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英国人在丰收号时间上的全部所得,一时间丘吉尔是遭到了上下两院的猛烈批评,议员们强烈的谴责其投机式的政治决策,认为是他导致了大英帝国里子面子都丢掉了。一时间丘吉尔的日子是相当的难过,老烟鬼知道这一次他失分太多,虽然暂时还不能威胁他战时相的地位,但是对未来战争胜利之后的政治生涯来说真心就很难说了。
“工党在集中火力攻击我,”丘吉尔缓缓地对李尔文说道,“他们认为是你和我搞砸了这一切。”
当李尔文被老相叫到唐宁街1号的时候,感觉恐怕不是那么好。这一次事件的风浪确实太大了,作为这一切的直接负责人,她恐怕是难辞其咎的。所以走进相的办公室时,她已经做好了被免职的心理准备。但是让李尔文想不到的是,丘吉尔并没有这么做。
“这些鼠目寸光的白痴,”丘吉尔忽然提高了嗓门,大骂工党:“他们以为没有丰收号事件,我们的国家就能像往日一样安逸了吗?愚蠢,美国人、俄国人都已经是磨刀霍霍了,丰收号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没有丰收号可能也会有歉收号,我们不主动出击他们也会打上门来!这他妈就是政治!而他们却根本就不懂!”
缓了一口气,丘吉尔平息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他们要求我追究你的责任,要我将你辞退和下狱,这群蠢货以为我是那种弃卒保车的人吗?女士,我知道你是这个国家少有的清醒人之一,我们需要更多的清醒的人而不是一群糊涂虫,所以我要告诉你的是,加倍努力的去工作吧!我对你完全信任!忘掉那些谩骂和攻击,拿出你全部的能力帮助我,也帮助帝国走出低谷!”
这番表态让李尔文感动不已,实话实说,自从在丘吉尔手下做事之后,她前半生那种处处掣肘的感觉就基本消失了。不说她能够为所欲为,至少是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反正这两年李尔文是痛快极了。唯一让她感到郁闷和羞愧的是,她的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并没能扭转之前的被动,反而是每每被李晓峰弄得鸡毛鸭血,老实讲李尔文都觉得有些对不住丘吉尔的信任。
尤其是如今,在这么空前的压力面前,丘吉尔依然选择了保她为她说话,这让女间谍都有些感动了。
场面是温馨的,如果是英国人恐怕是会被这一对男女的坚持所感动,并对大魔王某仙人恨之入骨。可惜,这仅仅是英国人的看法,这个世界上讨厌英国人的国家和个人太多太多,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给其拉了无数的仇恨,希望英国人倒霉的比希望他们好运的人多多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无数的人希望英国倒下,然后就可以接收大英帝国留下的地盘和红利,那多爽啊!
所以摆在李尔文和丘吉尔面前的路恐怕将异常艰难,而且似乎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就算没有苏联,美国的阴影也能够让他们窒息。
丰收号事件算是收场了,这个小小的事件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后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老牌帝国主义跌下神坛,各种新兴势力蓬勃展,有着无数的机遇当然也有着无数的挑战。
李晓峰回到莫斯科之后受到了中。央委员会的热烈欢迎,一件在******在中。央委员会看来十分棘手的难题竟然如此轻易的被解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不光没有受损反而还有所提高,对于某仙人所表现出的政治手腕,中。央委员们是赞叹无比,相比之下,之前跳得很欢的斯维尔德洛夫就显得相形见绌,货比货得扔,人比人会气死人的!
斯维尔德洛夫自然是相当的生气,但让他很烦躁的是,他生气的对象竟然是他自己,他痛恨自己在关键时刻没有坚持住立场,痛恨自己被美国的威胁所吓倒,当这么多痛恨的目标都直指他自己的时候,斯维尔德洛夫可想而知的情绪有多差了。
而更糟糕的是打击还接二连三的来临,就在丰收号事件刚刚告一段落的时候,华夏那边又传来了坏消息——T共取得了第二次邯郸战役的全面胜利,战击毙击伤鬼子六万余人,此外还俘虏了鬼子三万余人,仅有两万多鬼子在最后的时刻冲破包围圈得以逃生。包括冈村宁次在内的一批鬼子高级军官成了八路军的战俘,仅有田中久一在混乱之中乘乱脱身。
这一战可以说是自抗战以来华夏取得的最大规模胜利了,这一次鬼子至少是死了两万余人,说实话华夏战场真心没有一次战役打死过这么多鬼子兵。以至于美国人听闻这个消息之后,都表示不可置信,至于蒋某人那更是气得了三天的脾气。
请注意这还仅仅是第二次邯郸战役的战果,在山东方向,粟大将率领的新四军也再接再厉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用火中取栗和虎口夺食的方式歼灭了日军一个旅团,挫败了日军从山东增援邯郸的计划。
这两个巨大的胜利不仅一血之前豫湘桂战役的耻辱,让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看到华夏也是会打仗更是会打硬的,这让美国人不得不高看了华夏一眼。当然,尤其重要的是让美国人认清了刮民党的本质,他们可以给刮民党盖棺定论了——不是华夏人不会打仗,而是刮民党**无能!
