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两世姻缘今古情 >

第80部分

两世姻缘今古情-第80部分

小说: 两世姻缘今古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甚为不悦:“朕喜居兴庆宫,哪有人不利于朕?是谁让皇帝这么做的?”
  “皇上为太皇安全清净打算,西内森严,绝无宵小能的不利,请太上皇即刻移驾!”李辅国行为恭顺,口气却很强硬。
  太皇大为恼怒,本待发作,但见宫中内外皆为阉奴心腹,皇帝竟然不肯听朕劝导,放纵这个阉贼弄权以逞,连朕这个天子父亲都没有自由、快乐可言,他尽量使语气平和:“把皇帝叫来,朕有话对他说!”
  “皇上已先于西内等候太皇圣驾,做了些布置。”
  高力士冷眼旁观,已然明白奸贼这是自作主张,只是今非昔比了,太皇安全为重,“既是皇帝有旨来迎,太皇且可一往,待与皇帝见面,是住还是不住,父子大可计议,老奴当护驾前往。”
  太皇大有不愿之意,也很无奈,自己已不是昔日天子了。只得与梅妃匆匆上辇高力士令御林军前导,太监拥护,銮舆缓缓行动,将至西内,见李辅国已更换戎装,披挂佩剑,率领御林军数百人,各执戈矛,排列道旁,太皇在辇上望见,大吃一惊。
  高力士勃然大怒厉声喊道:“太上皇驾幸西内,李辅国你摆此阵势,意欲何为?”
  李辅国被他这一喝,锐气大消,他很明白,太皇是皇上的父亲,不敢太过火,忙跪下说:“奴才奉旨迎接太上皇圣驾!”
  高力士冷然道:“既然迎驾,马上脱去戎服,过来护辇!”
  李辅国不敢造次,只得解下佩剑,与高力士一同护辇而行。
  进了西内甘露殿,太皇下辇,上殿坐下问:“皇帝何在?”
  李辅国道:“皇上刚才还在这儿,本欲接驾,因触风寒,忽然病倒,已经回宫诊治了。命奴才转奏,等病势且安便来朝见!”
  高力士心里的怒气几乎克制不住,但又不得不忍住。
  “皇帝即有恙,不必着急,到痊愈后再来吧!”太皇完全知晓专横跋扈的李辅国并未奉旨,乃是矫诏而为,即在屋檐下,怎可不低头?
  待李辅国走后,玄宗感叹不已:“今日若非你,朕几乎受辱。”
  “五十年太平天子,谁敢不敬?”高力士说。
  “此一时彼一时,而今朕已卸位,与平民何异?”卸位之后的天子,无权无势,自然不再受尊敬、畏':。。'惧。
  高力士沉思半晌,轻声说:“今日迁宫之举,定然是李辅国作祟,皇后的主张,皇上不一定知晓。”
  玄宗一声冷笑,自己这个儿子心机很重,他肯定害怕朕有一天和他清算灵武称帝的旧账,甚至因为朕喜(…提供下载)欢豫儿,再让他传位给太子。他连声叹息:“兴庆宫乃朕所建,颇为繁华热闹,本为晚年养息之所,不料忽又迁徙于此。孑孑孤单,几无宁处,真令人感叹啊!”为帝几十年,晚年尚无修养之地,玄宗凄然落泪。
  梅妃日日依偎在侧,温良贤淑,倒令玄宗大感自慰。回想当年因宠杨贵妃而冷落了她,颇觉歉疚。
  有诗云:“三子冤诛何凄叹,更堪又夺寿王辇。今遇逆媳欺翁时,追悔昔时意太偏。”人一旦静下心来,才有时间去想过去的善恶言行,追悔曾经的无情。
  李辅国也怕皇上怪罪,乃托张皇后转奏。
  肃宗大惊:“你们竟敢这般待朕的父皇,也太大胆了。”
  张皇后道:“臣妾见了太皇,与心意相告,太皇欣然迁居甘露殿,并没有任何不悦,若然太皇不肯,谁敢迫之?”
