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尔比娜并没有察觉,在说这话的时候,汉斯上尉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浓浓的极度。是的,汉斯上尉嫉妒了,说实话,汉斯也搞不清楚这位华夏的将军到底是不是有意的,竟然送了阿尔比娜一块手表,难道他真的不知道在德国给异性送手表的意义吗?而且要是这名异性要是接受了这块手表,那也就是表示接受了对方了。想到这里,汉斯有些慢吞吞的说道:“阿尔比娜中校,不如我们把这块表还给苏将军吧。”
“还给他?”阿尔比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算了,苏将军一定不知道在我们德国送手表给异性代表的含义的,这块表既然是他的一番心意,要是擅自拒绝的话说不定还会让他产生更大的误会的,等回去后我再把它交给上级就是了。”
“也只能这样了。”听到阿尔比娜这么说,汉斯也只好作罢了。
阿尔比娜深吸了口气,回头对众人道:“好了,我们走吧。想必送货的也到了码头了吧,我们可不能让他们等急了。”
说罢,她也领着一种德*官向另一个方向走了过去
而在工业区的另一头
“什么,在德国这送手表就是表示求爱的意思?”
苏瑞的声音仿佛突然高了三十分贝似地在一块工地上响了起来。他吃惊的看着面前的李宗仁:“德公,你你怎么到现在才说,刚才怎么就不提醒我?”
李宗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骂道:“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小子平时还挺机灵的,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懂,在西方给异性送表那通常就是示爱的意思。你这么大庭广众之下就给人送礼物,难不成我还能把这块表给抢回来不成,要你真是向那德国姑娘示爱,我这么一做那我岂不是妄作小人了吗?”
“我这”苏瑞也一下傻了眼,试探着说道:“那要不我再去把表要回来?”
李宗仁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要丢得起那个人你就去,反正我是不会去的。刚送了人的东西你好意思要回来,亏你还是堂堂一个二级上将呢。”
“我”
苏瑞一口老血差点就没吐出来,自己怎么就摆了这个大一个乌龙呢?这下完了,这个德国小妞估计肯定要发飙了,剩下的那批或估计又要延迟了。
ps:
谢谢cjj71、u等筒子的打赏!
第四百六十三章 教育()
田小骑在一头大水牛走在了天边的田埂上,田间的路很窄,仅能容一畜或者两人前行,水牛在田间的地草地上,一边啃着枯草一边悠闲的走着。
田小是一名十七岁的大姑娘,此刻的她坐在大水牛宽大的背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认真的看着,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句句轻轻的念书声。
“这是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早晨的朝阳洒在正在放牛的田小和大水牛的身上,显得是那么的温馨、和谐。
“小,记得把牛放在操场外边,要拴好,可别让它啃了学校旁边的庄稼!”身后响了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
“诶娘放心,我明白了。”田小回过头来对后面不放心赶来吩咐的母亲应了声后就把目光转到了手中的课本上。
田小所在的地方是广东省新丰县东道乡百隆村,全村只有五十多户人家,平时的生活全靠种植水稻为主。像百隆这样的村子在广东很多,百隆只是它们当中不起眼的一个存在。
田小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按照本地的习俗,到了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应该有人上门张罗着给他说一门亲事了。但是这一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半年前,县里在东道乡建了一所小学,要求所有八岁以上十六岁一下的孩子全都得上学,开始实施广东省政府颁布的五年义务教育。但是超过了这个年纪的人想要读书怎么办呢?不要紧,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去读免费的成人速成班,也就是俗称的成人班,学习时间为半年,田小就是五个多月前入的成人班,眼看着就要毕业了。
对于省政府的这项决议。许多人并不理解,甚至不少农民还有抵触情绪。有人可能就问了,让孩子上学不是件好事么?而且学校还不收学费,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这是多好的事啊?怎么还会有人抵触呢?说这话的人可能不明白,在农村,尤其是男孩子到了十一二岁左右就已经可以帮大人开始干活了,要是跑去读了书那就等于少了半个劳力。至于女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老话。让女孩去念书这纯粹就是一桩亏本的买卖,与其让她们去念书,还不如把她们早点嫁出去呢。
在这种思想下,刚开始的五年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百姓尤其是许多农民的拥护,但是后来省里下了死命令。谁不让家里的娃娃去念书,乡里就要采取强硬措施了。
