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者-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说,不好说。要是穆景峰死了还好,要是他活着,那他会躲到哪里,又是谁救了他?”
这一问,把铁匠孙给问住了。铁匠孙猜测道:“或许是他趁着赤水和青云混战,自己逃回楚国了?”
“他独自一人,没有援救,没有马,可能连吃的喝的都没有,他能回到大楚吗?”秦络深表怀疑。他现在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们忽视的这个穆景峰,或许将来会坏他们的大事。
“秦络,你也别太担心了。”铁匠孙当机立断的说道,“这样吧,我让柳长风去查一查,问问之前看守大牢的狱卒,或许能打探到穆景峰的下落。”
“好,若有消息,一定要报我。”秦络说道。
秦络从石山回到营帐,又有奴隶过来,说可汗有请。自从拓跋冽灭了白沙部后,可以说是他终于实现了一统草原,成为了真正的霸主。
拓跋先人们多年来的梦想,在拓跋冽手上实现了。拓跋冽自然高兴,这段时间他经常在金宫举行宴会,邀请大家聚餐玩乐。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项羌向来重武轻文,现在拓跋冽渐渐转变了。在正事上,拓跋冽开始重用文臣,尤其是大国师秦络,深受可汗宠信,让其他人羡慕不已。
这不,秦络三番两次被请入金宫,可汗总是喜欢和他探讨治理天下,比如: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整理编纂项羌文字;重新修建被摧毁的丹阳城城墙;设立文武两班官员等等。
从拓跋冽和秦络探讨的一点一滴中,秦络发现,拓跋冽在政权机构的建置上,基本上是模仿中原的制度。拓跋冽想仿照大楚的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与大楚大同小异的中央与地方官制体系。
之前四大部落共治草原的状态,自此打破。现在的青云部,越来越像是一个国家,而不是部落了。
这一次,拓跋冽打算在军事上,也要学习中原制度了。他对秦络说道:“秦络,你还记得当年你刚来草原时,我问过你的一句话吗?”
突然问及,秦络自然不知道,他拱手道:“请可汗明示。”
拓跋冽说道:“我问你,你们楚国也像这样,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军队吗?”
秦络想起来了,那时正是赛马节,拓跋冽硬拉着自己去看赛马,二人闲谈时说起的。秦络点头:“臣记得,当时臣答道:‘楚国没有部落,所有军队,都归皇帝。’”
拓跋冽霸气的说道:“如今,我们项羌终于一统,再也没有部落,所有军队,则归我所属。”
看着意气风发的拓跋冽,秦络不由感慨,当年那个十四岁热情好客的小孩子,转眼间竟然变成了统一草原的霸主。
“秦络,你给我讲一讲,南楚的兵制吧。”拓跋冽打断了秦络的思绪,如同一个虚心求教的好学生,向老师提问。
“好,那我便随意说一说。”秦络开始讲道,“南楚皇帝可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军权由枢密院、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任。所谓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
*********************************
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作者有话说: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此文背景仿宋。之前的完结文将相也参考了宋朝官制,我真是太爱大宋了!
250 君临(四)()
拓跋冽和秦络一直聊到了半夜,秦络才讲清楚南楚兵制。拓跋冽听后一个头两个大,他最后总结了一句,“我才明白南楚为什么打仗老是打不赢,兵贵神速,这调个兵也太麻烦了。”
秦络闻言,无奈的笑了笑。没办法,谁让南楚是重文轻武,太祖皇帝对兵权的掌控,太过了。
“可汗。”突然,有人在外面敲门,“都半夜了,你们饿了吧,我备了些马奶茶和糕点。”
原来是叶勒可敦过来了,拓跋冽让她进来,这才后知后觉的看向窗外,“居然这么晚了。”
“打扰可汗休息了。”秦络说道。
“是我打扰你休息了。”拓跋冽抱歉道,“秦络,大半夜的路上不安全,再说晚上天气也冷,不如你就在金宫歇下吧。
“这不好吧。”秦络推辞道。
“就这样定了。”拓跋冽的态度不让人拒绝,直接对叶勒可敦说道,“阿倾,你去让人收拾个房间出来,让秦络休息。”
秦络无语,只得留下来。他心道,金宫留宿,还真是莫大的恩宠。他现在被人羡慕嫉妒,不知道今夜之事传出去后,又会遭到多少眼红之人嫉恨呢。
秦络与可汗又谈了一会儿,待房间收拾好后,秦络告别可汗,和女奴一起退下了。
吉米嫁人后,卸下了金宫总管之职责,也搬离金宫,去阿勒木营帐安居了。于是,为秦络带路的,是一个她不认识的小女奴,估计是叶勒可敦身边的人吧。
女奴将秦络引入一间宽敞的房间,毕恭毕敬的说道:“大国师,若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即可,奴婢就在门外守夜。”
“不用守夜,我没有什么事,你下去吧。”秦络心道,金宫规矩果然大,还有人在外守夜,随叫随到。
“这”那个女奴抬眼看了一下秦络,见他坚持,便道,“奴婢告退。”
秦络躺在床上,却并无半分睡意。他在回想之前和拓跋冽探讨的那番话。拓跋冽打算辟除南楚兵制中冗长繁杂的东西,捡其精髓,再根据项羌自己的条件,创出符合项羌的兵制。这件大事落在了秦络和忽图鲁将军身上,拓跋冽让秦络去找忽图鲁将军了解项羌军情,二人拟出一份草稿给他。
这份差事看着很复杂,实际上秦络并不担忧。有忽图鲁将军这位老将辅佐自己,定能指定出一份合格的兵制。只是,秦络心底有些不安,自己真的要帮助拓跋冽,帮助项羌吗?
