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臣-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滑稽,反而是一种伤感与幸喜交融的感觉,开始在所有人心中环绕酝酿着。
跟随在萧漠身后的老管家和萧慎言,则是含笑看着这一幕,眼角却也是不由
湿润。
片刻之后,刘氏放开萧漠,如之前老管家那般,仔细的打量着萧漠全身上下
,似手生怕萧漠离家的这些年吃不饱穿不暖一般,神色似哭似笑,却又无声流泪
着,往日那精明强势的模样,再也不存。
在这一刻,刘氏只是一个平常无比的祖母,只为孙儿的归来而激动开心着
“祖母,我回家了。”
萧漠轻声说道。
看着此刻刘氏的神情,萧漠突然发现,虽然这些年来他不断的往家中寄着大
量钱财,同时随着这一年以来他的声望愈高,萧家的地位也是愈高,但只要自己
不在家中,对刘氏和萧慎行而言,他们生活间的孤苦,没有任何区别。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刘氏不住的点头道,声音中带着抽泣。
萧漠刚准备安慰刘氏,身体却突然一震,向着刘氏身后看去。
只见一名老者身坐轮椅,在一名仆从的推动下,缓缓向着萧漠而来。
轮椅之上,正是萧慎行!!
与刘氏相比,萧慎行这些年来除了枯瘦了一些,皮肤带着浓重的病黄之态外
,倒是变化不大,双眼依旧有神,经过最初的激动之后,此时却是一如四年前那
般平和睿智。
但萧慎行身下坐着的轮椅,腰下那空荡荡的裤管,却皆是证明,现在的萧慎
言,已是与四年之前大不相同。
萧慎行四年前在狱中因刑致残,萧漠早以知道,当年还因此而大病了一场。
但当年萧漠毕竟只是得到了一个消息,与亲眼相见,所受到的震动截然不同。
缓缓的,萧漠向着萧慎行走去,强忍良久的泪水,终于再也无法忍住,顺着
脸颊缓缓滑落。
双腿仿佛灌铅一般,一步一步竟是如此艰难,好不容易走到了萧慎行面前
缓缓在轮椅旁跪下,拉住萧慎行的手,口中轻声唤道:“爷爷”,萧慎行上下打
量着萧漠,眼神中也满是激动,又有如四年之前将萧漠送出萧府时的那般淡定
轻轻的抚摸着萧漠的头颅,轻声笑着说道:
“漠儿,你很好。这些年来你所做的事情爷爷我都知道了,漠儿成了天下第
一才子了,但无论如何,漠儿要记得陪爷爷下棋哦,老家伙们都死了,这些年来
你又不在……”
听到萧慎行这么说,萧漠想笑着点头,但泪水流的却是更多了。
轻轻的向着萧慎行的双腿摸去,手感僵硬,显然萧慎行的双腿因为残废多年
,此时已是肌肉微弱。
“漠儿不用担心,你知道爷爷本来就懒得动弹,这样也好,不管到哪里,都
能坐着。”
萧漠低下头,轻轻的点了点头
萧漠低下头,轻轻地点了点头,却是掩去了眼中的那丝冷色。
司空敏、张谦……萧漠这些年来只为自保而忙碌着,当年的仇恨本来以为早
已忘记。
但现在,萧漠却发现那丝恨意并没有散去,只是隐藏在心底深处,但在见到
萧慎行之后,浮现在了心头,瞬间涨大,彻底爆发了。张谦,现在身为承相,萧
漠还没有报仇之力,甚至连自保都难。
但已经贬官为民的司空办,“就在萧漠垂头暗思之时,萧慎言却也缓缓向着
萧慎行走来,神色痛楚而又愧疚,再无之前看着萧漠与刘氏相见时那般温软温馨
之色。
他很清楚,萧慎行落入如此地步,和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哥,对不起”萧慎言垂首道。
萧慎行却摇了摇头,看着萧慎言认真的说道:“不,老四,我应该谢谢你才
对,这些年来多亏了你教导漠儿,相比较漠儿的成就,其他都不重要。”听到萧
慎行的答复,即使是萧慎言,却也是按捺不住,无声的哭了起来。
就这样,在几人舟又哭又笑中,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萧慎行才突然想起来什么,拉着萧漠来到身后的那几名儒
生身边,歉然道:“各位大人,一时激动,却是有失客道了,失礼之处,还请各
位大人莫要见笑。”几名儒生皆是笑着摇头,表示无碍。
看到眼前这几名儒生,萧漠微微一愣,马上就明白了过来,他们应该就是今
日前来萧府拜访的州牧赵慕贤、长治城太守孙让等人了。
只是,萧漠此刻只想在久违后与萧慎行、刘氏等人多多相处,只是敷衍的与
这些人客套了一下。
对于萧漠,赵慕贤等人自然不会当做平常人来看待,他们都很清楚,以萧漠
的学识声望,以及陛下对他的宠爱,一年后的殿试,无论萧漠考的如何,至少
个从六品的京官是跑不了的。
