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一品天下 >

第220部分

一品天下-第220部分

小说: 一品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卫宜年已经硬闯进来了,低声下气的道,“大姐有气怎么发都行,可无论如何得让我进来一趟,道歉的话我也不敢多说,只是我带来的这位兄弟是我们的军医。我们镇守的西南苦寒,边境线上全是连绵雪山,士兵们冻伤皆是找他医治,颇有几分可取之处。不如让他看看林大人吧,或许能想些办法呢?”

永宁公主瞬间红了眼睛,“连太医都没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永宁!”忽地,驸马林怀安给人扶着从后面出来了,唯一的亲弟弟出这样的大事,短短半日,他便憔悴不少,哽咽着道,“让人来看看吧,眼下,眼下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卫宜年冲他深施一礼,带着那个军医进去了。

那军医倒也有几分本事,瞧过之后道,“可以救,但必须找一个人来帮我。”

常国公主出了那么大的事,也影响到了公主们游乐的心情,是以草草用过饭,大家便散了。

念福回家的时候,却见太医邹元亮来了,正一脸兴奋的跟老爹老妈讨论着什么。

念福心头一跳,“可是我爹的眼睛有望复明了?”

邹太医笑道,“正是呢!全亏了郡主提醒,这几日我在太医院翻看了不少陈年典籍,竟真的找到一篇治眼睛的。正是用你所说的法子,内在调养,辅以针炙,不过时间要长些,恐怕三五年是少不了的,况且也不一定能恢复如初,但应该能比现在提高不少。”

这就很好了,念福才想道谢,忽地就听门上急报,“永宁公主和驸马卫宜年求见!”

他们来干嘛?

还等不及通报,永宁公主和卫宜年就已经匆匆赶了进来,见面永宁公主就抓了念福的手,道,“小姑姑,这回可真要求你救我家小叔一命!”

念福莫名其妙,卫宜年解释道,“林大人伤了脑子,我手下的军医说可以救,但需要有人在房间里生火辅助。听闻郡主善酿酒,对火力控制极好,所以便冒昧登门,求小姑姑相助一臂之力。”

我?救人?

念福有点反应不过来,她那个火神的祝福只会放点小火,烧点饭菜好不好?什么时候还能治病了?这是啥蒙古大夫啊?

(文末再求求票啥的,码字的人连舌尖都没时间追看,555。。。)(未完待续。。)

第335章 公主大会

“小姑姑,您这身装扮可真好看,不过我还打算送枝金钗给您的,这下可怎么戴呢?”这位头顶荷花,笑靥如花的正是昌乐公主。

经过赵尚宫的简单培训,念福已经对这些皇室成员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这位昌乐公主的生母贤妃并不算太受宠,那么她拿出这么一枝贵重金钗的目的,就值得考量。

念福笑着接过金钗,在看到昌乐眼中那一丝不舍后,转手将金钗戴在了她的头上,“我戴不了,你戴却是正好啊,跟你今天的装扮也配。”

昌乐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有些安心,“可这是特意送来给小姑姑的。”

念福心想送个礼又舍不得,那还打肿脸充什么胖子?

“可惜我今日也没带什么好东西,要是收了你的金钗只怕也还不起,还是别难为我了。走,进去玩吧。我还想看看,里头到底是干什么呢?”

她这一岔开话题,昌乐也不勉强了,反正礼她送了,回去对贤妃也能有个交待了。只忙忙的跟上来,殷勤的跟念福做起介绍。

跟她比起来,德清就温柔沉默得多。不过这也难怪,德清的生母只是个婕妤,比贤妃低了好几等,还早已过世。要不是因先前的尹皇后只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德清曾在尹皇后的膝下教养过几年,高显顾念旧情高看一眼,只怕她如今的处境会更加尴尬。

走进大殿,就见一屋子姹紫嫣红。十分的赏心悦目。

大梁朝一共封了十三位公主,三位长公主都嫁得天南海北。皇上亲生的女儿也有两个嫁到了外地,眼下倒是两位破格封赏的公主都在京城。不过虽然公主不多,但是加上各自带来的王亲贵女,倒是一共来了二十多位女孩子,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不过不管什么朝代,跟男人聚集在一起总是谈女人一样,眼下这帮子女人聚集在一起,在放完了鸟雀鱼龟。点评完了各自的衣裳首饰之后。也谈论起大大小小的男人们了。

身为皇上唯一成婚还留在京城的亲生女儿,永宁公主说起自家的淘气儿子,那是一个滔滔不绝,“别看那小子才七岁。力气大得惊人。前儿跟他老子疯闹。一不留神竟把他老子摔了一跤。我家那位驸马还不好意思说,结果到了半夜疼得受不住,叫我起来掌灯一瞧。屁股上青了老大一块,到今儿还没消呢。”

众姐妹们听得无不掩嘴而笑,独有贞顺公主道,“要说大姐家的驸马也是太文弱了些,我记得从前一起去打猎,骑个马都能摔下来。”

她这一说,众人想起旧事,又笑了起来。只永宁公主有些不高兴了,揶揄了一句,“我家驸马本是读书人,文弱些也属常事。只你家驸马倒是生龙活虎得很,骑马打猎样样来得,可妹妹怎么至今连个儿子也没生下来?要是拖得时候太久,便是咱们做公主的,也不好拦着不让纳妾吧。”

贞顺公主一时噎住,她一连生了三个闺女,实在着急要儿子了。可这种事是想想就有的吗?

