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群龙之首 >

第3部分

群龙之首-第3部分

小说: 群龙之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双脚正走在这偌大院子的步砖道上。
  脚陡止步。
  足踝上是低垂的袍裾:
  月光白的粗布袍子,却以淡银色的绸布镶边。
  足有一只中指宽阔的边。
  步履一停,那人已立即弯身:
  一抄手一一:
  已把那颗(滚动者的)人头抄在手里。
  这人一只手棒着人头,借月色一看:
  只见那人头也睁大双眼,瞪着他,似也有很多话要说、在说
  可惜他头已断。
  人已殁。
  有话,说不出。
  粱贱儿已说不出话。
  但接住他人头的人却要听。
  因为他的顶上人头尚在。
  头,未断。
  未曾气绝的,如果不想大快断头、断气,最好便是好好听听已经断了气、断了头的人曾经在这世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越聪明的人越该如是。
  愈精明的领袖更应如此。
  这天晚上拾起这颗入头的人,绝对是名英明的领袖!
  一个江湖上、武林中罕见的奇材,也是一个曾万劫不复、败后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世人物
  他是当今京城里三大势力中之一:“金风细雨楼”的“代楼主”,也是白道实力的圭桌:“象鼻塔”的“署理塔主”。
  他姓戚。
  名少商。
  一一他曾外号人称”九现神龙”,但近日人称之为“独臂神捕”。
  他真的是独臂。
  因为他只剩一只手。
  他曾咤叱风云,少年得志,以一身惊才羡艳的绝艺,出类拔萃,成为武林新一代中的尖锋人物。
  他先行替“江南霹雳堂”中桀骜不驯、自成一派的杰出人物雷卷和沈边儿,在短短三年内创立了”小雷门”,然后功成身退,又与息红泪、唐晚词、秦晚晴等红粉知音,再在三年内壮
  大了“碎云渊”、“毁诺城”,成为白道上一支强大的主力。
  但他的风流本色、不羁情性,终无法定于一尊。加上朝廷腐败、外敌压境,他不惜挺而走险,先佯作与息大娘唐二娘秦三娘的“碎云渊”一脉决裂为敌,划清界限。再只身独战当时流寇豪杰聚合的”连云寨”,单剑挫败九大寨主,大家拥立他为总寨主,他便利用这支劲旅,为民除害,替天行道,外抗辽军西夏,内除贪官佞臣,绿林武林、黑白二道,一时几为他作马首之赡。
  他在掌号“连三寨”不受朝廷号今之前,先行与“小雷门”、“毁诺城”翻面绝情,假意成仇,便是不愿牵累他的友人、恩人和心上人。同时,他在宋军,外寇相迫交攻之下,仍能照样促使“连云寨”兵强马壮,成为江湖上纪律严明,独树一帜,“只为百姓做事,不看狗官脸色”的义军,正好与京城里苏梦枕初掌“金风细雨楼”的声望和意旨相捋互励,也遥相呼应。
  当时,在京城已是一方之主的青年苏梦枕,与这江湖上独霸一方的少侠戚少商,是素未谋面、缘悭一见、但彼此都是英雄重英雄的豪杰、宗主。
  就是因为这种惺惺相识,戚少商破格擢拔了另一个杰出人物,顾惜朝,让他人主”连云寨”,推心置腹,共图大业。
  但顾惜朝为朝相蔡京所暗中主使,巧施暗算,先断其一臂,更几乎一气杀尽连云寨中戚少商的兄弟、子弟,并追杀千里,使这“九现神龙”险死还生、历尽艰劫,还把“小雷门”
  “毁诺城”、“捕神”刘独峰、韦鸭毛、高鸡血、赫连小妖。“青天寨”、“秘岩洞”、“神威镖局”:“思恩镇”的衙差、“陶陶镇”里的高手等等,甚至“四大名捕”,全给卷进了这场追杀、缉捕的漩涡里去,死伤枕藉,牵连无算。
  惨战多年,辗转数载,戚少商案终在名捕铁手、无情胁力下得以平反,不但翻了身,也报了大仇。
  但那一场漫长的波劫逃亡,不但令戚少商历尽艰辛,也使戚少商原本辛苦建立的志业、人手,饴丧殆尽,更伤人的是:俟他度过这一场血劫,人未喘定,万事侍重头收拾的时侯,跟他一路来转战三千里、生死相依的息大娘却也别有怀抱、离开了他。
  伤心比伤身更伤重,绝望比失望更无望。
  到了这个地步,戚少商了然一身,什么都没有了,眼看就要灰心丧志,了此残生。
  就连因接手义助戚少商的铁手,在这一连串战役里也历尽沧桑,几看破世情,乃至对自己执掌的职责也起了质疑,生了矛盾:到底他作为“名捕”,有没有尽了除暴安良的职份?
  到底有无王法、公理?世上有没有天理、公道?天下有无报应、法理?究竟法大还是情大?
