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225部分

权贵娇-第225部分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那一次擒捉,就是让沈度记忆深刻而已。他再一次主意到盛烈这个人,是在两年前那一场劫掠中。
    在救出阿璧和九皇子后,沈度便对天牢中的废太子感兴趣了。能在天牢中平安活过四年,而且两国都拿其无可奈何,这位废太子的本事,的确了得。
    邵连蘅和封兰言这两位官员的狠厉、大理狱卒的刑求,沈度是有所了解的。这位废太子不但熬过来了,还利用其保命的秘密,逐渐使情势好转。——近几年西盛的细作为其前赴后继,就体现了这一点。
    他一直在暗处观察着盛烈,也细察天牢中的狱卒,终于发现了废太子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对此,他一直隐着不扬,就是想顺藤摸瓜以发现雾岭矿脉的位置。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沈度对盛烈这个人已经十分了解,对其心态性格,也分析得十分透彻了。
    沈度犹记得,自己十分肯定地对沈肃说:“父亲,盛烈是熬过来了。但是,必也倦了,只要好好利用,不出一年必是极限。”
    不想,一年之期未到,他还没从盛烈那里探听到有用的线索,沈家出了事。
    因此,这个后手不得不提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度刻意引导西盛的细作,将沈家及他自己的情况故意透露给盛烈知道……
    已经厌倦了、快要到达极限的盛烈会怎么做?沈度实在太清楚了,太清楚盛烈会不顾一切,会抓住任何一个细微的机会,拼命离开这个囚禁他六年的天牢!
    沈度故意将自己送到盛烈面前,故意将自己无可奈何境况送到盛烈面前,就不信盛烈会不动心。
    盛烈需要沈度助其离开,而沈度同样需要盛烈帮忙,帮忙解决沈家目前的困局、
    阿璧和长隐等人倾半朝之力来影响崇德帝,却还是不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盛烈,就是沈度选中的、所差的那一点点。
    不管是盛烈能保命,还是沈家能脱困,归根到底,所凭借的还是那数条雾岭矿脉,还是崇德帝对矿脉必得之心!
    这是沈度的条件,也是沈度的后手。对于帝王而言,究竟是处置沈家重要,还是雾岭矿脉重要,一清二楚。
    

