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523部分

天兵在1917-第1523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杜鲁门准备深化英美关系,自打苏联展示了自己的核肌肉之后,美国是有些惴惴不安的。是的,美国也有核武器,在这个方面两国差距不大,但是美国当时也没有洲际导弹,站在美洲大6上是没办法朝苏联扔原子弹的。

    也就是说要想保持对苏联的核威慑,美国人就离不开欧洲大6,只有在欧洲大6上B29之类的轰炸机才能往苏联的核心区域扔原子弹。但是,这面临问题,美国在欧洲是没有领土的,也就是说想要用核武器威胁苏联就必须在欧洲有军事基地。

    和历史上不同,美国没有分到一寸德国占领区,不能直接在德国驻军,之前杜鲁门也探了探法国的口风,试图说服法国人向美国开放部分空军基地。但是骄傲的戴高乐直接就一口拒绝了,对戴高乐来说让美军驻扎在法国本土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几乎是等于宣布法国是二流国家,打死他都不可能同意。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法国不同意没关系,不是还有比利时和荷兰吗?这两个小国没道理拒绝美国的好意吧?对他们来说美军驻扎在他们的国土上可以有效的避免苏联威胁。

    这话倒是没错,美国也同比利时和荷兰达成了相关的协议,准备直接协防两国。但是这依然存在一个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比利时和荷兰离苏联红军太近了。这两国几乎是顶在了抗击苏联的第一线,以红空军和红军装甲部队的能力,杀过来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儿,如果在这里部署核武器,很有可能在苏联起第一波攻势时,这些核武器就被打掉了,如此一来威胁性是大大降低。

    反正美国人在欧洲这一票找了一圈,适合部署核武器的地点是少之又少,也就是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有这个条件,而这其中法国是已经明确表示反对,至于意大利,面条倒是没种也没资格反对,但是将核武器部署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处于南欧的意大利离苏联腹地太远了,B29之类的轰炸机从意大利起飞要穿越中东欧一票国家才能抵达苏联上空,在此期间被拦截实在是太容易了。

    也就是说,适合部署核武器的也就仅仅只有英国了,先两国关系密切,其次大不列颠悬在海外不容易遭到苏联直接攻击,而且英国同苏联也是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在英国部署核武器属于上上之选。

    当然,这里头也还有问题,那就是要想在英国部署核武器必须得英国人同意才行,以丘吉尔那个老狐狸的尿性,肯定要乘机敲诈美国一笔,而丘吉尔的要求也很简单,希望美国尊重英国在中东的根本利益。

    说白了,老烟鬼的要求就是确保英国对中东的控制。这个要求很高吗?应该说是相当高的,石油的重要性就不要说了,虽然美国人并不缺石油,但是很希望控制住阀门,控制住了石油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命脉,就等于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大权。丘吉尔指望用核武器的部署权去换石油大权,实话实说这真心是将美国人当成了二百五。

    按照杜鲁门的想法,这尼玛就是敲诈,怎么能同意,中东这块肥肉美国早就想插一脚了,你英国还想吃独食,美死你了。不过就在杜鲁门想要拒绝丘吉尔的要求时,出现了一个变数。之前脑淤血昏迷过去的罗斯福终于苏醒了,虽然老总统从之前的截瘫变成了半身不遂,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老总统的思维能力,虽然在他醒过来听到医生关于他病情的描述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立刻辞职,名正言顺的将总统宝座让给了杜鲁门,但是他的意见还是很有力度的。

    当时罗斯福就告诉杜鲁门:“答应英国人的要求!”

    当时杜鲁门被吓了一跳,以为老总统这是还没有清醒,但是罗斯福后面给出的理由实在是让他无法拒绝:“从未来的情况看,深化英美关系共同对抗苏联是必然,只有借助英国这块跳板,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干涉欧洲事务。能够在英国部署核武器将使我们拥有对苏联的核优势,迫使苏联放弃进一步扩张的打算。其次,有了英国的配合,我们整合西欧势力会方便很多,老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办法的。最后,暂时站在英国这边并不妨碍我们今后对中东施加影响力!”

