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51部分

赵云-第51部分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巴人的大人,一般以世袭为主,除非是夏家人资质十分平庸,才会在下一代选一个出挑的来担任新一代大人,姓氏自动改为夏。

    “先生难道不想出山?”他试探着问了一句。

    见过了这个时代不少大儒,赵云觉得夏俊是真正的智者,如同庞德公一般,似闲云野鹤。

    “老夫老矣,早二十年会去。”夏俊像是在解释,又似喃喃自语:“每次出去游历,回来后都会感觉自己的导引术在进步。”

    “这里是我的家,生我养我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能完全平静下来。最后那一步太难了,也不知有生之年······”

    对一位迟暮的老人,或许是叶落归根,他厌倦了游历的日子?

    “庄虚,山固,你们过来!”夏俊声音不大,竹林四周却都能听见。

    不大一会儿,两位年轻人应声而至,他们自小生活在山林间,身体壮实。身段没有赵云高,体型宽了一小半。

    “这是老夫两个不成器的弟子,”夏俊嘴里说不成器,眼里满是欣慰:“勤儿,你也出来。”

    他又叫出了自己的小儿子,郑重地说道:“子龙,老夫就把他们三人交给你,一来能跟你长见识,二来在部众里有威信。”

    本来还想说什么,却再也说不出来,摇摇头背着手伛偻着背进屋了。

    山谷外面,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黄忠主持的战士选拔正在进行。

    “子龙先生!”一行人正待离开,两个小伙子从山谷里跑出来:“劳烦您再讲一遍茶树的栽培方法。”

    赵云不会种植茶树,只是简略地给他们说了每一排之间约半步的距离,便于采摘茶叶,也有利于每一棵茶树都能接受到阳光。

    当然,现在野生的茶树只能在冬天才可以移植。

    毕竟前世在电视上看过,在这里就成了专家。

    其实,他们哪是问什么问题,不过也想被赵云相中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黄忠很幸福,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优质的兵源,一个个长得跟小牛犊子似的。

    哪怕粮食不够,也不见面黄肌瘦,野兽肉和野菜一样果腹。

    最高兴的要数赵十三和赵十六,夏巴人都是天生的猎手,哪有不能做斥候的道理?

    不过,他们没看到在旁边赵大众人,眼睛里冒着绿光。猎人最厉害的是什么?射术!

    假如这群少年青年学会了骑马,跟在自己身后冲向敌阵,一边飞驰一边射箭,那酸爽!

    部曲们的反应,赵云尽收眼底。

    徐庶是考核的最后一关,他说了半天的话,尽管不停在喝水,嘴唇还是有些干裂。

    “你叫什么名字?可愿学写字。”他声音里带着疲惫。

    “愿意!我···小人···那个叫木坦。”

    “木炭?”正在喝水的徐庶一口没忍住喷了出去,他赶紧调转角度扭向右边。

    “啊,夫君!”蒯瑜的脸上头上一下子被水珠淹没。

    不远处,正在协助丈夫分口粮的蔡妲东张西望,刚好看到这一幕,哈哈笑着,到最后剧烈咳嗽起来。

    赵满知道自己的妻子是个乐天派,扭头看过去,见徐庶正在小心翼翼给老婆擦拭脸上的水珠,也不顾形象地大笑。

    好在他家教严格,虽然不会教育女孩子那一套笑不露齿什么的,却做不到放浪形骸。

    “下一个,摩塄是谁家的?当选伍长,五十石。在旁边去签字领粮,今后每个月到十里铺齐家老店领五石糙米。”

    赵满很快又进入工作状态,听见旁边的人在不断分发。

    夏巴人有一点比较好,就是所有的人都取了名。而有字的人则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部落的大人。

    齐五爷决定今后不跑船了,把发放粮食的活计揽了过去,家也搬到十里铺。

    遥想夏巴人的先祖,由于部落被商汤支持的人把持,不得不带着人背井离乡,到了云梦泽,最后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估计他们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出山的一天吧。

第八十七章 张网以待() 
学武之人的视力都非常好,赵云没有看向送行的夏巴人,他看着不远处的山岗。

    那里,有一位相貌清癯的老人,默默注视着即将的船队,头上丝丝白发在江风里随风起舞,他终究还是有些放不下啊。

    “那老头很强!”黄忠在身侧憋出了一句话。

    “他是一位与世无争的老人,”赵云长出了一口气:“和他的前辈大人相比,夏老先生非常了不起,他从狭小的天地走了出来。

    黄忠郁闷异常,这答话驴头不对马嘴,本来就没啥聊天欲望的他干脆扭头就走,看到黄旭在刁珍身边咬着手指。

    蔡妲这个没心没肺的新媳妇,见夏巴人的送别场面,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自己离开江陵的时节,忍不住哭出声来。

