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之南方王-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将军息怒!刘百户不过是酒后失言罢了,虽然言辞不当,却也罪不至死。今日乃是苗某人设宴,还请将军看在在下的薄面绕过刘百户吧!”
一旁本双目奕奕有神地打量刘世玉的苗文宇闻言大惊,连忙起身安抚郭英鹏道。
“好,今日若非苗镇守为你求情,定斩不饶。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出去,打20大板!”
郭英鹏闻言也觉自己有些反应过激了,若是将刘世玉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斩了,他麾下那些悍卒恐怕还将引起风波,当即顺坡下驴道。
此时,刚刚几乎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的刘世玉却是手足冰凉,心中彻底对郭英鹏以及孙可望的秦王府失望了。
能用如此庸人为一方主将,这秦王还有何希望可言?既然你不听我劝告,必为扬武军所破,来日扬武军至,我必要取你人头,刘世玉心中发狠,朝苗文宇拱了拱手,在两名亲兵的押送下转身离去。
一会儿后,厅外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杖责声。
“大人,帐外有人求见!”
入夜,军中营帐内,刘世玉正在帐内养伤,一名士兵上前汇报道。
“哦?可知是何人?”
刘世玉闻言略感诧异,今日之事后,军中各将校恐怕会更加躲着自己吧,这时候谁会前来求见。
“小人问他他不愿说,说是大人见了便知道了!”这名士兵摇了摇头道。
“请进来吧!”
刘世玉眉头微皱,沉思了一会儿后道。
“是!”
小卒领命而去。
一会儿,一名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就在小卒的带领下进入营内。
“苗镇守!”
看清来人的长相后,刘世玉不由一呆,出声惊讶道。
“不知镇守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接着,刘世玉连忙自床榻上爬起身躬身行礼道。
一镇之守在孙可望麾下虽算不得大员,却也是实打实的五品官,坐镇一方,管理数万人,非他一名百户可比。
对于这位苗镇守,刘世玉其实并不了解,乃是数月前刚刚调任合兴镇。来到合兴后一向与郭英鹏等人交往甚密,之前刘世玉对他其实并无好感。
不过,今日苗文宇对他有救命之恩,刘世玉倒也不敢怠慢。
“刘百户言重了,你还有伤在身,快快请起!”
苗文宇连忙上前扶住刘世玉,口中客气道。
“今日在下能逃得一命,还全赖大人仗义执言!救命之恩,刘某自当相报!”刘世玉屈身不起,郑重地道。
“此等不公之事,苗某自不会袖手旁观!”苗文宇也是神色一正,出声道。
一番寒暄后,两人才相继落座。
“不知镇守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看着衣着低调,明显打扮了一番的苗文宇,刘世玉心中疑窦丛生,不由出声询问道。
“今日在大堂上,刘百户言及扬武军有可能前来袭击合兴镇,此言当真?”
苗文宇闻言看了看四周,静听了一下周边有无人偷听后,才正色道。
“自然当真,据下官派出去的人打探回来得到的消息,这两日丰宁、承台、河口三镇大军皆已出动,目标似乎是途经丰宁镇的一支商队,据传这支商队运输有可装备一万大军的精良装备。而数日前扬武军就已传出即将攻打泥龙的消息,数万大军也自麒麟城声势浩大地溯江而上,可今日来却已行踪全无,这两相结合,其中恐防有诈”
刘世玉闻言,将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道。
“你的意思是,扬武军攻打泥龙只是一个幌子,暗地里准备对三镇和我合兴镇下手?”苗文宇惊诧道。
“不错,丰宁、承台、河口三镇一直孤悬在外,呈犄角之势互为依靠,进可攻退可守,一旦入手,扬武军就可随时进攻我军和李定国军。我合兴镇又是五间县边境门户,眼下扬武军与我军已经宣战,一旦拿下三镇之地,必将对我们动手”刘世玉肯定道。
“如此说来,恐怕扬武军已经进攻在即?”苗文宇皱眉道。
“不错!”
“不知刘百户认为眼下永州局势如何?”
苗文宇闻言沉默良久,思量了一阵后才再度抬头看向他道。
“扬武军强,我军暗弱!”刘世玉想了想道。
“呵呵,暗弱?刘百户久镇边地,对于秦王府内部的情况恐怕还不太了解。自打主公称王以后,大肆扩建宫殿,广招秀女,充斥内宫,生活奢靡荒淫,长期荒弃朝政,治下百姓早已是民不聊生。在边境又与李定国军大战不断,柏坡之战后,我军中精锐几乎已经损失殆尽。眼下虽仍由数十万之众,却全都是刚刚招募的乌合之众,仅有镇东将军冯双礼将军麾下存有数万精锐,被扬武军军师徐庶率兵牵制在八角沟一带,动弹不得。
大肆扩编大军使得各县境内的青壮已经为之一空,各地良田荒芜,民生凋敝,就算没有扬武军和李定国军的攻击,我军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了。如此内忧外患之际,主公却未有丝毫振作之相,覆灭不过旦夕之间罢了!”
