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130部分

赵云-第130部分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很明显了,目标就只有一个,作为外来户的护鲜卑校尉赵孟就是他们的打击目标。

    赵云想到了,徐庶显然也想到了,两人对望一眼。关羽还在皱眉思索,不过应该有所发现。

    “子龙贤弟,不能不说,你这一招非常厉害。”钟钊侃侃而谈:“从大辽河这边出击,整个东部大人的地盘,都在你们的攻击之下。”

    “同时,赵侯爷在南边,时不时双方可以合击,鲜卑人该头疼了。”

    很显然,他的阅历比其妻舅要丰富,对于战争的理解更为透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赵家军的目的。

    “可是现在的高句丽人不安分啊,”赵云微微一叹:“我们想要全力去打鲜卑人,他们要在后面给我们来一下,就会前功尽弃。”

    “有大辽河隔着,你们怕什么?”钟钊随即大惊失色:“水位早就下降了,原来他们还背着我,可想我自诩聪明,却也被高句丽人给骗了。”

    “还是北上吧,子龙。”徐庶叹了口气。

    “北上啊。”赵云重复着这句话,心里满是苦涩。

    当初定下的战略目标,也是把鲜卑人打疼,凭着护鲜卑校尉目前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消灭这个种族。

    谁料到节外生枝,初战就压着了高句丽人的神经,这仗还怎么打?

第七十六章 玄菟郡少年英杰() 
正在此时,部曲来报,有人拜访,估摸着这次应该是玄菟郡的家族,赵云试探一句:“姚兄、钟兄,你们要见玄菟郡之人吗?”

    姚静皱皱眉,正要说话,钟钊没好气地说:“为何不见?不管是大兄你还是我姓钟的,并没有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

    “反观这些人,他们才对不起姚家人。不要说那个破太守,要不是他在暗中捣鬼,你至于今天的生活这么窘迫吗?”

    “再说了,公孙家在对付姚家的时候,这些家族可有半分言语?”

    听说来的是几个少年人,赵云并没有要出去的意思,几位少年郎而已,哪怕再礼贤下士,也不至于出营门去迎接一些少年人。

    当然,如果是他们的父辈前来,那就必须要出去,毕竟那一批人现在正当家作主,一不小心就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齐欢兄弟,多年不见,你越发壮实了。”赵云看到赵齐欢,眉毛一扬:“你后面这几位,当是玄菟郡的少年英杰吧,何不介绍一番?”

    “见过三公子,此为何阳何伯阳何兄,乃何家嫡长子。”赵齐欢盈盈一笑,来不及寒暄就进入了角色。

    “这一位是张舒张潜望张兄,乃张家嫡长子。最后这一位,是向召向仁文向兄,乃向家嫡长子。三位听闻三公子扎营在城外,特来拜访。”

    旁边的钟钊与姚静,没听他说到一个嫡长子,嘴角就是一抽,因为他们自家都不是,才导致今天的境地。

    两人干脆不发一言,看三位少年郎如何表演。

    “云初次来到辽东之地,整需要各位贤达相助。”赵云郑重抱拳:“三位前来,让云久旱逢甘露,多谢了!”

    “子龙公子多礼!”三人忙不迭还礼。

    开啥玩笑,尽管他们的脚步没有走出玄菟郡。赵家麒麟儿的大名,早就随着各种消息传到这里,可以说三人都是他的粉丝。

    现在更因为其父被封护鲜卑校尉,自己甘当先锋。能文能武,如何担得起他的大礼。

    “其实,子龙,你我乃表亲。”张舒一脸笑意:“玄菟张家,为渔阳张家的分支。家父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成年时到了此处。”

    “云见过表兄!”赵云有些讶异,却并不惊慌,多了一层亲戚关系,相比张家人能比其他家族更为上心。

    而且他们还可以带动其他家族,对北伐大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公子,出城之前,某已处决高句丽人奸细。”赵齐欢禀报:“除了公孙家,其他家族目前的心都向着护鲜卑校尉。”

    既如此,自己在玄菟郡的所作所为,就减少了一分暴露的危险。

    然则。此地为边疆之地,正如渔阳郡一样,大的汉奸能轻易被揪出来,小的汉奸仍然存在,这些人根本就不晓得谁是谁不是。

    不过,大势力成为奸细,其渠道必然就比小奸细要宽广得多,可谓神通广大。

    看看文思凡,竟然敢与一郡太守在好多事情上分庭抗礼。

    当然,赵云也不可能不口头表彰下:“劳东年叔费心了。一般在边疆之地。奸细如过江之卿。有些时候,异族一直居住在我汉地,简直就无法分辨。”

