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魔乱群雄-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的确是有这么回事,十常侍阉党乱政专权,大将军何进邀我一同发兵进剿。激战了整整一天,大将军何进被阉党所杀,已经殉国了……我侥幸偷生,承蒙陛下洪福,终于战胜了阉党。啊,对了!董大人,刚刚我追杀十常侍余党张让等人至此,亲眼看到他们可是进了你的军营,还请董大人将这些祸国殃民的阉狗交给我,也好让我为何大人报仇!”秦阳目光灼灼的望着董卓,并非是他有意想要挑战董卓的底限,恰恰相反此时他只字不提汉中之事便已经在极力保证不与董卓闹僵。但张让等人却是当务之急,只要杀了张让,即便是让秦阳退出帝都将现在所有的优势全部让出他都心甘情愿。
“这个……”董卓嘬了一下牙花子很为难的说道:“秦大人,刚刚中常侍张让大人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他说是秦大人意欲谋反,杀了何大人又要追杀他们……哦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会相信张让的一面之辞。刚刚我听说秦大人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前来,若是秦大人将圣旨示于在下,在下定无二话立即将张让等人献出任由秦大人发落。”
第一百二十八章 威胁
“阉党乃是骤然发难,陛下哪里有时间书写圣旨?我们得到的只是陛下口谕。怎么?董大人到底是在怀疑我家殿下,还是怀疑少帝陛下呢?”就在秦阳微微一怔之间,戏志才的声音却是朗朗传来。
董卓目光一闪,见说话的是戏志才,也不着恼,呵呵一笑说道:“这位是?”
秦阳见戏志才来给自己解围,笑道:“他是戏志才,我汉中军的军师,官拜大汉帝国……”
“戏志才只是黄巾明王殿下家臣,无甚官爵,冒犯之处还请董将军见谅。”戏志才接过秦阳的话头说道。这也是摆明了告诉董卓,他戏志才只忠于秦阳一人若是董卓有心招揽,那便趁早死心就是。而且家臣不比帝国臣子,地位可高可低,若是董卓存心要以帝国官员的身份来压戏志才的话,戏志才也好辩驳。
董卓虽是武将,但也能听出戏志才的弦外之音,不由得哈哈一笑,说道:“秦大人乃是帝国大臣,那戏先生自然也是效忠大汉帝国的咯。”
戏志才微微一笑,道:“董大人说得是,只要我家殿下效忠帝国,戏志才自然唯我家殿下马首是瞻。”
秦阳适时开口打断了二人如打哑谜一般的对话,说道:“董大人,陛下的确是亲口喻示诛杀阉党。不知董大人信得过秦某么?”
董卓一怔,眼珠转了转说道:“秦大人说得哪里话来?大人的话我自然深信不疑,只不过这张让毕竟曾是帝国重臣,我看还是由你我二人共同押赴帝都,交陛下亲自处置为好吧。”
戏志才冷哼一声,说道:“怎么,难道董大人也想争一下这平乱之功?”
“闭嘴!董大人岂是那种厚颜争功的小人 ?'…'还不给我速速退下!董大人,秦阳治下无方多有得罪,还请见谅,见谅。”秦阳佯怒喝退戏志才,对董卓微笑说道。汉时贵族最重名誉,秦阳此时给董卓扣上了这一顶“争功小人”的名号,就看董卓接还是不接了。
果然,董卓被秦阳和戏志才这顿“双簧”一将,不由得沉吟起来。若是在以前,这张让即便是秦阳不杀,他也要除之而后快,更不要说为了一个张让得罪了现在还虚实不明的秦阳。但现在董卓的脑海之中却是一直回荡着张让刚刚说的话。
“难道世上真的有王气这种东西?”董卓暗暗思讨,对于此事他早已听说过,毕竟在第一次帝都兵乱之时他也听说过汉灵帝破开王气封印平乱之事。若真的能够得到“承天命统治天下的王气”对于董卓来说无疑是极为致命的诱惑。
“捷报!报将军,韩马二位将军的兵锋直进,已经……”
“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董卓急忙一摆手止住了传令兵的奏报,随后目光一闪看了一眼秦阳和戏志才二人。
见二人表情没有什么异样之后,才咧嘴笑了笑,底气顿时足了几分说道:“我董卓承蒙帝国和陛下的器重统领西凉扫荡不臣,至于这点微末的功劳却还真的没放在眼里。只不过,既然我身为汉臣,便要为大汉帝国尽心,我又怎么能单凭秦大人一面之辞便轻易将帝国重臣随意处置呢?此事我看还是交给陛下定夺吧!来人,全军开拔,进入帝都!”
