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小宅门 >

第59部分

小宅门-第59部分

小说: 小宅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秀玉望着她们的背影,慢慢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真儿吩咐小丫头收拾方才柳夫人喝剩的茶,一面就说道:“这位柳夫人奇怪地很,自从柳姑娘进了门,她可是头一次来咱们家呢。”
    春云道:“她算不得正经亲戚,柳姑娘做了李家侍妾,便同卖给李家是一般样。柳家的人,何必来探望。又不像咱们少奶奶,是三媒六娉八抬大轿进的门,金家才是正经的姻亲昵。”
    金秀玉道:“来就来罢,横竖她们自个儿将体己话去,同咱们不相干,乐得做个人情。”
    她扭头对真儿道:“她这几日管事做账的,可还妥当?”
    真儿点头道:“我瞧着,倒是认真做事,并无纰漏,也无偷懒,越权的事情也没见做。”
    “这便好。我乐得有个管家的帮手呢。”
    正说着,有小丫头来报,二少爷李越之下了学,正往长寿园而去。
    金秀玉立刻跳起来,一叠声道:“快快快,你们去将他截了来!”
    真儿反应快动作快,立即带了丫鬟小厮们去了。
    春云道:“他必是下了学,先往长寿园见老太太,然后按着惯例,跟老太太往花厅用中饭。待会少奶奶问了话,一同去花厅也就是了。”
    “那末,你派个丫头,去禀报老太太一声,说二少爷从我这里过去,不再回长寿园了。”
    春云领命,叫了一个小丫头吩咐几声,让她去了。
    这边如何问话先不提,单说柳弱云,领着柳夫人进了清秋苑,命小厮将院门一关。
    她进了上房,也不请柳夫人,自个儿往椅上一坐,脸色登时冷若冰霜。
    “啧啧!这般待客之道,竟连个茶水也无。”
    柳夫人面现嘲讽,同在明志院时相比好似换了个人,那嘴巴一抿一作,那颧骨一耸,富态的圆脸登时成了一副刻薄相。
    柳弱云只管闭着嘴瞧着,就连莲芯也冷眉冷眼,往她身后一站,一句招呼的话也没有。
    柳夫人像是早料到了这番景象,自个儿找了张椅子坐了,大大剌剌高声道:“来人呐,上茶来!”
    门外的小丫头朝屋里一探头,见柳弱云和莲芯都不置可否,想了想,还是烧了水,沏了茶,端了上来。
    柳弱云冷眼看着她端起茶碗,装模作样地拿碗盖拨了拨茶叶,细细地啜了一口,又慢条斯理地放下。
    她终于开了口道:“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儿只管说罢。”
    柳夫人微微一笑,道:“我晓得你还记恨着我,只是今日我找你,可是有一桩天大的好事。”
    莲芯突然哈哈一笑,却半分笑意也无,乃是冷笑而已,又厉声道:“你这毒妇,不害我家姑娘已是万幸,从你嘴里吐出来的,还能有好事?!”
    柳夫人面色一沉道:“贱人,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莲芯大怒,当场便要发作。
│。。。│
    