    见他们不着急,自己也懒得揭破。你们想闲聊我陪你们就是。

    在谈判中,最先开口的一方,往往就是作出让步的一方。赵云这几个月可深谙其中之道。

    “子龙公子,不知此次大军西进,可否有用我向家之处,但说无妨。”果然。向召忍不住,为了表示诚意,他还加了一句:“来之前家父言明,我向家全力以赴。”

    “家父来之前也曾嘱咐阳,”何阳急了,自己咋不先开口呢。“要打胡人,我何家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力出力。”

    “哈哈,赵家乃张家姻亲,本身就是一家人。”张舒成竹在胸:“即便我张家就此残破,也在所不惜。”

    “云代父亲谢过三位。”赵云重重抱拳:“北方异族,我等深受其害,向兄应该感触最深。”

    “是啊!”向召叹息道:“想我向家,当初在辽东之地,可谓家大业大。一场和匈奴人的战争,迫使家族东迁。”

    “谁知鲜卑人慢慢壮大,北方的高句丽人也逐渐崛起。不要说朝廷,就是我们向家私下,也曾和他们大小战不断。”

    “此次连根拔除,不管是朝廷还是我们赵家,有心无力。”赵云实话实说:“然则,护鲜卑校尉重开,朝廷还是想在这边有所作为。”

    “此诚多事之秋,首当其冲,为西羌人的叛乱,连辽东诸郡都抽调劲卒前往。”

    “我汉人与北方异族之间,必然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倒下。”

    “可我大汉疆域辽阔,最后的胜利者,自然为我们汉人。”

    “此言大善!”向召闻言,不顾礼仪,使劲拍了下大腿。

    此处为军营,大家都是年轻人,也没有人去责怪他失礼什么的。

    向家久处边疆,举止言谈,都带着彪悍之气:“就像钝刀子割肉,一点点地不断去割。或许刚开始的时候,胡人还不觉得疼。”

    “等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地盘只有很小的一块,纵然想反抗,却已有心无力。”

    啊?温水煮青蛙!赵云想不到现代人已经懂得了这道理。

    “不知向兄可曾把你的想法和令尊说过,”他不动声色:“还有公孙太守,此人为本地最高长官,当尽心竭力为胡人计。”

    “公孙家么?”何阳鼻子里哼了一声:“能不在我们打胡人的时候捣乱就好了。”

    原来,玄菟郡自姚光罹难以来,数次组织过对高句丽人的战争。

    可随着新的公孙太守上任,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措施。

    用他的话说,先把他们的资源慢慢掠夺过来,等到他们没有资源可用的时候,再实施雷霆一击,不同意这些家族的做法。

    很难说两者之间谁对谁错,在历史上,公孙域的继承人公孙度开始发力,一举打败高句丽人,北拒胡人。

    在势力最鼎盛的时候,还派遣军队,到隔海相望的青州建立桥头堡。

    惜乎,辽东毕竟是弹丸之地,尽管趁着中原战乱做出了最大的成就,也就技止于此。

    “三位前来,是鼓动我们对高句丽人动手吧?”赵云发问:“可我们面对北方和西方两面的敌人,谁能教我,如何开局?”

    他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三人。

第七十七章 如何北进() 
“子龙公子,对不起,是召等心急了。”向召别看表面上很是粗犷,却又是四人当中最为心细之人,“各位与你在中军大帐,自然为你腹心。”

    赵云不由暗中一叹,此人不愧在军营中间呆过。

    因为涉及到军国大事,必然就要保密。可以说,只要大家在一起研究明白,所有的人都将和部队一起行动,直到行动结束。

    “颍川徐庶徐元直!”徐庶也不多话,率先自报家门。

    “河东关羽关云长!”关羽脸上没有啥表情。

    “可为校场出刀之人?”向召最佩服的就是这种汉子,在公孙家的地盘上,就敢肆无忌惮,悍然拔刀,一怒杀人。

    他也曾向往这种行为,可惜不管在玄菟郡还是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向家本身就是玄菟郡的家族,他要这么做,就会把家族陷入天大的麻烦。

    而到其他地方,人生地不熟,估计他连举刀的勇气都没有。

    旁边的赵齐欢与何伯阳、张潜望一脸崇拜,简直就把他当成了偶像。

    徐庶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看来帅是不能当饭吃的。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很帅,要不然在荆州,老蔡家也不能把姑娘嫁给自己。

