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文化抵抗最前线 >

第294部分

文化抵抗最前线-第294部分

小说: 文化抵抗最前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导演身手灵活,躲开了大部分,就不是烫红手臂的问题了。

    从此后,谁敢危险的端着水靠近导演十米以内,都在第一时间被保安赶开。

    当然,除了四个女孩,没人知道很傻的美女,这个月的总收入很不错。

    唔,这些都不是让小帅哥们痛苦的,真正痛苦的,是印度小帅哥因为天然原因不容易被察觉,偶然的机会,现导演的私人洗手间也被人占领了。

    就是那四个女孩其中的一个,满面红晕、躲躲闪闪的走出导演的私人洗手间。

    导演可真是敬业啊,去个洗手间,都不忘给女主角讲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们从昨天开始,又突然不焦急了。

    果然做导演就是好,哪怕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指导演技,跟咱们这种,只能去门口加双岗的公共洗手间的小演员不同啊。

    可是我们的双岗洗手间,是人太多排队。

    好吧,导演的双岗洗手间,同样是人太多,美女在排队。

    ……

    就算这么不平衡,四个小帅哥一样敬业,更加努力。

    现在他们也知道导演而精确身份了,自然知道了《暮色》在选角。

    别说我们不行,谢尔顿高高瘦瘦的,正适合爱德华。

    印度小帅哥无论肤色还是身材,雅各布都不需要再选了。

    另外两人也不认为自己彻底没机会。

    吉姆·帕森斯(谢尔顿),还有个不为人知的优势。

    他看过《暮色》,觉得爱德华这个角色和自己真的太像了。

    爱德华是人生的前九十年都对女人没兴趣,喜欢贝拉无非是储备长期甜点。

    自己也有类似的困扰,和另外三人在一起时刻伪装喜欢女人真是越来越难受了。

    (吉姆·帕森斯21年9月斩获艾美奖“最佳喜剧男演员”后向男友求婚。)

    那么多演员中,真正能理解爱德华的可能只有自己。

    这方面,相信导演和自己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他写出了那么gay的一个爱德华,只要是gay都能看懂他的内心世界。

    哪怕导演私人洗手间后来有六个美女进出,吉姆·帕森斯也相信那是导演的伪装,内心一定很痛苦。

    ……

    宁匀正在为另一件事情痛苦,《暮色》的选角不能再拖下去了,自己左躲右挡,私人房车里藏猫猫,还是被前仆后继的女孩们逆推了好几次。

    精神不济,公粮不足,瑟琳娜那边都不满意了。

    就算是为了血族牺牲小头,也不能太过分啊。

    七个女孩里,身材爆好的凯特·戴琳斯先被淘汰了,完全不适合贝拉的角色。

    阿曼达·塞弗里德也不行,哪怕她逆推的最恨,放得最开,叫声最大,都改变不了少女观众们看她不顺眼。

    某某不认账不是宁匀的风格,只好用其他方式补偿了,而补偿方式,保证满意。

    实在不行还可以丢出些剧本。

    盖尔·加朵由于出身与经历的关系,过于强硬,也不适合纤细敏感的贝拉,她的身高也不太合适。

    布莱克·莱弗利一样被淘汰,美艳过了,也太成熟。

    剩下三个女孩,全都有演贝拉的潜力。

    原版的克里斯丁·斯图尔特的确很有阴郁的气质,适合血族。

    后来的演技也还可以,可在《暮色》中,她的演技没怎么挥,很多原著的粉丝都不喜欢她。

    与她拥有类似阴郁气质的鲁妮·玛拉,看起来是更合适的选择。

    因为鲁妮·玛拉阴郁而不阴沉,比斯图尔特多了一份纤细温柔的气质,更优雅,更贴近贝拉的角色。

    《暮色》全书都出充斥着敏感和抒情,简单说,就是正常人不那么说话。

    克里斯丁·斯图尔特阴郁足够了,甚至太过了,但远远不够文艺。

    在电影中,她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内向女孩,会让人担心她自杀,却没人认为她有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鲁妮·玛拉,看起来就是那种有内涵、有内容的女孩,说这样的女孩不爱都没人信。

