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461部分

天兵在1917-第1461部分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前干掉日本已经是必然的。日本倒下去了,其势力范围肯定要被重新划分,以苏联的影响力在糟县必然有一块地盘,而在这一块自留地里闹革命想要失败实在是太难。糟县革命问题对斯维尔德洛夫来说其实就剩下两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第一,是苏联能在糟县半岛抢下多大一块自留地,第二,这块自留地给谁来领导才符合他的利益。

    而越南的事情就相当的复杂了,先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而法国在当前国际上的地位很玄妙。你说他是战胜国吧,维希法国那个玩意儿你准备往哪里摆?但你要说他不是战胜国,戴高乐和吉拉德你又准备怎么去打交道。

    反正法国的政治地位很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肯定不能用对待日本、德国、意大利的方式去对待法国,从法国身上割肉恐怕是不现实的。

    作为法国的地盘,越南革命怎么弄就必须慎之又慎了,因为这将影响苏联同法国的关系。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已经在法国问题上碰了一颗大钉子,如果再贸然的采取行动,再次激怒法国人,那真心是不好收场了。

    所以,一度的斯维尔德洛夫是准备对胡志明避而不见的,因为这太敏感了。后面是胡志明一再的请求以及T共帮着说话,斯维尔德洛夫这才勉为其难的同其会面。

    应该说胡志明给斯维尔德洛夫留下的印象最好,在小斯看来胡志明才是那种最类似老大哥的革命者,但是让斯维尔德洛夫郁闷的是,这个他最欣赏的革命者却偏偏是最棘手的存在。对于努力想要赢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胡志明,他实在是给不出什么像样的承诺。

    后来胡志明回忆起这次会面时也说道:“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对越南的革命比较悲观,可能是顾及同法国的关系,这种情况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盆冷水……”

    同胡志明话别之后,斯维尔德洛夫会见的最后一个人就十分敏感和特殊了,他是T共领导人高某。作为北满的主要负责人,根据中央的指示,高某见斯维尔德洛夫的主要任务还是协调双方的关系。毕竟T共领导抗日联军此时正在配合苏联红军作战,不过这并不是主要的。高某见斯维尔德洛夫的主要任务还是想明确抗战胜利之后东北问题怎么解决。

    别看T共和联共布算是兄弟关系,但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是,东北未来是怎么样一个地位,苏联老大哥是不是来了就不打算走了。这些都得解决,提前就这个问题试探一下苏联最高领导层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这有必要吗?李晓峰不是已经向T共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善意了吗?还有必要试探斯维尔德洛夫的态度吗?

    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李晓峰是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是斯维尔德洛夫。哪怕是没有去过苏联,T共的高层也知道苏共最高层并不是那么和谐的。三十年代的托洛茨基Vs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四十年代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到明年等托洛茨基退休之后,那就是双头鹰之争,究竟斯维尔德洛夫镇住场子还是被李晓峰以下克上,真心是不好说。

    政治斗争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反正T共是不敢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而且毕竟斯维尔德洛夫才是下一届的名义上的核心领导,怎么都得尊重斯维尔德洛夫的态度吧?毕竟斯维尔德洛夫就是再不给力,给T共穿小鞋使坏的能力还是有的。

    尤其是之前闹出的米夫事件,更是给T共敲了警钟,虽然后来苏联方面解释说米夫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是背着苏共中央胡搞瞎搞。但是这让的解释T共是不敢全信的,谁敢保证这不是斯维尔德洛夫使出的敲山震虎之策呢?

    现在既然斯维尔德洛夫已经来了,就正好好好的接触一下,试探一下这位核心领导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这样T共方面也好见招拆招不是。

    高某人见到小斯之后,先传达了T共******对斯维尔德洛夫同志的亲切问候,然后又汇报了华夏的革命形势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到末尾才试探性的提出东北问题。

    斯维尔德洛夫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是很苏联化的。什么叫很苏联化呢?自然是站在苏联的利益上做全盘考虑,先他认为苏联红军为了解放东北是花费了较大的代价的,虽然不可能像东欧那样朝穷巴巴的T共伸手,但肯定要借助东北问题达成某些政治目的。

    比如通过东北作为跳板,干涉糟县问题,如果苏联红军不在东北,拿什么去影响糟县呢?那不是一切成为空谈了么!斯维尔德洛夫虽然觉得糟县国际影响力再小,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有糟县这个点心总比没有强是吧。

