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147部分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14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刘备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伍长带着几名士兵离开队伍,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几个人就像猿猴一般,穿插在树林之中,几个折身便没有了踪影。

    半个时辰之后,他们成功出现在了信都城东的城墙下。

    望见他们平安无事,郭援这才深深出了一口气。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再一次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中。

    只见几名士兵双手拿着匕首,竟然在城墙上攀援而上,像一只壁虎一样贴在城墙上,缓缓地朝着城上攀爬上去。

    三千多人一个个瞪着眼睛,提心吊胆的看着。

    似乎担心是多余的!

    几人爬到了顶端,就差一点没有露头。为首的伍长似乎把耳朵贴在了城墙,在倾听什么?!

    听了片刻,他猛然发力,竟然像一只老鹰一般飞上了城头。

    城上巡视的守卫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向鸟一样飞上城来,目瞪口呆的吃惊中,却被对手一刀砍成了两段。

    旁边几名守卫清醒过来,大呼小叫朝着这里杀来。

    而又有几个人从下面飞了上来……

    就这样,他们夺下了东门,放下了吊桥,打开城门放了郭援进来。

    郭援一入城中,便令士兵沿街放火,打造声势。

    “什么?东门被破,敌人攻入城中?”袁尚闻言大惊。

    审配赶紧献计:“速速派苏由引兵马前去抵挡!”

    “速速告知苏由!”袁尚吩咐道。

    不多时,苏由派人回来禀报:“主公,城中兵马皆在城南与大公子交战,平原方向的高干兵马已经进入信都地界,与大公子兵马回合,两军焦灼在一起,胜负难料!现在苏将军已经引本部兵马前去阻拦入城敌军,奈何敌军攻势太猛烈了,恐难以守住城池!”

    听到这个消息,袁尚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审配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赶紧劝慰袁尚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速速护送家眷投二公子去吧!”

    袁尚擎剑在手,对审配说道:“家眷便有劳老师了!某要去与袁谭厮杀一阵!”

    从来没有看到袁尚如此不理智,审配赶紧拉住他,狠狠地斥责道:“汝乃三军之主,岂可轻易上阵杀敌?!今局势与我不利,又岂能死死相抗?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汝身为袁本初最杰出的的儿子,继承了袁阀大业,岂能如此莽撞!”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被审配斥责一番,袁尚稍稍清醒过来,便吩咐人赶紧收拾细软,让审配先一步护送家眷离开。

    家眷刚刚离开不久,孟岱、苏由、张燕等人各引本部退了下来。

    “主公,敌军攻势太猛,南门已失!”张燕沮丧的说道。

    苏由说道:“攻入东门的是高干部将郭援,他们沿街放火,烧了不少民宅,百姓们都乱了!”

    孟岱急促的说道:“撤吧!主公,东门、南门已失,再不走恐怕来不及了!”

    “撤!”无奈之下,袁尚只好撤兵。

    袁谭、高干挥军杀入城中,直逼郡守府。

    进入府中,却见一片狼藉,早已人去楼空。

    袁谭叹了口气,对高干说道:“他们兄弟竟然将此劫掠一空,真是……”

    “真是可恨,某本以为可以杀妻之仇,竟被他们逃掉了!”高干看着空无一人的府衙,气愤的说道。

    “元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仇恨早晚得报。何况我们复仇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袁谭劝慰着说道,忽然看到东面火光越来越大。

    他问道:“哪个从东门进攻的?”

    高干言道:“弟部将郭援!”

    “速速告知郭援,敌军已退,速速组织人员救火!信都已经是我们的了,万万不得破坏!”袁谭急忙说道。

    高干急忙吩咐牵招前去通知郭援。

    夺了信都,袁谭在形式上算是取了冀州,成为了冀州的新主。

    因为袁尚战败和高干撤兵,鲍信引兵回援袁尚,使平原城中守卫依旧淡薄。

    袁谭接受了辛评的计谋,派出大将纪灵、臧洪、陈焕、朱汉、蒋延、管统、薛洪等人,连夜攻下了平原、南皮、巨野、赵国、常山、博陵、渤海等地。

    如此一来,袁谭坐拥冀州半数城池,自信心倍增,野心膨胀。

    他派战将周昕前往清河郡,替换老师郭图来信都。

    见到郭图,他问道:“老师,现在冀州复归学生手中。学生如何才能再复我父昔日荣光?”

    这是要叛变刘备的节奏。

    这也是郭图想要的节奏!因为发现在刘备身侧齐聚了风尘二贤不说,还有卧龙凤雏二隐出山,所以郭图以为在刘备身侧不会有自己的位置。(风尘二贤是哪个?徐庶徐元直、陈宫陈公台呗!咖啡给他们起的名号。因为徐庶曾经亡命天涯混迹江湖,可谓风尘二字;而陈宫为了曹操弃官出走,比之江湖儿女更甚,谓之风尘也不为过吧!)