  “有没有惊动太皇圣驾?”肃宗又问。
  “太皇直夸皇上设想周全,孝顺、甚合圣意。”
  李辅国忙到御书案前伏地请罪。
  肃宗暗想,事已至此,追究也无益,若杀李辅国,皇后必受牵连。其实肃宗心里早有此意,不敢为之,这二人替他做了,更为妥帖,不过这个念头可不能对任何人明言罢了。会被天下人骂做不孝子。肃宗反而安慰他们:“汝等此举,原是防微杜渐,为社稷着想,今太皇已无忧,汝等起来吧!”
  肃宗几日病体未愈,及病小愈,急欲往西内朝见,张皇后千方百计阻拦,肃宗尚不知这帮恶奴、恶妇正怕他们父子相见,戳穿把戏,若然太皇向皇上告状,后果还不知怎么样呢?
  刚从前线回京的军师李沁小住几日后,准备重返军营,入宫朝见肃宗,见皇上正安详
  的抚弄着**妃嫔刚生不久的小公主。
  “朕甚爱此女,卿勿怪。”
  李沁轻声道:“太上皇昔日对皇上的爱,应该如皇上对公主的爱。”
  肃宗心甚不安:“爱卿何故此言?”
  “太皇入西内,当由皇上亲自护送,不该由一群宵小胁迫,可叹太上皇五十年太平天子,晚景甚淡!”李沁感叹。
  “朕闻太皇乃甘愿入居甘露殿。”
  李沁丝毫不放松:“太皇若喜甘露殿,于蜀中返归之日,为何会入兴庆宫?”
  肃宗满面羞愧,知道这个昔时好友也看出自己的心意,语气大有不满之意。只是张皇后分析形势,十分有道理。朕刚登大宝三载,不能有任何闪失,太皇不会有复位之心,恐嫌弃朕怯懦优柔,想让太子承位。
  良心终有愧,肃宗立刻摆驾西内,伏地叩拜太上皇。
  “皇帝病势可愈?”太上皇并无一丝不悦之色,和声问。
  “谢父皇挂念,儿臣已愈,久不见面,父皇安否?”
  “朕还康健,不比记挂,你身体不好,对国事就少操心,让豫儿去打理朝政吧!静养身子为重。”
  肃宗心里骇然,父皇言辞之间对豫儿甚倚,时日一长,朕身体日衰,张皇后此般侍宠骄焊,父皇早晚会让我禅位豫儿。看来,父皇迁于西内,倒还真是妙棋一着,今后当尽量拦阻豫儿与他的皇爷爷相见。
  肃宗心中这样想,面上却不敢有丝毫不满,唯唯应诺。
  

第六十一章 一年几变枯荣事
更新时间2012…1…29 18:43:30  字数:4718

 回宫后,肃宗心情甚为矛盾,对父皇有着深深的歉意。养育之恩大于天,自己以小小伎俩去算计父皇,真是不孝!回想父子多年来面和心不和,各怀心机,亵渎亲情,深感皇室帝家的冷淡漠然,帝王之家的人生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心里仗,有什么意思?这些不孝的馊主意大多是张后想出来的,肃宗不愿自己无能,倒对张皇后万分不满,张后更是对他冷言冷语,受了闷气,旧病复发。
  肃宗就是个心眼很狭小得人,什么事自己没有主见,一点小事也要生闷气,难怪会疾病缠身,人,只有心情舒畅,开朗、乐观,才能有健壮的体魄。
  太上皇闻肃宗不爽,对儿子爱憎有之,只是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的过错都很容易谅解,不能亲临探视,遣高力士去大明宫问安,肃宗忙命宣见。他也想与高力士多谈谈父皇的近况。略尽人子孝道,或可弥补错失。良心也可得到安慰。
  谁知张皇后与李辅国,正怨恨高力士,已在想办法处置他,便密令守宫门的御林军阻挡:“皇上刚刚服药,公公回奏太皇,不必担心。”
  高力士便回身离去。
  李辅国待他走远,就大声宣召,高力士慌忙再回大明宫宫门。
  李辅国又叫人拦住,对皇上说:“高力士奉差问候,不候旨入见,随即转回,这是对皇上大不敬,当加罪责。”
  肃宗道:“高力士乃父皇心腹,朕当尊敬,不宜过责。”
  张皇后道:“自古以来,何人见驾,不在宫门等候?高力士自恃有太上皇宠幸,敢对皇上不敬,若不加以惩戒,君威何存?”
