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宝谛独辉 >

第227部分

宝谛独辉-第227部分

小说: 宝谛独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孟海的法术不是最好的,他过去以为自己的法术可以练到天下第一,等于说练到最好。可时间一长,孟海知道,自己的法术不太可能练到最好。孟海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是最有定力的人,也是最有毅力最能坚持的人,是最坐得住的人,他研习过很多法术书籍,也练习过很多法术,孟海自诩法术天才。可时间一长,孟海不那么以为了,他有种感觉,每个人生来都是聪明的,就是说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地方,人和人的差距可以说是很小的,似乎真的是这样。想到这一层,孟海就不那么自以为是,也不那么自信了,同时他也不逼迫自己拼命地去学习法术,变得从容许多。这种从容,难免给他的心理造成一些一些懈怠,孟海确乎懈怠了许多。

孟海以前以为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此时看来,似乎都不是那么稳定的,哪里有那么稳定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不稳定的,今天是这样,明天就有可能是那样,只是有些人悟性不高,看到今天的模样,就以为明天所有的一切还是这样的模样,当明天的情况发生变化,这个没有悟性的人就会觉察到自己的悟性不高。

对于法术,孟海不敢发表什么看法了。过去他以为法术是万能的,当然,这是孟海心中夸张的说法,但法术确实是厉害的,孟海学习这么长时间法术,也真实地体会到这一点。

赵牙牙的法术和孟海的法术是不同的,他们学习的流派不一样,他们在一起交流法术,由于交流地投入,赵牙牙也不再往前走,就坐在一块怪石上。

旁边的溪水边传来清亮的撩水声,孟海仰头去看,就看到一个女子,这女子孟海认识,就是见过的洁儿。洁儿在溪水边,正洗她的手帕呢。她的手帕本来是干净的,她只是要将手帕沾湿来玩儿。

洁儿听到孟海的声音,就回头,看到赵牙牙肩膀上的孟海。孟海问洁儿为什么在这里。洁儿回答,她要去香草儿的竹楼,要为草儿姐姐打扫房间。孟海看到了洁儿身上的草儿的竹楼的那把光亮的大的钥匙。

洁儿去了。孟海目送洁儿。

孟海又和赵牙牙说话,赵牙牙笑起来,孟海就去看她的牙齿,近距离看到赵牙牙的牙齿,孟海几乎要晕倒,差点没从她的肩膀上掉下来。这赵牙牙的牙齿,有种魔力,是最能吸引人的,孟海这么近看到这些牙齿,他被那种牙齿所特有的美打动,孟海的第一感觉是,牙齿居然可以这样美。

赵牙牙站起身,她站起身时没有给孟海说,这一站,孟海产点被她甩下去。为了前行的安全,孟海就抓住赵牙牙的肩带,赵牙牙问孟海为什么抓她。孟海就把刚才快要掉下去的情况给说了。孟海怕掉下去,更加抓紧赵牙牙的肩带。

孟海和赵牙牙交流法术之后,他们共同练习法术,赵牙牙在竹林里练法术,孟海就在赵牙牙肩膀上练法术,孟海不过瘾,又从赵牙牙肩膀上翻身跳下来,落在地上的孟海,就在地上练习法术。热爱法术的两个人,在竹林中练习法术,他们已然是同学,他们有着共同的老师,就是自然。

孟海能从自然中学到很多对法术有用的东西,孟海的很多法术也充满了自然元素,孟海看到树叶落,就使动法术,他双手挥洒出的光,也同树叶一般降落,那光落在敌人身上,敌人就要陨灭。

赵牙牙叹服孟海师造化的能力,孟海在别人夸奖自己时,总会有些不好意思。可赵牙牙的夸奖,都说到了点子上。

赵牙牙作为庄园里的仆人,能把法术学到这种份上,已然是不容易。孟海也夸奖赵牙牙,孟海是在中肯地评说赵牙牙的法术。赵牙牙的法术无疑是灵巧的,这可能跟她是个女性有关。原本孟海感觉的法术,是没有新意的,多少有些腻味。可是赵牙牙的法术,孟海看后,总能找到让他眼前一亮的地方。这也是令孟海高兴的原因。

孟海懂得从自然中吸取营养,运用到法术中来,还善于吸取别人的智慧,他往往能够看到别人的优势,觉察到他人法术中值得学习的点,进而虚心地学习。孟海是一个很注意学习的人,他和赵牙牙在竹林中,一同学习,赵牙牙就感到自己的进步没有孟海的大,原因不难猜测。