  道高还是魔长?他的种种行为到头来是助纣为虐还是锄强扶弱?他身为名捕过去侦破的案件到未了是为虎作怅还是大快人心?
  这些疑问缠绕在铁游夏心底里,乃至有段时期他销声匿迹,浪迹江湖,连“捕快”也不当了。
  诸葛先生是”四大名捕”的授业恩师,很能了解铁手的惊弓心情,他也由得铁手这较淳厚朴实的弟子,去花上一大段时间来整顿思绪。
  反而戚少商不同。
  他没倒下去。
  独臂的他,独身的他,独伤情的他,反而站立得更坚更悍更傲岸。
  ——这么多打击都历遍了,只要人未死,志未消,他只要能活下去,就要轰轰烈烈、快快活活的活下去!
  他坚定不移。
  他更无后顾之忧。
  本来世上无难事,只伯有心人这句话,是有质疑的必要的:因为世上确有些事,就算是很有心、极有心、万分有心的人也一样办下到、做下来的。
  ——不管你多有心都好,总不能要叫死人复活就复活,要太阳不下山大阳就不下山,要是你爱上了她她就会对你一往情深吧?
  不过,世上也确无难事,怕的是有心而且有才的人。
  最好还能有点运气。
  谁都不能否认:戚少商极有才能。
  且有才情。
  他度过了那一场浩劫,既然设死成,他就决心要活下去。
  ——尽管他是因为大过信任自己的兄弟、大相信人而遭毒手,以至自己断臂独手、断情独守于世,在逃亡的过程里,他还牵累了不少人,不少人(甚至是初识或并无深交的)也破家相容、与他生死与共,好些不世人物都死在这一役里,这一劫上。既然有这么多人想他死,这么多人为他死,他总算活下来了,他就得为这些牺牲了的人活下去,为他们多做一点他们还来不及做的事,多做一些自己原本想做但还没有做、不敢做的事,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牺牲,而且也找到了他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人总爱祝福他人:顺风顺水:但人生在世,总也应做些逆风、逆水的事:不趁风,不顺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遭劫不死的戚少商所秉持的。
  何况他已失去了息大娘。
  哀莫大于心死。
  他人不死。
  所以他就只有把精神意志寄托在他要做的事情上。
  诸葛先生看中了他这一点。
  也看准了他这一点。
  所以,他邀戚少商入京,在铁手迷惘、静省、重新寻找自己路向的日子里,他请戚少商暂代铁手的位子。
  于是,这一段日子的“四大名捕”,“独手”戚少商一度取代了”铁手”铁游夏。
  由于戚少商的聪敏机智,对办理案件的搏杀拼命,加上他在江湖上的交情交游,在破案,侦查、为民除害上的建树,绝对不在铁手之下,也决不比无情,冷血、追命任何一人逊色。
  直至铁手因为遭遇了一些变故,使他得以早日突破了、度过了“见山不是山”的过程,而进入“见山仍是山”的境界,重新回到捕快的行列里,回归诸葛先生的大帏下。
  戚少商这时便要悄然引退。
  这点诸葛先生也颇为同意:
  戚少商虽然极有才干,但还是枭雄之心大于法理规律,草莽之气盛于公差守则。
  一一要戚少商一生从事捕投之职,虽胜任有余,但也有不足之处、浪费之弊。
  可是诸葛先生也诚不愿见:以戚少商这样一个不世之人杰,流放于野,沦为草寇,不为世所见用,郁勃难舒。
  他想安排戚少商一条出路:
  朝廷不适合戚少商。
  戚少商不喜当官。
  他既厌恶也唾弃当时的权贵佞臣。
  诸葛先生也不欲戚少商立即回到江湖。
  龙人大海,一旦重新形成气候,敢不成戚少商就会以他的才能和实力,与朝廷、宋军正面相抗。
  这也是诸葛先生所诚不愿见的:
  宋廷不能任用良将,不能留任贤人,以致人材都给迫反,成了对抗朝廷的正义力量。
  一旦民心背向,就大势不可挽矣。
  像戚少商这种人材,是兵家所必争的。
  诸葛先生为国爱才,实不愿”放”戚少商走。
  恰在这时,京城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城里原本的武林三大势力: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迷天盟,因”风雨楼”楼主苏梦枕和“六分半堂”堂主雷损联手协力,重创了“迷天盟”盟主关七。关七在一番血战后状若疯狂,形同白痴,绝迹江湖。京里只剩下了“风雨楼”与“六分半堂”对峙。
  苏梦枕所辖领的“金风细雨楼”是京城里唯一一支不受丞相蔡京纵控的正义力量,他善于用人,惜才如命,迅速提拔白愁飞和王小石,终于布局杀了雷损、把”六分半堂”和蔡京势力打得还不了手。
