时间去调查的情况,他只能先留李元吉一命。

    可是想要服众,那些李元吉的敌对,必定会借此,将李元吉置之死地,所以他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如今对他下达的惩罚,就算有人不满,起码也不会在一时间反馈上来,

    李建成自从被解禁出来后,是丝毫不敢有马虎,每天除了早朝,他几乎是寸步不离自己的宫殿,但是李渊却从来没有给他一份关于朝政的事务。

    他本以为李元吉回来后,可以借助他的势力,再慢慢的东山再起,可万万想不到甚至连皇宫的大门都没进,就直接被关进大牢,他的最后一线希望,又彻底破灭。

    炎热的夏季,终于在火焰的骄阳下到来,恼人的燥热,惹恼了烦躁之人的情绪,也激发了活力充沛之人的热情。

    李建成就像只无头苍蝇般,没有兵权,只空守着一个太子之名,他不免心里会感到惶惶不安,可是暗处的无数双眼睛,像似火焰的烈阳般盯着他,夜间又像无数繁星般窥视着他,他是有心想去找他的党羽,却愣是不敢分身。

    而李世民在大胜归来后,气势是如虎添翼,兵权也日增可见,李渊不仅将李建成的部分兵马,都分配给他操练,且还把所有朝政大事,都交由他全权负责批阅。

    这样的朝政局势,有种渐渐被李世民把控的意向,所以避免不了有人会认为,李世民有谋权篡位的野心,但也有人议论,李世民勤恳爱学,为民分忧解难,战功显赫等功德,所以特此上奏李渊,请旨要求李渊重立太子。

    李渊对着手中的奏折,气怒的是双手颤颤发抖,由于不能发泄内心的愤怒,他怒狠狠的将奏折摔在地上,同时还嗔怒道:“真是岂有此理。”

    一旁的公公见状,赶紧捡起地上的奏折,并谨言慎行的说道:“皇上息怒,龙体重要。”

    “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李渊一脸怒气的表情,让人不敢去直视,但一旁的公公,却并没有那么畏惧,不过李渊许久没有暴怒,此事肯定不是件小事。

    公公又在一旁颔首说道:“既然都是乌合之众,皇上又何必为此动怒,有失圣颜不说,还大伤龙体,皇上保重。”

    李渊也算是压制了几分怒意,但是他还是带气的说道:“话虽如此,你可知他们所奏何事?”

    公公就算是猜想到因何,他也不敢漏半点风,所以他又颔首说道:“奴才不敢妄加猜测。”

    “你手里的奏折上写的很明确,你不妨一看后,给朕分析一下他们上奏的用意。”

    “这”公公稍稍为难了一下,毕竟是朝政机密,他不能随意得知,且万一看了之后,他不能为李渊分担,岂不是更不好,所以他的犹豫,也就是为自己的后路垫铺了更平稳的台阶下。

    所以他随即又颔首说道:“奴婢遵命。”

    公公打开奏折,一眼扫了一下大概的内容,从其中的一点上,他已经不用再看后面的内容,和他猜想的几乎一致,如今能让李渊暴怒的事,想必也只有重选太子的大事。

    “你说说他们,这不是明摆着要朕退位让贤嘛。”李渊气愤的两眼冒火,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众朝臣上奏重选太子的用意,并非是逼他退位,而他们的真目标,无疑就是李建成。

    能操控这件事的人,当然也只有李世民,虽然他确实具有号召天下的势力,但是自古重选储君之事,可谓是少之又少,如果他就此顺从人心,那就是置李建成的生死于不顾,而且世人也会嘲笑他选人不当,才导致今天的现状,一切的过失,将要由他一人承担,万一此事留下史记,他将可能亲手葬送,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美誉之名。

    “皇上息怒。”公公人不紧不慢的说道:“请恕奴才直言。”

    李渊深叹忧重的说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奴才认为,众朝臣此意,并非是有意逼皇上您退位,至于众朝臣的用意,想必皇上也知道;如今太子殿下堕落消沉,且身负谋害手足的罪名,虽然皇上一心仁慈将其解禁,但是众朝臣已经对殿下失去厚望,如今秦王殿下又立下赫赫战功,且权势日见猛增,百姓们更是对二殿下赞不绝口,以长远为国之见,众朝臣固然是觉得二殿下更为合适储君人选。

    但如果只因太子殿下无功消度,或谋害手足的罪证,以此废去太子之位,未免又显得太过轻率,皇上乃是一国之君,且太子又是皇上亲自册封,可谓君无戏言,还需皇上三思。”

    公公的话意,很显然是偏向李建成这边,因为他暂确定李渊心里的想法,而以李渊刚才的大怒下,他猜想李渊应该也是不同意重立太子,所以他只能先顺着试探一下。

    李渊更加气愤的说道:“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太放肆张狂,竟敢撰写了一切,只待朕的一个印章,此举实在是无视我大唐皇尊,朕定绝不轻饶。”

    “皇上圣命。”公公依旧是颔首说道:“不过,以奴才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