    一旁的蒯瑜也触景生情,低声啜泣。

    赵满和徐庶也不再打嘴仗,赶紧安慰自己的老婆。

    夏巴族的小伙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浑然没有离家的苦恼,在甲板上跳啊唱啊。

    他们的家属,都哭得跟泪人儿一样,在江边哭天抢地。

    赵云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只是定定地看着那老人,他身边还带了个童子,两人始终在静静注视着船队。

    他的心中,夏俊说的话一遍遍回响:“子龙,要想踏入先天,前辈们尝试了种种办法,有的纯粹以精神修炼称为文修,有的则专修武力。”

    “这些方法无疑最后都是失败,我到了这个年龄才得出的唯一结论,应该是精气神同时精进,现把我夏巴族流传下来的导引术交给你!”

    当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由于赵云坦然告诉他,自家部曲都修习了导引术。

    如此博大胸怀,让夏巴族大人自惭形秽,他当然不再敝帚自珍。

    但是,不管是赵云也好,夏俊也罢,每个人在修炼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很简单,每一个人修炼的功法,来自不同的传承,有些相互之间还隐隐相悖。

    假如你已经修炼了一类心法,又想去兼顾其他功法,要么本身就是相容的功法,要么你就只有废功重修,再次筑基。

    赵云拿到手上,也不过是做个参考而已,他自认为赵家的功法在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

    要不然,原本的时空里,自身就靠着家传功法打遍天下,且从无败绩。

    易经是个神奇而伟大的东西,夏俊认为船队该停留在毒龙岛一段时间,前途貌似有血光之灾,能避免尽量避免。

    可赵云出生到现在,虽然说不上身经百战,如今也算是水陆两栖。

    他不认为在江水之中会有啥危险,自己还会水,前世在游泳池里泡泡,现在每天跳江水里和其他部曲们一起来适应。

    退而求其次,夏俊早就明白赵云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重新看了下出行的时辰。

    还别说,一路上风平浪静,连小风浪也不曾有过。

    “你突破了?”晚风中,赵云站在甲板上,黄忠无意间走了过来。

    顿时,他心中一凛,人明明在那里,稍微不注意就会忽略过去。

    如果闭上眼睛,简直感觉不到那里有人在。

    “哪有这么快?”赵云微微摇头:“旭儿呢?”

    “在阿珍那里,他妈不让孩子到甲板上吹风。”黄忠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样子:“刚才我感觉到你和这里的一切浑然融为一体。”

    “一个小窍门而已,”赵云失笑:“夏俊先生教给我的,你也可以做到。其实很简单,站在那里,心灵放空,啥都别想。”

    他悟了!

    赵云还没待解释,黄忠双眼似闭非闭,盯着浩瀚的江面,一如自己刚才的状态。

    “子龙,你来评评理!”赵满哇哇叫着从自己的舱房出来。

    看到黄忠那样子,瞬间闭上了嘴巴。不管是他还是徐庶,在冷面男黄忠面前,不由自主矮了半分。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在看到黄忠噤若寒蝉,赵满就不必说了,反正在历史中从没发现他的名字。可徐庶不应该呀,那可是个牛人。

    后来想想也释然了,毕竟如今的徐元直可不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甚至失手杀人畏罪潜逃的他,少了一些磨砺。

    “怎么啦?”赵云走过去轻声问道。

    “嘿嘿,也没什么大事。”赵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皮:“刚才元直那家伙说我在夏巴人的驻地表现得很是不堪,整天无所事事动动嘴而已。”

    赵云不由失笑,还是安慰族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就像我们坐的这条船,单个的一块木板不显眼,无数块木板才构成一条船。”

    “对了,”他拍拍后脑勺:“刚刚加入进来的夏巴人,你教授得如何了?”