  但蔡京、王黼、童贯等人久据朝政,老奸巨猾,暗中收买了白愁飞,杀伤了苏梦枕,一度夺得了号令“金凤细雨楼”的大权,控制了京城里黑白二道的武林人物。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下僵,苏梦枕反而借助了敌对派系“六分半堂”的力量,加上王小石的智勇双全,拼死效力。终于杀了白愁飞,但苏梦枕为不受蔡京、雷纯和“六分半堂”
  的操纵,当场身死。
  于是王小石成了京里的群龙之首。
  但蔡京岂能容猖下王城里有王小石这号人物?他借天子下令处斩王小石的至交唐宝牛、方恨少之际,伏下高手重兵,要一举歼灭“金风细雨楼”和支持王小石的白道武林人物。却不料,就在群侠正舍命救唐、方之时,王小石反攻直捣黄龙,狙击蔡京,劫持了他,要他不但立时释放方、唐二人,还要对这些劫法场的群侠不予追究。
  蔡京因痛脚、把柄捏在王小石手里,不得不假意答允,王小石知蔡京容不下他,更不想连累楼里弟兄,于是跟在是次行动中已“露了面”的兄弟们,撤离京师,一路跟蔡京一伙好佞所派出的杀手、高手力拼逃亡,一面还要应付从京里追蹑而至的另一股京城里新起之贵族势力:“有桥集团”周旋、斗智。
  王小石率众的逃亡路线,迁回曲折,也自有其目的:但在行动之前,却曾知会过他的师叔诸葛小花,并曾恳请他在自己逃离京师之后,能出力照顾“金风细雨楼”的一众好汉,他才能放心走得成。
  诸葛小花正中下怀,马上推介了一人:
  临行临别的戚少商。
  却更没料:
  王小石与戚少商原是旧识。
  王小石本就推重戚少商。
  ——戚少商当年遇难,他曾赶去相助,只惜当时连云寨已物是人非,戚少商负创逃亡,行踪诡秘,故布疑阵,暗度陈仓,王小石一直无法遇上戚少商,不能及时予他援手帮忙。
  要是戚少商当时能早些遇上王小石,整个局面也许都会不一样了:或许戚少商就能早些报仇雪恨,重整声威;而王小石可能就不会赴京那一行了。
  “赴京”使王小石终于成了群龙之首,但最后也成了众矢所的。
  戚少商本就看重王小石。
  王小石(还有诸葛先生)希望戚少商能暂时负起“金风细雨楼”楼主这个责任来。
  能坐得下这个位于,得有十个先决条件:
  一,武功要好(武功不好,谁能降伏群龙群雄?)。
  二,声望要高(戚少商本就是绿林的龙头,逃亡之后,得以平反,直接或间接格杀了黄金鳞、文张诸等官场败类,更是声名大噪,无与伦比)。
  三,要能忍辱负重(谁能比本来桀骜不驯,但成了惊弓之鸟,长期含冤受屈,众叛亲离却依然能够翻身的戚少商更够“资历”?)。
  四,要够年青(戚少商本就长王小石不多。要坐上京城里白道武林的第一把交椅,不够年轻、没有冲劲、锐气不足、缺乏朝气那是绝对不行的)。
  五,要工心汁(也就是说:智谋要高。著要跟京师第一号权臣蔡京、蔡卞兄弟,以及“六分半堂”中讳莫如深的人物,雷纯、狄飞惊、“有桥集团”里虎视眈眈的高手:方应看、米苍穹等人交手、较量,孔武有力但智计不足,那是如同飞蛾扑火的事)。
  六,最好还要自拥实力(这点是附加的,但也是必要的:新一代的京城势力,各自背有靠山,坐拥兵权,或合纵,或连横,总而言之,谁有实力最大、兵马最多、高手最强的,谁就是老大。斗争,是论势不论义、斗力不斗气的。金风细雨楼在苏梦枕死、白愁飞殁后,仍能声成不坠,那是因为王小石能迅速结合了“发梦二党”、“象鼻塔”等势力之故。幸好,这点也绝难不倒戚少商,因为他原本就有号召绿林同道之声望,加上他在逃亡期间,一路结纳不少奇人异士,直接或间接的建立了不少情谊,这些人如今都成了拥护他的资源,更可贵的是,他跟“毁诺城”、“小居门”、“碎云渊”、“连云寨”、“青天寨”。“秘岩洞”
  的老兄弟都有过命的交情,无论他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都一定会为他出力、尽力、效死力的)。
  七,要得到王小石的信任(这点早已不成问题,要不然,王小石也不肯、不敢、不放心把“金风细雨楼”交予他)。
  八,要他自己也有这意愿(不是人人都敢挺身而出背这“黑锅”、接下这“烫手山芋”
  的)。
  九,要得到”风雨楼”、”象鼻塔”诸兄弟当家的信任和服膺(这点戚少商很有这种魅力一一而这种魅力是天生的:魅力与能力不同:能力是才干,才干是可以培养的;魅力则来自天生的禀赋,不是人人说有想有便可以有了的)。
  十,要敢与蔡京对抗(蔡京甚得天子宠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