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300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300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两个问题洪涛其实已经想清楚了,但他不想自己拍板来决定国家政策,这样会把帝国官员养懒、养笨、养成应声虫。他们必须要有当家做主的觉悟,必须阐述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必须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洪涛就是不说自己的想法,非得让在座的这些帝国高层动脑子琢磨,不怕想法错误,就怕你不想。

    “……我觉得陛下说得……”慈禧习惯性的又要站队,但是话音未落,就看到了洪涛那双小眼睛开始变得一只大一只小了,赶紧又把嘴闭上了。这是洪涛要发飙的前兆,说明自己要说的东西不符合皇帝的心思,那就得赶紧改!

    “我觉得陛下说大宋朝廷现在成了一个香饽饽。其实帝国本身也变成了香饽饽。假如大宋朝廷想北伐,光靠他们那些烂兵是不够的,还得依靠帝国给大宋训练出来的新兵,所以大宋离不开帝国。与其说蒙古帝国内部对于汗位的争夺结果取决于大宋的态度,不如说现在蒙古人谁当大汗得听咱们的!这样的话,帝国在海商罢市的问题上就有很大发言权了,我建议可以把北伐问题和罢市问题放到一起考虑。”

    “大宋朝廷答应和海商们谈判,那帝国就继续为大宋训练新兵、提供武器弹药;大宋朝廷要是还顽固不化。热衷于搞斗内,那就让他们自己北伐去吧……诸位。我说完了,大家凑合听,不对的地方就当我没说,侥幸说对了,也不是我的本事,而是平时陛下教导的好。才让我懂了这么多国家大事……”如果把最后一句废话省略,再别看慈禧那张猥琐的脸,洪涛都想带头给他鼓掌了。这段话说得很有水平,看问题也看到了本质,并且抛开了个人喜好。完全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算是老成谋国之言。

    “我担心把这两件事儿搅合在一起,会引起大宋朝廷的抵触。这个两个问题一个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政策,一个是大宋内部的家事。站在帝国的角度上,不太合适直接出面干涉吧。”慈禧身边坐的就是文南,如果说帝国高层里有不讨厌慈禧的人,他必须算一个。因为他们俩平时的工作地点基本都在大宋土地上,很多事情要相互配合,私人关系也处的不错。但是个人感情不能影响公事,文南第一个就对慈禧的建议表示了部分反对。

    “我支持慈部长的建议,既然我们能和蒙古人做生意,就没理由不去用他们来给帝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必要的时候不光可以用北伐当筹码,帝国还可以去和蒙古帝国的某一方直接合作,甚至帮助他们去训练火枪兵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能达到帝国的目的,过程不重要!”第三个发言的就是帝国政府里最年轻的女部长栗娘,她和慈禧、文南两个人的说话风格完全不同,根本不去考虑其它国家的感受,百分百从帝国利益出发,一点儿人情味儿都没有。

    “那怎么成呢,帝国居民里有很多疍家人、黎人、北地汉人和海民,虽然大家并不喜欢大宋朝廷,但是更不喜欢蒙古国啊,就算是日本和高丽移民,也不会愿意帝国和蒙古国合作一起打大宋的。做为宣传部长,我该如何向国民交代?难道说皇帝陛下又娶了一个蒙古妃子,然后与蒙古国交好啦!更主要的是我们学校里的孩子,他们如果问老师帝国的敌人为啥从蒙古国变成了大宋,老师们该如何解答?总不能说这是听了栗部长的话,帝国有奶就是娘吧!等栗部长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就该明白教育孩子是个多难的问题了。”第四个发言的是黄沙,她已经接替泊珠成了帝国宣传部的部长,泊珠则继续担任教育部部长。可能因为都是女人,同性排斥吧,每次她和栗娘这两个人坐在一起,都会迸发出火花。

    “嗨嗨嗨……讨论问题就讨论问题,不许夹枪带棒的人身攻击,警告一次啊!”黄沙和栗娘意见相左并不意外,她们俩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相差很大。洪涛允许争论,但不允许搞个人攻击,尤其是把自己也捎带上,就更不允许了。当着泊珠的面暗示自己媳妇多,这不是明着上眼药嘛。

    “我对打仗、外交都不太懂……现在帝国的财政状况比较平稳,主要的支出就是麻逸城的建造和皇家海军的扩编。有了开普敦港的黄铁矿和爪洼岛的硫磺供应,帝国实际上的支出并不多,由马六甲港的税收就可以平衡……”接着发言的是新任财政部长白川三郎,哦,不对,他被洪涛改了名,叫武大郎了。对于这个日本移民的工作态度洪涛非常认可,这个家伙几乎没有任何嗜好,把账本上那些数字搞明白、搞清楚就是他的最爱。