可这话旁人也不好插嘴,正尴尬着,忽地有个女孩出来替她解围了,“永宁公主真是说笑了,贞顺公主又不是不能生,不过是老天爷怕将来太多好儿郎要打光棍,所以先给她家几个好闺女预备着,指不定后面这胎就是儿子了,哪里还用得着纳妾?”

见此人开口,永宁公主忙起身道,“小姑姑勿怪,我们自家姐妹说笑,可不是有意说什么的。”

念福眼下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辈份在今天一众公主中又是最高,哪怕是个郡主,年纪还小,可永宁公主却不敢有半分怠慢。

可贞顺公主却是愣住了,她实在没想到竟然是念福来给她解的围。上回在宫宴上她故意刺了她一句,她就不信念福没听到,可她为什么还要来示好呢?

念福想法很简单,贞顺公主那天故意刺她是让人不舒服,但也从侧面说明她是个念旧情且恩怨分明之人。这样的人多半没有太多心眼,你对她好,她会知道的。若她不知道,那以后也没必要再对她好了。

看永宁要起身施礼,念福忙把她扶住,“自家人不必客气,我虽辈份高过你们,可年纪却比你们小多了,学问见识更是远不及你们。不怕你们笑话,就这些天才开始学规矩,只怕比你们家儿女还不如。万一我要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可别笑话,只当我是为老不尊就完了。”

看她幽默的在这儿自我调侃,一帮子金枝玉叶们全都笑了,瞬间觉得这位小姑姑亲近不少。

永安公主就算给念福说了两句,也不觉失了面子,反带头笑道,“小姑姑就别说什么规矩了,我们也不是天生的公主,大半都是半路出家的半调子货。幸好父皇登基之时,我已经嫁了出去,若是要我学起宫规来,那才是抓瞎呢。”

然后大家又识趣的说起学规矩的趣事,贞顺公主的小小尴尬就没人提起了。

不过念福却觑了个空,把贞顺公主带到一旁,“冒昧问上一句,公主和驸马平常的饮食偏好如何?”

贞顺公主一愣,就见念福笑道,“也没什么。只你知道,我是学厨的,也曾经琢磨过药膳那些东西。曾听位老大夫说起,一般饮食偏甜,喜欢大鱼大肉多生女儿,而口味偏咸,爱吃青菜瓜果的多生儿子,所以想跟公主说一声,还请不要嫌我多嘴。”

可贞顺公主却是听得怔住了,她正是典型的无肉不欢,还偏爱甜食,难道这就是她连生三个女儿的真相?

此时,贞顺公主也顾不得之前对念福的偏见,虚心求教道,“还请小姑姑明示,这个饮食要怎么调理?”

念福才想跟她说说,忽地寿宁来了,腰上挂个酒葫芦,手上还提根棍子,打扮成铁拐李的模样兴奋不已的冲到念福跟前,“小姑姑!我刚刚在外面看到你的白驴子了,你借我骑骑好不好?”

念福只得望贞顺公主抱歉道,“那咱们改日再聊吧。”

贞顺公主忙道,“那我改日亲自上王府拜访了。”

没问题,念福冲她笑了笑,陪寿宁去骑驴了。

小妞马上要出家了,陪她很重要啊。

只是寿宁完全没有出家的自觉,没半分伤感不说,还偷偷告诉念福,“父皇跟我说了,将来会赐我一个全天下最好的驸马。小姑姑你帮我养着罗小言啊,将来你把他给我做驸马吧,我会找父皇要很多很多彩礼给你的。”

念福眼角暗抽,皇家可没有入赘一说,那应该是嫁妆好吧?不过跟个孩子有什么好计较的?陪她玩吧。

等到陪着寿宁在外面玩够了,屋子里的话题已经又换了,围着德清议论起了各家儿郎。

没法子,皇上的闺女也愁嫁。德清眼下是最大的公主,可她的婚事一直定不下来。

按朝廷惯例,驸马一般无法在朝中担任要职,所以太好的子弟挑不到,太差的子弟又看不上,想要从中择取一个合心意的并不容易。原先皇上有意把德清嫁给公孙弘,但如今公孙弘又受到重用,再想嫁他似乎有些难度了。

众人议论来议论去,有人便提到了关耀祖。念福心中一动,关公子也榜上有名了?那她倒要认真听听这些公主们怎么说。

永宁公主也是个直爽性子,说得最实在,“他若不是独子,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虽然贪玩了些,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出格之处,只镇远侯府唯他一子,只怕关侯不会让独子尚主。”

昌乐心中盘算一时,忽地笑道,“听说小姑姑与关家公子交好,说不定他早属意小姑姑了也不一定呢!”