前两个月,百隆村的张老汉就更着脖子不让家里那十二岁的孙子和十三岁的孙女去念书,张老汉说,咱们庄稼人念的啥书啊,再念也念不出一个秀才出来,女娃子终究要嫁人的。他才不愿意为将来的亲家培养一个读书的媳妇呢,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大人在家里干活,等着过两年嫁出去吧。为了这事,乡里也来人动员过。可张老汉硬是不答应,还振振有词的说:“自古以来你们衙门上管天下管地,难道还管老子拉屎放屁?老子的孙子老子做主,说不让他念书就不让他念。”
张老汉的倔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他这么一发话许多原本想劝说他的人都纷纷打了退堂鼓,就连学校派来动员他孙子孙女上学校的老师也被他给轰了回去。学校没有办法。只好上报给了乡里,乡公新来的乡长听后大为恼怒,派了两个乡里的警察连夜就把张老汉给抓到了乡公所,把张老汉关了起来。
刚开始张老汉还挺倔,就无论乡里怎么威逼恐吓他就是硬撑着不答应。后来乡里看到这样下去不行,无奈之下只得把张老汉给放了,张老汉一开始还挺得意,回去后逢人就说乡里也没能把他咋滴,但是过了几天张老汉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村里人看他的目光都带着一股怪异,甚至还带着一股厌恶。
张老汉一开始还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有人悄悄的告诉他,说乡里把张老汉的事都传遍了,说张老汉为了自己一己之私硬是拦住了孙子的大好前程,人家本来是秀才的命,可张老汉为了偷懒,硬是不让孙子去念书,拦着孙子的前程,这样的人真是太坏了。
看着村里人异样的目光,张老汉一开始还硬挺着,可华夏自古就有三人成虎之说,张老汉自私的名声很快传遍了全县,就连去乡里赶集也被人指指点点,这下爱面子的张老汉终于挺不住了,终于答应了让孙子去乡里的学校念书。可人家学校又说了,光孙子去不行,你不是还有一个孙女吗,得让她一块来念才行,最后张老汉不得不屈服,终于答应了让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学。
张老汉的例子只是广东省无数农民当中的一例,还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就不一一说了。这就是苏瑞要进行的希望工程,他的目标是在三年内要让广东省数百万孩子里至少八成以上的孩子能上得了学,至少要达到会写会读会算的程度。
田小骑着水牛来到了学校,这是一座有十间大瓦房的学校,其中五间是教室,一间是食堂,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另外三间则是老师的宿舍。这所学校一共有三百多学生,但却只有五位老师,师资力量的紧张是目前广东的普遍情况。
不过今天田小来到学校后却发现情况有些不一样,学校里好像来了不少穿着色彩艳丽服饰的人。而且还有不少身穿灰绿色军装的士兵在学校周围巡逻,他们一个个神色肃穆,全副武装如临大敌的样子令从小就生活在偏僻山村的田小感到了由衷的紧张,不过还好,当田小骑着大水牛来到学校门口时,巡逻的士兵并没有为难她,只是看了她几眼就不理会她了。
学校教室的旁边是一片荒地,上面长满了野草,田小把水牛牵到了草地上让水牛自己吃草,他自己则朝着教室一路小跑。
当田小来到教室的时候,她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教自己语文的薛老师正陪着两个人在谈着什么。这两个人分别是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中年人约莫四十岁左右,虽然长着一张国字脸,但脸上的神情看起来却很是和蔼可亲。另一名年轻人虽然乍看起来长得眉清目秀,脸上也是时常露出微笑,但不时从眼中流露出来的威严却总是让人产生一股畏惧的情绪。
田小走进了教室,朝着教室里的薛老师轻轻鞠了一躬。薛老师是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也朝着田小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桌椅,示意赶紧入座。
田小不敢怠慢,赶紧朝着自己的位置走了过去坐了下来。时间到了上午八点,学生们陆陆续续都到了教室,由于是成人班,因此田小的班级里全都是十多二十多岁的大人,甚至三十多岁已经成家的也有,看上去很有那么一丝喜感。
“忠信,这样能行吗?这些人才学了多久啊?”旁边那名中年男子有些不肯定的问了问旁边的年轻人,而说这话的人就是广东省的省长张治中,旁边的年轻人就是我们的苏大长官。
苏瑞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文白老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新建的钢铁厂、冶炼厂甚至军工厂都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工人、出纳、会计、检验员等人才,这些人可不是几十个几百名这么简单,而是成千上万名,单靠从国外挖角肯定没那么多,而我们这里那些正在念小学的小孩肯定也是不行的,我们也只能把目标定在这些成人身上了。难不成你愿意看到工厂建成后却没有足够的工人开工而导致工厂停产吗?”