这个结论让蒋某人是相当的有压力,因为美国人会认为他的刮军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差劲,根本原因是他的能力不行,达不到给美国干爹当贴心干儿子的水准。这虽然不至于让美国倒向**那边,但会让美国人开始考虑找一个能取代蒋某人作用的有能力的人来领导刮军。
在美国人的小本本上面,可是记录了不少备胎的名单,有名的比如李宗仁、白崇禧,差一点比如云南王龙云,总之小本本上的名字是不老少的,足以让蒋某人两股战战。
在这种巨大额压力下,蒋某人也只能表现一下刮军的战斗力了,命令远征军在云南狠狠地打,尽早的打通交通线并彻底的消灭鬼子的第十八师团。
在蒋某人的严令下,刮军这回是高度重视真心是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尤其是那些高级军官,终于放下了枷锁,可以真正的同鬼子好好较量一番。
一场恶战之后,刮军虽然损失惊人,但也确实是比历史上的表现要给力多了,不光打通了交通线,甚至一部已经杀出云南直奔越南,将鬼子撵得只恨少生了两条腿。
而这也才让美国人稍稍满意了一点,连罗斯福都不禁觉得自己之前作出的决策是明智的,让T共和苏联给刮民党施加压力,比美国亲自上阵说破嘴皮来得强,只要这种外部压力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蒋某人是必须给力必须听话。这充分说明了同苏联平分华夏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截止到1944年1月,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全面反攻已经进入了**。华夏的东北,关东军在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打击下是步步退缩,向着大城市龟缩而去。在华北,八路军、新四军暴起难基本光复了这一片故土,在西南,刮军总算是打通了交通线。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华中和华南,因为之前汤跑跑太不给力,这个坑没能填上。
这还仅仅是华夏,取得进展更大的是苏联,在波兰,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就像两把尖刀狠狠地插入了波兰腹地,装甲集群高的碾压德军的残兵败将,从华沙一线一直推到了波兹南,离德国的本土真心是已经不远了。
在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的强有力打击下,德军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收缩和拆东墙补西墙,从东普鲁士方向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开始填波兰的坑。而乘着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进一步被削弱,波罗的海方面军在犹太军团的配合下开始反攻,沿着海岸线向德国本土靠拢。
在南方,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轻轻松松搞定了斯洛伐克,现在正在重兵压进捷克,正向着布拉格前进。至于科涅夫,那也是跑得飞起,碾压过匈牙利之后,杀入了奥地利,此时也已经将维也纳围得水泄不通。反正估计奥地利和捷克被解决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而在西线,当英美盟军突破了卡昂之后,随着东线德国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西线抽调装甲部队,当来自于德军的装甲威胁减轻之后,英美总算不是那么狼狈了,没有豺狼虎豹助阵,英国人和美国人可以利用一边倒的空地优势压倒德军,此时他们已经抵达了巴黎附近。
至于太平洋战场,鬼子几乎是被美军一路吊打,1月份莱特湾战役如期爆,哈尔西差一点坑死了美军,而麦克阿瑟则实现了1942年逃跑时的承诺,重返了菲律宾。
几乎是在莱特湾战役爆的同时,苏联红军解放台湾的行动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期。在海参崴,苏联红军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并云集了大量的船舶,为了防止日本本土的战机对这次进行进行骚扰,红空军从苏德战场一线抽调了大量的轰炸机和攻击机,没日没夜的对日本海一线的日军机场进行疯狂的轰炸,在这场疯狂的空中绞杀中,红空军一共投下了五万吨弹药,数千架战斗机更是不断地在以这一片空域猎杀,几乎将日本人本来就不甚丰富的飞行员储备消耗殆尽。
整个空中绞杀行动持续了一个月,到了1944年12月份,日军在日本海一线的雷达、机场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苏联红军的强有力打击下,日本大本营一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为苏联红军这是准备直接登录日本本土,真心是做好了一亿玉碎的打算。
以至于当苏联红军在1945年1月中旬终于在台湾登录时,鬼子不禁松了口气,认为这还是个好消息……(。)8
526 台湾()
要在台湾登陆对于苏联红军来说真心是不太容易,主要是对马海峡这一侧实在是太危险了,如果日军的空中力量集中在这一线进行拦截,那红军还真不敢硬闯。哪怕是现在红军已经重点攻击了这一侧的日军空中基地和港口,甚至进行了攻势布雷,但是红海军对于安全穿越这一线依然是没有太多信心。
尤其是对于直接负责登陆台湾行动的总指挥苏霍伊来说,压力真心是山大。他一直在考虑能不能绕开危险的对马海峡呢?