    所以他对高某的答复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红军将暂时驻扎在东北,维护社会秩序帮助东北的华夏人民恢复生活和生产……而且苏联红军暂时驻扎在东北对于未来的华夏也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落入反动派的手中,还可以很好的支援关内的革命斗争。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东北辐射到糟县和日本,带动这两个国家的革命的展。”

    这样的结果高某是有心里准备的,因为之前李晓峰就告诉过太祖和周公,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苏联红军不会马上退出东北,因为那时候东北将形成一个权力真空,如果苏联红军不占据这个位置,东北就要落入刮民党的手里。苏联红军将会在东北驻军一段时间,直到T共有能力接收东北为止。

    李晓峰甚至暗示,这已经是他能为华夏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就是这些条件在联共布******都不一定能很顺利的通过,他希望T共能够理解。

    之前太祖和周公对李晓峰的说法是将信将疑的,毕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加公平公正的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已经有点深入人心了。帝国主义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手法划定势力范围了,而且东北一直都是华夏的合法领土。开罗会议也明确表示要维护华夏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苏联红军就这么赖着不走不合适吧?

    而现在,当斯维尔德洛夫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意思之后,这就不是空穴来风了。而且斯维尔德洛夫的表述中还有同李晓峰不太一致更让华夏难受的潜台词。斯维尔德洛夫并没有说苏联红军什么时候撤离东北,更是提都没有提将东北还给华夏的话茬。反而是在大谈东北对苏联的重要意义。这不仅让T共方面倒吸了一口凉气。

    情况很明显嘛!斯维尔德洛夫是不太情愿将东北还回去的,似乎还有通过东北向外输出革命的意思,这就让T共方面很难受了。

    斯维尔德洛夫的说法比刘备借荆州还要恶劣,至少刘某人还说了个期限,而小斯这边是什么保证都没有。看他的那个态度,似乎苏联红军控制东北对T共来说还是好事。

    这样的态度自然让太祖和周公是不高兴的,至少他们听了高某人的转述之后是完全高兴不起来的。这让他们想到了之前李晓峰说过的话,他们这才知道某人并不是说谎,在东北问题上苏联最高领导层并不是都那么友好和客气的。

    连太祖都不得不感叹了一句:“请神容易送神难喽!”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斯维尔德洛夫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么过分,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还是照顾T共。在他看来T共根本没有能力控制东北,一旦苏联红军放手,东北将立刻被蒋某人拿走,那时候不是鸡飞蛋打么?

    所以他很自以为是的认为,保护T共的最好办法,就是由苏联红军出面控制东北,这样刮民党没有办法,哪怕是美国人给T共施加压力,苏联也好介入。从长远看还可以至少带动糟县,这是多么完美的方案啊!

    反正在小斯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T共应该感恩戴德的接受老大哥的好意。

    当然我们都知道斯维尔德洛夫的想法太简单、太一厢情愿、太老大哥了。作为一个有节操、有理想的政党,T共很难接受这样的好意,更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好意。自然的对斯维尔德洛夫的提法是难以接受,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高某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既不赞同也不明着反对,而是努力地向李晓峰反应,希望某仙人将T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共产国际,迂回的让斯维尔德洛夫打消这个念头。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原因是T共也为难,之前他们已经跟斯维尔德洛夫闹过一次不愉快了,如果这回再明着顶撞斯维尔德洛夫,恐怕是要坏事的。既然不能明着让斯维尔德洛夫下不来台,那就只能冷对抗用无言的沉默告诉他:“我们不喜欢这个方案!”

    那么斯维尔德洛夫知道了T共的真实态度吗?以他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难察觉T共的真实想法。只不过他选择了忽视,他没有体会到T共冷对抗的实质是顾全两党的良好合作关系维护当前的大好局势。他认为T共之所以只敢冷对抗,那是T共不敢直接拒绝老大哥,是怂了!