一想到孙可望军内部现今的实际情况,苗文宇语态悲凉地道。
“那镇守大人的意思是?”
刘世玉也被苗文宇描述的情况惊到了,他虽感觉到了事态的不妙,却从未想到过会严重至此,转念一想不由出声道。
“刘百户以为扬武军如何?”
苗文宇闻言镇定自若地出声道。
“这,,,,,,”
就算是心中有所猜测,刘世玉还是被苗文宇的话惊到了,看样子这秦王府治下早已有人心生异心了。
“铛铛铛~”
“敌袭!”
就在刘世玉愣神之际,帐外传来了激烈的警钟声,敌军攻城。
第九十二章 奇袭合兴镇()
因为为郭英鹏不喜的缘故,刘世玉和他麾下的100将士一直都是常驻北城边上,不管是否当值,一旦遇事,都得顶上。
当他和苗文宇两人掀开营帐走出来时,整个合兴镇的南城门方向已被火光照亮,喊杀声响彻夜空。
“报!大人,是扬武军,他们正在攻城!”
两人刚一走出来,一名士兵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向刘世玉汇报道。
“扬武军!”
刘世玉闻言一震。
“南门外2000扬武军趁夜来袭,当值的王百户他们没有防备,很快就被一小股扬武军拿下了城头,正在城上僵持!”这名士兵接着汇报道。
“刘百户,可愿为我五县百姓求得一片安宁!”
听到扬武军来袭的消息,苗文宇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激动之色,转身向刘世玉正色道。
“敢不从命!”
刘世玉闻言也是神色一震,毫不犹豫地应从道。
“传令,全军集结!”
当即,刘世玉立即下令道。
100士兵很快集结完毕,往城南方向迅速而去。
“快跑啊!”
“扬武军杀进来了!”
沿途所过之处,城内却已是一片混乱,军中的主将郭英鹏、千户邓禹等人在苗文宇的宴席上就早已大醉,没有人出面整顿的守军乱成一团,一些胆小的士兵更是惊慌失措地准备逃跑了。
“我乃镇守苗文宇,所有人不要乱,当朝无道,随我迎接王师!”
眼见守兵乱成一团无人整顿,苗文宇挺身而出,朝着乱兵大声喝道。
“迎接王师!”
“迎接王师!”
一旁的刘世玉见状也当即带领着众士兵大声喝道。
一行人,一路边大喝着往南城赶去。
路上的一些溃兵见状,也纷纷找到了主心骨,加入了进来。
在这乱世,对于这些当兵的来说,他们并不在意是谁主政,只要能活命,能吃饱就够了。
犹如滚雪球一般,原本仅有100人的队伍迅速壮大,等到刘世玉他们赶到南城门之时已有近600人。
“杀!”
“啊!”
南城外,一架架攻城梯上,无数的水师北营将士正在奋力地攀爬着,城墙上中段处已有数十名士兵站站稳了脚跟,正一边抵挡着城墙上守军士兵的反攻,一边扩大防线,以便让后面更多的士兵登上城墙。
“放箭!”
城墙门楼上,当值的守军百户王难正在指挥着麾下的士兵向城墙上的水师北营士兵射击。
在那里,正有大量的己方士兵和水师北营士兵纠缠在一起。
不过,王难此时也顾不上这么多了,这些水师北营士兵个个骁勇无比,实力远胜己方士兵,若是让他们继续这样将战线扩大下去,合兴镇必将失守。
“咻咻咻咻~”
“啊啊啊啊~”
上百支箭矢不分敌我地射向城墙,一些守军士兵和水师北营士兵应声而倒。
城墙上,沿途也不断有守军士兵赶上城墙,抵挡扬武军的进攻。
“嘿!“
“咚!”
城门下,城门处数十名水师北营士兵正扛着枞木撞击城墙。
“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正在城墙上的王百户等人奋力抵挡之际,城楼下却传来了一阵激昂的劝降声。
循声望去,当王百户他们看到领头的苗文宇、刘世玉,以及他们身后的数百守军之时,城墙上一下陷入了沉寂之中,心中也开始动摇了。
这镇守都投降了,他们还如此卖力干嘛。
主降的思潮迅速占据了上风,一些见机得快的士兵更是直接放弃了防线,往城下苗文宇等人的方向撤来。
“接管城楼,升白旗!”
