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第67部分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67部分

小说: 穿越之一门四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标,就是今年整个刘家期望达到的盈利目标。
  这些都是例行性的,他说起来也没有丝毫的夸大和夸张,各位掌柜听的也频频点头。
  难点在于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各处掌柜的怎么定下各自的目标。
  换句话说,接下来是各处掌柜立军令状的时候。
  这也是惯例,每年年初,各处掌柜都要根据自己辖内的情况,结合东家提出的整体目标,预定自己辖内的经营目标和拓展方向等等事项。
  为了激发各处掌柜的斗志,也为了在年终评比的时候保持神秘感,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各处掌柜确定目标的时候更加的不受外界影响。
  这一环节向来都是一对一进行的。
  那自然就不能继续在大厅谈了,沈伯谦的书房早就准备停当。
  而蒋英也早陪着若兰过去等着沈伯谦和各位掌柜的了。
  第一个掌柜进门打眼儿一瞧,书房里就沈伯谦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书桌后面,身体微微向后倾斜,似乎是在跟人说话。
  瞬间,掌柜的就明白了,少东家肯定在屏风后面呢。
  的确如此,刚经历了第一次孕吐的若兰正蔫蔫的歪在屏风后面的长榻上。
  而沈伯谦面前的桌子上干干净净,只有笔墨砚台和一摞空白册子。
  之所以知道册子是空白的,是因为这位掌柜进门的时候沈伯谦正好随手拿起一本打开了。
  只是,他有些奇怪。
  这一般各处掌柜来报盈利目标,少不得要参考过往情况。
  毕竟,不是每个掌柜定下的目标都跟少东预期的一样,有时候还是有差距的。
  这种时候,无论谁要说服谁,都得拿出实打实的东西来。
  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还是直接拿数出来。
  怎么沈姑爷一本账册都没带呢?少东家故意没提醒他?
  还是他不知道,少东家不好意思指正他?
  脑子里好几个念头飞速旋转,这位掌柜突然间心念一动,加上到底还是有些不服,决定试一试这位新任姑爷兼代少东。
  两人坐下打了个招呼,沈伯谦抬手给他倒了杯茶,随意的聊着。
  气氛倒是和谐轻松。
  不过没聊几句,二人就入了正题,说起年底的盈利目标和其他的计划。
  这位掌柜略微思忖了一下,报了个比他实际计划略低,但少东家不仔细盘算也未必会让他再往上添的数。
  因为这个数只比他真正计划的少了一成。
  其他的目标却都是照实说的。
  沈伯谦听完他报的数迟疑了一下,没有直接评价。
  转身拿起旁边的炭盆儿上的烧好的开水壶,往茶壶里续满水,又给他倒了杯茶。
  这才又说起他所辖生意过往情况和他今年的目标数据。
  但是,沈伯谦说自己对生意不熟,要先慢慢扒整体情况捋一捋。
  顺道也请掌柜的给他把把关,看他说的对不对。
  掌柜的点头言道不敢。
  沈伯谦笑着说了句“您过谦了”,接着说起这位掌柜管理的生意的情况。
  他的辖区临近京城,是精细棉布卖的最好的区域之一。
  而且,因为最好的棉布一直都是刘家独家供应,所以买方市场一直是供不应求。
  几乎是货一上架,第二天就卖的七七八八。
  这说明当地市场饱和度很低,还有足够的市场空间等待拓展。
  换言之,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意外,今年的增长率应该是一如既往。
  他辖内前年和去年的增长率分别是五成和五成半。
  而这两个数字对应的人力增长都是两成,跟他刚才报出的今年人力增长预估数据一致。
  但是,他报的盈利目标增长率却依旧还是五成。
  最后这句话,沈伯谦没有说出来,却顿了一下,话锋一转,问道:
  “诶,对了,我前几天听若兰说,年前刘家染织坊推出的新棉布花色,客人们都很喜欢。
  当时就定了进上的,还得了太后的赏赐,您那儿是不知您那儿卖的怎么样?”