    另外,鲁妮·玛拉是那种很独特,却难以让人嫉妒的女孩,几乎不能把碧池的标签贴在她身上。

    这种气质对《暮色》的粉丝很重要,毕竟她们更爱的是爱德华和雅各布。

    爱德华怎么能喜欢少女们眼中的碧池呢,雅各布也爱碧池,那世界要坍塌了。

    鲁妮·玛拉是和是少女们能接受的角色,与原书的贝拉气质也更接近。

    爱德华喜欢她,至少不会让少女们觉得爱德华眼瞎。

    在《生活大爆炸》的表演里,宁匀也能看出她的演技水平在快进步。

    事实上,这几个女孩,每个人都不是简单人物,每个人在努力搞好和重要人物关系的同时,不忘时刻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名是侥幸,但没有努力根本不会有那种侥幸。

    守住名声的演员,更绝不是普通人。

    (。)8

第四百一十七章 纯真经典() 


第四百一十八章 风的力量与胸的力量() 
一项洛杉矶最新的随机百人调查(14…34岁)显示,听说过《暮色》名字的占71%,准备要看这本书的占29%,看过书的占12%,喜欢这本书的占7%。

    因为洛杉矶的特殊情况,这样的数字,不能代表其他地区,但也说明了《暮色》现在有多么火热。

    更有趣的是,听说过作者名字的,惊人的占据了超过一半比例,作者对自我的营销极其成功。

    另外,更重要的数据,根据《暮色》改编的影片上映的话,有兴趣观看的占39%,如果口碑好朋友们宣传的话,不感兴趣的那部分,也愿意去看看。

    一部影片在远未开拍的时候就有这么好的数据,非常罕见,也只有《星球大战》系列可堪比拟。

    在2004年,哪怕是知名漫画改编,都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曾经拍摄过的都不行,《蝙蝠侠》、《蜘蛛侠》、《超人》,只有有过重启系列第一部的好成绩,续作才会有这样的影响力。

    如果不是续作,只是重启系列的第一部,那么人们往往不会这么感兴趣。

    电影公司们对《暮色》的这些情报很重视,根据畅销改编的电影作品,好莱坞历史上很多,但从来没有一部像《暮色》一样未映先红。

    过往的作品,无非是在原著读者之中产生期待,原著读者之外的人几乎不会关心。

    好莱坞喜欢改编作品,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哪怕不成功也赔不了多少,有原著读者作为基本的保底观众,票房就不会很难看。

    好莱坞喜欢大明星,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粉丝,就有基本票房,只要片子不太差,就有强烈号召力。

    可是,当改编作品真正上映之后,往往和预期不同,一旦不符合原著读者的心意,那些读者宁可弃看,也不走进影院。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好莱坞就发现,原著改编的作品,比起纯粹原创作品,有优势,但只占一点点,还会约束导演创新,束手束脚。

    可《暮色》现在的形势很不同。

    首先,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暮色》是一本浅薄的书,少女读者没问题,成年读者不降低自己的智商,是读不下去的。

    这样特定的读者群,不会像那些有深度书籍读者群那样,对改编的电影要求太高,过于挑剔。

    《暮色》的粉丝年龄较小,忠诚度极高。不公开的调查显示,哪怕拍出垃圾,读者们也买账,也会贡献票房,无非是只买一次,不看第二回。

    其次,这部影片的改编难度很低,拍摄难度也不高,天然适合电影。还有好几部续作。

    最关键的,《暮色》的作者就是这部影片的导演,人们对于一个作者转行导演,拍出什么样的片子,很有兴趣。

    这些全都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代表着稳赚不会亏的金钱。

    从电影商业化的第一天开始,商人们就在努力寻找一种绝对赚钱的方式,大众都喜欢不会赔钱的影片。

    可直到今天,也未成功。

    拍摄前多么看好的影片,一样会失败。

    明星是个好方式,这才有明星们片酬高涨,可明星们也会失败。

    《暮色》现在看起来绝不会失败的样子,因为不计较质量的粉丝太多了。

    好莱坞的公司们不能说喜欢《暮色》的成功,但至少是乐于见到《暮色》成功,因为这种成功可以复制。

    就如同原世界《哈利波特》成功之后,一大堆系列,针对青少年读者的,易于理解的,有冒险、有纠结、有三角恋,大堆的改变成电影一样,这个世界的好莱坞公司,也看到这条复制成功的路线,也做好了复制的准备。

    在《暮色》还未拍摄的时候,就有人在市场上寻找类似的畅销书。

    可惜像《暮色》作者这么能作的,还没找到……

    为了看到成功,复制成功,好莱坞的大公司,未给《暮色》设置任何障碍,还有意无意的给予方便。

    ……

    听说街拍很帅气的作者,要执导《暮色》的消息后,粉丝们欢呼庆祝,路人们好奇不已,可还有理智派,非常不看好作者的行为。

    这些理智派,当然就是当初想教导少女们人生经验的一类人。

    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拉走了很多路人,保持和他们一样的看法,都不看好作者兼职导演了。

    谈技术,谈能力,作者的粉丝们会把任何质疑作者才华的坏蛋,攻击的体无完肤。

    那么就只好谈思想了。

    他们说的好有道理,连少女粉丝们都表面拒绝,内心犹豫。

    “导演的潜在特质,在书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体现出,他就是个gay!”

