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刑徒 >

第291部分

刑徒-第291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说:“刘杭金山,得到消息的时候,估计也差不多过去十日。

  他再回转广武城,点起兵马出征,至少也要二十日时间。所以君侯,必须在三十日内,稳定关中局势。”

  刘邦一蹙眉,“可这三十日,又该如何稳定?”

  张良闭上了眼睛,沉吟许久之后,轻声道:“良有一策,能令君侯轻取关中,安抚关中百姓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欲行此计,需花费些钱帛金银”

  刘邦立刻回答:“子房不必多说,我军中钱帛金银,可尽归子房调遣。”

  “如此,武安侯需”

  张良说着话,在刘邦耳边低声细语。

  刘邦地脸色渐渐明朗起来,连连点头,笑道:“子房之计果然高明,就依子房所说!”

  —————————————————

  武关的失守,令关中立刻陷入恐慌之中。

  赵高得到消息之后,大发雷霆,接连调兵遣将,以自家侄子赵艾为主帅,尽起蓝田大营兵马,欲在渭南彻底消灭入秦之敌。同时,他又紧急发出了第五梯次征召令,尽起右闾青壮。

  此前,嬴胡亥已经征发了第四梯次地兵马。

  而今又征发第五梯次,可说是老秦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要知道,这右闾包括的,大都是老秦权贵富豪,以及一些有几十年,乃至百年历史的当地世家。

  征召右:,已经触动了老秦的国脉。

  一时间,八百里秦川是怨声载道,许多士绅豪族,纷纷向咸阳发出抗议,并表示不会响应征召。

  赵高勃然大怒,这分明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于是,他再次向嬴胡~请出了诏令,首先遭殃地,便是那些咸阳本地的士绅豪族。

  血淋淋地屠刀祭起,却没有似从前一样,令反抗声息止。相反,赵高的这一行为,却让关中士绅愤怒不已。不少豪族组织起了兵马,与前来镇压的中尉军,发生激烈的碰撞。位于咸阳城外的那些士绅,更联合起来,抵御咸阳兵马这入秦之敌还未消灭,关中却先乱成一锅粥。

  赵高征召第五梯次兵役,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此前连续征发兵役,已经让关中百姓不堪重负所以,他也只能征发右:兵役,以加强关中守卫。可是赵高却忘记了,凡属于第五梯次地征召者,或是享有世袭军功爵,或者就是老牌的士绅豪族。这些人在关中地地位,根深蒂固,于民间也颇有威望。触怒了这些人,就等同于触动了老秦的底线。不仅仅是咸阳乱了起来,混乱从咸阳扩散开去,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赵艾率部出征,与刘邦麾下地兵马,也发生了数次激战。

  蓝田大营,自商君变法建立起来之后,一直是老秦武力的根本。可是在嬴胡~登基之后,对蓝田大营疏于管理。为帝已三年多了,却没有巡视过一次军营。加之朝中重臣死地死,走的走,蓝田大营已不比从前。李斯在世地时候,还能勉力支撑。但章邯率部出关,也带走了蓝田大营的精锐。

  此后蓝田大营重建,李斯却已下了天牢。

  赵高不懂兵事,他的弟弟赵成,女婿阎乐都不是领兵之人。

  蓝田大营的质量,比之早年间可谓是天壤之别。都尉军进驻蓝田大营之后,更是疏于训练。

  仓促间出兵应战,如何抵挡的住士气正盛的荆蛮楚军?

  刘邦以朱句践为前锋,以周勃为左军,庄不识为右军

  命樊哙率

  军压阵,对远道而来地秦军,发起了凶猛的攻击。中军,率夏侯婴等人督战。

  大战从清晨持续到了正午,朱句践周勃庄不识三人,全都亲自上阵,血染征衣。

  赵艾有些抵挡不住了,准备向后撤退。

  不成想在这个时候,樊突然率骑军从后阵杀出来,只杀得秦军人仰马翻,再也无法组成阵型。

  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自商县退至晓关,又从晓关退守霸水。

  这一路败退地过程中,秦军死伤惨重。退至霸水的时候,赵艾清点人马,十万大军,已不足五万。

  不得已,赵艾派人前往咸阳告急,请求援助。

  另一方面,他率部渡过霸水,在霸上安营扎寨,并以霸水为屏障,试图阻挡住刘邦的前进。

  他不是不想退,是没办法再退了。

  他背后就是~山,西面是阿房宫再退下去的话,是渭水。过了渭水,那可就是咸阳城了。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样飞至咸阳。

  赵高已经快疯掉了!

  咸阳这边的士绅豪族作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原本以为,赵艾至少能抵挡一下,却不想,仅仅十天地光景,十万大军就折损了一半还多问题是,他又能从何处,调集来兵马?

