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23部分

铁血铸新明-第123部分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学艺不精真要勉强,反而是害了自己。

    至于考核的标准,总督府会拟定一个条陈,到时再通知大家。

    这段时间,宣府镇兵仗局将由许书办负责管理,报名的事情大家可以找他。

    现在大家请他说两句。”

    此时,一个年近三十的士子站出来,朝工匠们团团作辑。

    他是由洪迪新举荐,名叫许杰,字进生,山东人,国子监生员。

    “诸位匠公,鄙人许杰,将暂代作坊大使一职,这段时间诸位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一定竭尽所能为,尽力解决。”

    许杰温文尔雅,话不多,却显得极为可靠。

    应该说,他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也不乏野心。于他而言,这次一个机会,一个在秦浩明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好友洪迪新告诉他,认真做事,做好事,定能在总督府有一席之地。

    秦督跟他说得很清楚,把兵仗局最优秀的工匠带回南方,目前他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唯有少言多做,尽快完成秦督的交待。

    “秦大人,没有兵仗局少监的任命罢黜,私自任免大使怕是不大妥当吧!”

    外面一阵鸡飞狗跳,隐隐约约有嘈杂是声音传来,下一阵,秦浩明耳边传来一阵阴测测的讽刺。

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秦浩明吔视一眼,其实不用看也知道,在宣府边关,肝胆如此和他说话的,除了高起潜,别无他人。

    只是这死太监很嚣张啊,穿着大红的绣金蟒服,头戴中官帽,苍白的脸色略显阴柔。

    身后跟着十几个带刀侍卫,两个兵仗局正副大使畏畏缩缩的坠在后面。

    “哦,本督处理军务,整顿兵仗局,也在高公公的监视范围内不成?”

    秦浩明歪着头,上前几步,语气配合他的态度,显得有些轻佻。

    同时挥挥手,指着兵仗局正副大使朝亲卫说道:“把那两个贪腐之徒拿下!”

    “诺!”

    左右亲卫绕过高起潜,朝后面扑去。

    “敢!谁敢在咱家面前如此放肆!”

    高起潜尖声大叫,气得浑身发抖,也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说实话,相较于卢象升,对秦浩明他算是隐忍许多。

    正如杨嗣昌当初劝他,没有什么大的把柄,尽量克制。

    当时他还有些不以为然,过来以后,才发现秦浩明深得军中将士爱戴,根基颇为牢固。再一想,反正他在宣府时日无多,没必要多计较。

    故而,前几日随身小黄门被他鞭抽,也只是狠狠的摔了几个杯子,骂了几声竖子尔敢!

    今日他原本不想过来,可是两个正副大使哭哭啼啼,兵仗局少监和他交情又不错,想到内官如果让一个外臣如此欺负,天家脸面无光。

    故而对这件事情,他自觉必须维护皇家威严。

    “拿下!”

    见高起潜喝声后,亲卫在他侍卫阻挡下迟疑,秦浩明不禁脸色一沉,向前走去,欲待亲自动手。

    从头到尾,秦浩明就没有想着和高起潜和平相处,反而有些故意生事的感觉。

    他想得明白,镇守太监狐假虎威,依仗的无非是皇权而已。

    其他督抚为了头上的乌纱帽,多有忍让,其实心里并不惧怕。

    秦浩明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所以行事有点肆无忌惮。

    更何况,高起潜才刚刚来到宣府,和他相处不了多长时间。此间,他若是打小报告,崇祯会如何想?

    说到圣眷,自己未必会输他?

    “拦住他们!”

    高起潜又惊又怒,想不到这个愣头青居然如此不顾脸面,竟然要强行为之。

    他一贯嚣张跋扈,想不到秦浩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轻轻的把高起潜一扯,一个大步,秦浩明一脚朝挡在眼前的侍卫胸口踢去。

    一声闷哼,侍卫退后几步坐在地上,他一个小卒,如何胆敢对总督动手?

    剩下其他侍卫纷纷让开,再无人敢拦秦大总督,顿时留下两个簌簌发抖的正副大使。

    “阉货,胆大妄为!妄图挑起镇守中官高公公和本督的关系,死有余辜!看天子如何处罚你们?

    审出他们的罪证,送呈天子。”

    一瞬间,秦浩明便帮他们安排了新的罪名,冷冷的对几个亲卫说道。

    “诺!”

    亲卫面红耳赤,今天的事情没有执行坚决,秦督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言出必行,是秦督的风格,今后要引以为戒!