☆、第445章 条件

    紫宸殿内,崇德帝和沈度的对话仍在继续。
    “朕不管盛烈为何会指定你同去,但盛烈既已经开了口,朕就不容此事有失。那几条矿脉的位置,朕一定要知道!你明白吗?”崇德帝如此说道。
    他还是很想从沈度口中戳出有用的东西来,但他更在意的是矿脉,才有此言。
    这些话,沈度完全明白,太明白了。
    但是,他摇摇头,说道:“请皇上恕罪,臣不明白。”
    这话就这么落下,没有半点迟疑,也没有丝毫胆怯,就好像说的是寻常事,而不是困扰国朝长达六年之久的大事。
    崇德帝绝没想到,沈度会装傻充愣,会这么明晃晃地拒绝。他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朕没听清楚!”
    “请皇上恕罪,草民不明白。草民已经被停职,实在不宜去雾岭。请皇上另请能者。”沈度这样答,意思和之前差不多。
    放肆!若不是盛烈坚决指定你去,朕绝对用不着你!——这样的话语,崇德帝差点脱口而出。
    这一下,他明白了沈度的意思。这个已经被停职的官员,可以被他随时捏死的人,竟敢和他谈条件!
    崇德帝心中有熊熊怒火蒸腾,反而笑意晏晏地说道:“沈度,你是否知道,朕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你和沈肃,身首异处!”
    沈度竟敢拒绝皇令,他有什么资格谈条件?凭什么?
    “草民知道。皇上要草民死,草民不得不死。”沈度回答道。他知道,进宫之前,什么可能他都想到了。
    他所凭借的。是对盛烈的了解,是对帝心的了解。他在用自己的性命,乃至沈肃的性命,在与崇德帝赌一场而已。
    说白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沈度知道盛烈对逃生天的渴望,知道崇德帝对矿脉的渴望,盛烈和崇德帝有这样的渴望。必输无疑!而他们自身。却不曾意识到这一点。
    既如此,为何不能赌这一场?更何况有阿璧和长隐他们所做的铺垫在前,他一定会赢!
    因他和沈家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奋力一搏而已。他一往无前,两者相逢,勇者胜。如此而已。
    现在,挣扎迟疑的是崇德帝。他细细一想。便知道沈度有资格谈条件,因为沈度不畏死,不能以死来胁之;因为盛烈的要求,就是沈度。
    沈度。成了决定那些矿脉位置会不会被发现的关键。
    从何时起,沈度竟成了矿脉关键?或是从两年前沈度铺势开始,或是从洞彻盛烈开始。或是从盛烈厌倦每月两次的刑求开始,已经不太说得清楚了。
    当然。崇德帝可以将沈度杀掉,如此才能使盛烈另选他人随行。但崇德帝不知道,若是沈度死了,盛烈会不会再开口。
    这样的险,他是绝不会去冒!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龙涎香的气息,并没有能使崇德帝平静下来,反而使得他越来越焦躁。他对那些矿脉太渴望了,藏量巨大的矿脉,取之不尽的兵器原料,最强盛的王朝,开疆拓土之明君……
    这样的诱惑太大,没有一个帝王能够拒绝。
    沈度静静等待着,等待崇德帝的最后决定。他相信等到的,必是自己所期望的。——他与沈肃就崇德帝的反应已经推敲了无数次,又怎么会不如愿?
    不一会儿,他就听见崇德帝说道:“你说,有何条件?”
    正如沈度所想的,崇德帝妥协了。在处置沈家和得到矿脉之间,崇德帝选择了后者。
    崇德帝有此妥协,又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矿脉而已。在犹豫挣扎的时候,他想到了宣政殿官员一面倒的情形。
    为了对付沈肃和沈度,东宫发起了对沈家的弹劾,应者云集。这让崇德帝不安和警觉:东宫为何要这么急切对付沈家?这是不是说,沈家是东宫的忌惮、甚至是东宫的阻碍?
    人的思维是无穷发散和延伸的,崇德帝也不例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那么东宫的障碍,就是皇权的助力。
    崇德帝在宣政殿拂袖而去的时候,他就已经对东宫起了防范,存了留着沈家的心思。这种心思一直很微妙,就连崇德帝本人都浮沉其上,并没有仔细抓住。
    半朝力、废太子、几矿脉,最终促使崇德帝妥协,询问沈度的条件,来达成那些无可抵挡的渴望。
    沈度的条件,当然和沈肃有关。
    “草民愿奉所有,换得父亲自由安适,恳请皇上授父亲尊荣,草民定会为皇上取得矿脉!”沈度这样说道。
    沈肃当然不在意帝师这样的称号,也不在意什么尊荣不尊荣。但沈度,不可能不在意。因为他太清楚,沈肃之所以动皇家暗卫,之所以被夺尊荣,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是为了救那些皇家暗卫,如果不是为了掩饰他的身份,沈肃仍然是帝师,仍会享受尊荣,曾经的功绩也不会被全数抹去。
    父亲他……以一身的尊荣功绩,唤来整个朝堂的瞩目。现在崇德帝和朝中官员的目光都集中在沈肃身上,谁还会想到望江楼?谁还没想到秦邑最初设望江楼的杀局,只是为了杀沈度?
    在此过程中,长隐公子反其道而行之的弹劾,也是神来一笔。当初崇德帝在梨花林中对沈度的试探,就是由长隐公子对沈度的异常态度所引起的。
    经由安国公府所引起的弹劾,沈度的身份得到再一次得到掩饰,被暴露的隐患几全消除。
    沈度太清楚,沈肃为了他,为了元家,可以付出一切。他作为元家之人,作为沈肃的儿子,又怎么能翘着双手心安理得享受这一切?
    沈肃为了他所失去的,他奉出所有,都要为沈肃拿回来,包括这被夺去的尊荣和功绩!
    崇德帝摇摇头,说道:“帝师称号已夺,朕不能更改。这个条件,朕不能答应。”
    前一刻他夺帝师称号,下一刻又给予尊荣,这算什么事?他不会答应!
    就在这时,一封书信送到了紫宸殿外,递到了常康手中。
  
