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茅山传说 >

第347部分

茅山传说-第347部分

小说: 茅山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住!”温清厉声道。

    吴志远刚走到房门前,止住脚步,却没有回头。

    “你把话说清楚,是不是我温清哪里得罪了你,不说清楚,你今晚休想走出这个房间。”温清说着,转身将床头挂着的长剑“哐啷”的一声抽了出来,“刷”的一声指向了吴志远的后背。

    吴志远依然没有回头,其实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错误源自一种毫无来由的烦躁。本来以为开门的女子是月影抚仙,没想到却是一个毫不相关的人,并且这个毫不相关的人还住进了他自认为意义特殊的房间,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一股无明业火在心中郁积,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出来。

    “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心情不好,影响了你,对不起。”吴志远回了回头,却并未转身,话一说完,便向门外走去。

    李三和客栈伙计此时已经上了二楼,正站在门口看着房内的吴志远和温清。

    温清听吴志远道歉真诚,便收回长剑,继续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吴志远没有回答,因为这问题根本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他只说了句“很晚了,你早点休息吧”,便出了房门,在客栈伙计的指引下向走廊尽头的房间走去。

    这一晚上,吴志远几乎没有合眼。可能是因为触景生情的缘故,上半夜他脑子里全是月影抚仙的影子,难以入眠。好不容易到了下半夜,困意袭来,李三突然浑身发抖,脸色苍白,毫无血色,与之前他在黑降门万蛊殿中烟瘾发作时的表现一模一样。为了帮助李三抵抗大烟毒瘾的侵袭,吴志远又照顾了李三半个晚上,直到天色微微发亮,李三才消停下来,沉沉睡去。

    见李三还在沉睡中,吴志远悄然出了房门,没有叫醒他,如果去收尸时真需要三五人才能抬动棺材,那李三去或不去都没什么影响。

    路过温情门前时,吴志远见房门紧闭,便没有打搅,昨晚的确是自己太过冒失,近似有些无理取闹。好在温情并非得理不饶人之人,否则吴志远对昨晚的表现很难清楚。

    草草吃了点早饭,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吴志远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向永和义庄的方向走去,到了义庄时,于一粟正拿着一把扫帚在门口扫地,见吴志远径直走向大厅,便将手中的扫帚一横,挡在了吴志远面前。

    “师叔,你干什么?”吴志远看了看面前的扫帚,愕然问道。

    “大厅里你就别进去了,你师公他老人家还在睡着呢。”于一粟嘿嘿笑道。

    “可是……你不是说今天早上天亮以后让我到义庄来,告诉我收尸的事吗?”吴志远问道。

    于一粟坏笑着将手中的扫帚收好,走到吴志远身旁,搂住他的肩膀,说道:“收尸的事我告诉你就行了,不用去打扰他了。”

    吴志远隐隐觉得于一粟有些古怪,想要问个究竟,就被于一粟搂着脖子走到了一旁。

    于一粟指着面前一条向南的羊肠小道低声道:“呐,我跟你说,你顺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如果遇到岔路,不要拐弯,直向南走,大约走一个时辰,就会到了海边……”

    “海边?”吴志远一愕,“不是去收尸吗?到海边做什么?”

    “你先听我说完。”于一粟拍了吴志远手背一下。

    吴志远点了点头,于一粟表情凝重的继续说道:“你到了海边以后,不要到处乱走,就在那里慢慢的等,不管你看见什么,都装作没看见,千万不要多管闲事……”

    “我不是去收尸吗?什么都不管那我还去干什么?”吴志远见于一粟说得有些玄乎,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于一粟瞪了吴志远一眼,怒道:“你小子能不能等我把话说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急性子了!”

    “好好,你说。”吴志远一伸手,示意于一粟继续说下去。

    于一粟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以走路的正常速度来算,到了海边后大约半个时辰,就会看到海水里慢慢浮出一副棺材。这副棺材会慢慢慢慢的漂向岸边,最后会在沙滩上搁浅……”

    于一粟说到这里,吴志远又想出言打断了。

    这副棺材是从哪里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会从海里漂上来?

    最令人不解的是,于一粟怎么就算到那棺材会在吴志远到达海边半个时辰后浮出水面?

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漆棺材() 
于一粟说到这里,见吴志远一脸疑惑,知道他又要开口打断,话锋一转道:“你小子别说话,听我接着往下说,有什么想问的,等我给你交代完了你再问。”

    吴志远紧闭着嘴,点点头。

    于一粟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你走的时候带根绳子,那副棺材搁浅以后,你就把绳子套在棺材上,把那副棺材从水里拖到岸上来。棺材被海水不知道浸泡了多长时间,大部分都已经腐朽了,拖的时候千万小心,别把棺材拖散架了。”说到这里,于一粟顿了顿,指了指义庄门旁的一个酒坛子,继续道:“还有,去的时候记得带上那个坛子,等把棺材拖上岸以后,就一直等,等到正午时分,太阳正好到了头顶的时候,你就把坛子里的东西全都倒在棺材上,然后一把火把棺材烧了。听明白了没有?”