    “请高公公救奴婢一命。”

    ……

    两个正副大使凄厉的叫声留在作坊,在空中飘荡。

    “咱家要向皇爷汇报,小子太肆意妄为,目无皇权。”

    高起潜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胸脯高涨,苍白的脸色带着几许潮红,气急败坏地嘶吼着。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秦浩明行事风格如此霸道,居然毫不在意自己镇守中官威严,在大庭广众之下,**裸的削他面子。

    “高公公此言差矣!

    本督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庇护那几个贪墨之人?是否知道他们的罪行?究竟是情非得已,还是给他们蒙骗?

    千万不要深陷泥潭,他们是在给天子抹黑。

    本督此举,正是给天子除尘,令今上有光。”

    秦浩明走到高起潜身边,面有忧色,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好像他高起潜也有问题一样。

    末几,在高起潜复杂的脸色中,仰头长叹一声摇摇头,缓缓说道:“本督也要上奏天子此事,希望高公公好自为之!”

    说完,留下有些呆滞状态的高起潜,招呼一众工匠离开,这是为了防止高起潜暴怒下迁怒他们。

    委实说,高起潜和秦浩明几无机会打交道,不知道他的手段。

    只是当初杨嗣昌说他,此子有勇有谋,不易对付。

    今日一见,何止是有勇有谋?

    这指鹿为马,栽赃嫁祸,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领不输自己啊!

    平常,腹黑阴暗的官员,多畏惧他的权威,或附和或巴结他,正直的官员如卢象升,跟他堂堂正正,又没有什么阴谋手段。

    故而,时常被他拿捏。

    一度让他以为,自己手段无双。

    何曾想,今日秦浩明活生生的给他上一堂课。

    权势相当,武自然不如他,文给他挤兑得说不出话一句话,颜面扫地。

    走着瞧,他重重的一跺脚,阴沉着脸,心里对秦浩明的恨意和重视度瞬间提高几个级别。

    他不是卢象升那样的谦谦君子,而是一条毒蛇,有的是阴谋诡计,必须慎重对待!

    “饭桶,废物!”

    走到侍卫身边,高起潜恨恨地骂了几句,阴鸷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

    “秦督,他们离开了。”

    许杰一脸恭谨的对秦浩明说道。

    精彩,真是太精彩,委实大开眼界。

    这一刻,许杰对秦浩明的手段佩服不已。

    针尖对麦芒,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硬。特别是瞬间定那两个中官罪行的本事,张开就来,让他尤为赞叹。

    官场免不了争斗,智慧和口才固然重要,但有实力和狠辣才是必须的。

    此刻,许杰对自己的前途信心满满。

    “每个工匠的长处本事必须考察清楚,甄别出有才能的人。对了,不要因为他们是匠人,看不起他们,要把人心给本督笼络住。”

    秦浩明自然没时间耗费在兵仗局,下面的人要放手使用,有才能的提拔上来,量才使用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诺!谨遵秦督教诲。”

    许杰是聪明人,从秦督每月给这些工匠每月十两纹银,且那么好的福利,便明白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毕竟,连他最关心的骑兵队伍,都没有如此好的条件和待遇。

    “这一万两银票你留着,改善一下工匠的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你看着办。

    那十几个内官你负责主审,务必撬开他们的嘴,注意手段,毕竟是天家奴才,不可过分。

    否则,有的是说道。

    当然,小手段用一些也无妨,关键是要拿到他们贪墨的财物。”

    秦浩明拍怕许杰肩膀,交代注意事项。

    若是能把这些中官贪墨的钱财拿到手,不仅可以小赚一笔,崇祯那边也好交代。

    至于他吗,也有一场审讯等着他开盘。

第二百四十一节 王朴伏罪()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午时,总督府衙前,浩子像往常一样左右巡视着,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

    只是在看到前方传来马蹄声,举起右手摸了摸脑袋,便守在府门前一动不动。

    在距离总督府大概还有五十米远时,来人乖乖下马,和三个亲卫牵着马匹缓缓前行。

    “李将军,末将来晚了,秦督等急了吧!”

    来人是王朴,听到秦浩明要见自己,回家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便匆匆赶来。

    苦等多日,终于迎来接见,他的内心甚是激动,难道上次送的钱财发挥作用?

