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把后宫当成副本 >

第94部分

把后宫当成副本-第94部分

小说: 把后宫当成副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低位嫔妃就更是重燃斗志了。

    见不到皇帝的后宫女人,不管地位高低,那真是对着奴才都要矮上三分。

    不管这变化是不是曲青青带来的,后宫众人倒是心里感激一二,然后就将她丢开了,她们可要开始惊心动魄的宫斗了,忙着呢——这女人对皇帝说了要斋素满期,那以后就是后悔了也只能自咽苦果,不然妥妥一个欺君罔上。

    说来,因为玉德妃的缘故,章和帝后宫空虚,本来潜规则里不能上位的诸多皇子的生母,也承蒙皇后的恩德,依靠着“资历”一步步爬了上去——只要不作死,按着皇后逢年过节基本都要提上一级半阶的习惯,她们也是幸运儿呢。

    八皇子许、十皇子生母卓、十一皇子生母王都晋了九嫔,分别为充仪、充容和充媛,又特准各自独居一宫。因八皇子体面,其母许充仪就成了低位嫔妃的领头羊。

    或许也是因为皇帝和皇后打破常规的举动,让无数低位妃嫔渐渐生出别样的企图——要知道,这些年后宫中,高位竟然只有皇后、朱贵妃、珍淑妃三人。更因为高位和低位之间不管是位分、圣宠还是子嗣之间都相差太远,宫中内廷也常常改了旧规,把个上下尊卑强调得如天地云泥一般,看着可不是让人眼红么?

    要说争宠,不说凭着各人的老皮老脸也确实没甚么竞争力了,就是章和帝口味十分不同,她们也要为着自己儿子的脸面尊重些呢!可不见但是,既然地位上去了,招揽人手什么的自然不难了。

    要知道,因为每年玉德妃章和帝的大手笔,大汤多少女儿怀揣着宫廷绮梦,指望着自己复制传奇,青云路上麻雀变凤凰呢。

    因此,这种种般般机缘巧合的,这次章和帝宠幸了的几个御女、采女之流,居然都出自这三位的宫门,倒是惹得贵妃和珍淑妃嗤笑一声。

    说来,当年姜皇后一力坚持,将各皇子生母升了位分,让其抚养亲子,又将生母已经亡故的五皇子、六皇子、九皇子分别归在玉德妃、珍淑妃和贵妃名下。而章和帝或许是满意皇后此举,投桃报李,将却将十二、十五两位皇子划到皇后名下。

    只是皇子毕竟都已经成年,像是玉德妃和皇后这样章和十六年才入宫的,又实在太年轻——曲青青只比十五皇子大个月份,其他的竟然都是比她大的。加上又没有改玉牒,所以,虽然有个养母的名分,除了像贵妃那样时时刻刻用孝道压制皇子的,其他几位“母亲”,都最多偶尔召皇子正妃问询一二,别的是一概不管的。

    更别说玉德妃和珍淑妃名下的五、六两位皇子,一个天生残疾,为章和帝厌恶的;一个难产寤生,为天所弃,自然是愈发不好亲近。

    当然,若不是这样绝对不可能有望大位,甚至必须深居简出的皇子,章和帝怎敢划归到一个宠妃和一个姓独孤的妃子名下呢?

    倒是皇后名下的十二、十五两位皇子,不知何故,时常还多受玉德妃几分看顾。日前还在大殿之上,为玉德妃求皇上恩典赏赐,现在又虽晋王一道,斋素三月表孝心,外人看来确实玉德妃一系了。

    提起这些,却是这日十二、十五给皇后和玉德妃都送了礼,照理说他俩正当在斋素,应戒除一应人情往来、蝇营狗苟,否则视为不敬。

    等见到礼物,皇后和玉德妃却都悟了——原来是求爵位的。

    章和十八年,众皇子代天巡游,那龙生九子,九子出京的传说,至今还在话本茶楼里为人津津乐道。因立下大功,又逢章和帝龙颜大悦,诸皇子除了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有更尊贵的封号外,都按照当时出巡的地名儿封了郡王,十分荣耀。

    只五皇子天生残疾,十皇子体弱正在病中,被摈弃在外。十五皇子当时年纪还小,没能赶上好机会,也是遗憾。又有六皇子,终究还是受寤生一事拖累,被章和帝早年寻了个由头,失了襄郡王的封位。

    可现在诸位皇子都是章和帝亲自加冠赐名,以示成人的,到今天十五皇子都已经二十五岁了,孩子都快到定亲的年纪了,还是个平头百姓,兄弟相处间,也是尴尬。

    带上十二,不过是不想日后追究起来太明目张胆,另一个也是名义上同一个养母,总要表现出同进同出的意思。

    只是章和帝从来不是个慈父,这种讨要官职爵位的敏感话题,这俩不受宠的皇子哪敢直接提?