    吴志远目光紧盯着于一粟,没有回应。

    于一粟恼火的伸手要拍吴志远的后脑勺,嗔怒道:“让你回答你又不说话了。”

    吴志远连忙点头道:“明白了。”

    于一粟这才和颜悦色的露出了微笑,摆出了一副在吴志远面前少有的长辈姿态。

    “不明白。”那句“明白了”刚说出口,吴志远又连忙改口道。

    于一粟脸色一沉,沉声问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吴志远想了想,问道:“不是说去收尸吗,为何在岸边就把棺材烧了,里面的死尸怎么办?”

    于一粟咽了口唾沫,答道:“把尸体从海水里收到岸边,这不是收尸是什么?”

    吴志远不想和于一粟做口舌之争,直截了当的问:“我的意思是,为什么要把棺材里面的尸体连同棺材一起烧了?不把尸体带回义庄,万一这尸体牵扯到命案或者哪一天这尸体的亲属来认尸,我们拿什么交代?”

    于一粟咂了咂嘴,想了片刻也没想出个妥当的解释,干脆一扬手道:“这个不用你管,你只管按照我跟你说的去做,其他的事我和你师公自然会安排妥当。”

    关于于一粟说的海里漂上来的棺材,吴志远心里本来有很多疑问,但被他这一句话全部噎了回去。

    “时候不早了,收拾上路吧。”于一粟回大厅内拿出一捆粗若大拇指的麻绳,交到了吴志远手中,出言催促。

    吴志远无奈的接过麻绳,转身就向那条羊肠小路上走,身后传来于一粟的叫声:“提着这个酒坛子!”

    吴志远懒洋洋的转身回到义庄门旁,弯腰探手一抓,竟发现那酒坛子出奇的重,里面似乎装了满满的一坛子水状物。

    “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吴志远稍运元气,提起酒坛子问道。

    “火油。”于一粟言简意赅的回答了一句,拾起地上的扫帚进了义庄,顺手把义庄的大门重重的关了上来。

    “火油……”吴志远一想也是,那棺材如果真是从海水里漂上来的,必定已经湿透了,怎么可能被点着?这坛子里的火油原来是这个用处。

    看了看紧闭的义庄大门,吴志远无奈的摇了摇头,将随身携带的包袱跨在肩上,一手挽着麻绳,一手提着酒坛子,踏上了那条向南的羊肠小道。

    刚走出没几步,身后传来一阵开门声,吴志远一回头,看到义庄的大门开了道缝,于一粟从里面探出头来,高声提醒道:“记住,千万不要打开棺材!”

    “知道了!”吴志远见于一粟不再刻意压低声音,于是也高声回了一句。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道两旁全是低矮干枯的山草,再远处便是高矮不一的灌木和树木,这里完全就是荒郊野外,所幸此时阳光正足,天气晴朗,所以这羊肠小道上并不显得阴暗。

    吴志远谨记着于一粟的话,顺着羊肠小道一直南行,这一路上果然遇到了几条岔路,但吴志远始终没有改变方向。走了约摸有一个时辰,耳边隐约听到哗哗的水声,声势浩大,但却感觉距离甚远。

    吴志远抬头向前眺望,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深蓝而泛着银光的大河呈现在他的面前,脚下快走几步,走出羊肠小路的尽头,放眼眺望,顿时骇然心惊。

    这哪里是什么大河,根本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吴志远见过几次海,那是在青岛送杜月笙回上海时。但青岛的海被太多的码头及建筑阻挡环绕,显得温顺而静谧,没有眼前这片海所呈现出来的野性和狂放。确切的说,眼前的是一片几乎没有被人类活动干预过的海,表现出来的深邃、宽广和包容是它最本真的性情。

    这一刻,吴志远有种想要放声高喊的欲 望,心中所有郁结的块垒涣然冰释,全身心瞬间放轻松。

    古人常寄情山水,原来并非无病呻 吟,而是真的能忘情于其中。

    就这样心情愉悦的放松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吴志远看向茫茫无际的大海,看着上午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泛出的粼粼波光,看着海边的波浪一层推着一层消失在沙滩上,突然想起于一粟交代的事情,心中暗道:“棺材呢?”

