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刑徒 >

第139部分

刑徒-第139部分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子高轻轻点头,“无病所言甚是,不如这样,明日我带你去见陛下,然后由你向陛下陈述,如何?

  若陛下恩准,炼丹之事就由你来继续操办。”

  说完。卢子高卷起了牛皮图纸,抬头向墙壁上地那副大秦地图看去。

  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了一抹颇为神秘地笑容。

  “修建阿房宫?”

  刘阚惊讶地看了一眼手中的邸报,然后又抬起头,向坐在对面地李成看去。

  李成来楼仓,是为了给刘阚送马。春耕农忙已经开始,李成在北疆收拢来八百匹上好的战马,专程来送给刘阚。这批战马一到,灌婴的骑军就可以立刻开始训练。同时,李成还给刘阚带来了一份咸阳邸报,将最近一段时间。咸阳城中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刘阚。

  楼仓距离咸阳路途遥远,很多事情发生了之后。往往需要很久,才能传到楼仓这边。

  刘阚只对朝中的诏令比较有兴趣,在听闻始皇帝决定修建登天台,而且还把登天台命名为阿房宫的时候,这心里就不由得一颤。阿房宫开始修建了,那么长城又会在什么时候完成。

  修完了长城,始皇帝

  刘阚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莫名的压力。

  他虽然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对那些明明知道要发生的事情,却无法把握,不免感到了些许难受。

  “北疆情况如何?”

  李成回答:“北疆目前倒还算是平静,月氏国不敢挑衅,所以只留驻于距离大河北岸三十里的地方。

  不过,我出发之前在将军府得到了一个消息。

  都尉还记得阿利这个人吗?就是那个后来的匈奴左贤王,攻破富平城地那个匈奴二王子?”

  刘阚一怔,“我怎能不记得?那家伙不是死了吗?”

  李成苦笑一声,“哪有那家伙没死,被平侯击溃之后,他令残兵败将一路向东北,沿途归拢了大约三四万匈奴人,在年前突袭濡水,自造阳过燕赵长城,杀出了重围。等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那家伙已经抵达东胡。他是东胡王的外甥,据说到了东胡之后,连带着他的部从,全部被安排在了乌侯秦水地区”

  刘阚眼睛一眯,不由紧蹙眉头。

  乌侯秦水,是一条贯穿长城,直入右北平郡的河流,据说是水草丰美,十分的肥沃。

  一个冒顿就够头疼的,没想到又蹦出来了一个阿利。这历史上的阿利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阚不清楚,印象里史书中也没有记载这个人。

  不过从和他在富平交手的情况来看,这个人也不简单。或许比不上冒顿,但也不会差距太大。

  刘阚想了想,正要开口询问,突然间却听到了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紧跟着司马喜跑到了门口,颇有些兴奋的说:“主人,主人程老成功了,程老成功了!”

第一九三章 … ~意想不到的礼物~

  刘阚回楼仓快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里,刘阚首先要对楼仓重新去了解,因为过去的一年中,楼仓的发展非常迅猛。

  很多人,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

  当然这里面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刘阚身边的家庭。

  小刘秦两岁了,已经能牙牙学语,并且不需要人帮助,自己可以慢慢的行走。也许遗传的原因,刘秦远比同龄的孩子要来的壮实。以至于王姬戏称,十八年后,老刘家肯定会再出一头老罴。不过,由于这一年中刘阚不在楼仓,也使得小刘秦对刘阚很陌生,甚至不肯叫爸爸。

  刘阚在忙于公务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父子间的感情联络。

  好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刘秦已经不再像刘阚刚回来是那么认生。

  阚夫人也不再主持家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吕来主持。不可否认,吕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田庄很大,可是吕却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在某些事情上,她显得不那么果决,但也不能说她有错。因为吕之所以如此,也是从刘阚的角度去考虑。

  最让刘阚感到吃惊的事情,还是源自于刘巨。

  阚夫人偷偷的告诉刘阚,刘巨和王姬之间,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刘巨失去了记忆,人也十分憨厚,很知道疼人;而王姬呢,也是经过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两个人在一起,似乎也不错。但刘阚却有些犹豫,因为刘巨的真实身份,始终是他心里一个无法解开的疙瘩。

  如今他失去记忆了,是眼前的模样。

  可一旦他恢复了记忆,又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刘阚时常呆呆的看着在后院里练武的刘巨。心里面也经常盘算着,究竟要不要同意?