第九十九章 听嫂子讲故事
    “柳夫人!这儿是李府,我跟莲芯,如今都是李家的人。莲芯纵有失当之处,自有我们当家少奶奶责罚,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柳弱云目光如蛇,冷冷说道。
    柳夫人哼了一声,狠狠瞪了莲芯一眼,扭脸对柳弱云道:“果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半分念旧情也不念。”
    “我自有我的母亲。夫人只有那一个宝贝儿子,何曾将我当做女儿来看?这念旧一说,夫人不觉可笑至极么?”柳弱云声音平淡,语气却十分讥讽。
    柳夫人叫她噎了一下,以她的性子,立时便要发作,只是想到今儿来的目的,只得忍了下来。
    “好。你不念旧情也罢,只是今儿我要说的事关系到柳家的家业,那些个生意可都是从你母亲手里流传下来,你总不至于连母亲的遗馈都不管罢。”
    柳弱云将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说道:“拐弯抹角做什么,敞开天窗说亮话。咱们之间既无恩情可言,又何必穷磨牙!”
    柳夫人冷哼一声,拿眼睛往四下一扫。
    莲芯抬手挥退了伺候的小丫鬟。
    柳夫人依旧不说话,拿眼睛斜睨着莲芯。
    柳弱云道:“莲芯是我心腹之人,从不避讳,你但说无妨。”
    柳夫人咳了一声,道:“总是将门关起方便。”
    莲芯嗤一声道:“夫人竟也有蠢的时候。若是将门关起,既惹人起疑,如有人听墙根,我等也无从发觉;倒不如敞开大门,那一众奴才都在院里走动,一目了然,还怕有人窃听么!”
    她走出门去,召集了清秋苑中所有下人,言明金秋将至,院中花木均需删枝剪叶,今日所有人都到院子里,一起来做这项活儿。
    众下人应了。
    莲芯这才回到屋里。
    柳夫人看看门外,果然门外一应人众,谁近了谁远了,都瞧得一清二楚,如此敞亮,反不怕隔墙有耳。
    柳弱云道:“这下你总该放心罢。”
    柳夫人心里认同,嘴上自然不肯明说的,只是将今儿来的目的缓缓地说了出来。
    ※※※※※※※※※※※※※※※※※※※※※※※※※
    满屋子三双眼睛齐刷刷盯着,李越之脖颈后头冒上来一阵凉气,忍不住缩了缩脑袋。
    金秀玉笑眯眯道:“阿平,管先生今日都教了什么?”
    李越之乖乖答道:“先读了礼记,后学了画。”
    礼记是个什么东西,金秀玉倒不关心,这一问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哦?只是这些么?我瞧着你每日早出晚归,倒像是十分忙碌的样子,不知除了功课,还有何事要办?”
    李越之心中一惊,劈头道:“哪有的事!嫂子,嫂子可别多想。”他第一声叫得太响,反显得可疑,后头一句话便慢慢放缓,低了下去。
    “真是我多想了么?”金秀玉眼珠一转,四下一扫,见他身边伺候的小丫头银盘正抱着一只小小的藤编书箱。
    她的目光一扫过去,银盘不知为何瑟缩了一下身子。
    “春云,你去将那书箱拿过来,咱们瞧瞧二少爷每日里都在用功读什么书。”
    “是。”春云应声而去。
    李越之大惊,脱口道:“不可!”
    “为何不可?”
    他咬了咬嘴唇道:“嫂子并不识字,如何看得懂书目?”
    金秀玉冷笑道:“谁说你嫂子不识字来着?我若是不识字,如何做的了账目管的了家?”
    他这么一叫,反倒叫她愈加起疑,那书箱之中定有古怪,她暗打眼色,春云会意地从银盘手中取过书箱。
    银盘倒是抓得紧紧的,奈何春云力气比她大,硬抢了过来。
    她打开书箱,见其中不过三四册书,其余都是画轴,暗想少奶奶是要查书,那画儿暂且不管它。于是,便将箱里的书都拣了出来,她是不大识字的,只认得每本的书名,字数各为几何罢了。
    “少奶奶,喏!”
    金秀玉从她手中接过书,一本一本看起来。李越之抬眼盯着她,那心儿越提越高。
    拿起第一本——礼记。
    恩,放在一旁。
    拿起第二本——山河志。
    虽不是正经文章,也是地理风俗等概览,学一些还是有必要的,也放下了。
    拿起第三本——杨氏秘闻。
    恩?这是什么?金秀玉打开了书页,不过看了几行,那嘴便渐渐张大开来。
    李越之顿时十分懊恼,暗叫一声糟糕。
    金秀玉啪一声将书重重一合,他正等着被劈头盖脸臭骂一顿。不料,对方一声不吭,又将书放下了,不由叫他一头雾水。
    又拿起第四本——游侠列传。
    她打开看了几行,也合上书页,放在一旁,抬头看着李越之,摇着头,啧啧有声。
    “原来二少爷平日都在这上头用功呢。”
    李越之满脸通红,局促地道:“嫂子……”
    “这些书,府里头断不会有,可是管先生带来与你的?”
    李越之愣愣道:“嫂子真乃神算。”
    金秀玉摆摆手,道:“少奉承我,你这油嘴滑舌的本事,还得跟阿喜多学学呢。”
    李越之撅嘴道:“阿喜除了吃,就会说讨喜的话,旁的什么本事也没有,还日日在外头闯祸,嫂子莫非叫我学得同她一般?”
    金秀玉拧了拧他的脸颊道:“这牙尖嘴利,倒是同阿喜一般样,果然不愧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龙凤胎。”
    她拍了拍那一沓书,道:“再问一遍,可是管先生与你的这些书?”
    李越之如今也镇定了,她既没有当场发火,显见的并未真正生气,便点点头说了声“是”。
    金秀玉啧啧摇头道:“管先生见识忒也浅薄,这等宵小丑事,也当做侠义传奇,啧啧,我猜呀,他定然从未见过真正的侠士。”
    李越之双眼顿时放出光来:“莫非嫂子见过?”
    金秀玉摇头。
    他眼中的光芒顿时又黯淡下去。
    金秀玉好笑地摸了摸他的脑袋道:“阿平喜欢听侠士的故事?”
    “恩!”李越之点头道,“管先生说,侠士便是急公好义,为朋友两肋插刀,劫富济贫的人。”
    金秀玉嗤了一声,道:“这算的什么侠士,不过是江湖好汉罢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那管先生不过井底之蛙,懂的什么?”
    李越之见她说得有些眉目,忙抬手握住了她的胳膊,恳求道:“嫂子必是知道一些传奇的,否则怎能说得这般在理,快说些来与我听听。”
    金秀玉见他又是诚恳又是可怜,想到这孩子虽生在富贵之家,却长日无聊,一个奶奶年纪大,虽然疼爱他,终究不是他这半大孩子的知音;一个兄长,整日里忙于生意,没空教导他;一个同龄妹妹,只知玩耍作乐闯祸,也不是良伴。偏偏李家这样的家风,养出来的都不是甘于困顿一室的人,每每都有一些野性。
    阿平整日间只有学习功课,与奶奶解闷,同妹妹做耍,同市井里金沐生那般洒脱的男孩儿相去甚远,怪不得一受到管先生这么一点子诱惑,便对那侠士传奇如此向往起来。
    金秀玉越想越是同情,暗道她知道的武侠故事可不在少数,说一两个与他听,既与他解闷,又可引导他知晓真正的侠义之道,免得误入歧途,正是大大一件好事。
    “嫂子倒是知道一些传奇,讲给你听倒是不妨的,只是万万不能告诉旁人。”
    李越之疑惑道:“为何?”
    金秀玉道:“这侠士么,本就是隐逸世外的逍遥人士,若是叫你传扬出去,人人只当轶事笑闻,岂不是侮辱了侠士,也误了侠这一字的洒脱之意。”
    李越之道:“好,我听嫂子的,绝不与旁人说。”
    金秀玉点点头,想着说个什么故事与他听才好,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抑或楚留香传奇?似乎都不大妥当。
    想到大允朝乃是唐朝之后的继承者,人们对先朝并不陌生,又兼着李氏皇族已然灰飞烟灭,纵有些涉及历史人物,也不犯忌讳,便决心讲那铁摩勒、空空儿的传奇故事《大唐游侠传》与李越之听。这里头有众人熟悉的安禄山人物,不至于完全陌生,也大有英雄侠义的道理,可作一番教育。
    她当下/炫/书/网/整理思绪,便从段珪璋与史逸如在新年里同时喜得后嗣,一男一女,正好定下儿女亲家,并以龙凤宝钗作为信物开始讲起。
    说起来也是侥幸,金秀玉前世并无建树,不过爱书一道,也颇有些过人的记性。因着大唐游侠传里重塑了妙手空空的典故,她记忆尤为深刻,便记得十分详细。
    前头说的十分精炼简洁,从段史结亲,一直说到安禄山手下误抓了史逸如。篇幅虽不算长,也说的十分口干。
    金秀玉便停下来,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李越之立时便不耐烦了,催促道:“嫂子,快说快说,那史逸如叫安禄山抓去,段珪璋是大大的英雄,定要去营救他的,是也不是?”
    金秀玉正待解说,忽见除开李越之,真儿、春云,包括站得远一点的花儿、银盘,人人都是凝神专注,直直地盯着她,显然都是叫她这个故事给迷住了,也同李越之一般地着急。
    金秀玉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故事虽好,却不能错过了中饭。咱们还是快去花厅,莫叫老太太反过来等咱们!”
    李越之顿时大哗,就连那真儿等四个丫头也高高撅着嘴,失望恼恨起来。
│。。。│
    