赵牙牙还是想去看看国王,可孟海就是不想回去,他还没有在这竹林里逛够呢。以前孟海进竹林,也只是匆匆一过,没有好好地欣赏竹林。孟海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在竹林里随便走,孟海可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赵牙牙也珍惜和孟海在一起的时间,他能从孟海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孟海也乐意教赵牙牙,在竹林这么好的环境里,赵牙牙通过孟海的教授,他的法术有了明显的进展。法术这个东西,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当然,这需要的是方法。孟海教给赵牙牙提升法术的正确方法,赵牙牙很感激。

赵牙牙提到孟海的文章,在庄园的那本法术期刊上,有孟海关于法术练习的文章,文章中孟海详细讲了自己法术练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还有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赵牙牙能从孟海的文章中读出很多有益的东西,这是营养,这些营养对赵牙牙的法术很有帮助。可文章中赵牙牙还是有很多地方读不懂,现在文章的作者就在旁边,赵牙牙就请教孟海。

第四百四十一章 指导你的行为

赵牙牙:“咱们的国王出过一本书,是一本小册子,字数不多,可却是字字珠玑。真的是这样,庄园里的人都读过这本书,这本讲解法术的书深入浅出地给人们讲了法术,我看过,没有都看懂,但我感觉获益匪浅。”

“这本书,就是你们现在看的这本书,”孟海说,“会探索很多关于宇宙、人生、生命、终极问题等课题,也许这本书给出的答案不尽正确,但却是深沉思考后所总结出来的。这本书会很长,我说的是在你们心中停留的时间,仿佛是一个写作的人,一直写,直到生命的终结。你们读这本书,看到这书中思想的光,也看到这书中世界的光,你们被光照耀,你们感受到光的存在。这光是影响你们的光,是带领你们走出黑暗的光。你们一定要爱这本书,读这本书,按照这本书上所说的去做。你们又不能死读书,不能认死理,你们要能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这本书,是写给你们的书。”

赵牙牙:“这本书很多人都看过,你可以去问庄园里的仆人,有哪个仆人不知道这本书呢。这书中探讨的问题,都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非常疑惑,却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这本书能探讨这些问题,就显示出很大的勇气,需要知道,很多人是不敢谈论大问题的。这本书,我读过,可是没有读够。这本书需要我反复读。”

一片竹叶落在孟海头上,把孟海盖住了。孟海双手举起竹叶,将竹叶掀到一旁。

赵牙牙刚才找不见孟海了,当孟海掀过竹叶,赵牙牙又找到孟海。

“你真能藏,我方才看不到你啦,原来你躲到了竹叶底下。”

“不是我躲到竹叶底下,是竹叶落下来,把我藏了起来。”

他们所站的地方,地上的竹叶甚多,竹子上的竹叶却甚少。这里的竹子不知道生有什么病。竹叶总是往下落。好壮观,竹叶都快掉光啦。

孟海想要医治这里的竹子,可孟海没有方法。光知道竹子有病没用,得知道病在何处。病理是什么。怎么样医治。如果说仅仅知道竹子生病了。就像说,社会有很多问题,这有什么用呢。到底是要有医治竹子的方法才好。

在孟海徜徉一会儿后,他分析出了竹子的生病原因,这竹子被一种昆虫侵蚀,这种昆虫以竹子为食,对竹子是十分有害的。

孟海:“牙牙姐姐,我确定这竹子肯定是被那些昆虫给弄成这样的,我必须守护我们的庄园,牙牙姐姐,我找到了我的敌,它们是我的敌虫,我要消灭它们,让这竹子重新焕发生机。”

赵牙牙:“这里昆虫甚多,而且这些昆虫都有剧毒,我都不敢再这里呆了,好怕怕,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

孟海:“不行,不行的啊,我要跟昆虫战斗。”

近来,孟海脾气不好,总和昆虫发生矛盾,他们之间的流血冲突,是一时半会儿讲不完的。孟海的法术在昆虫纸上,昆虫的法术在孟海眼里是雕虫小技,孟海不断和昆虫战斗,不断胜利,可是孟海并不快乐。