    暗示都没那个胆子。

    好在虽然他俩虽和“母后”不熟,玉德妃这个庶母却是向来温柔慈善,也从不势利眼待人,这才鼓起勇气冲动了一下。

    总不能死了都还是个庶人吧?

    曲青青这时,却想起自己名下的五皇子了。

    好歹也是做人养母一场,平日里百般照顾,这实际利益没想到,还不是平白招惹怨怼。

第一百二十章 :问事非前定() 
永和宫说是闭宫了,但毕竟玉德妃芳辰将近,不说往年章和帝每每费心尽力的筹谋,就是单看她回宫那日的宴席,便知道这次的场面会有多隆重。上头一张嘴,下头跑断腿,这繁多琐事,使得永和宫上下快忙昏了头,也就是玉德妃还在自在清修中。

    尤其是身为永和宫首领大太监、玉德妃第一心腹的岐山——生日宴要准备、过问,生疏了的关系要拉拢、维护,混乱的情报网要整理、重建,各宫各部的尚宫掌事要打点、敲打……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好在晋王早慧,手下心腹都处置的妥妥当当的,他一发话,两边儿奴才一碰头,可给岐山省了大事儿了!

    要不然,这一两个月的缓冲时间,可真是不够。

    这天,岐山走在回永和宫的路上,有熟人招呼了——

    “张公公,咱们可是许久不见啦!您贵人事忙,得闲了也赏脸和咱们哥几个聚一聚呗!”

    岐山在废顺王谋逆时立下大功,蒙章和帝钦赐“张”为姓,地位自然和别个不同,一般二般的宫人,可不敢随意提及。但凡是能称一声“张公公”的,那必然是在宫里有几分体面的。

    眼前儿这位,是太和宫首领大太监的干儿子,唤作喜顺儿的,在内外宫廷都算是“牌面儿”上的人物,之前因为两宫太后的一些恩怨,同是大太监的干儿子,和岐山那也是针锋相对许多年了的。岐山随玉德妃出宫那会儿,更是私下里大大的欢喜了一场。

    只是时移世易,这几年太后和玉德妃势力此消彼长,更甚至说,在玉德妃出宫回宫事件里,太后不知是不是被娘家人和太子给打击了,竟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她老人家地位尊崇,怎么样都无所谓,可太和宫里的奴才却没那份儿心性。如首领大太监那样的,倒是没啥好想的,总归是人老心空,也只能跟着太后行事。但是像喜顺儿这样年轻肯上进的,心里就难免着慌。

    太监宫女都是些无儿无女的,还不就指着钱财权势,没了这两样,旁人遇上了再尊敬,手里没得权柄,遇事说不上话,不也是白瞎嘛!

    这不,当年玉德妃盛宠,东太后还在,喜顺儿也成天价喜欢给岐山找不痛快,现在却舍了面皮,讨好谄媚上了,不过是权衡而已。

    岐山心里门儿清,但是一个太后宫里说得上话的太监,傻子也不会上赶着得罪。何况他和喜顺儿之间本来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是两宫太后争辉,太监干爹对着干,他俩,不过是马前卒而已。如今东太后都去了这么些年,茶都凉透了,岐山是对死去的干爹满怀感恩,对当今太后也不能说没有怨怼,倒是不至于和喜顺儿这样的耿耿于怀。

    说起来,他俩身世、身份都相似,不恰当的说一句,还是打小闹起来的青梅竹马呢。

    熟门熟路的和喜顺儿寒暄,再互相吹捧几句,心里便有了默契。原本喜顺儿此番也不是要做那“改换门庭”的大事——犯不着,况且哪个妃子敢背这名声——只是留条后路,结个善缘,都是打小搁宫里混得,三两句话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自然没必要唠唠叨叨嘀嘀咕咕惹人怀疑。

    因喜顺儿还领着给玉德妃传太后懿旨的差事,也不敢多耽搁,倒是刚好和岐山一路,两人路上自然是亲亲热热的。不过宫里人,大部分都看起来亲亲热热的,也不会招人眼球。

    太后此番也没什么要事,不过是赏了几样不轻不重的珠宝,夸了几句,又表态玉德妃生辰后,还是该把手头的宫务管起来。这也是个常规的关怀,内里也不过是太后对玉德妃回宫一事是完全知情且支持的意思,等玉德妃生辰后,一切都应恢复原样,没几把刷子的人,没事儿就别借着太后的名头搅风搅雨了。

    岐山客客气气送了喜顺儿出门,给了个荷包,就回了内室向玉德妃禀报之前得到的消息——

    “娘娘,听说无机大师已然坐化了。”

    岐山是知道自家主子和无机大和尚有些暧昧不清的,虽然他不清楚究竟这两人有没有做过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所谓的界限本就不分明。所以他说这话,很有些小心翼翼,又是让最忠心不过的绮年看守门户,又是小声耳语的,还要考虑自家主子的心情,抬眉耷眼的,姿态十分之猥琐。