要知道,一州州牧,也不过是从五品官员罢了。
而萧漠的前途,更非一个五六品的官职可以衡量的。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能与萧漠交好,对他们将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否则。他们身为一方父母官,又何必眼巴巴的齐聚萧府拜访?不过是估摸着
萧漠快要回来了而已口对于萧漠,此时此次只要能相互间留下印象就好,将来有
的是相处交往的机会。
所以对于萧漠的敷衍,这些人却并没有生气,都知道萧漠在时隔多年后终于
返家,必然有很多话要与萧慎行和刘氏说,没说两句后,就齐齐告辞了。
官场之人,眼色自然非平常人相比。
萧漠归家的事情,在一夜之内,长治城内就已是人尽皆知,三五日之后,甚
至整个寰州都传遍了。
萧漠返乡,这对整个长治城,乃至于对整个寰州而言,都算是一件大事了。
毕竟,能出萧漠这么一个人物,不仅是云州的骄傲,也是整个宴州的骄傲。
本来,萧漠不在时,前来萧府拜访之人已是不少了,此时萧漠归来,前来拜
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从长治城内大户的家主到县衙内的小吏,却是什么样的人
都(本书转载文学有。
但萧漠却只想着与萧慎行、刘氏他们独自相处上一段时间,对于接连的访客
却是烦不胜烦,索性闭门谢客三天,才终于恢复了清净。
在这三天中,除了吃饭睡觉以外,萧漠和萧慎行一直都与刘氐、萧慎行呆在
一起,对于萧漠离家的这四年,从平日里的衣食住行到萧漠几次科举时的经历
从萧漠这些年来的师友到一些生活琐事,刘氏一问再问,而萧漠则是毫无不耐之
意回答。
当然,对于嵩山书院和张谦对他的拉拢算计,以及明年入秋前狄族可能会入
侵的事情,萧漠为了避免二老担心,也不想打乱这难得的温馨气氛,所以就暂时
没有告之他们。
而旁边,萧慎行、萧慎行等人,则一直只是静静的含笑听着。
本来,按萧漠的打算,还准备继续闭门谢客下去,却是被萧慎行坚决的否决
了,甚至连刘氏在这一次也是支持着萧慎行的观点。
按他们的话来说,萧漠将来必然会会入朝为官,与那些前来拜访的官员、儒
生、大户们搞好关系,绝不会有什么坏处。然而,在事后,萧漠却发现,原来无
论是萧慎行,还是刘氏,都另有目的。
。。。
第一百章。荣耀乡里(下)。()
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因为思念家乡;羽急于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对刘氏和萧慎行而言,他们此刻的想法,恐怕与那项羽并无区别。
只不过,他们更在意的,则是萧漠的荣耀。
对他们而言,萧漠归乡后却闭门谢客,就是锦衣夜行!!
在萧漠开始迎客后的几日内,萧慎行和刘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陪着萧漠迎客,坐在萧漠的旁边,听着那些客人们对萧漠无尽的夸张敬仰之言,看着无数他们眼中原本的大人物对萧漠的恭敬,两人老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是极为喜欢,整夭都是笑眯眯的。
很显然,想让萧漠与这些官员士绅们搞好关系的同时,享受萧漠所带给萧家的地位和荣光,也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对于二老的这般想法,萧漠当真是哭笑不得,萧漠本不喜欢这般迎来送往的生活,在云州之时他经历的已经够多了,但为了让萧慎行和刘氏开心,萧漠不得不强忍不耐,不断的与各般客人强自客套应对着。
无论刘氏何等的精明强势,无论萧慎行如何的平和睿智,对于萧漠,他们都只是一个普通的祖父祖母罢了。听着他人夸奖自家的孙儿,自然是无比开心,欲罢不能。
但对萧漠而言,与二老的另一个目的相比,这般迎来送往的生活,却不再是那么不堪忍受了。
萧漠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十六岁的男子就开始束发,读书人在这个时候更会拥有自己的“字”,标志着成年的开始。
而更多的人,在十六岁之前就已经成亲了。
如果按后世的观念来看,现在的萧漠已是大龄青年了。
没错,就是萧漠婚事的事情。