    斯维尔德洛夫认为既然你都怕我了,我如果不坚持“原则”那不是傻逼了。自然的他就将T共的好意当成了驴肝肺,反而在积极的他的东方革命策略。

    那么小斯的东方革命策略是什么呢?他定下了一个重点,这个重点是东北,苏联红军将占据东北作为支点,然后去撬动东亚的革命形势。他认为苏联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糟县,因为糟县的问题比较简单,而且又在苏联红军未来的辐射范围之内,解决糟县问题将比较简单。

    解决掉糟县问题之后,苏联将适时地推动华夏革命问题,争取帮助T共在华夏北方站稳脚跟。他认为在未来华夏的革命斗争会比较艰难,将面临复杂的拉锯和长期斗争形势。

    很简单,斯维尔德洛夫的选择是先易后难,他认为糟县问题简单,自然优先解决,而华夏问题涉及的实力太多,英美都牵涉其中,弄不好将引火烧身。苏联红军虽然不畏惧英美帝国主义,但是斯维尔德洛夫觉得将宝贵的苏联红军用在对世界大革命意义不大的东方属于一种浪费,自然是很保守。

    十月底,斯维尔德洛夫带着他的考察结果返回了莫斯科,先不说他这个考察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就说这一趟匆匆的旅程他究竟收获了什么都很难说。他是见了一些东方革命的领导人,但是很难说对他们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双方其实仅限于打了一个招呼,只能算认识了一下。

    这么说吧,斯维尔德洛夫对东方和东方的革命认识是很肤浅的,真心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了一番。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搞出来的东方革命方略,质量有多高真心是不好说了。

    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先是将自己的想法总结为了一篇文章,然后将其给了******。并提请******讨论之后给**********。反正看他那个架势大有就按他说的办的意思。

    只不过让斯维尔德洛夫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篇文章在******当中的评价真心是不算高。尤其是托洛茨基和李晓峰,对他的这片方略更是不屑一顾……(。)8

517 失望() 
托洛茨基看到斯维尔德洛夫的所谓方略之后只是讥笑了一声,因为他认为这篇东西暴露出了斯维尔德洛夫的本质,从这篇方略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他依然没有认识到东方革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搞不清华夏革命的颠覆性意义。  从本质上说斯维尔德洛夫的革命策略依然是先西后东,他之所以不敢全力支持T共,无非是觉得华夏那边压力太大收益太小有些得不偿失而已。

    老托抖了抖了手里头的报告很轻蔑地对拉狄克说道:“雅科夫完了,他的大局观、他的预见性都不足以领导我们的党继续前进。他还没有登上拳击台就已经被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击败了!”

    老托确实有点失望,之前是他故意想雅戈达泄露了他很重视华夏的消息,就是为了将斯维尔德洛夫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当时,他以为小斯仅仅是一时的糊涂,如果他去了华夏看到了T共的活跃性和潜力就会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但是让托洛茨基目瞪口呆的是,斯维尔德洛夫去了一趟东方然后又一头冲进了另一条不归路,糟县是什么鬼?你丫的视线竟然只关注面条一样大小的糟县,你的眼光怎么能狭隘到这个地步。难道你就看不到一个有着千万平方公里领土人口高达四亿以上的广阔空间吗?你丫竟然说糟县比华夏有意义,你怎么不去****嗫!

    反正暴怒中的托洛茨基恨不得直接给斯维尔德洛夫的眼珠子抠出来丢粪坑,既然你这对昭子没有什么用,就别留在脸盘子上占位置了。就你这个想象力还能干啥!

    托洛茨基太生气了,他原本是想点醒斯维尔德洛夫,让他看到华夏的重要性,让斯维尔德洛夫在华夏问题上同某人一较长短,免得某人未来一家独大。毕竟他的托派现在正在调整期,需要时间培养下一代,只有斯维尔德洛夫和某人杀一个旗鼓相当,他这边才有喘息的机会,如果让李晓峰一统天下,那未来他还玩个屁啊!

    可是让托洛茨基十分无语的是,斯维尔德洛夫竟然是个瞎子,以他在华夏问题上表现出的政治敏感性,就算这次他给斯维尔德洛夫拽回来了,以后呢?明年他就退下去了,哪里还有那么多机会给小斯指路。

    反正在托洛茨基看来,未来斯维尔德洛夫恐怕会被李晓峰吊打,在这种局面下怎么样才能保证托派的活路,他是必须好好考虑一二了,毕竟小斯太烂泥扶不上墙了。

    托洛茨基这边在思考未来的路线,而斯维尔德洛夫那边感觉还挺好,并没有想到他的未来已经被老托叛了死刑。此时,他正在拜访列宁,将那份炮制出的报告亲自交给列宁过目,其实意思很简单,一方面是想争取列宁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有点求表扬的意思,无非是说:“导师大人,你看看我干的不错吧!”

    那么列宁是个什么表情呢?应该说列宁没有什么表情,他老人家一直专注于这几张纸,将这几张纸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