  而同时,赵高开始觉察到了,来自嬴胡亥的那一丝不信任。

  毕竟,嬴胡亥已经过了十六岁了,花天酒地了三四年,昔日什么都不懂地少年,对赵高产生了怀。

  这种不信任,甚至比那入秦的十余万楚军更加可怕。

  赵高非常清楚,那流淌在嬴氏家族血脉中的酷烈,绝非他可以承受。

  夜已经深了!

  赵高却没有休息

  他静静的坐在书案后,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公文,不由得生出了一种无力感。闭上眼睛,赵高想要平静胡乱的思绪,并从中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地好办法。可是这思绪,却越发混乱。

  “中丞,咸阳令求见!”

  赵高缓缓睁开眼,冷冷的哼了一声,“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让他进来吧!”

  他本不想见阎乐地,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阎乐居然始终没有表现出半点,赵高所期待地才能。

  不过,他又不能不见。

  定阎乐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让他渡过这难关呢?

  阎乐很快的来到了书房里,先是向赵高行礼,然后垂手而立。

  这才短短十日光景,赵高发现,阎乐就瘦了许多。身上地肥肉,也减少了,看着也似乎苗条了不少。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阎乐欲言又止,神情有些犹豫。

  赵高一蹙眉,“有什么话,就赶快说,别吞吞吐吐的如今是什么时候,你还遮掩个甚?”

  阎乐轻声道:“我刚才听百里那老货说,陛下今天动怒了?”

  “百里那老货,没想到如此多嘴!”

  赵高有些不快,“其实也算不得动怒,只是看如今这局面,陛下有些着急。询问我的时候,语气重了些,也算不得什么。”

  “父亲,孩儿有一句话,如鲠在喉,不得不说。”阎乐坐下来,说道:“如今这局势,已败坏至极,八百里秦川,人心浮动,已无可挽回。父亲是聪明人,当知道这其中的轻重。如果真的城破,陛下怕是不会有性命之忧,最多也就是成阶下囚。可你我父子,却难保住性命。”

  这也是一个常规吧

  亡国之君,基本上不会被杀害,最多也就是成俘虏。

  当然了,若这亡国之君野心勃勃,照样难逃一死。可以嬴胡亥的德行来看,活命的机会很大。

  赵高的三角眼,眯成了一条缝。

  “阎乐,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阎乐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父亲,嬴胡亥到时候肯定会把你我父子抛出,由你我父子承担罪责,以缓解关中百姓之怒与其他把我们抛弃出去,倒不如我们有道是,先下手为强!”

  赵高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刚要开口责骂,可心里一动,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阎乐,你这一次,又收了多少好处?”

  阎乐心里一咯噔,有些尴尬的说:“父亲,此话从何说起?”

  赵高冷笑道:“你这夯货,我难道还不了解吗?你何时能说出这样的话,又有如此的见识?

  好吧,是谁和你联络的?”

  阎乐犹豫片刻,轻声道:“武安侯派人与孩儿联系,所以”

  “好了,我想知道,武安侯又会如何处置我们?”

  阎乐笑了,“父亲说的好难听,怎能是处置?武安侯的人说,只要我们能解决嬴胡亥,打开咸阳城,虽不一定能有现在的风光,但也能保咱们全家日后的富贵。父亲,这可是个机会

  从这该死的局面中脱身出来,待局势平稳之后,以父亲的能力,复起不过是早晚之间。”

  赵高沉默不语。

  但那双半眯着的三角眼中,不时闪过精芒,却是暴露了他的心思。

  也许,这的确是个机会?

第三百三十五章 … ~会师关中(三)~

  楚攻楼仓,刘与项梁达成协定,让出楼仓,撤出泗水郡,开始了为时近半载的长征之路。

  而几乎是在同时,已拿下了汉中的巴曼,在唐厉的建议下,焚毁了从内史郡通往汉中的栈道。一方面是为了断绝秦军攻打汉中的路途,另一方面也是向咸阳表示,巴蜀无意向咸阳发难。当时的关中,正处于兵力空虚之时,对于巴蜀的这种表示,咸阳自然也乐得不闻不问。

  随着山东战事渐趋激烈,巴蜀一时间,已被人抛在了脑后。

  秦二世四年七月,一支人马穿行于南山莽莽群山之中。南山,也就是后世的秦岭山脉,也是关中南面屏障。这支人马的人数并不算多,大约在三四千人左右。旌旗收拢,马裹蹄,口衔枚,静静的在一条长六百六十里的峡谷之中穿行。队伍行进,有条不紊,同时有鸦雀无声。

  这座峡谷,在此之前,人迹皆无。

  两山加峙,峭壁嶙峋地面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有很多地方的灌木篙草,几近人高。

  一个身高近丈的青年,徒步而行。

  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开山刀,刀光闪过,一片片篙草灌木纷纷倒下。

  在他身后,尚有百名魁梧壮硕的彪形大汉,一个个和青年一样,手持开山刀,从灌木乱石中,劈出了一条通路。

  “信公子。军师说休息半个时辰。暂停前进!”