    从羊肠小道中走出来以后,吴志远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范围,沙滩上的脚印便是证明,但放眼向海中望去,却并没有看到于一粟所说的棺材,而此时距离吴志远到达海边已经差不多过去半个时辰了。

    吴志远向岸边退了几步,寻了一处干燥的沙子坐下,静静的看着不断冲上沙滩的海水,那不高的浪头一波接着一波,无休无止。

    时间悄悄的溜走,此时那低沉而深邃的海水涌动声反而起到了催眠的作用,晒着温暖的阳光,吹着熙熙海风,加上昨晚一夜没合眼,吴志远竟有了一丝睡意。他不经意的一抬头,猛然看到前面海水的水面上漂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那东西正向岸边漂来,距离岸边已经不过几米的距离。

    吴志远倏地站起身来,睡意全消,他认出水面上漂着的正是一副黑漆棺材!

第七百七十三章 渔民阻拦() 
那副黑漆棺材漂浮在海面上,随着一道接着一道的低浪上下晃动着,在距离岸边沙滩不足一米的位置处停了下来。

    吴志远知道黑漆棺材已经搁浅在了浅滩上,于是连忙抓起身旁的绳子冲了过去,双脚踏进海水中,将绳子系了个扣,套在了那副黑漆棺材上,拉住绳子将黑漆棺材拖上了岸。

    可能是因为里面灌满了海水,那棺材沉重异常,吴志远稍事歇息,同时打量着棺材。

    棺材通体乌黑,下葬时外表应是黑漆所刷,但此时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岁月,外层的黑漆已经剥落得不成样子,仅留下一些残破不堪的痕迹。

    吴志远对棺材内的死尸有些好奇,但想到于一粟那认真严肃的神情,以及临走时他打开门缝叮嘱过不要打开棺材的话,便硬将好奇心压了下去。这棺材自海中漂来,又恰在于一粟所说的时间段内,其本身就透露着一丝诡异,即使不用开棺验尸,也可以将其就地焚烧。

    想到这里,吴志远把一旁装满火油的酒坛子提了过来,打开封口,一股浓重的火油气味立时扑面而来,他举起酒坛子,坛口一歪,正要将坛中的火油倒在棺材上,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大吼:“住手!”

    吴志远停下手,循声转头看去,只见东边沿着沙滩跑过来一群人,约有十几个之多,为首两人手中拿着锄头,气势汹汹,来意不善。

    吴志远将酒坛子放在脚下的沙滩上,朝那几人迎了几步,问道:“各位有何贵干?”

    走在前面的那个手拿锄头的中年人皮肤黝黑,虎背熊腰,看打扮像是附近的渔民,他伸手一指吴志远身后的棺材,语含愤怒道:“你不能烧那副棺材!”

    吴志远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这帮人竟是为了这副棺材而来,于是问道:“这副棺材里的死者,是你的亲人?”

    “不是!”那中年人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阻止我烧这副棺材?”吴志远问道,他并非刻意刁难这帮人,而是真的想知道他们阻止自己烧掉棺材的原因。

    中年人没有回答,站在他旁边的那个年纪稍长的老者却反问道:“那你又凭什么要烧这副棺材?”

    吴志远闻言一愕,竟无言以对,总不能说是师叔让自己烧所以才烧的吧?就在吴志远这一愣神的功夫,那中年人从吴志远的身旁抢过,挥起锄头就将放在沙滩上的那装满火油的酒坛子砸了个粉碎,火油顿时流了一地,但并没有流得太远,很快便渗进了沙子里。

    人群中发出一声惊呼,不少人手指着被砸碎的酒坛子问道:“什么东西啊那是……”也有人回答道:“好像是血……”

    吴志远回头一看,只见酒坛子流出来的火油竟然是红色的,虽然与血的颜色有一定的差别,但并不是血,而是朱砂。

    朱砂经由日月精华的矿脉中采集,因吸收天地之正气,阳气极重,所以许多道家门派都以朱砂作避邪镇阴之用。这坛火油里掺了朱砂,其用意不言而喻。

    看到火油中掺杂了朱砂,吴志远更是对这棺材的邪气深信不疑。

    “这副棺材十分邪门,如果不烧,里面的尸体可能会诈尸!”吴志远故意将棺材的邪门说得直白易懂,并且听起来十分危险,实际上他只知道这棺材透着邪气,并不确定里面的尸体会诈尸。

    众人果然被吴志远的话唬住了,脸色均是微微一变,露出一丝惊恐,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再站出来说话。

    这时,先前那老者说道:“少拿诈尸来吓唬我们,我们出海打渔的,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区区一具尸首又怎么能吓得倒我们?今天这副棺材你绝不能烧!”

    吴志远没料到这帮渔民会如此顽固,只好高声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