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945部分

天兵在1917-第945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塔莉亚伸出了一根手指,唐纳德又问道:“十架?”

    说实话,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唐纳德自己都觉得太荒唐了。哪怕是环球航空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一口气订购十架飞机也是大手笔了。

    不过娜塔莉亚给出的答案却让他大吃一惊:“是一百架!道格拉斯先生。我将会首先给您二十架的订单,然后如果您的飞机能让我满意的话,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订单!”

    唐纳德已经晕晕乎乎,因为娜塔莉亚说出来的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20架飞机的订单,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

    顿时,在唐纳德眼里娜塔莉亚浑身上下似乎都在冒金光了,他立刻站了起来,不由分说的将秘书叫了进来,命令她拿一些上档次的饮品和点心来招待这个超级客户。

    对此娜塔莉亚只是笑了笑,因为她不光是来下订单的,她还带来了某仙人的要求:“道格拉斯先生,虽然我很欣赏贵公司的dc…1,但是有一些小小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唐纳德顿时心中一紧,问道:“什么问题?娜塔莉亚小姐,只要是您的要求,我们都能做到!一定会让您绝对的满意!”

    娜塔莉亚笑了笑道:“很简单,对于你们采用的发动机我并不满意,我希望我的飞机使用法国产的液冷发动机,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

    这个请求让唐纳德有些发愣,他之前想过这位很外行的漂亮土豪小姐会提出一个让人为难的要求,但绝对没有想过,她会提出更换发动机。

    愣了片刻之后,他问道:“您为什么想要更换发动机呢?莱特sgr…1820…f发动机性能可靠,价格适中,可以说经济实惠……”

    不过娜塔莉亚却不为所动:“这项改变是必须的,如果不能换用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那这笔生意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不能更换吗?”

    “当然可以!”唐纳德赶紧回答道,“没有任何问题!”

    确实,对于唐纳德而言,换发动机根本就是小问题,他了解伊斯帕诺。苏莎12ybrs的性能,这款水冷发动机重量比莱特sgr…1820…f的干重还轻一点儿,换在dc…1上完全不是问题,而且在功率上,两款发动机也相差无几,甚至换装液冷发动机之后,dc…1的发动机舱还可以更流线一些,风阻会更小,飞行速度将更快。

    娜塔莉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道:“这只是我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是dc…1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造,必须适应高纬度和寒冷气候。”

    这个要求让唐纳德又有些吃惊,他问道:“为什么?”

    娜塔莉亚笑了笑道:“因为我订购的dc…1将要飞往俄国,必须适应那里的恶劣气候!”

    俄国?!

    这回唐纳德真心是吃惊了,他真心没有想到。自己的飞机的最终用户竟然是俄国人。接着这个机会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美女。果然发现了斯拉夫女人特有的味道。

    “那么您是?”唐纳德小心翼翼地问道。

    娜塔莉亚微微一笑道:“我不过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普通俄国女人而已。”

    这话唐纳德肯定是不信的,不过娜塔莉亚的国籍或者说她后背代表的势力完全不是问题,这几年美国和苏联走得不是一般的近,大量的尖端技术都输往了苏联。像他这种卖民用客机根本不算什么。

    甚至唐纳德很高兴自己获得了俄国客户的青睐,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几年苏联政府的购买力真心是太强大了!

    一番商谈之后,意向合同很快就签订了,初期订单20架。还将包括20架可选择的追加订单。仅仅是这四十架的订单就能让唐纳德的心安然的放在肚子里,他现在要考虑的不是dc…1会不会取得成功,能不能赚钱,而是该考虑怎么扩大产能以及进一步改进dc…1了。

    美国传来的好消息,让李晓峰感到高兴,从dc…1变成dc…2、dc…3根本就没有任何难度。哪怕现在的dc…1有点儿小,但还是够用的。

    “你准备用在哪?成立一个航空公司?”雅科夫问道。

    李晓峰笑了笑道:“确实打算成立一个航空公司,但不是那种普通的民用航空公司,你觉得阿尔克斯尼斯会不会对dc…1有兴趣?”

    “你准备将其转卖给空军?”

    李晓峰摇了摇头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图哈切夫斯基一定会作梗的。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家航空租赁公司。将飞机租给空军使用。这一点阿尔克斯尼斯还是能帮上忙的!”