人才难寻,这就是苏瑞目前的状况。随着从波兰运抵的七八家工厂的设备陆续抵达,新工厂也在陆续建设之中,因此招工就成了当务之急。按理说华夏什么都却,就是不缺人,工人应该是不难招的啊,可问题就出在这里,华夏是不缺工人,但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工人却是太缺了。
现在的华夏可不像后世硕士满街走,本科不如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能够从高小毕业的人就已经算是小秀才了。新建的工厂一下子需要这么多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工人,这下可把工业区的人给愁坏了,最后无计可施的工业区的那些头头们把问题上交到了张治中那里。而张治中又找到了苏瑞。
当苏瑞接到这个问题是刚开始也给愁住了,最后他才猛的一拍脑袋,这才记起自己好像在各地开办了一些成人培训速成班,或许这些人能够解决目前工业区的燃眉之急,这才有了他和张治中的这次学校之旅。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分钟,成人速成班的学生们都到了。薛老师悄悄的点了点人数,确认了人员都到齐,这才对苏瑞和张治中二人点了点头。
苏瑞也轻轻一颔首,慢慢的走上了讲台,就要给这些年纪不轻的学生们说话
ps:
谢谢牧师欢欢、cjj71 等筒子的打赏!
第四百六十二章 我保证()
且不管德国小妞会不会发飙,但是苏瑞和李宗仁联合光复了江西省的壮举却又一次震惊了全国。
自从苏瑞正式亮相以来,有关他的新闻便是一茬接一茬。无论是他奇迹般的崛起还是他吹气球般的扩军速度,生擒了日军两名师团长还是他辉煌的战绩都是国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苏瑞放话要进军江西的时候还有不少人依旧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苏瑞刚光复了广东全境还不到一年时间,现在又要进攻江西,你还真以为日本人是泥捏的,任你宰割啊?可事实却告诉了大家,他真的做到了,青天白日旗又一次飘扬在江西的上空,这下让所有质疑的声音闭上了嘴。尤其是苏瑞还把那位倒霉的西山悠太中将时不时的拉出来曝光,让记者们拍拍照。这样的动作固然让国人看得大呼过瘾,可从另一方面上讲,这简直就是在日本人的伤口上撒盐,现在的苏瑞已经顶替了蒋委员长,成了日本人欲除之而后快的第一人。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这个小家伙可真不简单啊!”
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撒了下来,在那座让无数美国人都向往的那座白色的别墅里的一间白色办公室里,罗斯福正坐在他的轮椅上,在他的膝盖上静静的摆着一份情报部门刚送来的情报,他的手里端着秘书玛格丽特。莱汉德刚送来的热咖啡。
将目光从情报上移开,静静的闭了一会眼睛,轻声说道:“亲爱的米西(玛格丽特的昵称),把霍金斯请进来好吗?”
“当然可以。”玛格丽特嫣然一笑,轻轻的走出了办公室。
玛格丽特走后,罗斯福又轻轻的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一阵脚步声传来,穿着一套灰色西服,留着两撇胡须,显得风度翩翩的罗斯福的高级幕僚,国家安全顾问霍金斯博士就走了进来。
闭上了眼睛的罗斯福轻声说道:“霍金斯,请坐吧。”
霍金斯没有客气,立刻就坐了下来。
还没等霍金斯说什么,罗斯福就直接进入了正题:“霍金斯,我们对华夏的策略出了些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霍金斯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苦笑:“总统先生,这点确实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没想到那位华夏的将军竟然又收复了一个省份,而且这个省份还是一个较为富庶的地方。这样一来他们的实力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再上一个台阶。随着华夏实力的增强,国民政府一定会减少对我们的依赖,这对我们在亚洲的布局是极其不利的。”
“是啊!”罗斯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轻声道:“原本按照我们的计划,随着日本人进一步的入侵华夏,华夏的抵抗也会越来越艰难,而我们则通过军事援助让华夏政府不断的消耗日本人的实力。最终逼迫他们不得不实行他们所谓的南进策略,可是”
“可是现在却在华夏的南方出现了变数,这对于我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霍金斯接过了罗斯福的话茬。
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