“你……”秦阳眉头一皱,正欲开口。却是被凑近身后的戏志才拉住,戏志才轻声说道:“殿下,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回帝都再做打算。”
秦阳心中一动,虽然刚刚他听到传令兵的奏报已经知道汉中一方的战事似乎有些不利。但出于对郭嘉和自己麾下将士的信心,秦阳并不担心,也没有在表面上有丝毫的表露。不过看样子好似董卓的态度却是因为这个消息而骤然改变。
秦阳略一寻思便已经明白个中关节,董卓之所以现在还不想动秦阳,只是因为他从张让口中已经知道如今帝都在秦阳的控制之下。在无法一击便将秦阳拿下的前提下,董卓有些忌惮黄巾军的战力,还想着顺水推舟先直接带兵进入帝都控制局势再说。之所以董卓态度转变,一来是秦阳和戏志才的言语挤兑,二来是汉中一方韩遂马腾进展顺利。如此一来董卓不由得对秦阳和黄巾军的战力有了轻视之心。虽然此时董卓依然有些谨慎,但那股居高临下的姿态却也不自觉的表露出来。
而经过戏志才的提醒,秦阳也猛然醒悟,此刻绝对不是与董卓撕破脸的时候。而且在刚刚的对话之中,秦阳也已经几乎可以确定张让定是已经将王气之事透露给了董卓。如今自己一方势弱,硬抢是绝对不可能的。为今之计也只有退一步,等待机会了。
“怎么?秦大人难道还想阻拦我五万西凉铁骑不成?”董卓见秦阳沉默不语,不由得腰板一挺傲然道。此话一出,董卓身后不远处的李傕当即将手中长枪一举,顿时整个西凉军中一片刀枪之声,随后“西凉!西凉!西凉!”的呼声再度响起,滚滚散出。
秦阳醒悟之后,说道:“董大人忠君爱国的谨慎之心秦阳自然明白,只是帝都大乱刚刚平息,此刻若是再有大军进入帝都未免有惊动圣驾之嫌。若是董大人执意要将张让等人交给陛下处置,那不如董大人与我一同进宫面圣如何?”
“哼!秦大人好生算计,此时帝都尽在秦大人的汉中军掌握之中,难道想我家主公只身进入犯险不成?”李儒冷哼一声说道。
“哈哈哈!李先生这是在怀疑我家殿下的忠君之心呢?还是在怀疑我大汉帝国的皇帝陛下?!怎么能说董大人进入帝都乃是犯险呢?做为帝国的臣子,进京面圣若是犯险的话,难道说董大人有什么不臣之心不成?”戏志才哈哈一笑针锋相对。
“你……”李儒一时语塞,面色阴晴不定。
董卓哈哈一笑,颇为蛮横的说道:“秦大人,你手下这位戏先生可真是巧舌如簧啊!怎么说着说着,就把我董卓说成意欲图谋不轨的佞臣了呢?”
说着,董卓面色猛然一变,冷喝道:“帝都兵乱,秦大人与张让各执一词,虽然此战秦大人得胜,但这是非曲直却也未必是这胜者说了便算的!我董卓此次进京,一来是班师回朝,二来就是来勤王清君侧!若是秦大人以为区区口舌便能让董卓退兵,那恐怕是打错了算盘!此次我定要亲自面见陛下,若是哪个对我大汉帝国有不臣之心的,就是我董卓能忍,我麾下数十万西凉军也绝对不能忍!”
此时董卓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他此次回来就是为了入主帝国最高权力中枢,以强横的西凉铁骑以铁腕手段统治如今名存实亡的大汉帝国。原本那块最后的遮羞布已经被扯开,若是秦阳还想阻挡。那么秦阳便会成为皇甫嵩之后第二块被董卓除掉的绊脚石!
气氛骤然紧张,秦阳麾下一千黄巾军严阵以待,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盯着自己的统帅,只要秦阳点头他们会毫不迟疑的冲进五万西凉铁骑的阵地。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黄巾明王的尊严。而董卓身后的五万西凉骑兵也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时刻准备着踏平他们面前的敌人。
秦阳缓缓抬头,目光直视着满身杀气的董卓,淡淡说道:“既然董大人如此说了,那秦阳也只有恭谨不如从命了。秦某这便回去奏明陛下,打扫街道,准备迎接董大人的大军。”说罢,秦阳拨马回头便欲扬长而去。
“慢!”董卓冷冷一笑,淡淡说道。
“怎么?难道董大人还想要将秦阳也一并拿下不成?”秦阳停马,没有回头。但是手却是扶到了腰间的剑柄之上,董卓既然把话说得如此露骨,若是骤然发难秦阳也丝毫不会意外。
“秦大人误会了,我只是想提醒一下秦大人,董某人方才所说的勤王清君侧可并非是随便说说而已。如果秦大人以为区区几万人便能够抵挡我西凉大军,那便是天大的笑话了。若是秦大人识时务,我董卓自然不会亏待朋友,大人依旧是汉中牧,自成一方诸侯。若是不然,我不介意我西凉勇士在帝都好好练一练兵!另外,恐怕秦大人还不知道把?如今西凉贼兵韩遂马腾已经入寇汉中,汉中岌岌可危。”
“董大人的话秦阳记住了,定然不会让阁下失望!戏志才,曹大人,我们回去!”秦阳背对着董卓眯了一下眼睛,打马而去。
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雪归途
“大汉帝国少帝光熹元年,历经两次兵乱,帝都萧索人心惶惶。西凉诸侯董卓,兴马步军四十五万兵临帝都城下。多番交涉无果之后,黄巾明王秦阳公决定率军退出帝都暂避董卓锋芒,回师汉中抵御韩马二人之西北军入寇。大将军何进身陨,中常侍张让依附董卓,黄巾明王黯然回师,西凉铁骑入主帝都天下哗然。”《三国奇志列传》北风呜咽,光熹元年的最后几天,鹅毛一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而至。帝都通往汉中的道路两侧早已银装素裹洁白一片。风雪之中,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在空无人烟的道路上迤逦前行,如波浪一般翻滚的旗帜高高飘扬,“黄巾明王”几个大字在这雪白一片的天地之间分外耀眼。
“殿下,为什么我们不战?看那些西凉兵的表情,我管亥心里憋屈!弟兄们心里也不服啊!特别是赵融那厮,竟然说什么忠于帝国,绝不离开帝都,老子真想一刀废了他!”