  肃宗也自担心高力士与高长春兄弟暗通,奉迎太皇,做出危害皇权的事,肃宗立刻下旨:流放高力士于巫州,不得复入西内,一面又遣内侍奏闻太上皇,一面命大理寺即刻押送高力士前往巫州安置。
  可怜当年高力士夙膺宠眷,出入宫禁,官爵显要,百官奉承,乃大唐有史以来第一位可以娶妻的太监,还有两个养子,荣贵了一生,不想今日被张氏所逐,失去一切。
  闻知高力士遭逐,太皇心甚难过,本来逼迁西内,已是大生闷气了,高力士又不能回来侍奉陪伴,一发惨然,然而又如何?皇帝已正位,喜奉奸后、阉贼,对自己这个父亲阳奉阴违,只是终日憋闷气罢了。
  这些日子,江枫在东宫与郭源,龙武卫,金吾卫大将军陈玄礼等人计议洛阳战事,郭子仪围城近一年,大小战斗无数,却至今未得收复。洛阳城城垒坚固,山川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江枫打算即日前往洛阳参战。
  高长春兄弟闻听太上皇被逼迁西内,养父被皇上流放巫州,又急又忧,更是气愤。一定是张后与李辅国这对混蛋,他们意在除去太上皇身边的近人,皇上居然对他们言听计从,真叫人心寒。
  父亲年事已高,还要受此番折腾,不知父子还有无相见之期?他们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流放父亲是皇上下旨,天下谁敢与皇上作对?
  江枫觉察到了高家兄弟有心事,含笑问他们出了什么事?
  高长庚含泪将近日宫中发生的事详禀太子。
  本来江枫已经决定马上出发,洛阳乃数朝旧都,城市宽大而富裕,叛军据城坚守,他一直在想办法,若有万全之策,才可速克洛阳,日日泡在书房里,翻阅着兵书战策,两耳不闻窗外事,闻听此事,怒气汹涌:“这两个狼狈为奸的东西,胆敢这般对待太上皇,连高公公如此善良的人都不肯放过,真是坏事做绝,天怒人怨。父皇也能容忍、默认。本来不想去惹他们,这对狗男女也欺人太甚了!”
  郭芙急忙说:“太子殿下,切勿激动,这两个丧心病狂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殿下本已是他们的眼中之钉。”
  郭源、李义山、就连高家兄弟都劝他不要去惹他们,反正已无可挽回了,还是忍一时之气为好。
  江枫略压火气,飞马入宫问安,父子两谈了一下病情,他询问太医,是否坚持用自己开具的药方?太医回答说,有些药引找遍天下也没有。江枫暗叹,现代的药方,很多是在古代找不到的,肃宗得病就是没有好好调养,终日操心生闷气,不过,虽然缺几样,倒还颇有效果。
  肃宗见儿子久久不肯离去,遂问:“豫儿还有事吗?”
  江枫环顾周围的一大群人。肃宗即命宫女。太监退下。
  “父皇,李辅国迁太皇于西内,事先有没有得到父皇认可?太皇是否愿意?”
  “有,朕同意,太皇也很爱甘露殿。”
  江枫的语气有几分恼意:“儿臣虽久未出宫,李辅国与皇后干的恶事却系数知晓,皇爷爷喜居兴庆宫还可时时与民同乐,这对于一个孤独的老人,是难得的安慰,而西内在禁宫深处,平时极少有人,皇爷爷又如何喜居?”