    青青嗤然一笑,挥挥手让岐山自去忙——这一竿子事儿呢,还有空闲传八卦。

    曲青青之前一直觉得很奇怪,明明系统对这个世界的定义是“中魔位面”,可不管是修真还是魔幻都遍无踪迹,甚至连武林江湖都属于“凡人的世界”。凭系统的种种威能,自然不可能是误判,由此而生的,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论。要知道,青青问过系统,就连她前世,那个末世后异能者几乎能翻天覆地的世界,也不过是低魔位面而已……

    幸好一日岐山和曲青青闲话,说到民间某些荒诞传说,她才忽然想起上一世一本妇孺皆知的名著——《红楼梦》。

    那也本是个平凡的世界,偏却有仙子神侍,怨魂浪魄,一僧一道更是法力无边。

    这样一想,不就对上了吗?平常时候,那个世界也是像此地一样,有着再普通不过的俗世规则,朝廷是凡人的朝廷,不曾被神仙妖魔搅动朝纲;江湖是凡人的江湖,执剑仗马不过是伤心落拓行,不曾有豪侠凭一己之武力令四方俯首。可乡间内宅,偏有各种怪异传说,更有神婆命僧,略施术法,就能伤人害命,闻之惊心。

    通灵法宝、弥留魂魄、通玄梦境,这还不是“魔”之所在,什么才是?

    曲青青心念一动,就动用手中势力,细细探查。傀儡自然是好用的,曲青青多年经营也不是白给的,有了方向,果然查出许多事迹——明明是再明显不过的灵异手段,偏只要一经过旁人口述,或者加上些内纬秘事,世人竟都不以为意了,迂腐书生还一个个口口声声“怪力乱神”。

    如此荒谬的事实,倒是让青青心生感悟——夏虫不知冰,蜉蝣怎窥鲲鹏?身在棋盘上,永远不知道自己那些痛彻心扉刻骨铭心的生生死死、起起伏伏、恩怨情仇,不过是他人手中的玩笑罢了。

    绝对,不要,做一个凡人,曲青青对自己说。

    曲青青是个充满贪欲的坏女人,但不可否认,她也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

    有了正确的指引,再一想那《红楼梦》中诸多怪异处——那一杆子神神道道,一天到晚的,不去逍遥天地,不去斗法寻宝,一个个竟和凡人俗世、痴男怨女、富贵权禄纠缠不清,紧盯着支门立户的当家人、传承血脉的独苗苗,非要“度化”。

    也不怕污了佛心,毁了道行。

    不用多想,也知这些所谓仙人不辞辛劳、孜孜以求的,不外乎功德气运罢了。除了这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利益,凡人的喜怒悲欢,哪里值得神仙们操心费神呢?由此可知,“度化”二字,对求长生的人妖鬼神来说,无异于通关捷径了。

    再和傀儡们打听来的乡野秘事稍作比较,真相跃然而出。

    曲青青想通这关键,自然是喜不自禁,着急忙慌地就要去将天下人都送去空门了。当然这也只是心里琢磨琢磨,想那西天佛陀也不可能是个人就收的。旁的还要徐徐图之,眼前倒是刚刚好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可以试一试自己的猜测到底是准也不准:

    拈花一笑无机僧。

    前世生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青虽不痴迷这些,但无意留心间,不管对错,也算知晓了不少佛理玄学。世间事少有不能推论的,至少青青很肯定,若度化之法真的可行,无机绝对是佛陀喜爱的门人。

    巧的是,青青还真有把握度化了他!

    谁让,曲青青自己就是无机圣僧的红颜枯骨劫呢?

    就让这佛子剖开他自己的内心,毫无遮掩的看到,他就是爱上了一个除了美貌无疑可取的污浊女人;让他亲眼见识这世间种种荒谬丑陋却偏偏惹人动念的男女之欢;让他质疑,让他痛苦,也让他立地成佛。

    只是想想,曲青青就兴奋起来。

    出宫,拐人,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一切都很顺利。

    曲青青不得不承认,在这所谓度化的过程里,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兴奋。好在她那时心态已稳,只是再一次接受了自己不是个好东西的设定,又欢乐地投入到“大业”中去了。

    只是可惜,不敢冒险相信“圣僧”能摆脱名器的威力,终于是没能和此等极品有过一夕之欢。

    事实上,在曲青青刚启程回宫,无机就回了趟护国寺,和他师傅明觉交代了一二,在当年那片兰花田里枯坐三日,终于脱胎换骨,立地成佛。

    岐山今儿才得到消息,那已经是护国寺处理好了一应事务,对外放出了消息。毕竟,那日的万丈金光、佛音鸣响,更有天龙八部于天边隐隐而来,是遮掩不了的异象。当然,护国寺上下已经欢喜疯了,本就没想过遮掩——这明晃晃的白日飞升,不管是对于一众僧人自己的信仰,还是护国寺的声名,都是实实在在的灵钟呢。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群不可党() 
曲青青顺利度化了无机,一是证明了此方世界果然有着神灵奇异,可窥仙道。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