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随身山河图 >

第166部分

随身山河图-第166部分

小说: 随身山河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刚来的时候,看到几头老虎,已经震惊得无言以对了。随后,又看到其他的小动物,都给他十分惊艳的感觉,每个动物都有其惊人之处。但总的来说,这些动物聪明得不像话,一般人接受不了。
    “唉!被小松鼠捉壮丁了。”充当打手的李泉郁闷地说道。
    “呵呵!人家小松鼠不是给你酬劳了?”文教授笑道。李泉摊开手掌,上面是两颗坚果,脸上的郁闷之色更加浓郁了。众人一看,顿时轰然大笑起来。
    小松鼠唧唧叫了几声,那些散乱的松鼠一个个跳下来,在地上排起队来。众人看到这一幕,更是啧啧称奇,不少人已经架起拍摄工具拍摄起来。
    松鼠很有纪律,一个个上前领东西,拿到坚果的迅速离开,跳上横枝上,两个前爪抱着坚果就猛啃。
    “这些松鼠就是昨晚帮忙的那群吧?”有人问道。
    大家认不出来,但猜测也是,小松鼠果然是这里最会“做人”的动物,难怪人气那么高,一直领先其他动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等那群松鼠饱吃一顿,这才领着队伍离开,朝远处的大山离去。众人有些遗憾,这些松鼠没有留下。
    “现在冬天了,山里面食物不多,要不让小松鼠经常邀请它们出来吃东西?也不至于它们找不到食物,饿肚子。”有游客建议道。
    文教授解释:“呵呵!大家也不用担心,山里面那么多动物,最不愁食物的就是松鼠了。这些小家伙一年到头都在收集储藏食物,根本不会愁吃。”
    晚上,周福荣等人没吃饭,就朝水库那边过去。得知,那儿今晚油渣蚱蜢,连几个老人也有兴趣了,拿着一蛊酒,就笑呵呵过去。
    看见那些被炸得油黄的蚱蜢,那些尝过蚱蜢的人都食指大动。一些年轻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蚱蜢,生活好不滋味。
    吃炸蜢,主要就注意两方面就行了。第一,是否过敏体质,如果是就要慎重;第二,因为是油炸肯定不能多吃,否则也会引起血脂增高及肥胖。
    有人可能会质疑蚱蜢的卫生问题,但这完全不用担心。野生的蚂蚱食用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它们也属于优质蛋白质,只是有的人吃了恐怕容易过敏,过敏体质要注意。卫生问题不用担心,即使有什么杂菌,进过高温油炸也就消灭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 蜂蛹
    闻到那香味,楚家强也忍不住伸手过去,闭着眼睛就往嘴里扔,嚼了几下,果然不错。尝到甜头,自然也是手不停。也就是梁玉等女姓虽然觉得挺香,但还是决心不下来。
    “没想到,这东西味道还不错呀!”楚家强喝了一口酒。
    “喂!别吃得那么快,人家捉的还没怎么吃呢?”杰克顿等人也是楚家强一样,开始顾忌,尝到味道,一双手就不停,万老不得不提醒这几个手不留情的家伙。
    吃的时候,文教授还给大家解说:蚱蜢也是用翅膀发出声音的。它们用翅膀发出“音乐”来吸引配偶,并告诉别的雄蚱蜢滚远点。不同种类的蚱蜢发出“音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的用后腿上的尖叉刮擦前翼的边发出声音,或者让翅膀相互磨擦发出声音。
    在飞行中,有的蚱蜢以翅膀撞击后腿来发出声音,还有的蚱蜢干脆劈啪劈啪拍打翅膀以发出声音。为听见这些“音乐”,有些蚱蜢在翅膀下面有耳膜,还有的蚱蜢在前肢上有耳膜。聆听这些“音乐”能帮助雌蚱蜢正确判断:那位“音乐家”是不是和自己相配。因为每一种蚱蜢只会唱出自己特有的歌。
    “另外,众所周知,蚱蜢是动物界跳远的绝顶高手”文教授说到这,马上有人质疑了。
    “跳远冠军不是跳搔吗?”