    “然也!”关羽惜字如金,不肯多说一个字,没料到让四人眼里更是冒起了小星星。

    男儿当如是,他们在心里不由暗叹。

    “姚家姚静。”他连拱手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把双手合拢又放下。

    “可是姚平章先生当面?!”何阳大惊失色。

    当年姚静北返边疆,这里的大小家族全都知晓。可太守有意压制消息,最后大家不了了之,不再听闻此人行踪。

    “正是!”姚静心里一暖,这时才抱拳行礼。

    对于姚光,他们都是很钦佩的。一个边郡太守,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毅然挥军。直击高句丽,扬我大汉之威。

    对他的子孙,如果有可能,自然会照顾。可头顶上公孙家确实目前还没有任何家族敢于挑战其权威。

    “颍川钟钊钟有悔!”他最后抱抱拳。算是见过四位小字辈。

    在他们眼里,包括赵云,都是比他们要小一些的人物,能够平辈论交已经很不错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然会有一定的规矩。除非你已经达到了让别人需要重视的地步。

    很显然,赵云与徐庶、关羽都有这个资格,眼前四人目前还需要时间来证实。

    “阳窃以为,该北进!”何伯阳目光熊熊:“余读遍历史,发现所有的胡人,都是在弱小状态下不被汉人重视,才成大患。”

    “今日高句丽人,不过区区十多万,当尽除之。不然,他日又是另一个匈奴与鲜卑。”

    确实。从西周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

    特别是现在已经远遁漠北的匈奴,蔓延了从春秋到汉朝这么长的时间,在此之前,还有烽火戏诸侯时就有的犬戎之类的胡人。

    赵云几人对视一眼,想不到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何阳敢于率先发言。

    不管在什么场合,第一个出场的,就会受到别人最多的检验。

    “可我赵家,得到的命令为拔除胡人。”赵齐欢和三人平时关系不错。涉及到家族利益,当据理力争。

    “我家主为护鲜卑校尉,不是护鲜卑与高句丽校尉。或许在朝廷眼里,小小的高句丽还不值一提。”

    “贸然与他们开战。打赢了是应尽之义,打输了我赵家必然受到朝野的口诛笔伐。”

    其他三个人目前的家族都在玄菟郡,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高句丽人,毋庸置疑,他们肯定要为自己的家族着想。

    赵齐欢的声音越说越大。满是激愤。他带几人过来,是想为护鲜卑校尉此次征伐出力,而不是为玄菟郡来清除障碍的。

    “齐欢,稍安勿躁。”赵云温和地笑笑:“向兄与表兄还有何话说?”

    当领导,在他看来并不难,就是要平衡下面人的意见,一般的时候取中间的道路,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不伤及任何一方。

    “子龙公子,召也支持先打高句丽人。”向召一脸坚定,他扭头看着姚静:“我玄菟自从姚光老大人罹难以来,连年与高句丽人大小战不断。”

    “近两年来,公孙太守的措施还是很有效果。他们各部族之间为了利益的争夺,已经打得不亦乐乎。”

    “表弟,我们又回到起先的问题上来,采用钝刀割肉。”张舒分析道:“设若以雷霆之势,我方必然遭至高句丽人的联合。”

    “表兄,有些为难。”赵云苦着脸:“诚如齐欢所言,家父为护鲜卑校尉,职责自然是先把鲜卑人降服。”

    “可以这么说,采用温水,不,钝刀割肉的方法,诚然可行。然则,时间愈久,父亲面临的压力就越大。”

    一时间,营帐里陷入沉默。

    别看赵云这边目前人还不少,可他毕竟是偏师,而且要率先攻向鲜卑人的,才能给后续的进攻带来战机。

    否则,此次全国声势浩大的杀胡令,只能为一纸空文,赵家也会变成各个家族的笑柄。

    “是啊,”钟钊也愁眉苦脸:“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

    “设若我们首先去打鲜卑人,毕竟汉人不是游牧民族,攻下来的地盘,迟早就要退出来。”

    “可以说,等我们一走,不是鲜卑人还是高句丽人,会占领我们辛辛苦苦得到的成果。仗打了白打。”

    至于姚静,他本身就没有经历过啥战事,又没有钟钊一样到处游历,只能作为一个旁听者,把他们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下去好好揣摩。

    “庶有一计,”徐庶作为军师,他的地位现在就显露出来:“打高句丽人,可以采用此次和鲜卑人一样的行动。”

    “叔父在那边依然一日紧似一日,不断给东部大人制造压力。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打一些十拿九稳的战,让鲜卑人更加恐慌。”

    “在此之前,我们的目标就是高句丽人。然则,这就需要调动乐浪郡一起出力。”

    “可那边面对的是高句丽人与三韩,就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配合。”

    “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尝试才对。”赵云伸了一个懒腰:“设若我们此次为他们剪除了北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