    前面两条好处杜鲁门倒是认同,但是第三点他是实在想不通,不得不说这位副总统和罗斯福在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上还是有差距的。

    罗斯福很平静地告诉他:“英国人的想法一点儿也不难猜测,他们肯定想要控制中东的石油权力,从而影响世界的经济。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恕我直言,如果是二战之前的英国,确实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的英国已经不具备这个能力了。英国的国力已经不具备单独控制中东的能力,他们现在就像一个苟延馋喘的老头子,不服老还妄图像年轻人一样去战斗,这可能吗?我的朋友,我可以断定,没有我们的支持,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或者是他们联手,都不可能在中东站稳脚跟,俄国人可以空出一只手打败他们。所以你不妨口头上答应英国,然后站在一边看戏,等俄国人教训完了他们,英国人就会乖乖的求我们出手相助,那个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干预中东事务将英国人挤到一边去。而且先让英国和苏联互相消耗一阵不是很好吗?”

    杜鲁门是眼前一亮,不得不佩服罗斯福的老谋深算,按照罗斯福的办法,美国几乎是坐等着拿好处。自然的,杜鲁门不可能对本。古里安有好脸色,他可是很清楚英国人的计划,那就是要拿犹太人开刀,这时候他怎么会冒着得罪英国人的风险跟犹太人眉来眼去?哪怕是有犹太财团在里头力也不行!

    你还别说,杜鲁门的这一番态度让丘吉尔是大喜过望,老烟鬼第一次觉得没有罗斯福的美国更可爱了。按照这种节奏走下去,美国将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到时候说不定英国还可以暗中吸美国的血恢复元气呢!

    当然,我们都知道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真正被玩弄的是丘吉尔,他根本不知道罗斯福已经看穿了一切。

    只不过,这一切给本。古里安吓坏了,他自然是不知道美国人真实打算,他以为美国人完全站在了英国那一边,这意味着东普鲁士如果还执行之前的“中立”国策,很有可能是既得罪了苏联又没办法讨好美国,最后两头不讨好。这些年的国际政坛混下来,本。古里安也是人精,他太清楚小国的悲哀了,如果不能左右逢源,那也得抱紧一条大粗腿,如果弄得天怒人怨,大流氓分分钟就会教你做人的。

    所以一看在美国打不开局面,本。古里安也是足够机灵,专机都不返回柯尼斯堡直接就飞到了莫斯科,直接就去找犹太人民的老朋友李晓峰,态度诚恳的希望展越一般意义的全天候伙伴关系。

    李晓峰对此怎么看呢?之前他可是一直盯着犹太人的动作,毕竟这关系到未来苏联对中东的布局。此外他也想看看犹太人是不是真的有那么聪明。结果呢?结果他现在政治上犹太人真心是不够聪明,根本就没有看穿这一切的本质问题,换做他是本。古里安才不会屁颠屁颠的去美国找不自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就决定了,暂时他不可能给犹太人好脸色……(。)8

574 敲竹杠() 
本。古里安这一趟美国之行可以说是极大失败,之所以说其失败,不光是没能争取到美国支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使东普鲁士陷入了全面的被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本。古里安访问美国之前,东普鲁士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虽然东普鲁士在二战中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似乎是欠了人情,但是东普鲁士也顽强地顶住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客观上说减轻了苏联的压力。可以说双方是互赢,并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确实有兴趣在中东问题上同犹太人继续合作,而这种合作也是各取所需的共赢关系。甚至可以说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还得迁就犹太人的国家利益,还必须让一让。毕竟如果犹太人不跟着苏联的指挥棒走,那中东问题苏联还真不好随便下手。

    所以,在这时可以说苏联还得求着东普鲁士。可是本。古里安这一趟美国之行走下来,形势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么说吧,除非犹太人准备跟耶路撒冷这一片祖地做一刀两断的干净切割,准备今后就在东普鲁士混了,那可以继续我行我素,在美苏之间玩墙头草战术。

    但是,这可能吗?犹太人之所以是犹太人,跟他们的宗教就有斩不断的联系。除非是犹太人宣布以后再也不信犹太教了,才能说耶路撒冷和以色列这一块祖地可以丢掉了。只要他们还信仰犹太教,保留宗教传统,那就根本没办法跟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做切割,那犹太人还就必须想方设法的返回那块应许之地。而这就是犹太人的死穴。

    这么说吧,别看这二十年犹太人在东普鲁士混得风生水起,将这块条顿骑士团的地盘经营的红红火火,似乎是安居乐业了。但是犹太人真的有把东普鲁士当成家?