☆、第446章 封赏


    这封书信,是从定元寺送来的,上面有郑太后的印鉴。
    一看到这封书信,常康的脸色就变了变,立刻朝殿里禀告道:“皇上,太后娘娘有书信送来,请皇上示下。”
    郑太后出宫十一年,都没有主动给崇德帝送过信,这还是第一次。常康见到这信,自然要第一时间汇报。
    崇德帝听到郑太后有书信来,同样讶异至极。母后为何会有书信来?说的是什么?
    崇德帝下意识看了一眼沈度,不知为何,他有一种预感,预感郑太后这书信会和沈家事有关。——毕竟,是在这样的时候。
    书信被常康呈了上来,被静静摆在御案上,并没有被拆开。崇德帝想知道郑太后会说什么,却又担心里面的内容会让自己为难,是以并没有动。
    因郑太后书信的到来,缓和了崇德帝和沈度之间的隐隐对峙,也给了崇德帝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沈度所提出的条件。
    沈度的目光掠过御案上的书信,心知这书信的内容,就是阿璧请郑太后帮的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结,崇德帝的心结之一,就在于郑太后。通过郑太后来影响皇上,这是阿璧的打算,他很清楚。
    阿璧的心意,他感之甚深,也受之。但在这一事上,他料想阿璧的打算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郑太后的确是皇上的心结,但在朝政之事上,在皇权之事上,郑太后所能影响皇上的,是有限的。
    若是皇上真的惟太后命是从。当初元家就不会出事。
    果然,崇德帝没有再看书信,也没有动手拆开,而是看向沈度,缓慢问道:“你说的尊荣,又是什么呢?朕倒是好奇。”
    给沈肃予尊荣,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尊荣到底是什么呢?帝师称号?无数赏赐?还是怎样?
    听了崇德帝的问话。沈度并没有立刻回答。
    尊荣,其实父亲不求什么尊荣,父亲想要的尊荣。就是修正当年的错误,贯彻元家的祖训。而沈度自己,所能给沈肃的尊荣,就是沿着沈肃的心意。为国朝带来真正的承平。
    致力于太平盛世,就是给父亲最大的尊荣!
    这个。是求不来的,也是予不得的。
    所以啊,他现在所能为父亲所取的尊荣,就只能是最浅薄的东西了。就是令沈家安好,能将先前的谋划顺利进行。
    于是,沈度这样说道:“请皇上以父亲的功绩。为父亲封爵,让父亲顺利离开京兆。如此。草民会将矿脉之事办得妥妥当当。”
    沈度的条件,就只有沈肃而已。目前他所愿的,就是沈肃安适而已。盛烈之事既已出现,一步步来,父亲所渴求的尊荣,是一定会有的。
    听到沈度的回答,崇德帝颇感意外。这样的条件,换作是任何一个官员提出来,都很正常,但换作沈度提出,就不一样了。
    如果沈家所要求的是这些尊荣,那么沈肃当初为何要动用皇家暗卫,非要与朕作对呢?
    只要沈肃什么都不要,一直安安稳稳待在沈家东园,就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他不是沈肃,也没有沈肃的性格,不知道沈肃要维护暗卫和沈度之心,所以不明白在那样的情况下,沈肃一定要做那些事。
    崇德帝皱着眉头,再一次问道:“你的条件,就是这个?”
    沈度点点头,是的,他的条件就是这个。沈家就只有两个主子而已,只要父亲有这些就够了,至于他自己,在盛烈之事上早已有安排。
    时间,还是需要时间,时间会让一切都改变。
    对沈度的条件,崇德帝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你的条件,朕会考虑。但是盛烈之事,朕绝对不容有失!不然,你会知道后果的。”最终,崇德帝这样说道。
    会考虑,其实就已经是答应了,时间迟早而已。——这些时间,沈度等得起,在时间上,崇德帝比沈度还急切。
    沈度离开之后,崇德帝深深吸了一口气,才拿起郑太后的书信,拆开来看。他还是很想知道,郑太后会说些什么。
    半响,崇德帝“哈哈”笑了起来,立刻吩咐道:“常康,你与暗卫们准备好,朕要微服去定元寺!”
    说罢,崇德帝的手仍在颤抖。这么多年了,母后终于原谅他了,终于肯见他了!
    这书信上面的内容,是郑太后说愿意见他,地点,当然是定元寺的居客堂了。
    而此时居客堂内,郑太后仍在闭目数着佛珠,她身侧穿着居士服的老妇人忧虑地问道:“娘娘,您何必为了一个外人这样做呢?娘娘真的不在意与皇上的母子情谊了吗?”
    以前,郑太后不肯见皇上,是因为她无法宽恕皇上曾犯下的错,却又无法舍弃与皇上的母子情谊,才会一直待在定元寺居客堂。
    老妇人太清楚,现在郑太后愿意见皇上,并不是真正原谅皇上了,而是为了帮助沈肃这个外人。老妇人无法理解,难道沈肃的境况,会比母子之情重要吗?
    郑太后依旧默然不语。
    老妇人恰恰说反了,世间父母为子女计,必谋长远。郑太后无法原谅崇德帝,但她现在所做的,却是真正为了崇德帝。
    这一次郑太后与皇上相见,到底说了些什么,始终没有传出来,就连跟在崇德帝身边的常康也不知道,常康只知道的是:皇上最好是含着笑意离开定元寺的。
    过了几日,在官员们还在对沈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崇德帝下了一道旨意,这道旨意,惊得官员们霎时住了口。
    这道旨意,是一道封赏旨意,是对沈肃的封赏!
    旨意称:沈肃辅助有功,特封为安远伯,以莱州阳乐封地,令其即日前往封地,非诏不得进京。
    皇上夺了沈肃帝师称号,却封其为安远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官员们都糊涂了。
    
☆、第447章 延续


    太子朱宣明知道这道旨意的时候,恨得咬牙切齿。他根本就不知道,为何崇德帝会改变主意。
    明明,父皇是要弃了沈肃的;明明,满朝官员都在弹劾沈肃了,为何会有现在这个结果?
    皇上封沈肃为安远伯,还赐莱州封地,那么父皇先前夺帝师称号,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