项羌如今事事步入正规,屯兵牧马,发展经济,重组政权机构。秦络身在曹营,心在汉,看着项羌发展起来,他并无任何欣喜。下一步,拓跋冽又想干什么呢?建国称帝,侵略南楚?
拓跋冽真的是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了。他本是个急性子,现在经历了差点灭族的灾祸后,性子反而被磨平了。他本可以在初占丹阳城后,直接向白沙部宣战。但他居然会考虑草原上民心和口碑,隐忍了白沙部五年,知道白沙部自己犯错,才一举歼灭。
然而歼灭之后,拓跋冽对白沙子民并没有赶尽杀绝,甚至放过了卫慕大汗王,只杀了罪魁祸首阿汗挞。白沙部的平民便对青云没有太大的仇恨,目前白沙部和青云部牧民相安无事,没有任何挑事的预兆。
如今,拓跋冽一统草原,随后必是进军中土。可拓跋冽没有像他第一次侵略南楚那样冒进,然而慢吞吞的在自身改革军事政治,不再愚蠢。
中原也经历改革,项羌现在也要改革,但很明显,项羌的改革没有像南楚那样强大的阻力,在项羌,可汗拓跋冽简直是说一不二,什么宗室,什么老臣,在他面前都没有说话的分量。
越是这样,秦络越是担心。拓跋冽这样,将来必会超越南楚,到时候,如何能阻止拓跋冽进军中原的野心呢?
秦络奉命去了趟兵营,和忽图鲁将军见面了。
忽图鲁将军早就接到了可汗的命令,带着秦络巡视军营。他指着手下的精兵强将,无不自得的说道:“大国师你看,这些是青云铁卫,可汗又征集了很多人,如今有五万了。”
“这么多了。”秦络心惊,拓跋冽的征兵速度真够快的。
“现在我们不仅有青云铁卫,还有厉害的骑兵呢。”忽图鲁将军又带着秦络去了另一处军营,“这里是骑兵兵营,大国师你看,他们的马儿,还有装备。”
秦络研究了半天,看着这些骑兵的速度极快,他心如电转,突然了悟,“这是黑豹骑兵?”
“对,是黑岩部的黑豹骑兵。”忽图鲁将军突然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哎呀,我又忘了,哪有什么黑岩部,可汗说了,现在不能称部落了。”
“有黑豹骑兵,那就有双赤军吧?”秦络问道。
“大国师就是聪明。”忽图鲁将军竖起大拇指,“可汗打算将三大部落的精锐都集中起来,将来我项羌则无敌了。”
“甚好。”秦络微微点头,“那项羌骑兵、步兵都齐全了。”
“不止如此,我们还有炮兵。”忽图鲁将军说道,“由左将军阿勒木统领的火器营,是我项羌精锐中的精锐了。”
忽图鲁将军带着秦络骑着马转了一下午,把所有的兵营都看了个遍。最后,忽图鲁将军问道:“大国师,您现在了解我们的情况了。我想文武,我们的军队,要如何划分,如何统管?”
“这个还得好好琢磨琢磨。”秦络并不想将中原的制度倾囊相授,他推诿道,“我需要思考几日,忽图鲁将军,您也可以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和忽图鲁将军告别后,秦络还约了铁匠孙在石山附近的山洞中相见。当他到时,铁匠孙早已等候多时了。
“我还没查到穆景峰消息呢,你怎么又约我见面?”铁匠孙问道。他们这么频繁的见面,可不太好啊。
“事出紧急,不得不找您商量。”秦络说道,“拓跋冽最近一直在改革,动作颇大啊。”
“我听说了,你们现在正弄文武班子,想像南楚那样,明确官职和制度。”
“不止如此,他还有改革军事。”秦络说道,“拓跋冽野心不小,他这是要建国称帝呢。”
“建国称帝?”铁匠孙一愣,“他已经是可汗了,还称什么帝?”
