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春光里 >

第200部分

春光里-第200部分

小说: 春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瑛笑着去了,宜君有些尴尬,又怕被拉去抄经,扯着三小姐惜君,随便找了个借口便跑了。二老太太叹了口气:“西府里没个好主母,事事都不成样子。女孩子这么大了,难道连个教规矩的都没有?雅儿,你可别跟你姐姐们学。”

雅君忙应了:“我才不会呢!我跟二姐姐从小就玩不到一块儿,方才她把春瑛姐姐叫到跟前盯着脸看,我就想说话,只是想着她是姐姐,才没吭声。祖母身边的人,自然比别的丫头尊贵,谁不是敬着的,她怎能如此无礼?亏得春瑛姐姐好脾气!”

春瑛笑道:“四小姐虽是玩话,奴婢可当不起呢。二小姐毕竟是主子。”这种时候,姿态就要放低些才能让上位者喜欢。

“凭她是谁?断没有在别人家里说自个儿嫡母坏话的,叫人如何应她?!”雅君转向二老太太,撒娇道,“祖母,您说,孙女儿方才可做错了?”

二老太太笑了:“你做得不错,只是往后遇到你姐姐们,还要客气些的好。”又对春瑛说:“你也别过于自轻自贱了,你是我的人,被人看低了,我也没脸。左右规矩不错就好,你在外头,总得拿出点威风来,别叫人小看了。”

春瑛心中大定,笑着应了。

不知是不是二小姐三小姐回去后提过在东府的经历的缘故,第二天,轮到三少爷李攸来了。

他在二老太太跟前奉承了半日,目光时不时扫到春瑛身上,好几次趁人没注意,给她使眼色,春瑛通通当看不见。李攸见状,心中暗恼,见春瑛拿着东西出去了,便趁机告辞出来,一路追上去,到了走廊拐角处,上前喝问:“站住!你难道没看见我么?!”

春瑛斜滑出半步,避开他伸过来的手,转身笑道:“原来是三少爷?对不住,奴婢在前面走着,没看见您从后边来。您这是要走了?”眼睛迅速扫过周围,很好,他们站的位置是东厢房外的走廊转角处,四少爷正在房间窗前书案上写字,望过来正好能看见他们,不怕她会吃亏。

李攸生气地道:“你在这里装什么没事人 ?'…'!方才我给你使了好几个眼色,不信你就没看见!”

春瑛一脸惊讶:“我是真没看见呀?您给我使什么眼色?有话何不直接说?”

李攸暗暗咬牙:“好啊,你学会装模作样了?!先前骗我你病得快死了,我连赏钱都备下了,没想到你忽然摇身一变,就成了东府的人,果然好手段!”

“三少爷这话我听不懂。”春瑛一脸无辜,“我去年冬天时,确实是病了一场,但现在早就好了呀?何曾骗过你?我只是个丫头,没那么娇贵的身子,难不成还要养上几个月不成?”

李攸一窒,又觉得自己确实无法断定她当时是真病还是假病,但梅香是亲眼见过的,梅香从小侍候自己,断不可能说谎,那就是这丫头命大了?想到这里,便把语气放缓了些:“算了,那都过去了,我不与你计较,只是……我明明说会安排你的差事,你怎的自己跑到东府来了?!”

春瑛叹了口气:“三少爷,您虽然总是说,您会安排,您会安排,但您扪心自问,我一家子都是太太撵的,您做儿子的,真会驳了母亲的面子,把我们召回来?太太如今在府里日子也不好过吧?叫人知道,连她儿子都不把她的话当回事了,您又有什么脸面?”

李攸哑然,他的确是顾虑到这一点,才迟迟没采取行动,但他又不甘心承认自己对一个丫头失信:“不过是略等上些时日罢了,才半年功夫,你就等不得了?!”

春瑛心中冷笑,道:“三少爷,您说得轻巧。我们一家四口,老的老,小的小,我还生了一场病,在庄上也没有正经差事,因为是撵过去的,连每月的银米都是按最低一等的领,光靠积蓄过日子,迟早要坐吃山空的。您许的差事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落到我们头上,因此我见东府要挑人,便过来了。其实您也没处安排我去,何必非要抓着不放?!”

三少爷脸一红:“原来是这个缘故,是我疏忽了,你有难处,为何不来找我?”

春瑛开始不耐烦了:“我在庄上呢,大冷天的,跑那么远的路,还未必能见着你,我敢找你要银子?!我成什么了?!我有手有脚,自己能养活家人,说真的,现在大家都好,您就不必费心了!”

三少爷听了不高兴了:“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有心抬举你,你不耐烦了?!真真是狗咬吕洞宾!你满府里问问,我对哪个丫头这样用心过?!为着你跟念哥儿相熟,我还打算等他家平反后,把你给他的。后来见他家事情难了(读liǎo),你又大了,我又好心把你许人。后来见那人不中用,还特特叫梅香跟你说,将来必为你找个好人家。你倒好,把我的一片好意都当成驴肝肺了!”