    “嗨呀,你不说我还不生气,很多人连汉话都说得磕磕绊绊。”赵满一肚子苦水:“看来我以前还是想得太简单,先要教会他们说官话。”

    “恩,你费心了。”赵云笑眯眯地点点头:“我想只有你才有这种耐心,要是我可能连一刻钟就和他们待不下去。”

    赵满自是洋洋得意离去不提。

    彭蠡泽,就是后世的鄱阳湖,却大了五倍都不止,全部位于九江郡内。

    滔滔江水,从大湖中间穿湖而过。遇到夏季大雨,大湖就成了江水最好的泄洪场所。

    一旦暴雨连连,湖面不断上涨,周围的柴桑、寻阳两县,会成为一片泽国。

    两个县的人对彭蠡泽又爱又恨,喜欢它是因为渔民们可以每天都在湖里捕鱼,补充没有肉食的生活。顿顿有肉,是大户都比不上的日子。

    湖里有水匪,历朝历代剿之不绝,不少水匪本身就是当地的渔民。

    这两天,各水寨纷纷开动起来,还鼓动鱼户们一起在江水与彭蠡泽交汇处逡巡。

    不管是谁,发现一个悬挂着荆州大世家旗号的船队并通过不被人察觉的渠道传递出去,马上能得到一百金的赏金。

    最大的麻烦就是鱼户们大都不识字,还得派一些识字的水匪们跟随。

    尽管各个水寨和官府、大世家作对,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们对渔民们还是很和气的,也比较讲信用。

    要让渔民来选,他们宁愿相信水匪也不愿意相信官府。

    结果倒好,鱼户们一窝蜂都跑到江湖交汇处日夜守候。

    水匪们觉得无所谓,这一带太宽阔了,再多的船也监视不了整个区域。

    至于暗号最好办,渔民们相互之间联系,一般都是打个呼哨什么的,在水面上能传好几里。

    赵云船队也在他们的期盼中一点点接近。

第八十八章 赵十三陨() 
陈三这些日子分外后悔,结合张允在毒龙岛拦截船队,还不明白江陵城是他派人造谣才怪。他只是没文化,并不意味着人傻。

    自己当时咋就那样笨呢,多明显的谎言,早不出晚不出,子龙先生一招人商量海商的事情,江陵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宣传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尽管在心里认定一切都是张家习家搞鬼,却还是有些疑惑,毕竟龙王、罗刹之类的传说世代在水上讨生活的人群中扩散,反正玄之又玄。

    每个人都没见过,却每一个人都知道,只不过大家描述出来的相貌特征不尽相同。

    反正家里有了船跑货运,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再像自己一样受苦,陈三是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在海上走一遭。

    如果是假的,自然回到江陵第一件事就是为子龙先生等人来洗白冤屈。万一是真的呢?无所谓,后事全部安排好,哪怕今天死了他也觉得值。

    “公子,子龙先生!”陈三自打毒龙岛以后,每天在各条船之间来往得更频繁。这不,一不小心到了主舰行礼打招呼。

    赵云只是和煦地点点头,蒯良叫住他:“老三,我们船队还有多久才能到彭蠡泽?”

    “回公子话,小人从毒龙岛至寻阳,约莫三四日光景。”陈三恭恭敬敬答道:“我等此次还要慢一些,五六日也就差不多了。”

    他汇报完毕,在一旁弯腰立着。

    “你下去吧,”蔡瑁摆摆手,扭头问道:“子柔,你对彭蠡泽熟悉吗?我不曾记得你到此处来过,我前些年倒是经过。”

    “那你说说,”蒯良饶有兴趣:“常言那是我朝最大的湖,惜乎无缘来此。”

    蒯瑜见自家大哥渐渐有了父亲的架势,心里说不出的感慨,那一言一行,连胡须的样式都与父亲相仿。

    蔡妲夫唱妇随,跟着赵满去另一条船上去教授那些江夏蛮,额,是夏巴人,蒯瑜总是不大记得住那些土著的新名称。

    “十三,你怎么过来啦?”赵云立在甲板的最后方,见一叶扁舟站着两个人。

    “三公子,不是我,是这位庄虚庄兄要见您!”赵十三指了指身边那个文士打扮的人。

    也许夏俊派来的三人在夏巴族里是佼佼者,到了船队才发现赵家的一个普通部曲都比他们厉害,不管是学识还是武力值,令人叹服。

    尽管有夏俊打了个底,他们在语言和文字上哪怕和一些荆襄世家部曲都比不上,埋下头专心跟着赵满一起学习。

    有他们做榜样,部众都很老实,每天规规矩矩的模样,就像书院的学子。

    穿着精美的文士服,庄虚和其他夏巴族人终于换下了出生以来就一直用的麻布衣。

    他最大的本领,就是把师父夏俊教授的易经学得七七八八。

    有些宽大的衣服,也不能遮住他壮实的身躯,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

    “子龙先生,刚才虚无意间卜了一卦,前面有血光之灾。”庄虚看上去忧心忡忡,在和其他人礼貌地打招呼后,轻声禀报。

    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他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说出来。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赵云眉毛凝成一团,十分纠结。

    他很不明白现代人为何对占卜之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个个都读着圣贤之书。难道都没听说过子不以怪力乱神这句话吗?

    原本对夏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