  本来听他说前面的那些,掌柜的就已经暗暗叫苦。
  最后这个问题一出,他顿时臊的浑身发热,暗暗叫苦。
  沈姑爷好毒的眼睛,好细的心思。
  这位大掌柜也不是傻子,沈伯谦那句话虽然没说出来,但他自己要是听不出言外之意,那真是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
  想到这里,他招架不住了,连连抱拳致歉,说刚回想起来刚才的数据可能有些偏差。
  又把准确的目标数据报了一遍。
  沈伯谦也没拆穿他,把刚才记下的数据重新改了一遍,微笑着继续聊。
  聊完让他签字,以示对目标数据的认可。
  随后,微笑着亲自送他出门后,才回转身坐下,等待下一个人进来面谈。
  而就在他送人的那一小会儿,原本在后面休息,准备替他掠阵的刘若兰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沈伯谦察觉屏风后面没了动静,会心一笑,抬头一看,第二位掌柜的刚好进来。
  而刚才出去的那位,一回到大厅就被其他人围住了。
  他一个问题也没应,只伸出大拇指,重重的点头说了个“服”字。
  他直到这会儿还觉得有点儿恍恍惚惚的,心里一直在犯嘀咕:
  要不说这人跟人不一样呢。
  看刘家的沈姑爷,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一天生意都没做过。
  那又怎么样?眼光那叫一个毒,盘账那叫一个精准,心思那叫一个细密。
  再说人家那记性!谁能比。
  这么几年的账本,摞起来都有一人高了。
  人可是一页都没拿,可自己每年每月赚了多少钱,雇了多少人,发了多少月钱,交了多少赋税,租了多少房,买了多少地。
  人家是倒背如流,一字不差,自己这个管事儿的都自叹不如。
  除了说个“服”字,还能干吗!
  难怪少东家这么放心呢,刚才出来的时候好像看到少东家好像也回后院去了。
  看来也是不打算再看着了,这位沈姑爷真不是一般人呐。
  先不说他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光是这气度,也真是没话说。
  自己第一次报的那个数,人家估计一一听就知道有问题了。
  肯定也猜出来自己是故意的。
  人家可是青州府亚元,举人身份,换个人早恼了。
  可人家怎么做的,没一句难听的话,脸色都没变。
  而且,后头说了那么多过往的数,瞎子都能看出来自己的数有问题了,可人家就是不说。
  为什么,那是给自己留面子。
  眼光毒,计数准,过目不忘,又有容人之量。
  但,这都还不算完。
  人家这学识、见识之渊博,心思之通透,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说完今年的计划和目标,后面聊的那些,自己本来还有点儿想找回场子的意思。
  可愣是也让人家给说了没了脾气。
  不但是没了脾气,谢谢人家还来不及呢。

☆、第100章

  99…意外之事
  说要谢谢沈伯谦,倒不是气话。
  刚才在书房最后谈完俩人聊了会儿天,他不管说什么,人家沈姑爷都能跟你聊上一阵子。
  无论是改善伙计们的待遇条件,还是对付一些无良的竞争对手;
  无论是改进店铺内的装饰设计,还是想办法吸引更多的顾客;
  。。。。。
  而且,人家沈姑爷并不是瞎说,不说句句都在点儿上吧,那也的确是言之有物。
  让你不由自主的跟着他的思路说下去,说着说着就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都交代了。
  交代了也不算什么,毕竟是自己斟酌了许久的想法。
  说出来讨论一下也没什么丢人的。
  可,要是你花了一个多月想的,有些地方还没完全想清楚的,开拓生意的办法。
  只不过是顺嘴一提,人家就全明白了。
  同样的主意再从人家嘴里复述出来,那些不清楚的地方全没了。
  整个想法完全成熟了,而且比自己想的更周全,更妥帖,更好。
  你说这?你还能怎么样。
  生气?那不会,也不应该。
  人家说的都对呀!不但句句在理儿,而且明显好用。
  回去就要试行一下,也省得自己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了。
  可问题是: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人呢?
  自己几个月都想不明白的东西,人家一听就想通了!
  这老东家的运气也真是没话说了,一等一的有福之人呐。
  没儿子怎么样,女儿不是一样能干,别人俩儿子也比不了;
  女儿嫁了又怎么样,人家的女婿是半个儿,他家的女婿一个最少也能顶俩儿子。
  要不老话说,这人比人气死人呢。
  说句不吉利的话,我要是刘老东家,有这样的女儿女婿,那真是死也瞑目了。
  然而,有这种感受的人并非只是他一个人。
  十几位掌柜的要跟沈伯谦逐一面谈,本来安排的是今天准备都谈完的。
  但最后并没能顺利完成。
  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纯粹是因为时间不够。
  本来每位掌柜的面谈时间都是一炷香左右,大约四分之一个时辰,也就是半个小时。
  但事实上除了第一位,后面每一位都在超时。
  而且是,越往后大家面谈花的时间越多。
  从第三位掌柜的依依不舍的出来,第一位面谈的掌柜的就开始后悔了。
  自己真是被沈姑爷给镇住了,怎么就傻了呢!