  于是他只好用刘巨身上的铜锁尚未去除为理由。拖延着表态的时间。

  但是,刘阚也知道。这种事情拖延不得太久。否则的话,阚夫人迟早会对他表达不满之意。

  除了家事之外,还有许多刘阚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中,最让刘阚感到吃惊地一件事,莫过于程邈给他带来的惊喜。

  新年地头一天,刘阚正在府衙中翻阅过去一年的公文。程邈神神秘秘的走了进来。站在刘阚面前。

  看他的笑容格外诡异,让刘阚非常奇怪。

  “程老,您有什么事情吗?”

  那程邈却微微一笑,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包裹。“都尉,小老儿这里有一件宝贝,请都尉过目。”

  “宝贝?”

  刘阚越发奇怪了!和程邈认识也有四五年了,刘阚从没有见过他像今天这样子的古怪。(就连在两年前,程邈费尽心思把完成了两千个隶书文字的改造时,也没有露出过这种表情。这老头,今儿是怎么了?

  刘阚的目光,转移到了那包裹上。

  “程老。别再和我打哑谜了,究竟是什么宝贝。让我开开眼吧。”

  程邈嘿嘿一笑,在刘阚对面坐下,把包裹放在书案上,解开了最外面地一层黑帛,里面确实一个香樟木做成的匣子。这种香樟木,本是一种香料。在燃烧之后,会产生出一种香味,能提神醒脑,香气怡人。不过这种木头很贵。而且在中原并不多见。

  刘阚家里有一些。不过是巴蜀秦家通过关系,从西域购买而来。

  阚夫人年纪大了。于是秦曼就带来了一大块香樟木,说是孝敬老夫人。阚夫人对这种香料也非常喜欢,甚至不舍得使用。也不知道,这程邈是从哪里弄来这么一大块香樟木,还做成了匣子。

  “都尉,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刘阚对香樟木的气息不是很感冒,故而一蹙眉头,笑道:“程老,你这神神秘秘的,我怎知道?”

  程邈闻听,得意地笑了。

  他慢慢打开了木匣,然后把匣子转了个方向。

  刘阚好奇的往匣子里看了一眼。可这一看,却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几乎是本能的伸出手来。

  那匣子里,居然放着一摞纸!

  色泽略发黄,拿起来透光看去,纸张的纹理也非常的粗糙。

  可这真的是纸啊!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没想到竟出现在自己地面前。已经习惯了使用锦帛竹简的刘阚,看见了这纸张,顿时生出了一种亲切感。不过随即,刘阚地心里面,又生出了一个疑问。

  不是说这纸张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吗?

  如今刘邦连汉朝还没有建立,这纸张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事实上,刘阚在这一点上还真的是错了。后世的考古学家曾经在敦煌的一处墓穴中就发现过纸张。那个墓穴,是西汉年间的墓穴。据考古学家推断,纸张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

  但具体的出现时间,并没有得到确定。

  因为那个发现纸张的墓穴,是西汉武帝时期地墓穴。也就是说,最迟在武帝时期,纸张就已经出现。而蔡伦在后来只是改进了纸张地质量,促进了麻纸和皮纸的使用,而非纸张地发明创造者。^^

  刘阚的手,微微发颤,捧着那带着香樟木香味的纸张,半晌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程邈献上的纸张质量很差,手感和后世出恭时所用的手纸差不多,但是又有些发硬。

  可这是纸啊!

  有了这玩意儿的出现,以后就再也不需要用那草筹了

  当然,刘阚可不敢把这心里话说出来。如果让程邈知道他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东西,居然被用在了那个上面,说不得会立刻拔出宝剑和刘阚拼命。不过,刘阚的心里真的是非常高

  询问之下,刘阚才知道了这纸的来历。

  原来,程邈出身于墨门,对于兵事却不甚精通。他更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早年间曾在巴郡得到了一卷秘录。据说是鲁国大匠公输般和墨翟两人合著,上面记载的全都是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当然了。也仅仅是设想而已,而且程邈得到的,还是一卷残缺不全地秘录。

  上面就有这样的一种纸地构思。

  只可惜,程邈以前没有那个能力来进行试验,直到跟随刘阚以后,他才有了这个条件。

  当初修建田庄的时候,程邈在田庄后面开了一个池塘。就是为了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整整三年时间,程邈终于完成了第一步。

  刘阚并不知道纸张是怎么制作,可是在询问了程邈使用的材料之后,他立刻发现了一些问题。

  于是向程邈提出了他的建议。并且让程邈安心进行试验。

  两个月过去,刘阚都快要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却没想到程邈居然成功了

  李成有些迷茫的看着兴高采烈的司马喜和手舞足蹈,有些癫狂地刘阚,忍不住问道:“都尉,什么成功了?”