她虽有些瞧不上关耀祖,但贤妃既然提起,昌乐就当个备用品放在心上了。既然他与念福交好,昌乐觉得自己不如趁机敲打一番。就算念福和关耀祖有什么,可这种场合她一定会羞于承认,一旦否认那就等于绝了她的机会。若是自己再追问几句,说不定念福为了脱身,还会说些关耀祖的事来听,于她自己是各种有利。

可她这个如意盘算,明显打错了。且不说念福是她长辈,就算是个平辈,也没有这样指名道姓来说事的。

念福心道,姐是幽默,却不是拿来给你开玩笑的,真要是乐呵呵傻傻应了,只怕大家还以为她是没脾气,可以任意欺负的呆子了。

于是端正起神色,严肃道,“昌乐,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从前贫贱,为了生计曾与不少人结识。不仅是关公子,还与许多三教九流之人有过往来。若是与我交好就是对我有意,那我成什么人了?或许昌乐你能做到吧?但我却自忖还没这个本事。”

昌乐一下僵在那里,涨红着脸不知道要怎么说。

贞顺公主刚受了念福的点拔,此刻顿时投桃报李,替她打抱起不平,“小姑姑是长辈,为了生计曾尝过许多我们未曾尝过的苦楚,连父皇都在背后赞她机敏能干,昌乐你怎么能随意拿小姑姑开这种玩笑?实在是太失礼了,快向小姑姑道歉!”

昌乐无法,只得上前来给念福道歉。

(今天,争取三更~~~)(未完待续。。)

第337章 涨粉丝了

蕙娘是个好心又性急的,一听永宁公主求情,忙道,“救人如救火。不管怎样,念福你快跟着人去瞧瞧。”

沐劭勤却道,“都是亲戚,就是帮不上,也很该尽一份力。”

永宁公主听明白了,忙对着他夫妻二人拜下道,“不管小姑姑能不能帮得上忙,有舅爷爷舅奶奶这句话,林家满门上下必是感激不尽的。”

这就避免救人不成,反落一身埋怨了。沐劭勤叫来管家,要他陪着念福出去。

邹太医听着也来了兴趣,“还有用火救人的?公主要是不见怪,能否让卑职也跟去瞧瞧?”

当然可以,多一个太医还多一份保障。永宁公主来不及道谢,拜别了沐劭勤夫妇,赶紧带人走了。

路上,管家抓紧时间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跟自家郡主一说,念福就明白了。

眼下这位林小弟的生死可不仅关系到林家悲喜,以及林家与常国公主家的关系,还关系到常国公主的责罚,甚至皇家体面问题。

对于皇上来说,肯定是绝不愿意看到女儿反目,朝臣出事的。

就是念福来看,也觉此事太过丢脸。要是战死沙场还好说,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在雪崩下,让皇上的颜面往哪儿搁?

可以说,常国公主不仅是皇上的一个荣耀,也是大梁王朝的一面旗帜。眼下居然在这样的小阴沟里翻了船,这对于大梁军队的士气来说。该是个多大的打击?而对于虎视眈眈的邻邦敌国们来说,又是多大的一个笑料?

尤其大梁王朝刚刚经受了雪灾,正是内外交困之际,所以念福知道,眼下不管是为了永宁公主的这份人情,还是为了高显的体面,她都必须抛开私人恩怨,尽全力帮好这个忙。

赶到林家的时候,宫中又派了第二拨太医来了。连太医院蒋院正也在其中,足见皇上对此事的重视。

一时瞧见永宁公主带一个年轻的张果老回来。众人不觉瞪大了眼睛。可永宁公主没工夫跟他们啰嗦。拨开人群,急急把念福带到后院,这里已经单独收拾出一处屋子了。

四面墙和窗户全部用厚厚的棉被堵上,隔成了左右两间。

左边那间生着五六个大火炉。热得跟夏天似的。当中放着一个巨大的浴桶。正有下人往里面倒着刚熬好的黑乎乎的药汁。

而右边那间却铺了厚厚的冰砖,外面还有人在不断拍打着积雪碾压结实,一筐筐的往里搬。

念福才掀开左边门帘。就被那热浪灼得呼吸一窒,再往右边一探头,又给冻得一哆嗦。

她现在明白为什么外面那么多太医都不敢进来了,没一个强悍的体魄,这地方真不是人呆的。

赶紧出来脱了外头扮成张果老的大毛衣裳,找永宁公主要了一套轻便夏装穿在里面,外面套一件裘衣大衣,象藏人系的拦腰一系,能够方便的拉上脱下了,念福让人帮她把头发全部包起,又要水洗了个手,这才进屋了。

那军医看她装扮一眼,也顾不得多礼,便问,“郡主去过我们西南?”

念福摇了摇头,扯了个小谎,“虽没去过,可小时候见过一个那边的大叔,教过我些事情。”

那军医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