  这么好的机会,我不多聊会儿,我,我。。。。。诶,这真是没想到啊。
  刚才就应该趁机把其他几个想法一起说出来,请沈姑爷给斟酌斟酌的,真是错失良机。
  所以,随着掌柜们一个个的进书房跟沈伯谦面谈。
  同样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
  掌柜们都渐渐的意识到,并且渐渐的确认,这位代理少东虽然没做过生意,见识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你抛出一个问题,他总能给你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再仔细想想却又非常合用。
  即便是他不能给你一个答案,也会非常真诚的跟你讨论,最后总能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提出新的建议,令人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
  以至于,汇报完跟他聊天,完全停不下来。
  忍不住就想多聊一会儿,一聊就有点儿刹不住车。
  所以这一天下来,才面谈完了一小半人。
  这天最后一个面谈的掌柜,足足跟他聊了一个时辰有余,临出来还是意犹未尽的。
  而等到全部人都谈完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虽然各位掌柜的都有些舍不得,但毕竟时间不等人,况且也有大把事情等着他们回去处理。
  送走依依不舍的十几位掌柜的,沈伯谦不由长出了一口气。
  这玩意,忒耗心神了。
  跟这些人面谈聊天,脑子消耗太大,得不停的转。
  得亏自己因为老妈的缘故,虽没做过生意,但起码系统学习过。
  再加上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各种经典商业案例,营销技巧,品牌树立之类的资讯,自己也不断的接触了解。
  要不然对上这么一帮人,还个个见多识广,那真是招架不住。
  几乎每位掌柜的,在生意经营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因为时代或是格局的局限性,让他们不能跳出来,从更高更广的视角来思考。
  自己这才能一展身手,再战再捷。
  不过,起码这第一关是顺利通过了,之后就是看情况替若兰去一些地方看看。
  诶,老婆怀孕期间真是不想去出差啊。
  而且,再回想一下跟各位掌柜的面谈的情况,沈伯谦也不禁替若兰捏了把冷汗。
  幸亏这事儿自己接下来了,不然这轮番谈下来,她肯定要累坏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
  一开始若兰还稍微指导他一下,但很快,沈伯谦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了。
  而后,各家开始报上来一些专项的工作计划给他审批。
  其中,不少都是面谈时候提起过的。
  估计是谈完回去路上就开始写了。
  一些原本当时还不完善的想法,现在不少都已经有了完备的执行方案。
  若兰对这些很感兴趣,加上她除了每天走走动动,实在闲得很,所以有精神的时候就跟沈伯谦聊聊这些,当是解闷儿。
  沈伯谦这段时间也充分体会到了公司高管的辛苦。
  每天光是处理各地的大小报告文案,都要大半天,再有些临时的事务,一天基本就没了。
  真是连好好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
  而且,一直做这个,人的脑子其实是很累的。
  所以他偶尔有些空闲不需要处理工作,就陪着若兰聊聊天,发散发散思维,还要见缝儿扎针的做手工,给江小七准备准备。
  不过,这也算是紧张生活的一点儿小情趣。
  总体来说,俩人日子倒也是舒心自在。
  但出差还是免不了。
  以往若兰不时就要出去跑,主要是去青州,也就是如今清水刘家的大本营看看。
  处理一些事倒是其次,主要是要招呼一些人。
  毕竟,如今刘家的东西都已经进上了,虽然还没拿到皇商资格,但不时会有宫里人来采买。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宫里来的当然也不能怠慢。
  上次那个薛大海,严格来说也不过是宫中赐到宁王府一个内侍,他就敢直接找到李家坪。
  而若兰也不得不压住火气,好言将其劝走。
  更何况那些皇帝、太后身边的人。
  这次又是宫中来人,采买开春用的布匹。
  这种生意其实最好做,对方一般在出宫的时候该买什么,花多少钱都已经是定下的了。
  来走这一趟,不过是个过场。
  所以重点不在谈生意,而是要把来人招呼好。
  对于沈伯谦的能力,经过这段时间的印证,若兰已经是由自信到骄傲了。
  由他来招呼宫中来人,她很放心。
  只是对方万不会跑来清水县这个小县城,跟往常一样,还是在青州府落脚。
  那沈伯谦自然要提早过去准备接待,这样一来,夫妻免不了要分开几天。
  这居然让若兰有些气闷,连她自己都觉得惊讶。
  她跟沈伯谦婚后也不时的去青州等地办事,虽然觉得对不住伯谦,也会舍不得,但却都没有这次这么强烈。
  也许是因为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