  一个身高八尺地壮汉。急匆匆地从后面跑过来。压着嗓门。传达了命令。

  青年举起他那把比其他人要大一号地开山刀。百名大汉。齐刷刷停了下来。他取下兜鏊。撤掉了脸上地黑色遮风面巾。吐了一口唾沫之后。瓮声瓮气道:“大家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

  一百名彪形大汉。立刻躬身应命。席地而坐。

  从随身地行囊中取出来干粮和清水。默默地咀嚼起来。

  而那青年。则将他那柄近六尺长短地开山刀收入黑色地蛇皮刀鞘之中。和前来送信地大汉。往回走。

  中军之中,一个身材单薄瘦弱的男子,静静的站在一块巨石前。

  一袭青灰色的长跑,头带黑冠。清秀的相貌,面皮白皙。颌下黑须随风而动,有儒雅之气。

  一名亲兵举着火把在他身边,青年在巨石上铺开一副地图,正凝神查看。

  “唐叔叔,这路也忒难走了!”

  身高过丈的青年,走过来,瓮声瓮气地抱怨道:“这么走,得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去?”

  “信,怎么没力气了?”

  “不是没力气,只是这路,真的太难走了。”

  前去通报的壮汉也说:“军师,这路的确是不好走啊根本就没路可走。我这一路已经小心的狠了,才三天的工夫,就损失了二百匹战马。这要是再走不出去,只怕士气都要被影响。”

  军师闻听,笑了。

  “这是大王地主意。”

  他轻声道:“如果不是大王提起,我在汉中两年,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峡谷,可直通咸阳。”

  壮汉也露出敬佩之色,“军师,别说您了,我自幼在汉中长大,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路。”

  “可走着,很不得劲啊!”

  青年抱怨着,但声音却低弱了很多。

  军师道:“你要是有意见,自去向你二叔抱怨。”

  青年一听这话,登时苦了脸,挠着头走到一边,吃东西去了。

  这青年,正是刘信。

  而那位军师,也就是刘当年留在巴蜀之地的唐厉。唐厉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刘信,轻轻摇头。

  “纪信,莫要着急!”

  他轻声道:“根据早先所探知地消息,这子午谷,有六百六十里。咱们这三天,已经走了差不多五百多里地了,再有一天,最迟明日日落时分,就可以走出去了出子午谷,就是霸上。”

  纪信,是中人。

  原本为秦兄弟效力,然则秦二世二年,巴曼联合严道原住巴人,一举拿下了汉中。。秦家兄弟面对巴曼凶狠的攻击,全无半点办法。最后只得献关投降,不再做那无谓的抵抗了。

  这纪信,就是当时的降将。

  不过此人性情刚烈,极为忠义。

  在刚投降地时候,数次要以死尽忠,却都未能得逞。最后,还是巴曼亲自出面,将其安抚招揽。

  唐厉见其忠直,且粗通兵法,武勇过人,于是就要过来,在身边担任将领。

  巴人之中,少有精于骑战者

  即便是精通,也没有使用的机会。纪信算得上是除蒙克之外,唯一知晓战之法的武将。

  这对于唐厉而言,显然非常重要。

  抬头看看天色,见皎月黯淡,星辰无踪。

  不禁微微一蹙眉头,招手让刘信过来,“信,南山气象,变幻莫测。如今正是夏秋之交,就更加难预测。看这天气,明天很有可能会有小雨。你通知下去,带上雨具,并且加快行进速度。”

  刘信,早已不是四年前,那个入蜀的懵懂少年。

  已二十五的刘信,身高甚至超过了刘,不过相比刘和刘巨而言,却略显有一些瘦削。

  少年时的圆脸,如今也变得椭长

  双眸狭长,高额阔口。亚赛似钢针一般地短髯,蟠曲虬结,透出成熟稳重之气。

  他皱了皱眉,对唐厉说:“唐叔,不是我不愿意加快速度,实在是路太难走了若是明日小雨,只怕要放缓速度。这三天来,孩儿们都很尽心,也都用了全力,怕是很难加快速度。”

  唐厉笑了笑,“这我不管,总之明日日落之前,我要抵达谷口。

  这样吧,若你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