这些日子前来拜访萧府的客人中,为数不少都是家中有女未嫁的大户家主,又或者各家派来的媒婆之类,生辰八字,女家画像,每天刘氏都能收到无数,然后在萧漠面前仔细挑选着,什么这家女儿相貌不错,那家女儿八字合适云云,让萧漠头疼不已,但面对刘氏的热切,却偏偏又不忍拒绝口倒不是萧漠不想成婚,只是他不想与一个好不熟悉的女子结婚,如此而已。
好在萧慎行还算清醒,就在刘氏发现萧漠对婚事有所抗拒后,准备强行为萧漠定下来之时,萧慎行却劝阻了刘氏。
并非萧慎行理解萧漠的心情,而是萧慎行的眼光更高罢了。
在萧慎行看来,萧漠迟早要入京考状元的,哪里能在寰州一地随意找个女子娶回家中?当萧漠成为状元之后,京城内的好人家和好女儿多的是。
很显然,刘氏认同了萧慎行的观点,再也没有以婚事找萧漠的麻烦,让萧漠长出了一口气。
大约又过了十天之后,前来拜访的客人总算略略稀疏了许多,萧漠的生活总算是恢复了些许清闲。
这一日清晨,萧漠在向萧慎行、萧慎言,刘氏等几位长辈问安之后,就带着邓尚全向着自己的院落走去。
与四年前相比,萧漠的夙愿终于成真,在萧家大宅内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小院,不再被刘氏等人当做孩童看待了。
不仅萧漠,现在连王霁瑞在萧家大宅内也有了自己的院落。当得知王霁瑞既然也考取了举子功名后,无论是萧慎行还是刘氏,都不能再把王霁瑞当做原先萧漠的书童伴读来看待了,也为王霁瑞安排了独自的院落。
现在的王霁瑞,在萧家的地位更像是一个客僚,地位不低,但王霁瑞却是一个知恩图报谨守本分之人,每天依然早晚向萧家众人问安,对于萧家之人恭敬无比。
对于萧漠而言,当年之所以会帮助王霁瑞,只是因为感慨王霁瑞的忠孝,但这些日子,随着萧漠所接触的层级越高,对于王霁瑞却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王霁瑞多年来一直跟在萧漠身边,又因萧漠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对萧漠可谓是忠心耿耿,同时以王霁瑞的为人,在将来即使再有怎样的变化,也不可能背叛于萧漠。
而萧漠将来步入官场之后,王霁瑞岂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助力?
“或许,今后这段时间,应该再交给霁瑞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了,如何辨明形势、进退之道、接人待物等等,而不是再这么只知道读书……”
萧漠一边向着自己的院落走去,一边暗暗想到。
“少爷”
就在这时,身边的邓尚全却轻声唤道。
“怎么了?”
“七少爷在您的院外等你
萧漠微微一愣,抬头果然在萧漠的小院外,正有一道身影在那里徘徊犹豫着。
这些日子,不仅刘氏将萧漠离家这些年的事情打听的一清二楚,对于萧家这些年来的变故,萧漠也从刘氏处知道了不少。
比如萧家的那些旁支远房们对本宗态度的前后变化,比如萧家近一年来所新招的那些仆从下人,比如这一年来前来萧家拜访的客人,又比如说四年前那带人来萧家捏家的捕快衙役们,在长治太守孙让的暗示下,不仅在一年前花了重金把当时已是破损无比的萧府重新修缮了一遍,还将萧府修缮的颇为奢华……而其中最让萧漠注意的事情,就是关于这个萧然的消息了。
而这些消息,让萧漠在皱眉之余,对于萧然却也是好感大增。
萧然属于萧家的远亲,他的祖父与萧慎行走堂兄弟,在三十年前搬到了南州居住。
萧然的父母早逝,却是他的祖父将他抚养成*人。
然而,这个萧然生性顽劣,从小就喜欢与一些不务正业的混混呆在一起,却是养成了一种市井混混般的恶劣性格,萧漠最初对他的判断并没有错,这个萧然嫌贫爱富,嚣张跋扈、甚至喜欢仗势欺人。总之,从某方面来说,这个萧然可谓是一无是处。
萧然的祖父因此没少训斥甚至打骂他,却是屡教不改。
然而,还有一句话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三年半之前,萧然的祖父终于去世了,去世之前,想到以萧然的性子,他辛苦积累下来的家业必然会被萧然在短时间内与那些狐朋狗友们败的干干净净,又想到了远在寰州的本宗后,萧然的祖父索性将所有的家产全部换成了现钱,交给了萧然,叮嘱萧然必须去投靠寰州的本宗。
在那个时候,萧然的祖父还不知道萧家冤案的事情,而且因为对萧慎行、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