    确实,如果是直接购买装有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的dc…1。那图哈切夫斯基绝对会全力搅黄这笔生意,但是租赁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阿尔克斯尼斯会对dc…1感兴趣吗?”雅科夫又问道。

    “当然会,”李晓峰打了一个响指,“他会爱上dc…1的!”

    为什么李晓峰这么有把握呢?原因很简单,此时红军的空降部队使用的还是蛋疼的tb系轰炸机,跟半路出家的tb系比起来,dc…1速度更快也更适合搭载人员,而且还不用空军花钱购买,只用出租借使用费用,阿尔克斯尼斯为什么要反对呢?

    不过很快雅科夫又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过四十架dc…1总共也只需要80台发动机,算上备用发动机,也不过是消耗了一百来台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剩下的那些怎么办?”

    按照李晓峰的想法,dc…1最多也就是要40架,毕竟跟dc…3比起来,dc…1还是小了不少。而他更想要dc…3,可是dc…3的动力需求更加大,伊斯帕诺。苏莎12ybrs那760马力的发动机肯定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比如正版的dc…3就用的是两台1200马力发动机。从长远看,恐怕只有伊斯帕诺。苏莎12ycrs的俄国改进版vk…105p(初期编号m…105p)才能满足需求。

    剩下的那些伊斯帕诺。苏莎12ybrs依然没有去处,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李晓峰可是显得信心满满,他笑着说道:“还记得西科斯基吗?”

    雅科夫叹了口气道:“怎么会不记得,不就是那个赔钱货吗?”

    为什么雅科夫要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呢?原因很简单,在二三十年代航空工业大发展时期,北方工业公司唯一投资的航空制造公司就是总部设置在芬兰的西科斯基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这家由西科斯基担任总设计师,并占有10%股份的飞机制造公司在整个二十年代产品伐善可成,除了几架不成功的水上飞机,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产品。每一年都需要北方工业补贴才能继续生存,而且这些补贴金额是相当的大。在李晓峰身边最亲近的小圈子内部,都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认为他是某仙人这些年最失败的投资。

    不过李晓峰却不觉得这笔投资失败,二三十年代是航空大发展时期不假,但那不属于直升机,而西科斯基最擅长的还是旋翼领域,实际上在1930年西科斯基就已经拿出了一款类似历史上r…4的产品。只不过需求不大,并没有大规模生产而已。陆陆续续生产的几十架大部分都属于自产自销,都进入了eo公司服役,实际使用效果还不错。

    原本李晓峰准备让西科斯基小步快跑,把历史上的s…51弄出来,到1939年再弄出s…55(h…18),而现在大量的伊斯帕诺。苏莎12ybrs正愁没有去处,干脆步子迈大一点,一步到位跨向s…55吧。

    试想一下,如果在二战中就有一款一口气能运送一个步兵班的垂直投送力量(s…55使用八百马力的莱特r…1…300…3活塞发动机,能搭载十名步兵),不管是用作特种袭击还是营救飞行员那都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要搞定s…55也不是没有难关,动力这块倒是没什么,主要是s…55为了减重,大量的应用了镁合金材料,这个方面对苏联来说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李晓峰还有时间,苏联在新材料这一块确实有问题,但是对美国而言,问题不大。暂时从美国采购合金材料用于生产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李晓峰现在想做的不过是给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找一个去处而已。等到了战争爆发时,伊斯帕诺。苏莎12ybrs绝对已经发展成为vk…105pa(1200马力),那时候就算苏联在镁合金这块没有建树,用重一点的铝合金制造机体也是可以凑合的……(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鞠躬感谢位面通缉犯、zsuzm、猪潇洒2、瓜地里的地瓜、秒杀土豆和尤文图斯同志!