第一百章 如何生出钱来
    “好嫂子,再说一段,一小段!”
    李越之用拇指和食指比出一点点指甲,表示一小段真的只有这么点而已。
    金秀玉好笑道:“吃过饭再听。”
    李越之十分地失望,扁了扁嘴,此时的他倒是跟阿喜很有些相像了。
    真儿等人虽说也一样地急于知道故事后续,但毕竟身为下人,不好要求主子,又兼着几个丫头都还懂事,知道做事不可没了分寸,所以都立刻将东西都收拾起来。
    金秀玉道:“吩咐柳始娘,叫她今儿个不必到花厅伺候了,我许她在清秋苑自开一桌家宴,款待柳夫人。真儿,你派个丫头去大厨房吩咐一声,给清秋苑单做一桌家宴。”
    “是。”真儿叫了花儿,去给大厨房传话,又另外叫一个小厮,去清秋苑传话。
    春云随口道:“少奶奶对那柳姑娘,忒也宽和,不见她当初是怎么狠心对待花儿娘的。”
    金秀玉想起王嫂子还没出府,便问道:“王嫂子的伤势如何了?”
    真儿回道:“早上才问了,说是已经痊愈了,能下地走动做活了呢。”
    金秀玉点点头,叹息道:“莫管是谁拿她当了枪使唤,到底是她自己做事没了分寸,犯了这样的大罪,我既说了要将她发卖出去,自然要令行禁止。否则岂不是叫底下人看轻,往后都当我是个心软的,可就不好管束了。”
    真儿、春云都是点头。
    “也罢,花儿倒是个好孩子,看在她面上,明儿叫了人牙子来,嘱咐她与王嫂子找户和善些的人家发卖,也就走了。”
    真儿叹道:“少奶奶实在心善。”
    金秀玉笑了笑,转身见李越之犹自怔忡,大约还在想着那段珪璋的英雄气概,不由暗笑,伸手牵了他,出了明志院,往花厅而去。
    真儿、春云等少不得带着丫头们跟上。
    不多时,老太太也到了花厅。
    李婉婷自然是又被传唤到长宁王府去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