    不过他也是个固执的人,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家里没有床、没有椅子,进门就坐在草席子上,喜欢吃米不喜欢吃面,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先鞠躬,说完了之后再鞠躬,哪怕他要骂你,也先鞠躬才骂的出口。开会的时候也一样,洪涛说了他几次,看到真改不过来,也就不说了,爱鞠躬就鞠吧,不是啥原则问题。自己还在会议室里抽烟呢,栗娘反对的次数更多,不还照样没改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在金河城里不光武大郎有这个习惯,很多日本移民都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过洪涛在一个问题上是坚决不让步的,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移民进行主动的聚集。也就是说别想在金河帝国里去形成什么高丽聚居区、日本聚居区、疍家人聚居区、黎人聚居区、******聚居区、北地汉人聚居区……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抽号模式抽出来的,抽到哪个区就住那个区。金河城里所有的居民住宅房屋都是用一个图纸建造的,一模一样,也没的可挑。假如你觉得无法忍受也没关系,城外还有更多的房屋可以选,那些房屋间隔更大,关起门来没人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就是别嫌距离远、也别嫌服务设施不完善,有舍有得,帝国政府是为大部分人服务的,不是某些人的老妈子。

    “大郎,说结果就成,过程不用细说,如果你想说,等会议结束了来找我单独汇报。”武大郎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说话总说不到点儿上,说着说着就跑偏,越说还越细致。如果洪涛不打断他,他能把过去五年的财政状况全说一遍,然后再把未来三年的财政预期也说一遍。

    “……是、非常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结论就是帝国有钱,可以打仗!”就算洪涛打断了自己的发言,武大郎也没打算饶过洪涛的耳朵,前面多半句还是废话,真正有意义的只有后面八个字。每当这个时候,洪涛就想自己改名叫西门庆,然后往这个圆头圆脑的小矮子嘴里塞上半斤硫酸铜,毒死这个废话痨。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四百一十三章 诱饵()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水利和农业部没有任何意见,不管帝国打不打仗,明年玉米就可以广泛种植了。这玩意真是好东西,人能吃牲口也能吃,可以蒸炊饼吃、可以熬粥、还能酿酒,连庄稼杆都不浪费,铡碎了就是喂牛的饲料。如果陛下想和大宋谈条件,光用枪炮不见得管用,倒不如用玉米和大宋朝廷谈条件吧。我们给他们提供玉米种子、农药,还可以教他们种。”

    “在坡地、旱地种植,每亩可以收两石,要是放到好地里种,每亩可收四五石。帝国农场里每年种两季,十石不止。农场里的北方汉人说了,如果和小麦、高粱一起搭配种植,每亩产量更高。如此神物我不信大宋朝廷不需要,不管是否打仗,有粮食吃才是根本。”

    接着发言的是交通水利建设部和农业部的双料部长黄涛,他这几年和黄海老人一起专注于培育洪涛带回来的玉米种子,不光在金河湾里种植,还拿到了卡兰巴港、马六甲港和海南岛的黎人山区去进行秘密种植试验。通过好几季的耕种、收获,这种新鲜农作物的脾气秉性基本都摸清了。现在他已经有了足够把握让玉米在任何地方生长,所以又给洪涛提供了一件大杀器!

    “……黄涛啊,你这个武器可比大炮厉害多了!不用杀人而是救人可以达到目的,这才是最高境界,佩服佩服!”听了黄涛的话,洪涛直接伸出了两根大拇指,表示由衷敬佩。黄涛这个农业部长当得很称职。如果自己的亲戚们都能和他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争不抢的安心于干这些基础工作,自己也不介意把帝国皇帝变成世袭的。可惜啊,这种幻想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

    粮食在十三世纪的威力堪比原子弹,有了它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生产力和兵源。刀枪只能破坏不能建设,而粮食则从根本上提高了国家的实力。所以说粮食比任何一件武器都有威力。

    但玉米能不能当十三世纪的原子弹呢?洪涛认为还差那么一点儿。首先就是这个年代的玉米产量并没有后世那么高,后世的玉米已经经历过几百年的选种、培育,还有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改良,再加上化肥和农药的作用,不是真正玉米的产量,而是整个农业相关科技的巨大进步。

    洪涛从墨西哥带回来的玉米现在还没有那个产量,不过被玛雅人培育了上百年之后,它也没有一些人认为的那么没用。玉米不挑地、不需要太多水、耐旱、耐寒、耐贫瘠,比小麦、水稻之类的粮食作物好种植。这些优点有什么用呢?很有用!这样的特性就让很多不太适合种粮食的土地都可以变成良田了。就算不是鱼米之乡,自己自足还是可以的。