  “啊成司马随我来,给你看样好东西!”

  刘阚拉着李成的手,大步流星的跑出了府衙大厅。穿过过道。二人直奔程邈的住处。

  远远地,就见陈平、曹参。还有吕文、陈义正匆匆而来。

  这些人都知道程邈在做什么,同时像吕文和陈义,也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

  看到刘阚来,吕文立刻拦住了他的去路。

  “阿阚,别的话我也不说什么了,这一次就由我来经营这个东西,你可不许再让别人插手。”

  陈义一听就不乐意了,“吕翁,话不能这么说。这东西应该由咱两家人一起经营。你怎能一个人独吞?”

  别看陈义有点憨直。可是脑袋瓜子却非常清楚。

  也难怪,山东北地各郡。特别是当年的三晋之地,地窄人众,不少人最后都选择了从商这条路。吕文能看出来的商机,陈义自然也不可能看不出来。闻听吕文要独霸这生意,陈义立刻就不乐意了。

  刘阚笑道:“你们先不要着急,我先进去看看,还不知道程老这一次是不是真的成功呢。”

  说着话,刘阚带着人就走了进去。

  院子里面,有一股极其刺鼻地味道,弥漫在空中。

  韩信站在书房门口,看见刘阚过来,连忙上前行礼。

  在发现了韩信之后,刘阚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书佐。不过,刘阚可不是想要当韩信地老师,因为韩信本身就家学渊源,刘阚所能做的非常简单,把他领到了程邈这里,丢给了他一卷孙子兵法。

  跟随程邈,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学识。

  同时又顺着韩信自己的兴趣,学习兵法。一部孙子兵法,可谓博大精深。即便是几千年的后世,也没有人敢说完全能钻研透彻。孙武之后出现的兵法,可以说都收到了孙子兵法的影响。

  刘阚就是让韩信自己去理解,自己去研究。

  而程邈能交给他的,则是一些基础的学问

  韩信呢,也充分地理解了刘阚地意思。和司马喜两人整天呆在程邈身边,可说是寸步不离。

  程邈原本有三个学生。大徒弟王信,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王信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与其强求,到不如任由其发展。

  二徒弟司马喜呢,倒是很好学,也甚得程邈地欢心。

  三徒弟戚姬如今留在阚夫人身边,跟着阚夫人她们识文断字。现在又来个韩信,虽然明知道这韩信的兴趣不在他这里,可既然刘阚吩咐了,程邈还是会尽心竭力的却教导韩信。

  书房里的书案上,并排摆放着一张张色泽雪白,带有莹润光泽的纸张。

  类似于后世的宣纸,但毫无疑问,比之宣纸的质量,还有很大的距离。书案下面,还摆放着一摞摞染黄纸,看上去非常的粗糙。程邈正在对比书案上的纸张,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甚至连刘阚走进来,程邈也没有发现。

  直到司马喜上前推了他一下,程邈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向刘阚行礼。

  “按照都尉所说,小老儿搜集来了一些古樟树的树皮,然后又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最终产出了目前的这些纸张。并且,小老儿根据原料发酵的时间长短,也作出了相应的比较。

  都尉请看,这一张是贮存了三十天,通过自然发酵的方式,然后再制作纸浆。而这几张贮存的时间则相对长一些,大约五十天到六十天左右,而后出来的纸张,明显要比以前的好。”

  刘阚从程邈手中接过两张纸,静静的观察。

  而吕文和陈义两个则蹲在那一顿染黄纸中间翻看,都显得非常兴奋。

  而曹参和陈平,却是一言不发,轻轻的点头。毫无疑问,对于陈平和曹参而言,更看重纸张的实用性。

  “阿阚,你打算怎么销售这些纸张?”

  吕文不免有些紧张起来,满眼期盼的看着刘阚,“而且,你最好再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程公纸吧!”

  刘阚看了一眼一脸惊愕之色的程邈,笑着说道:“程公发明此物,将会是利在千秋的大发明。

  今后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将会感谢程公恩,就叫程公纸。

  道子,参哥,你二人感觉如何?”

  曹参和陈平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刘阚的这个想法。但是,这看似平常的行为,却让程邈热泪盈眶。

  “至于如何经营”

  刘阚抬起头,看了一眼吕文和陈义。他沉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