苗文宇也是果决,当即出声向一旁的刘世玉下令道。
“是!”
刘世玉迅速领兵而去,城墙上的防守士兵见状也纷纷不敢阻拦。
很快,在攻上城墙的水师北营士兵疑惑地目光中,原本防守的守军士兵也开始后撤,让开防线,任凭水师北营士兵不断攻上城墙。
“大人,这是?”
下方水师北营中军处,看着速度骤然加快的己方士兵,副手向俞大猷疑惑地道。
“敌军准备投降了!”
俞大猷闻言淡然道。
“大人,合兴镇镇守苗文宇请降!”
果然,他话音刚落不久,一名传令兵就迅速前来向他汇报道。
在火光中,也可看见一杆白旗慢慢升空,在夜风中迎风招展。
“传令,大军入城!”
俞大猷见状单手一挥,果断下令道。
“大人,以防有诈!”
一旁的水师北营副校马林出声劝谏道。
“无妨!对方若是不识趣,剿灭即可!“
俞大猷闻言却是冷然一笑,轻声道。
俞大猷倒也不怕对方使诈,他所部虽是水师,但以原俞家军为班底搭建起来的水师北营却是扬武军中最早成立的一支强军,不管是水战还是陆战都十分强悍,一旦城门洞开,绝非合兴镇的守军可比。
“苗文宇恭迎将军!”
“刘世玉恭迎将军!”
俞大猷帅军入城后,苗文宇、刘世玉两人早已带兵恭候在那里,城墙上的零星战斗也都已平息。
“都起来吧,二人既已弃暗投明,今后我们大家就是同僚,你们立刻带人封锁府库,安定民心,但有烧杀抢掠,**妇女者,杀无赦!”
俞大猷见状连忙双手虚扶起起两人,看了混乱的城内下令道。
战争对城池破坏最严重的往往不是战争本身,反而是一些暴民趁势作乱对百姓造成的伤害更大,派苗文宇、刘世玉两人稳定局势最合适不过。
“喏!”
两人对视一眼,相即应诺道,眼中都隐隐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俞大猷入城后并未因他们降将的身份有丝毫看低之意,也未有下令追击守军主将郭英鹏等人之意,反而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他们封锁府库,安定民心,这才是真正做大事者应有的气度。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俞大猷的行事作风中就可以大致看出扬武军的志向非小,这也正是他们一直所期望的。
心中充满干劲的苗文宇、刘世玉两人带兵迅速前往城内各地,开始封锁仓库,平定乱局。
很快,随着2000水师北营大军的全部入城,各个关口要道全部纳入扬武军的掌控之中,残余的守军也在苗文宇、刘世玉两人的劝说下纷纷放弃抵抗,城内的动乱迅速平定下来。
战后清算,整个奇袭合兴镇的战斗中因为苗文宇和刘世玉两人的主动投诚,2000水师北营将士仅有60多人阵亡,100多人受伤,歼灭守军300余人,俘虏上千人,仅有原合兴镇守将郭英鹏带着邓禹等数十名心腹不知所踪。
在不到1个时辰的战斗中,水师北营仅有在最初的登城站中遭到了激烈反抗,伤亡也主要集中在登城战中。
对于郭英鹏、邓禹等人的逃亡,俞大猷倒不在意,这等庸人抓与不抓都并不重要,反而是留在孙可望军中说不定更有用。
大局平定后,俞大猷下令大军城内休整,等待后续援军到来。
“俞大人,眼下拿下合兴镇,五县之地已是洞门大开,境内百姓在孙可望的统治下也是怨声载道,渴望明主久矣。以主公在永州的声望,所过之处必定望风而降,属下愿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镇守府内,刘世玉神态略显激动地向俞大猷谏言道。刚刚投效,正干劲十足的苗文宇、刘世玉却不愿放过这个攻城掠地的大好机会,正可以作为他们的觐见之功,以便在扬武军中立足。
“振子(刘世玉字)勿急,你们能有此心甚佳,对于五县内部的情况我们也早已是知之甚详,眼下孙可望麾下的秦王府内忧外患早已到了奔溃的边缘,就算我扬武军不兴兵讨伐也必遭灭亡。所以,此番战事主公心中早有定计,我等无需忧虑,稍后自知”
对于两人急切立功的心思俞大猷十分明白,闻言不由出声安抚道,话语中也稍稍点了点后续战事计划,以免他们急于求成,坏了主公大事。
“是,是属下心急了!”
刘世玉闻言身形威震,轻声应诺道。
看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