    恐怕是没有的,包括本。古里安在内的这一批精英其实眼睛还是盯着巴勒斯坦还是盯着耶路撒冷,那里才是犹太人永久的家园。不然为什么二战之中他们会接受某仙人的怂恿,跟英国人和阿拉伯人闹别扭,说白了还是想在巴勒斯坦立山头,就算不能独立建国,也得争取犹太人的自治权不是。

    二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犹太精英们已经定下了一个章程,那就是乘着大英帝国走向衰弱的时候,夺回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

    之前本。古里安觉得这条路可以不完全依靠苏联,他认为以犹太财团在美国的势力,说服美国国会帮助犹太人返回应许之地应该不难。毕竟犹太人已经不是二战之前的犹太人了,在国际上说话的声音已经大大的不同了。

    只不过这条路竟然还没开始就被宣布走不通,美国人的态度相当的冷淡,而犹太财团也没能起到说服作用,本。古里安算是白走了这一遭,更糟糕的这还严重的得罪了苏联。苏联之前可是唯一表示过对犹太人支持的国家,而犹太人却无视了这种支持,转而去抱美国人的大腿,可以说这是严重的挑衅。

    没有人喜欢吃里扒外的二五仔,所以本。古里安抵达莫斯科的时候,自然的也受到了苏联的冷遇。前来机场迎接他的仅仅是外交人民委员会副委员维辛斯基。仅仅是个中。央委员级别的接待待遇。要知道本。古里安毕竟是东普鲁士总理,以外交对等原则来说,外交人民委员来迎接都不属于高规格,少说也得是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才算勉强对等。

    而现在,苏联直接降了两个档次,这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冷遇了,至于苏联方面的解释,维辛斯基是这么告诉本。古里安的:“总理先生,我国的新一届大会召开在即,托洛茨基同志、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和安德烈同志实在是走不开,这才委任我来迎接您,失礼之处还望原谅。”

    维辛斯基说这番话的时候,嘴上说的是还望原谅,但看他那个敷衍了事的态度,压根就没有求原谅的意思,基本上可以说是场面上最虚伪的客套话而已。

    本。古里安自然也看出了维辛斯基的言不由衷,可是他还不能生气,只能打哈哈的表示理解,并问道:“我什么时候能够同托洛茨基同志、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和安德烈同志进行会谈呢?”

    维辛斯基依然是那副敷衍了事的死样子,他有些漫不经心的回答道:“这个真不好说,因为这个月的事务太多了,本月要召开大会,下个月初又要进行胜利阅兵,日程安排十分紧凑,我只能说尽量的安排,但不敢许诺您什么。按照人民委员会的安排,和您进行会谈的主要是古比雪夫同志。”

    此时的古比雪夫不过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主席,也就是正部长的身份,政。治局候补委员。说实话,这个格调真心是差了不少。本。古里安跟政。治局候补委员能谈什么?就算谈出了花政。治局不同意那不是白搭。但是本。古里安又不能直接提要求说:“我要跟政。治局委员谈。”这一是不合规矩,另一个也是跌份。他只能再三的恳求维辛斯基尽量的安排。

    “人送到了?”李晓峰问道。

    维辛斯基点点头,说实话,他也是不理解,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这三巨头确实是忙,但也不至于一点儿时间都抽不出来,就比如他眼前这位,有时间去慰问老干部,却抽不出时间见一国脑,这尼玛是什么套路。

    不过维辛斯基也就是在心里吐糟一下,政。治局有政。治局的考量,像他这种中。央委员没资格对此评头论足,而且今年这届大会也是确实有些邪性,他就更不敢随便说话了。

    李晓峰这边根本就没管维辛斯基的表情,自顾自地吩咐道:“对犹太人人不需要特别的热情,但也不要故意怠慢,接待规格还是按照总理的标准来……”

    这让维辛斯基在心中又忍不住吐糟了,就今天这个接待规格还是总理的标准,严格按照总理的标准就该让托洛茨基同志前往迎接,不至于让他一个副外交人民委员去“羞辱”人家。

    另一边李晓峰继续交代道:“对于东普鲁士,还表现得不冷不热,不要答应他们什么,也不要太过于疏远,就像钓鱼一样,多一点耐心,先放一放。”

    这种讨论维辛斯基十分清楚,一般而言这都是用来敲诈的,摆明了就是让犹太人大出血。可维辛斯基又不知道这种敲诈的底气从何而来,犹太人虽然美国之行不顺利没成果,但也不至于一夜之间就肯低三下四的求到苏联门口吧?

    李晓峰看出了维辛斯基的疑惑,慢条斯理的抽出了一份文件丢了过去,吩咐道:“这份备忘录仅限于你个人,不得外传。”说完,他就让维辛斯基滚蛋了,这让后者是更加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维辛斯基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一切的答案都在这份备忘录中,返回了办公室之后,他打开了这份备忘录,顿时就出了哦的一声。

    这份备忘录也没写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