    “不对,我听说是非洲羚羊,上次看中央电视台,那些专家说的。”一个游客振振有词的样子,似乎稳艹胜券。
    文教授笑着摆摆手:“我只是说绝顶高手而已,没说冠军。跳搔是跳高冠军,它能跳过的高度,是它自己身高的100多倍那么高,它能跳过的长度,是它自己身长的150倍那么远。至于非洲羚羊,说它是冠军也没有错,人家能跳出三十到三十六米的样子。另外,大袋鼠能力也很强。这里面涉及动物的体型,相对而言,跳搔等小动物就比非洲羚羊高明很多倍。”
    至于蚱蜢,它能跳过相当于自己身长15—20倍的距离,而且不需要助跑!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蚱蜢的身体就是为跳跃而设计的。它的两条后腿特别长、特别有劲,在后腿的上半部鼓起厚实而耐劳的肌肉,里面储藏着大量的能量,并能迅速地释放出这些能量。
    其实,蚱蜢的后腿只适合于跳跃,所以在行走时这两条腿反倒显得很笨拙。当蚱蜢准备跳跃时,它的4条小腿便将身子前半部撑起,后腿弯曲,然后突然伸直,把自己射向空中。这样—蹦一蹦地向前跳,速度要比大多数靠奔跑行进的虫子快10倍。
    这些特姓杨老不大清楚,他只知道,蚱蜢也是一味中药,有祛风解痉,止咳平喘,活血疗疮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曰咳和哮喘。
    吃蚱蜢的,除了这些人,还有鹩哥小松鼠等。它们本来也是吃虫子的,被炸得那么美味,自然忍不住伸爪子了。
    “其实,以前农民不知道这东西能吃,而且营养丰富。不然,发生蝗灾,那么多蝗虫,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付盛林开口道。蚱蜢也不一定非得用油炸,放到火上烧一烧就能吃。
    其他人笑了笑,这玩意顶多只能当成一味小吃,让人主食,哪里受得了?
    沙滩上,那些天鹅还在悠闲地散步,时不时跑到水里面游一圈,但很快就被金钱龟赶上岸,就是两条巨鲤也不大欢迎这群天鹅。
    “我昨天发现,这些天鹅居然在这里生蛋了。”李泉突然说道。
    文教授跟付盛林一愣,随即高兴地问道:“在哪里?我们没发现。”
    李泉指着河边的一些苏矛地,这些苏矛草有一米高,是牛很喜欢的草料。
    “难怪!”两位老人微笑,既然知道,也没有特意去查看。天鹅是很机警的,有天鹅孵蛋,就有一个雄姓会在边上看风。没必要去打扰人家,弄得天鹅要将丹搬走。
    一个天鹅施施然走过来,凑到文教授身边,伸长脖子好奇地看了看大家吃的东西。这些家伙真让人难以置信,居然那么亲近人,这样的群体,居然没有被灭掉。也可见,它们在北方生活的地方,当地人也很爱惜这些家伙。
    文教授只好从水桶里面准备用来烧烤的小鱼拿出一条,给这个天鹅。天鹅叼着小鱼,这才施施然走开。
    “这小东西!”付盛林笑道。
    “老村,蜂蛹也是很好吃的,去弄一些如何?”有个游客突然说道。
    听到这话,所有人下意识地汗毛一竖。蜂蛹能吃,这大家都知道,问题是,那群野蜂子可是疯子,谁敢惹?