接连不休的战斗,反倒使得孟海身心俱疲,他厌倦和昆虫战斗的经历,但是,有些战斗却又是不可避免的。

累的时候,孟海就想睡,睡一千年。孟海喊过累,夜独泓喊过累,香草儿和苏雨就没喊过累,两个大男人一经历点什么,就喊累,这很有意思。

孟海过去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表现出一种幽默,这种幽默是表演出来的幽默,有些幽默就是冷幽默,这是孟海做出来的,不是他真实的自己。孟海过去也将自己演成一个暴力的人,戾气很重,老和灵山上的灵兽打斗,杀掉很多怪兽,孟海不做那样虚假的自己了,虚假起来好累。真实的孟海不是这样子的,孟海想要做回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在战胜那些昆虫之后,孟海放弃再去找对手战斗,他不想整天打打杀杀,也不愿意练习一些法术来做暴力的事情,法术的目的绝对不是喧嚣与打斗,法术有法术的好处,法术可以是安静的。孟海知道,有一种法术,在失眠的时候,可以自我催眠,然后让自己睡得很香很香。睡得很香的状态,孟海早都没有过了,很长时间,天天都睡觉,可竟然没有一天的睡眠称得上是很香很香,每天都吃东西,也没有哪一顿饭是吃得很香很香的,每天都穿衣服,衣服穿得得体,就会有愉悦的感觉,可孟海同样没有这种自我欣赏的好心情。孟海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很多次孟海在心里反反复复问一些为什么,他不清楚为什么生活变得如此晦暗,不知道那些光鲜的存在哪里去了,反复的疑问没有答案,孟海变得越来越迷惘。

赵牙牙在孟海身边,不晓得孟海为何这般不说话,孟海想一个人静一静,一个人的时候,孟海才能触摸到自己真实的灵魂。

孟海坚持要一个人呆着,赵牙牙只好离开孟海。赵牙牙在孟海背后,向前方走,孟海当然没有去看赵牙牙,赵牙牙在孟海背后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竹林深处。

世界在变化,孟海着实感觉到这种变化,有时世界变化之快,让孟海措手不及,使得孟海看不清这个世界的面目,孟海接触到很多不好的事情,这些事情不能给孟海带来好的心情,怎么世界突然变得这么纷乱,孟海想要的和世界能给的,是有差异的,很大的差异。

当孟海想到庄园外面是汹涌的大洪水时,他心里沮丧。孟海理解的大洪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可这庄园外面的大洪水,来得快,却迟迟不去,也没有要去的意思。这洪水,在庄园外面形成海洋,洪水和海洋连成一片,世界只剩下海洋,庄园在整个海洋中,真可谓是沧海一粟。就是这沧海一粟,承载着这么多人,承载着很多的故事,故事很多,需要慢慢讲。这海洋极为广阔,这庄园在庄园里的仆人看来,就是一只大船,当然,这可比大船要大得多,这庄园里面,有麦田、瓜田、果园,庄园是美丽的,洪水是凶猛的,凶猛的洪水似乎想要摧毁美丽的庄园,庄园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孟海也不例外,他已经把庄园当成他自己的家,在庄园里生活是惬意的,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这个家受到一丝半毫的侵害。

在赵牙牙走后,孟海想起来庄园之前的生活,那时孟海住在自己的小屋子中,有自己的田地,有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那时的田园生活留给孟海清风明月的记忆,他想起那时就收获一段清新。

洪水来后,那个地方,孟海的那片地,那个小屋,应该也被洪水淹没,孟海并没有心痛,他有些思念那个小屋子,仅仅是有些思念。

竹林中,微风轻拂,孟海跳上一片竹叶,他看清了这竹叶的纹理,以前不曾看过这么清晰的纹理,在竹叶上,孟海感受到来自竹叶的那种生命的气息。这纹理是长出来的,是什么能工巧匠也雕刻不出来的纹理,自然生长出来的样子,这么让人震撼。

有一个事情需要一提,就是,孟海变小后,周围的很多事物变得有趣起来,趣味就在他变成小人后横生。

竹林风大起来,孟海站的竹叶就被风吹起,这竹叶在风中起伏,孟海就在竹叶上感受着飞的感觉,能突然飞起来,是孟海预想不到的。这竹叶好厉害,飞得很高。孟海望着竹叶下的竹叶铺成的道路,那些下面的竹叶好迷人。上面的看痴了,下面的尽量呈现它的美。孟海在空中飞,是借着风力飞的,不是他会驾驶飞行石。

孟海也不再羡慕那些会驾驶飞行石的人,他坐在竹叶上,在风中飞呢,孟海是幸运的,这竹叶行进的速度很稳,孟海得以从合适的角度观察到以前根本看不到的竹林。

在竹叶上孟海想起刚才给赵牙牙说过的话,那些话孟海从夜独泓的书中读到过,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要有好的行为,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思想,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就要有一个好的修炼方法。

以后该怎么做,孟海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轮廓,怎么吃饭,怎么行走,怎么说话,怎么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在以后的日子中,孟海需要做的是去完善这些计划,按照计划去做,严格要求自己,说戒烟戒酒,就坚决不吸烟,滴酒不沾,让好的思想指导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

有些人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不了好的思想,就要去读书,或者加入一个什么宗教,用别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算是异曲同工之妙吧。孟海不是这种人,他跟夜独泓一样,都是有自己思想的人,也许孟海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但他相信自己会成长的。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是衣食住行的问题,是个体与时空的问题。

孟海在竹林中思考人的问题,他想到很多深奥的东西,有些东西不能用语言描述,有些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些讲出来的话又有些晦涩难懂,但孟海没有放弃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大概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