“叫法不同,自然意义不一样。”秦络说道,“到时候拓跋冽称帝了,南楚是承认呢,还是不承认呢?”
“自然不承认,哪能有两个皇帝呢?”铁匠孙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就是了。”秦络说道,“南楚自然不愿承认拓跋冽的帝位,双方必起冲突,战争终不可避免。拓跋冽就是等着南楚恼怒,然后便名正言顺的侵略中土了。”
铁匠孙心道,还真是这么回事,他又问秦络,“若同意他称帝呢?”
“那便是两个国家,两个平起平坐的国家。项羌不再是戎狄,不是落后的部落,而是西北的大国。”
“可恶。”铁匠孙双手握拳,两眼冒火,恨不得把拓跋冽揍一顿,“想当年项羌还对我大楚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甚至主动和我楚国联姻,现在竟然如此嚣张了。”
“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大楚建国之初,威震四方,谁敢不服?如今大楚势弱,我们只能自食其果。”秦络叹了口气,“拓跋冽他的野心太明显了,一心想要侵占中原,我们只能尽快告知冯将军,让他厉兵秣马,早做准备。”
251 建国(一)()
丹阳城,金宫中。
卫慕巴桑再一次被可汗秘密传召到金宫中时,他的心情颇为忐忑。这一次,可汗拓跋冽在书房等他,看他进来后,二话不说,冷着个脸递给他一封书信,让他当场翻译。
卫慕巴桑双手接过了书信,低头一目十行,他震惊的发现,这一封信和之前他翻译的信件绝然不同。以前,拓跋冽给他的是从南楚传入项羌,书信上大多是说南楚变法之事,信末会问及项羌有无大事发生。而现在卫慕巴桑手中拿的那封信,则是项羌传去南楚的。
只见信上详细列出了项羌的各项改革,从政治到军事,从文臣到武将,所有牵涉其中的,都详细的写出来了。卫慕巴桑擦擦脑门上冒出来的汗水,能如此了解项羌改革措施的人,必然是高官贵胄,除此之外,不作他想。
“信上写了什么?”见卫慕巴桑看了半天没有答话,拓跋冽终于忍不住问了。话说,这封信他盼了很久很久,之前都是从南楚那方截获过来的信,现在终于逮到一封从项羌发往南楚的信件了,若能确定信中内容却为通敌,则可根据信件笔迹,顺藤摸瓜,抓住南楚间者。
“信上说,项羌正在改革,可汗您准备建国称帝”卫慕巴桑犹豫的看了一眼拓跋冽,磕磕绊绊的将信件内容翻译了出来。只见拓跋冽越听眉头越皱得紧蹙,直到卫慕巴桑翻译完最后一个字时,拓跋冽整张脸都铁青铁青的了。
“如此详细呵”拓跋冽心中不想承认,但他却不得不怀疑一个人,他漠然问道,“你看这信上的字迹,像谁的?”
卫慕巴桑哪敢随意胡说,只得推诿道:“臣愚钝,看不出来。”
拓跋冽冷冷一笑,“我记得你和秦络走的很近,他的汉字,你有没有见过?”
“见过。我和他曾写诗作词,他的字飘逸洒脱。”卫慕巴桑心中一颤,果然怀疑到秦络身上了。
“对比此封信呢?”拓跋冽又问道。
卫慕巴桑不得不说出实话,“可汗,大国师的字迹,和这封信中的字迹,完全不同。”
“会不会是故作掩饰?”拓跋冽追问道。
卫慕巴桑拿起信件,反复看了几遍,摇头道:“臣虽然汉字写得不好,但也懂得其中一些道理。所谓字如其人,此信字迹沉稳有余,灵性不足,和大国师的截然相反。”
拓跋冽微微舒了一口气,但他仍然不敢全然放下心来,他皱眉道:“信中所说,关于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和军事改制上面,都是我和秦络讨论过的。除了他,我没有告知第二人。”
“设立文武官员之事,现在草原上所有人都知道了。至于军事改革,或许是大国师告知其他人,被间者所获。”
拓跋冽心道,难道是秦络和忽图鲁将军商议时,被间者偷听到了?可是听也只能听一言半语,怎么能如此详细呢?
卫慕巴桑感念秦络对自己和族人的庇佑,此时便为他再度开口,“可汗,臣从这封信上看出,写信之人十分反感我们项羌建国,更反对可汗称帝。可汗若真怀疑大国师,不如请大国师过来,当面提起建国之事,看看大国师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