    “不会,秦督也刚回来不久,正在偏厅等待王将军。外面热,里面说话。”

    浩子姓李,若论职位,只是秦浩明亲卫百户首领,当不得王朴叫他将军二字。

    可因为是秦浩明身边的人,水涨船高,王朴又是一个圆滑之人,也不足为奇。

    进入府门,几个人解下身上的兵器,交于门房。三个亲卫留下等待,王朴一人进入偏厅。

    “末将参见秦督、宋巡抚。”

    让王朴奇怪的是,宋贤也高座堂中,赶紧毕恭毕敬向二人行礼。

    “请坐!”

    秦浩明手一抬,也没有叫他将军,淡淡的说道。

    同时,脸上闪过一丝不忍,这家伙平常对自己还算恭敬,如此对他,是不是过分一点?

    不过继而一想,留着他也是个祸害。

    这货在松锦之战逃跑,致使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寿举城投降。

    以至于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不能继续抵御建奴,最终断送大明。

    消息传开后,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于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

    “秦督,可是有什么事情?”

    方一坐下,秦浩明的几个亲卫便团团围住他,令他动弹不得。

    “唉,你先看看这些再说吧!”

    宋贤叹了一口气,脸色复杂看了秦浩明一眼,把案几上的一叠供词让师爷呈给王朴。

    今天的事情他原本不想掺和,再说王朴之前属于大同总兵,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奈何秦浩明不仅是几省总督,同时身上还兼着右都御史,专职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若是惹得他不高兴,亦可用此法对付自己。身处大明乱世环境,又有几人屁股干净?

    不说别的,每年运到前线的粮食,中途就要克扣掉不少,有时甚至是一半还多。文官管这种克扣叫做漂没,属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在这场分食大明帝国血肉的盛宴里,文官从来都是宴会主持人,吃得最多,叫得最欢的那一个。

    当然,除非死仇,一般没人愿意无缘无故去得罪人,王朴这一次却是不知如何结怨于年轻总督?

    宋贤声音不大,但王朴听在耳朵里,却好像晴天霹雳一般。膝盖一软,直接瘫倒在地,“秦督、宋巡抚,末将……”

    自己的事情他知道,根本不用看供词,有心想对付自己,全身是把柄。

    故而他也不敢狡辩,情知不管自己怎么解释,终究是徒劳,还不如老老实实。否则的话,谎言戳穿,自己死的更难看。

    “大人,下官糊涂,还望秦督开恩……”

    “你也知道自己糊涂呀,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说说吧,原来你手下的五个卫所六个关隘里,还剩下些什么东西?”

    秦浩明不紧不慢地说道。

    并非是他故意要针对王朴,只是需要一个棋子撕开晋商的大网,王朴正好合适而已。

    “下官知错。”

    王朴冲着秦浩明磕了一个响头,起来之后,已是涕泪纵横。

    “你虽说被贬为副将,但毕竟是从二品的大员,本督也不好在这里直接办了你,自会禀明圣上,看今上如何裁断?

    在大同总兵的任上,你也有些年头了,自己都有哪些罪状,就说明清楚。

    文书,记录口供。”

    秦浩明目视着他,缓缓的说道。

    “是,大人……”

    王朴丝毫不敢迟疑,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将自己这些年捞的银子,如数招了出来。

    晋商的孝敬分别有多少,大同边镇将领的孝敬又有多少,其中各镇将领都是吃空额、克扣军饷。

    各个卫所关隘,军用物资经由晋商走私到建奴。

    自己看到,也就睁眼闭眼。虽说也数目上略有遗漏,但大体上是没有假。

    总数加起来,都有三百万两银子了。

    大同总兵,那可是极好的肥差,守着五所六隘,而且靠近边界,随随便便一年下来,都是几十万两银子,更别说王朴干了这么多年。

    招出三百万两来,那也是往少了说,不过真落到自己口袋也差不多。

    总兵和总督不同,总督第一是文官,第二算是政治核心里的人物,几乎不用去行贿什么高官,甚至还有京官要巴结宣大总督。

    这都是你来我往的,京里的官员,有那门生故吏被调到宣府治下的三抚三镇,不都要找宣大总督照应。

    大家面子上来往,就省下金钱上的来往了。

    而总兵是武将,大明以文治武,武将稍微有点事,就得遭到弹劾。哪怕没事,也不招人待见。

    所以,花钱的地方比较多,哪年不得给京师大员送礼,捞来的银子,岂敢全部揣入自己的腰包?

    这几百万两银子,至于有一半,都走门路送到了京官手里。

    至于自己都给谁行贿了,王朴也毫不隐瞒,兵部的官员,上上下下都得打点,户部的三大堂官也要孝敬。

    毕竟银子要从户部拨下来,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