实话实说,想要绕开对马海峡不是不可以,可以从库页岛那边绕嘛。但是这么一绕距离是成倍的增加,对于登陆部队来说,这简直是要老命了。而且线路变长也会让后勤补给更加困难。所以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苏霍伊抛弃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选择另外一条路的思路,既然从海参崴出发风险太大,能不能换一个出发点呢?然后苏霍伊就在地图上查找了起来,离台湾更近补给更方便的地点不是没有,如果华夏东南沿海在手里,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但是让苏霍伊无语的是,这个设想一开始就不可能,首先这一块地区就不在盟国的控制之中,从浙江到广东这一线都是鬼子的地盘。只能说刮军实在是不给力,哪怕是能保住广西和海南岛也好啊!
当然,这也就是吐糟一下,苏霍伊很清楚,就算广西和海南岛在刮军手里,以刮军的尿性也不会答应,就算刮军能答应美国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会阻止。在华夏,苏联唯一能靠得住的小伙伴只有T共。而很可惜的是T共的势力范围仅在华夏北方,能控制的口岸也仅限于华北一侧。
如果登陆部队从这里出发将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运输问题,现在东北一线还没有打通,苏联的物资并不能直接通过铁路运抵华北,暂时只能依靠外蒙的简易公路进行运输。这条简易公路的运力实在有限,保障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需求还凑合,但是根本满足不了红军的作战需求。
按照军。委原定的计划,一部分物资走海参崴,另一部分走外蒙,双管齐下应该能勉强满足要求。但是前面说了苏霍伊对海参崴这一线疑虑颇大,认为太危险,所以他其实是并不倾向于这个方案的。。
经过一番艰难的思考,苏霍伊给军。委发了一个很长的报告,这个报告因为实在太长,就不一一详细说明。总之这份报告的要点是:第一推后登陆台湾作战,至少将其向后推迟一个月。第二,改变原本从海参崴出发的方案,将出发地点选在旅顺。自然地第三点就变成让远东方面军先行打通满洲里至哈尔滨以及哈尔滨至大连的铁路线,以方便后勤补给。
可想而知,这个方案几乎全面推翻了军。委之前的决策,按照苏霍伊的建议,那就必须首先解放东北,搞定了东北自然是绕开了风险极高的对马海峡。红军的登陆部队从大连出发,不光是距离要近不少,最主要的是当铁路线被疏通之后,红军的补给情况将会极大的改善。
你想想,原本红军几乎只有海参崴一个港口可用,从欧洲过来的物资几乎全部依赖海参崴的运力,而这边又十分危险,可想而知稍有闪失都将造成了整个行动的不顺畅。
而如果首先解放了东北,那么情况就不太一样了,苏联的物资可以走满洲里直下大连,在旅顺港起运,这边不光更安全,而且路程稍短,而且旅顺港是不冻港,未来一二月份的恶劣天气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而海参崴就不一样了,冬季是需要破冰的,为了保证行动顺畅,红海军可是万里迢迢的派了不少破冰船过来,甚至还觉得不够保险。
甚至不光是旅顺港可以启用,连带着疏通了关外关内相连的铁路之后,塘沽一线的港口也能启用,虽说当时这些口岸规模不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反正苏霍伊觉得自己的设想是很理想的,只要解决了东北,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迎刃而解了,他认为完全可以推迟登陆台湾的行动,延迟到1945年3月都没有问题。
当然,苏霍伊的所有考量都是基于军事层面的,因为他仅仅是个纯粹的军人,但是在政治方面,他就犯了大错误。第一,原定的计划是军。委通过的,军。委不是不知道先拿下东北的好处,问题是军。委暂时做不到。
远东方面军可不像历史上1945年那么强大,拥有百万雄师,此时的远东方面军兵力纯粹就数量而言比鬼子可能还稍微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