    所以,郭图一方面想着依附在刘备麾下,使袁谭强大起来;而另一方面,却想着让袁谭有朝一日能够再复袁绍霸主地位,自己亦可风光一时。

    然而,此时似乎有些操之过急。

    郭图摇摇头,说道:“汝兄弟尚在,岂会容你?车骑将军亦在后面虎视眈眈,岂可轻易失信于人耶?时机不到,万万不可操之过急?!今汝与元才兄弟联手,若是能够击败显奕、显甫,还则罢了!若是不然,汝当尽快向车骑将军奏请修养兵马,方为上策!”

    袁谭看了看老师,心中多少有些不甘,然而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便说道:“老师教诲的对!便依老师之言!”

    。。。

    。。。

第219章 诸侯罢兵显乾坤,玄德屯田惊曹操() 
第章诸侯罢兵显乾坤,玄德屯田惊曹操

    得了冀州诸县,袁谭聚兵马屯于信都,住进了自己梦想已久的郡守府,便准备叛出刘备的麾下,自立为王。

    郭图赶紧劝阻,令其休养生息。

    而此时,已经屯兵河间的袁熙、袁尚却准备兴兵,夺回失去的信都。

    因为连年征战幽州粮草不济,袁熙只得使战将驻守河间,以据袁谭,而引兵马回归幽州。

    袁谭听从了郭图的建议,上书刘备。

    书中写到:“玄德吾兄,承蒙收留,感激不尽。吾从兄命,北伐袁尚,已经攻取信都,尽得冀州大部!而今兵乏粮缺,无以为继。某麾下兵将疲于奔波,难以再见新功,故上书一封,请兄准许我部修养一时!”

    不久,刘备回书,知会袁谭暂住冀州。

    时光似箭,日月穿梭,转眼间深秋已过,寒去暑来!

    次年春初二月,北方天降瑞雪,南方春雨飘零,预兆着一年新的生机勃然发展!正所谓“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之说!

    徐州城内,刘备已经颁布屯田令,使青州、徐州、豫州、扬州、兖州以及冀州诸部就地屯田。

    这一次,刘备兵马解甲归田之说,没有再蒙蔽曹操的双眼。

    曹操面对群臣说道:“刘玄德此举果然厉害,外人以为他将麾下兵马全部解甲归田;却不知他圈地为公,令士兵垦田开荒,种植粮食。倒是有一种塞外游牧部落的那种下马为民,上马为兵的样子!”

    谋士荀攸言道:“如今天下诸侯累年征战,都显疲惫。袁谭与袁尚、袁熙罢战数月;孙策也停止扩张,不再攻打会稽王朗;马腾与韩遂亦是于去年冬罢战言和!主公何不趁此机会,效仿刘玄德,使士兵们在驻地附近圈地屯田!?”

    曹操听其言甚善,遂问诸臣:“汝等以为何?”

    群臣皆为推崇。

    在那个时候,各方诸侯之中确实是刘备一方势力最为强盛,而刘备之所以强盛的原因,他们认为就是刘备拥有用不尽的钱粮,拥兵百万之众。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士兵屯田。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人最为有发言权。

    那个人?

    枣邸。

    黄巾之乱后,枣邸一直都在下邳闲居。

    恰逢刘备接掌下邳郡,收纳流民,扩充兵营,圈地屯田。枣邸侥幸从旁看到,稍稍了解了一些关于屯田的事情。

    后来董卓霸权,四寇欺天,天下大乱。而曹操日益显露在政治舞台之上,枣邸便离开了下邳,投到了好友荀攸的门下。

    这也是为何荀攸会提出屯田。

    见群臣皆支持屯田,曹操十分高兴,便问道:“何人主持此事?”

    荀攸趁机推荐枣邸:“主公,属下推荐一人定可胜任此事!”

    曹操问道:“何人?”

    “此人名唤枣邸,曾在下邳小住,故知刘玄德屯田之奥妙。”荀攸答道。

    得知枣邸知道刘备屯田的奥妙,曹操大喜,急忙传令召见。

    接了曹操将令,荀攸前去带枣邸。

    不多时,枣邸来见曹操。

    曹操问道:“司徒向吾推荐汝,备言汝深谙屯田之道。不知真假?”

    “禀明公,邸曾参加玄德公的屯田一事。后因邸无兄弟,而被玄德公遣散回家。所以,才与玄德公无缘。”枣邸答曰。

    “欧?!原来如此。”曹操对刘备屯田一事十分好奇,便问道,“汝能否讲一讲这个屯田的奥密?”

    “玄德公屯田一举,只是令士兵免于闲,而勤于耕作、训练。所以,他麾下的屯田兵勇敢善战,非一般士兵所能比也!”枣邸似乎对刘备屯田兵十分推崇。

    听他所言,曹操脸色微微变色,遂言道:“既然汝知晓其中之道,本相便加封汝为屯田兵曹如何?”