春瑛冷笑:“您这话更叫人糊涂了!就算是外头的老百姓,也断没有一个女儿许三家的!您今日要把我送这个人,明儿又要把我送那个人,还都是做妾,未免也太小看人了吧?!周少爷是正人君子,你别把他想歪了!况且那时是你命我去给他打扫屋子的,怎的就成了我跟他相熟?!三少爷,你是位少爷,正经该读书进学,做大事的人,怎的整日纠缠我一个小丫头的婚事?!若你真是我主子倒也罢了,可我总共就在你院子里做了不到一年的粗使丫头,在家一年,又侍候了霍家表小姐三四年,如今更是进了东府。我的婚事,什么时候成了你的事了?!”

李攸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他自然知道,春瑛早就不归他管了,但春瑛进府后先侍候的是他,又一直有联系,他下意识间仍有“她是他的丫头”的想法。

春瑛瞥见四少爷正在起身往这边走,便淡淡地对三少爷道:“三少爷,你放心,我家里已经给我说了亲事,聘礼都收了,只等男方回来就成亲。你真的不必再费心了!更别动不动就拿话来吓我,说我不听你的,就把我爹娘如何如何。我如今在二老太太屋里当差呢,你这话叫人知道了,别人还当你想对本家的长辈做什么坏事呢!”

“你这死丫头!”李攸一时气急,“你如今攀上高枝儿,就不顾旧主了?!”

“三哥哥!”四少爷李敦大声喝住堂兄,紧皱眉头盯着他,“三哥今儿来见祖母,也没来看看我,反倒是拦着我祖母屋里的姐姐,是想做什么?!”

春瑛向他施了一礼:“四少爷。”便静静站在边上。

李攸知道自己失态,有些不自在地扭开头:“我不过是见这丫头无礼,训斥几句罢了。”

“三哥这话糊涂!”李敦眼神里带了一丝鄙夷,“春瑛姐姐是祖母跟前的大丫头,连我母亲都待她十分客气的,你倒好,平白无故地把人叫住,就训了半日,未免太不把我祖母放在眼里了!哪怕是在你自个儿家里,也没有叫住祖母身边的姐姐训斥的道理,怎的到了我家,就敢这样放肆?!我没回京前,就曾听说,三哥在家中十分娇惯,不喜读书,也没请先生来教导。如今见了,才知道传言不虚。三哥,不是做弟弟的无礼,实在是……您将来是要袭爵的,若伯父公事太忙了,还是请一位先生来教导的好!”

这话简直就是说李攸没有家教了,春瑛心中叫好,对这位四少爷更添了几分喜欢。而李攸则满脸涨红,半日才笑道:“四弟真会说笑。一个丫头罢了,你倒热心,还特地为她出头。”

春瑛瞥见院外有一群人缓缓走来,为首的正是二太太卓氏,又见四少爷被三少爷的话气得满脸通红,便冷冷地对后者道:“三少爷说这话也不亏心!真把天下人都当坏人了!您是将来的侯爷,不必读书明理,也没人说你什么。我们四少爷可是正正经经的好孩子,你别拿这些混账话来唬他!四少爷对老太太最是孝顺不过了,才会对我一个丫头也敬重几分,但凡是知礼数的,都没脸挑剔这些。您若有空闲,在这里逗我们做什么?何不到大老太太跟前去服侍几日?也好尽尽孝心?成天在外头闲逛,在学里也是混日子,如今还想来编排好人 ?'…'!”

“哪个在编排好人 ?'…'”二太太卓氏走过来,见三人向她行礼,点了点头,先问儿子,“你春瑛姐姐方才说你哥哥在编排好人,都编排谁了?”

李敦偷偷看了堂兄一眼,李攸目光闪烁,春瑛朝卓氏笑道:“方才老太太还念叨呢,太太就来了,快请进屋去吧。老太太在暖阁里呢。”

卓氏笑着点点头:“我正有事要跟她老人家商量呢。敦哥儿,随我去见你祖母。这两日忙,也没问你的功课,没偷懒吧?”拉了儿子就要走人。

李攸讪讪地,低声叫了一声:“婶娘。”她才回过头:“攸哥儿还真是稀客。只是这大白天的,你也未免太闲了。我早有心要劝你母亲一句,这么大的儿子,她自己既有心无力,就该找位好先生来教导,这样荒废光阴,成什么样子!”说罢也不理会,径自带着儿子走了。春瑛翘了翘嘴角,跟了上去,只留下李攸一个人站在原地,羞恼不已。

到了晚上,春瑛收到卓氏派小丫头送来的一双白玉镯,还道:“太太说姐姐当差用心勤勉,特地赏的。”

春瑛暗一琢磨,觉得二太太应该是在夸奖她,只是自己也该表示表示才行,便收了镯子,给那小丫头几十个钱,回屋禀明了二老太太,又到二太太那里去谢赏。

正屋里灯火通明,似乎在商量正事,春瑛行过礼,站到边上等候,抬头望见屋中站着一个熟人,正是赵三嫂,而徐大娘则一脸肃然立在一旁。

卓氏正翻看着一本账册,过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们庄上交了五百八十三两的田租,这倒罢了,可跟南苑做买卖得的这三百七十九两六钱五分银子……是怎么回事?”