19 多事之秋() 
1933年三四月份,当李晓峰同图哈切夫斯基围绕发动机问题展开激烈交锋的时候,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些极其深远的变化。

    3月1日,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被迫第二次逃离德国,前往俄国避祸,原因自然是国会纵火案。在希特勒的指示下,所有的罪责都被嫁祸给了德国*,作为德国*灵魂领袖的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自然是纳粹首要消灭的目标。好在某仙人一直在关注德国的情况,又一次在极其危险的形势下将这两位救了出来。

    不过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虽然侥幸逃脱了,可是恩斯特。台尔曼却和历史上一样被盖世太保逮捕,扔进了监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位恐怕是看不到二战胜利的曙光了。

    惨遭不幸的不仅仅是恩斯特。台尔曼,在世界的东方,阴险残忍的日本魔鬼也不甘于仅仅获得中国东北,他们罪恶的手掌忽然伸向了关内。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所部不占而逃,日军仅仅以128人的骑兵部队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承德,热河沦陷。

    还是在3月4日,长城抗战爆发,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份,血战三月,中*队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置丧失而撤退。

    依然是3月4日,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

    3月15日。*获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红军迅速壮大到八万人规模。

    3月23日德国国会通过授权法案,让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可以通过任何法例。而不需要议会同意。

    这个三月几乎是眼花缭乱的三月,在今后十余年里霸占历史舞台的那一批人已经走上了前台,并不断地发挥着影响历史的能力。

    而这个月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好消息和坏消息参半。德国的形势急转直下,几乎可以说纳粹已经暴露出了敌视苏联和*的本质。不出意外的话,今后双方必然兵戎相见。对于列宁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晓峰的警告余声未停,德国就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之前亲苏的德国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的急先锋。

    这让导师大人感到了深深地忧虑,他很担心纳粹在本身野心以及英法帝国主义的纵容下铤而走险。更担心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会很快爆发。

    在政治局。他十分忧虑地提出了这种担心,并获得了其他大长老的一致赞同,政治局一致认为很有必要警惕德国之后的行动,必须在德国人打响*第一枪之前做好战斗准备。

    坏消息不光是来自德国。从中国传来的情报也是相当值得警惕。日本人在获得东北之后,野心不光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愈发的肆虐起来。其触手开始伸向中国关内以及内蒙、河北,而且不断地在中东路以及边境问题上跟苏联制造摩擦。很显然,这个东方小矮人的贪心恐怕是欲壑难填了。

    远东方面就不止一次的向莫斯科发出警告,言明日本人很有可能对苏联也采用类似九一八事件中的那些手法,更直言将来很可能同日本发生直接的军事摩擦。

    对于日本人,列宁没有任何好感,实际上每个俄国人都不会对日本人有好感。日俄战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1918年日本人更是直接侵占了俄国的远东领土,并且这个贪婪的邻居一直毫不掩饰的表明他们对土地尤其是西伯利亚的渴望。对于这样的恶邻,谁能放心?谁又敢放心?

    摆在列宁和政治局面前的是两个方向的两大问题。西边的德国人和东边的日本人将是苏联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假想敌,甚至暂时超越了老牌帝国主义,比如英法之流。

    好在这个月政治局获知的不全是坏消息,在中国南方,中国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面对四十万人的包围。弱小的红军以弱胜强,真心是殊为不易。这个消息让列宁等人是相当的欣慰。弱小的中国红军都能表现出这等战斗力,不正是说明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吗?

    为此,列宁还专门通过共产国际的名义给*发去了贺电,这一封贺电中超规格的用了很多褒奖和期待的字眼,看起来导师大人和政治局是相当期待*接下来的表现了。

    不过对此,李晓峰却高兴不起来,作为一个熟知历史人,他非常清楚,三月份的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将是一个休止符。从五月份开始“炮党”的第五次反围剿就在积极的筹备之中,在当年的九月第五次围剿就将开始。而这一次内乱不止的*将走向一条错误的军事路线。所以这点儿短暂的喜悦很快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焦头烂额。

    不过这些事儿李晓峰准备烂在肚子里,因为中国南方的事他根本插不上手,隔得太远了。而且共产国际一直不是他的地头,那里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地盘,而跟这两位他是一直不对付。别说现在*的形势看上去不错,就算*的形势很不好,那两位也不会允许他在这个问题上指手画脚。

    而且李晓峰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指手画脚,因为中国的革命远比俄国的革命复杂,列宁可以领到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让他去中国试一试?估计满头是包都算轻的。反正从历史的走向看,中国会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道路和领导人,李晓峰完全不必越俎代庖,在远东问题上,他只要抓住一个重点——日本人就可以了。

    说实话。在当时的苏联,对日本究竟应该持何种态度和策略真心是一个大问题。远东地广人稀,长久以来基本没有被大规模开发过。说好听点这里是苏联的领土,但实际上却是一片野地。

    不管是沙皇俄国也好,还是如今的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