    枣邸言道:“能为明公效劳,枣邸三生有幸!”

    就这样,曹操也开始屯田。

    只不过,他的屯田却与刘备屯田有着很大的区别。

    他的屯田兵农忙之际日夜操劳,农闲之时简单操练,似乎有些松散;而刘备屯田依然紧张而有序的开展着,前半日农耕劳作,后半日军训操练。

    很快,曹操屯田的消息便传到了徐州。

    刘备看完后,微微一笑,将情报递给了诸葛亮等人,言道:“照猫画虎,徒有其形!”

    庞统在诸葛亮看完之后,认真读了一遍,对刘备说道:“未入主公麾下之时,吾对主公的屯田兵甚是不解!其后,在翼德将军的介绍下,方知主公之英明!曹军若是能够学去十分之一二,亦可是曹操实力骤升呀!”

    “无妨!家师在时曾言,天下万物,无非你学我,我学你,日久必然自通,只是一个求道先后的问题。”刘备感慨的说道,“既然我先推行屯田,自然不怕他人学去!养兵之势,皆与人各异!吾以德治兵,曹孟德以权术治兵,皆殊途同归矣!”

    诸葛亮言道:“诸侯连年征战,都已疲惫。今春瑞雪、春雨连连,可见今年收成不菲。我看诸侯定然各拒边郡,休养生息。主公,何不趁此机会,调整各州兵马,加强中央兵力强势,构筑集权机构?!”

    刘备从未想过此事,听他一讲,遂问道:“孔明,此言何意?”

    “天朝历代,诸侯权重而压天子。故汉武大帝欲行削藩之事,而是天下动乱。主公祖上不是也因此而落寞?今主公坐拥六州数十郡,自然当强化中央集权!”诸葛亮答曰。

    徐庶在一旁也说道:“主公,孔明所言极是!”

    刘备点点头,说道:“汝等所言,吾早有所想。吾有一宏图,不知可否推行?”

    “原来主公早有打算,倒是亮有所颓唐!”

    刘备一笑,说道:“公骥、不俊乃吾幼年密友,亲如兄弟;而云长、翼德乃吾结拜兄弟。奈何不俊、翼德非统军镇守一方之良将,故,吾欲留此二人于身侧,而使云长、公骥分别驻守豫、扬二州。汝等以为何?”

    “云长、公骥文韬武略,堪称神将,足以担当此任。”陈宫说道。

    诸葛亮进言道:“主公,可遣黄忠、华雄、张辽、臧霸、雷薄、韩浩、拓拔坤、魏延等人驻守边郡。”

    刘备从其言。

    次日,刘备颁布车骑将军令,册封关羽为征西将军,领豫州牧,驻守汝南;封颜良为征南将军,领扬州牧,驻合肥;封张飞为安东将军,领徐州牧;封文丑为安北将军,领青州牧;迁黄忠为兖州牧,驻东郡;迁袁谭为冀州牧,驻信都。

    又册封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封徐庶为别驾从事、陈宫为治中从事。

    又迁魏延为陈留太守,驻兵三万守陈留;迁华雄为谯郡太守,驻兵守谯郡;迁张辽为广平太守,驻兵守广平;迁张颌为济北太守,驻兵守济北;迁高览为乐安太守……

    。

    刘备的部署调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期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础。

    他将徐州、青州、兖州、冀州等四州的兵力全部捏在了自己的手中,又使关羽、颜良分别接掌了豫州、扬州两地,使他出征攻打江东、关中等地十分方便。

    他又在各个边郡,设下重兵,便是面对袁谭的几个边郡都派遣了极善行军打仗的将领。可以看出来,他对袁谭并没有掉以轻心。

    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刘备并不信任袁谭。

    居于和平的诸侯们,虽然没有调兵遣将,相互攻伐。但是,他们私底下却依然不肯安生,尤其是他们麾下的那些谋士。

    这段时期,似乎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连横合纵的时候了。

    又使谋士们、纵横家们开始活动的时候了!

    最开始出现动作的竟然是荆州刘表。

    得到消息说关羽关云长进驻豫州,谋士蒯越便来见刘表。

    “主公,据闻玄德公麾下第一战将关羽关云长已经接管豫州。主公与玄德公已经结成同盟,自然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声名远播的大将!”蒯越向刘表献计道。

    刘表点点头,说道:“汝速速安排礼品,明日便让琦儿携礼品去走一走,顺便让他前往徐州,看一看车骑将军!”

    ……

    就这样,刘表的使者团队以长公子刘琦为首,从荆州出发,绕道豫州,见过关羽,又折道徐州,拜访刘备。

    然后就是曹操。

    给曹操出主意的依旧是他手下的得力纵横家程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