春瑛吃了一惊。李家庄跟南苑做的这项买卖,不是秘密吗?主人家明明是不知道的,赵三嫂为什么要报上来?!不会牵连到自家父母身上吧?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冷汗

赵三嫂站在下面低头道:“回太太话,这原是往年小的们在庄里,见每年入息少,才想出来的生财法子。因庄子靠近南苑,这几年皇家开放南苑给王孙公子们打猎游玩,苑中猎物不够了,提督便命人在外头采买。小的们想着,横竖林子边上地方也大,不如买些飞禽走兽的雏鸟幼崽回来,养大了卖给南苑,也能添些入息。起初只是养些兔子、锦鸡什么的,后来连梅花鹿都养了十来只。虽幼鹿难得,但一年也来,也有几百两的利钱。因南苑那头是不叫声张的,老爷太太又在南边任上,小的们才不敢在信里提起,直等到太太回了京,又收了最新一笔账,才敢来禀报太太。”

卓氏挑挑眉,翻了两页账册:“既然你说……每年有几百两的利钱,那这几年下来,为何只有不到四百两?”

赵三嫂忙道:“刚开始试养的时候,西府的太太派了个管事来当庄头,小的们不慎叫他知道了这事儿,心里还想着事情不成了,不料那曹管事胆大包天,竟然瞒着西府,与小的们合伙,他占了大头。小的们怕他嚷嚷出去,叫外人知道了,连累了老爷太太的名声,因此只能答应了。头一年是亏的,第二年开始才有了赚头,但赚得不多,又叫曹管事占了一半去。这是小的们几年来攒的银子,都交上来了,断不敢私吞的。”

春瑛听到这里,特意看了她一眼,见赵三嫂脸上满是诚恳,心里暗暗好笑。三四年才不到四百两银子,这可能吗?那些珍贵的飞禽走兽也就是最初要花钱买种,后来大都是繁殖出来的,除了人工和喂养的成本,再加点御寒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大花费。她记得光是王大叔接手后这小半年里,得到的收益就有三百多两了,除去成本和给庄中每户人家的“封口费”,经几家人再议,赵曾两家各分得八十两,曹王路三家各得三十两,已是一笔不小的款子。就算是原本曹管事在时,赵家也是占了大头,这笔钱,恐怕是他家自己得的那份,又打了折扣,只是上头既没人知道这件事,他们巴巴儿地跑来献殷勤,是为了什么?

卓氏笑了笑:“私吞……你们是不敢的,顶多是克扣些,这点银子,难道我还会跟你计较不成?我若是个不宽厚的主儿,早在我听别人传你家财万贯时,就该发火了。”

赵三嫂连忙跪下:“小的真真冤枉,小的一家住在庄上,连屋子都是十几年的老屋了,除了逢年过节,平时连件体面衣裳都不舍得穿,哪里就家财万贯了呢?即便家里真的藏了财,那也是为主子们藏的,并不是小的自个儿的家财呀!”又望向春瑛:“路家姑娘在庄上住过,也去过小的家里好几回了,姑娘替我辩解辩解吧!”

卓氏转头看春瑛,春瑛只好笑道:“奴婢的确去过赵三嫂家,屋子有些旧,家具也有年份了,看着就像是稍为富裕些的庄户人家似的。整个庄子,就只有庄头的屋子体面些。至于别的,奴婢就不知道了。”其实庄里表面上真没哪家是富户,赵曾两家跟曹家一样,都是在镇上或附近买了房产,因此他们在庄上的住所都维持着一个简朴的假象。

卓氏笑问:“你既在他们庄子上住着,可曾听说过他们跟南苑的买卖?”

春瑛略一踌躇:“这倒不清楚,只是新庄头王家跟奴婢一家是同时进庄的,有一回奴婢去找他家女儿说话,曾听他们说起少了两只锦鸡什么的,那时还不明白,今日听赵三嫂一说,才明白了。”

赵三嫂自然知道春瑛这是在替她圆谎,忙道:“那回是因为晚上下了大雪,养锦鸡的地方塌了棚子,跑了几只鸡,想来是看守的人报过去,一时心急没留意,才说漏了嘴的!”

卓氏笑了笑:“这么说,流言果然都是不实的了,你真个没瞒着我什么?”双眼又扫向春瑛。

春瑛知道自家老爹现在参与进去了,一不小心就要被牵连的,但若是不让二太太满意,自己的处境就会很尴尬,忙笑着对赵三嫂说:“嫂子还是说实话吧,难道你还能瞒得过太太?别的不说,单是那邻庄借水的银子,我就不信嫂子说了实话。”

赵三嫂迅速心领神会,嗔怪一声:“姑娘真不给我们面子!”便转向卓氏哀求:“都是小的不是,邻庄的主人因地里没水源,每年交十两银子给小的们,好借用庄上的水。小的想着这点银子太太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