“老戏,给他讲讲为什么不战。”秦阳揉了揉太阳穴,淡淡说道。
“不战便是不战,有什么可讲的?就他那智商,跟猪下棋都能斗得旗鼓相当,老子可没有时间在智力上扶贫……”
“你……唉算了,还是我来吧……管亥你先别动手,他不是说你不如猪,他的意思是你不比猪差……诶?你瞪我干什么?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好啦好啦,别哭啊!擦的,就你这德性,猪都比你强……你还想不想问了?不想的话我也不说了……”
在管亥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受到的歧视被平反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目光再度望向秦阳,满眼的期盼。
秦阳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本我以为西北一直动荡不安,董卓手中的兵力最多只不过十几万而已。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占据了帝都,上可使皇帝陛下下令调动皇甫嵩的禁卫军,下可以依靠帝都坚城固守。这样一来,区区董卓十几万人马根本就不足为虑。可是如今一见,看来董卓也绝对不是省油的灯,不但将皇甫嵩手下三十万禁卫军都给收编了,就连西北的韩遂马腾也帮他们侵袭汉中。人家四十五万百战之士,我们两万多疲兵。这仗怎么打?不回汉中,难道我们等着被他们直接踩成肉饼么?至于赵融,他本就是那种有奶便是娘的小人,他先是背叛何进又背叛了张让,如今背叛我们又有什么奇怪的?我们不用管他,他在董卓麾下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现在你明白我们为什么不打了么?”
见管亥迷惑的目光,秦阳只得无奈又道:“他们人多我们人少,现在干不过他们,打不过就要跑,这回你明白了么?”
“哦,明白了。早这么说不就得了,说那么多废话有什么用?”说罢,管亥十分满足的做出一个鄙夷的神色,吹着口哨走了。留下一时无语的秦阳和嘿嘿奸笑的戏志才。
“殿下,我们要加快行军了。不然如果董卓那厮得意之后,恐怕会立即派人追杀我们。”片刻之后戏志才收起笑意正色对秦阳说道。
秦阳点头道:“恩,说的不错。董卓虽然只是一介武将,但也颇有城府。虽然此次我们献城示弱,但他应该会想到今后恐怕我们会成为他的大敌……管亥,传命全军疾行,我们走小路回汉中!”
一声令下,风雪之中两万多黄巾军的速度轰然加快。随着一声声的号令,脚步声骤然密集,长长的队伍如同盘踞在银白世界中的蛟龙一般猛然昂首转向,片刻间消失在狂风暴雪之中。
此次退出帝都,可谓是黄巾军有史以来最大的溃退,并非是黄巾军真的没有力量抗衡董卓的大军。只是秦阳认为这么做的害处要远远小于占据帝都挟持天子的好处。
首先,汉中局势十分不明朗。秦阳固然相信郭嘉和马元义能够守住汉中,但毕竟西北的韩遂马腾也拥有三十万连年征战的大军,而且这些人最擅长的便是以战养战,也就是说他们的战术便是掠夺当地百姓。此次即便是汉中得胜,恐怕也会有相当严重的损失。而若是一旦双方真的陷入持久战的话,恐怕汉中将无暇再顾及外界征战。那样一来,秦阳即便是占据了帝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势必会成为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且不说董卓的兵力要远胜于在帝都的秦阳,其余的那些诸侯也绝对不会傻到眼见着秦阳控制大汉王庭不管。到时候秦阳恐怕连哭都没处哭去了。
另外,秦阳明白自己麾下的黄巾军与其余诸侯的军队不同。其余诸侯的军队名义上都是忠于大汉帝国的,若是能够得到帝国名正言顺的命令东征西讨,在道义上便是占了先机,士气也会更加旺盛。但秦阳的黄巾军却是有些不同,虽然有了大汉天子的敕令也同样占得先机,但黄巾军最初便是为了颠覆大汉帝国而揭竿而起的,他们信仰的是黄巾教,更确切的说他们信仰的是如今的黄巾明王秦阳。至于天子之令什么的,他们也几乎从来都没有在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