    “选男主角的时候,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导演全程参与,很有兴趣。”

    “书写多少字都行,拖拉读者买账就没事儿。可导演这么水的文字,电影会变成什么样?剧组里他最大,没人能制约他,我可不想看到三小时长的《暮色》,两个半小时贝拉自言自语。”

    这些说法确实影响了不少人,《暮色》书籍的毛病,看过的人都知道。

    作者无法导演自己的书,道理也在这里,任何一本,压缩到一个半小时电影的时长,都要砍去很多内容。

    《暮色》最该砍掉的就是贝拉无穷无尽的心理活动,可谁都知道,这是作者最喜欢的部分啊!

    化身成导演的作者,真的能掌握好吗?

    无数粉丝们期待着导演证明自己,期待着诱tube的上线,因为那上面有导演的作品《生活大爆炸》。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骂导演的很多,好像在故意挑衅粉丝们的神经一样。

    总之,没有冲突,没有水军,就没有名声。

    然而怀疑导演,好莱坞有点关系的人物都毫不担心,试镜的演员也对导演很有信心。

    导演可不是只有《暮色》一部作品,《生活大爆炸》的部分剧本,甚至全部剧本,有关系的人都看到了。

    看过《生活大爆炸》的剧本,就知道导演写《暮色》的时候,无非是讨好读者,纯商业化罢了。

    《暮色》无法代表作者的任何想法。

    《生活大爆炸》的剧本,体现了导演对商业化剧本另一方面的掌握,十分精彩。

    当然,最终效果还要看成片。

    唔,这些人和粉丝们路人们一样期待诱tube上线……

    终于,在人们对导演的争论又一次达到的时候,对导演的另一个作品,《生活大爆炸》无比期待、心痒难耐的时候,诱tube网站上线了。

    上线这么晚,一直都在解决技术问题。

    网站本身并不难,安全性也好解决。

    关键是视频格式,h。265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选择h。265会大幅度降低服务器投资。

    基本相同的图像质量下,码流只有这时期主流格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可是h。264才刚刚开始制定,距离h。265还很遥远。

    即便宁匀能提供技术,但专利问题也不好解决,很多专利绕不过去。

    关键无论压缩还是解压缩,h。265都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稍差一点的电脑播放的时候都没法流畅。

    这对视频网站可是致命打击。

    另一个没有专利麻烦的选择是vp9,但远没有谷歌吹嘘的那么好。

    在解决专利问题,以及努力推动h。265硬件解压电路加入下一代显卡核心问题上,耗费了太多时间。

    后来宁匀想明白了,无非就是烧钱,晚一点没事儿。

    解决完这些麻烦后,诱tube终于上线。

    可以自。由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是个很棒的特色。

    可私人视频缺少足够吸引力,是原世界诱tube长期困扰。

    用户的忠诚度就更别说了,如果不是谷歌的名气加成,和海量投资,诱tube被人超过也不新鲜。

    宁匀采取基本是后期视频网站成熟做法,构架以及方式。

    用户的私人视频可以上传任何网站,但有版权的自制视频,只能在诱tube观看。

    诱tube这个网站,因为《暮色》作者的“强力推荐”,因为互相想打对方脸的人实在太多了,在这个世界的知名度不是一般的好。

    堪称盛事般的万众期待。

    能够完全免费观看的剧集,正版的不是网友分享的剧集,在2004年的时候还很新鲜。

    这个时期,连电视台的网站也不会在网站上放上自己的节目。

    在重视版权的国家,喜欢分享的人不少,但观看的时候,多少都有些提心吊胆,严重了会坐牢。

    下载也是一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能力,就算只有一点难度,也阻碍了很多人,远不如直接打开网页观看方便。

    更贴心的是,诱tube完全没有广告,页面清爽干净,操作符合习惯。让访问者,一上来就有个好心情。

    早期的视频网站,即便刚开张也不能空空如也,等待用户上传。

    没节操的可以直接用侵犯版权的资源,假装是用户长传。

    有节操的就只能自己随便拍点动物视频,填充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