    这就是很大的优势啊!想一想,假如一个国家只有一百亩地适合种植小麦、谷子、高粱、水稻,这些产出能养活一千个人。现在玉米来了,把以前离水源比较远、土地比较贫瘠、气候不是很好的山坡地、荒地全都利用上了,等于又多了五十亩地,那就能再多养活五百人。看到了吧,小小一个玉米。就让这个国家增加了一半人口,还都是吃饱了的。这个国家实力强了没?不是强了一星半点啊。

    那有人说了,窝头不好吃,掺了奶粉、豆腐粉、红糖和白面一起做也不太好吃,偶尔吃一顿贴饼子熬小鱼还成,要是天天啃窝头,肯定受不了!

    这话吧。要看在什么时候说。不用上溯几百年去宋朝,只需要穿越到诸位的爷爷奶奶那一辈儿去,敢这么说,当场就会被骂成败家子,脾气急的大耳瓜子就抽上来了。粮食。只要能吃饱的就是好粮食,没人会在宋朝去纠结粗粮和细粮,这个问题就算到了解放之后照样存在。

    用玉米种子和种植方法当做条件去和南宋朝廷交换利益,确实是个好主意。洪涛不怕玉米这种农作物扩散出去,哪怕是蒙古人和欧洲人都会种了也没关系。金河帝国已经渡过了萌芽期,它的根系现在很发达,在很多方面都有强大的抵抗力了。此时人类社会越繁荣、越富裕、人口越多,金河帝国吸血吸得就越痛快。试想一下,一边是骨瘦如柴、一边是膘肥体壮,假如非得选一个吸血的话,你会选哪边?

    “我也不懂什么外交、谋略,还是说点实际的吧。火枪现在月产五百支,差不多有十个月了,除去卖给大宋朝廷的三千支,还有二千多支库存。要是全力生产的话,每天的产量还得翻两倍。卖给海峡公司的甲板炮总共有三百多门,炮的数量足够,但是******库存不太足了,还要留给火枪一部分。”

    “我有个建议,银河边上的火药厂不宜再扩大了,那玩意弄得太大很危险,就算放到银河边也不是什么好事儿。马六甲港一直不都在生产红磷嘛,不如在那里再弄个火药厂,咱们派些熟手过去盯着点就可以。这样产量能很快提高,到不了一倍也少不到哪儿去,总够我们自己用和卖给大宋的。”看到黄涛被洪涛如此夸奖,齐祖这位工业部长有点不服气了,也把帝国金属集团的贡献抖了抖。其实这些东西他已经写过纸面报告给洪涛了,现在又当众说了一遍只是为了显摆。纯搞技术的人不争官不争钱,但是谁在技术上超过了他,他就非常非常难受,哪怕是其它行业也不成。

    “哎!齐叔这个办法好,一会儿开完会我就把您的报告批了,火药厂的事情您派人去马六甲港盯一盯,您办事儿我放心!”对待黄沙可以批评,对待慈禧可以调侃,对待黄涛可以鼓励,对付齐祖还得换一招。老头别的不图,就图说他一声办事儿给力,尤其是洪涛说的,他听着最痛快。

    “不过您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一个很好的筹码来,那就是火药!大宋一直都在研制火炮,炮身倒是搞出来了,但是炮弹打不远,这是他们的大心病。别看帝国和大宋一直都是同盟,但是大宋一直都想在海上有点发言权,假如我们用在大宋建立火药厂帮他们生产火药当诱饵,他们是不是就能舍弃一些原本不舍得的东西了?海商们的事情也就更好解决了吧?”黄涛的刚才的思路确实给洪涛提了一个醒,想让大宋朝廷做出根本上的让步,那就得给它足够的好处,让它看着眼馋得不得了,什么好处能让它如此眼馋呢?光一个玉米还不够,如果再加上火药,洪涛觉得就更靠谱了。

    “这……不太好吧!陛下,一旦大宋水师的舰炮能打远,那皇家海军的优势就会缩小很多。毕竟我们的船只数量比起大宋水师来少很多,这样一来我们会很被动的。另外就如慈部长所言,大宋朝廷就是个大漏勺,一件事儿还没干呢,别人就知道了,万一火药的配方被蒙古人、大食人弄走,对皇家海军的威胁就太大了。”一直没吱声的孔沛听到洪涛要在大宋建造火药厂,不得不站起来反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了,别看就是一个小小的火药厂,搞不好就能扭转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

    “火药的配方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只要帝国的火药出售到大宋,他们有了实物,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摸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