  肃宗未语。
  江枫又道:“父皇乃是一国之君,竟容皇后左右朝政,欺凌太皇,忍心让一个孤身老人晚景凄凉。高祖、太宗钦定大唐律,明文规定后妃、宦官不得干政,父皇一再纵容二人对国事指手画脚。儿臣请父皇即日迎皇爷爷还兴庆宫。”
  肃宗火了:“木已成舟,你竟如此要求你父皇?”
  江枫撩衣跪下拱手说:“李辅国、张皇后假传圣旨,逼迁太皇,大逆不道。请父皇将此二人诛杀,以慰天下忠义之士。”
  “张后乃你嫡母,作为儿子,你怎可如此不敬?”肃宗质问。
  “皇后对自己的公公忤逆不恭,更为不孝,她的所作所为哪有半分嫡母风范?父皇纵妻如此,必为患大唐国本。”江枫毫不示弱。
  “豫儿,你放肆!”肃宗叱道“怎可这般与朕讲话?”
  “父皇对欺凌太皇之人不加罪责,反而默认,对自己的生身父亲冷漠,没有半丝关爱,中华孝道世世相传,父皇先已不孝,又如何能要求儿臣对父皇尽孝?”江枫反问“儿臣向来最恨小人与女子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的恶行,父皇切莫让奸人离间嫡亲的父子情啊!”
  肃宗大为生气,咳嗽了一声:“你皇爷爷向来爱你胜朕,你才因他来忤逆于朕,父子亲不及祖孙近么?”
  “父皇差亦!”江枫驳斥道:“无有祖,哪有父?无有祖,更不会有孙。父皇与皇爷爷,儿臣与父皇,儿臣与皇爷爷,乃人间至亲至近之情义,岂有远近之说?”
  肃宗被儿子驳的哑口无言。
  江枫一步不松:“父皇夸赞儿臣有魄力,请父皇拿出一国之君的魄力,将假传圣谕、离间皇室亲情的李辅国斩杀,张皇后赐死!”
  “豫儿,你也要来为难朕吗?你明知朕爱皇后,不舍得!”
  “儿臣也爱沈珍珠,却被皇后所迫,予以赐死。身为皇帝,当赏罚分明,常守孝道,方为天下人表率楷模。”江枫顿了一下,又问“父皇因何流放公公?”
  “高力士对朕不敬,蔑视君威!”
  “父皇,此事非你本意,又是受张后、李辅国蛊惑吧?”江枫冷然问,“父皇曾经非(提供下载…)常尊敬高公公,不会这么':。。'快就计较些许小事。高公公是皇爷爷最可心的知己,怎么可以如此无情?”
  张皇后在外面听到父子二人的对话,忍了很久,实在是不能忍了,大步走进,说:“太子你同样是阳奉阴违,一面下令赐死沈妃,一边又派人去救其脱逃,更是求太皇下旨特赦救走罪妇之人,试问世间有几人做得到事事以律法为念,不外有亲情、爱情干扰!”
  江枫怒目而起:“皇后娘娘抗旨逼迁太皇于西内,是否属实?”
  “那是太皇自己愿意迁,何来逼迁之说?”
  “不是逼迁,也可以叫骗迁。皇后派李辅国骗太皇,皇上在甘露殿迎候太皇,结果呢?皇上因病在寝宫养息。皇后你不但抗旨,更是欺君,欺骗皇上、太皇两代君王,罪已当死!”
  张皇后怒气不已,又找不到有理的话来驳斥,在一边,呼呼喘气。
  肃宗早就领教了儿子犀利的言辞与善辩的口才,今天自己和皇后都被他驳的无言以对,佯怒道:“好了,你们别吵了,朕还养什么病?早晚会被你们气死!{”
  江枫忙跪下叩头:“儿臣知错,不该惹父皇生气。儿臣告退!”
  眼见太子出宫,张皇后气的柳眉竖立:“太子伶牙俐齿,对皇上如此不敬,不可再加以纵容,应当稍加惩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