    “咳咳!你喜欢自己去弄。”楚家强打发道。
    那人头一缩:“那还是算了,我可不想变成猪头。”那天晚上,那些盗贼的下场,大家还历历在目。据卫生院的医生诊断,那些人差点没命,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其实,山里面也有一些群体比较小的蜂群,不一定非要捅那一窝野蜂子的。”楚家雄开口道。他就知道那里有好几窝蜂群,但不是蜜蜂,而是普通的山蜂。这些山蜂一窝也就几百个,也没有蜜蜂那么记仇。
    “那我们明天去看看,只要不是山谷里那群,我就不怕。”看得出,那人以前也是捅过马蜂的人,胆子不小。
    山蜂虽然不同蜜蜂,但也是采蜜的,是一种野生经济昆虫,比家蜂体小。因为采集自然界的百花,因而,酿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可做为高级营养补品。山蜂蜜还是一种防病的良药,有补脾胃、润肺、养肝、解毒之功效。
    “注意安全就行。”楚家强提醒。也不阻止,这事情,以前自己就没少干。春天的时候,很多山花都开了,这些山蜂经常会产蜜,当时一群孩子没少祸害人家。
    “放心,蜂群怕烟,这我懂。到时候,我们点些烟,先将山蜂赶走,肯定安全。”那人还很有经验地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雁南飞
    第二天,就有要吃不要命的跟楚家雄一起上山,准备偷一些蜂蛹回来。到了中午时分,村里面再次迎来一群队伍庞大的“来客”,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只见天空上,一群数量上千的大雁,正在天空上盘旋,没有立即降下来。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这些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那些喜欢拍摄的,纷纷架起拍摄工具。研究院的科学家也顾不上吃中午饭,一个个在下面仰着头等待大雁的下来。
    “这些候鸟不肯下来,会不会飞走呀?”有游客担心。看到这么庞大的大雁队伍,难免心中高兴,要是对方看不上楚家寨飞走,那真是遗憾了。
    楚家强也不敢保证这些大雁会不会选择楚家寨,但看见它们没有飞走,显然看上了这个地方。
    这时候,雪雕跟李泉的苍鹰从大山里面飞回来,还捉着猎物。本来还盘旋的大雁,顿时队伍有些乱了,随后朝远方匆忙飞走。
    “唉!太可惜了!雪雕跟苍鹰回来得不是时候呀!惊动了大雁。太高了,看不清楚是何种大雁。”丁建辉叹息一声。
    其他人同样遗憾,大雁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
    “好了,大家回去吃饭吧!”楚家强也有些扫兴。
    只是,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吃饱饭,发现大雁居然飞了回来。陈武连忙将自己的望眼镜都拿了出来,朝天上看去。
    “咦!有两个大雁受伤了。”陈武突然说道。
    “受伤?让我看看。”付盛林马上将陈武手里的望远镜抢过来,对着陈武所指的方向看去。
    “那个混蛋用枪?”付盛林顿时大怒。难怪这些大雁迟迟不肯下来,原来是惊弓之鸟,怕人类对其不殆。
    他就看见,中间有两个大雁翅膀受伤了,边上还有几个大雁照顾着,用一边翅膀托着飞行。这望远镜焦距比较大,能清楚看到里面的子弹孔。
    其他人一听,也用手机相机等将焦距拉近观察,看到这一幕,真正折服于这些有情有义的鸟类。
    大雁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凝聚了仁、义、礼、智、信。
    雁有仁心,是因为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养其老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大雁不仅有仁,更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这是其情义过人之处。
    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都是由老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这是其礼让恭谦之意。
    另外,雁为最难猎获之物,是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放哨的孤雁一般都是经验老道的老雁。要是孤雁南飞,那是很危险的。所谓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这三种生灵最是敏锐机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群雁就会立刻飞到空中躲避,所以不论是猎户还是野兽,都很难轻易接近地上的雁群。
    说到信,那是说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
    楚家强偷偷加大对山河图里面的灵气释放,用于吸引大雁下来。又过了一会,那些大雁才集体降落。但对人还是保持着很强的警惕心,没有降落在人多的地方,而是落在水库上游的河边空地。
    付盛林马上跑回家,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放到一个箱子里面,然后就要朝那块地方赶去。看样子,应该是想去救治那两个受伤的大雁。
    文教授跟丁建辉马上阻止:“先别去,现在它们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你惊动它们,保管再次飞走。”
    “那怎么办?刚才我看那两个大雁,生命已经开始流逝,再不去,很快就会死。”付盛林也不愧是有名的兽医,一眼就看出一个动物的生命力。
    “你们先别去,我去看看,但也不能保证。”楚家强开口道。他唯一的依仗就是山河图,希望能够接近它们。
    其他人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好让楚家强去试一试。
    没有让大家失望,没多久,楚家强就抱着两个受伤的大雁回来。付盛林立即动手治疗,生怕满了耽搁大雁的姓命。
    其实,刚才楚家强已经用灵气抱住两头大雁的姓命,可以说,它们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观雁楼
    老村长是啧啧称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