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130部分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13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刘备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到居巢的时候,他才发现五千余人的军兵,竟然只剩下不足两千人了。

    军中士气如斯,他心中了然,却又无可奈何!

    前去朝见袁术,他进言道:“陛下,今大势已去,还是舍了那身龙袍,换回曾经名号吧!不然,便是到了大公子那里,我们也无从可去呀!”

    “哎!”袁术叹了口气,说道:“子聪,吾当初没有听从你等劝阻,竟起称帝之事!真的是好后悔呀!今杨长史已去,仅剩你我君臣,又谈何大事耶!日后,汝还是吾之家将,吾依旧是汝之主公!”

    见到袁术已然放下,袁谭心中的石头也算是放了下来。

    纪灵和袁腾紧紧张罗船只的事情。

    三天后,他们才搞到了三艘大船,护卫着袁术登上船舱。

    而随同他们一起上船的士兵,总共没有超过六千人,多有人从河边逃跑了。这个时候,袁术麾下士兵已经失去了士气,人心惶惶,不时有人商议着逃跑……

    幸亏这个时候,桥懋带着本部兵马回到了潜山,派人带着印绥,投了刘备。

    蔡瑁正欲攻打潜山,却发现城上旗帜已经变成了左将军刘的旗帜,急忙止住兵马,不敢前进。

    原来,桥懋早就想到了蔡瑁得到消息后定然会起兵攻打潜山,便早早使裁缝制作了一副假旗,挂在了城上。

    看到蔡瑁兵马兵临城下,桥懋穿戴好披挂,带着兵马,出城相迎。

    “懋已经是左将军麾下,还请蔡将军引兵回去好了!”桥懋彬彬有礼的说道。

    蔡瑁见刘备得了便宜,心中颇为不爽,冷哼一声:“哼!”但是摄于刘备的威名,他却不得不引兵回去复命。

    在行军路上,刘备见到桥懋派来的士兵。

    接过桥懋的投诚信,刘备派人喊来刘辟、韩暹,说道:“桥懋信中说道,纪灵斩杀了张勋,护卫着袁术已经顺着长江向海上逃去。汝二人引轻骑三千,速速前往潜山,告知桥懋,吾随后便到,万万不得与蔡瑁等人发生冲突。”

    “诺!”刘辟、韩暹二人答应一声,遂匆匆而去。

    毕竟曾经同殿为官,韩暹倒也清楚桥懋的为人。

    来到潜山城中,韩暹将刘辟介绍给桥懋,又说道:“主公使吾二人转告汝,万万不得与蔡瑁等人发生冲突。”

    桥懋微微一笑,说道:“韩兄放心,日前蔡瑁已经引兵退去。汝等请看城上。”

    韩暹、刘辟抬头观看,只见城上飘舞着一面大旗,怎么看怎么熟悉?!

    咦,这不是我们的旌旗吗?不过又有些不像,似乎是尺寸上有些不对,还有那些花纹!可是上面明明写着“左将军刘”呀!

    见二人吃惊,桥懋哈哈一笑,说道:“还请二位把你们带来的旗帜换上吧,那是我一时应急所用的!那是假的。”

    二人闻言,恍然大悟,随即哈哈的一起笑了起来。

    次日,刘备引大军进入潜山。

    桥懋随同刘辟、韩暹来见刘备:“得主公收留,懋必效死命!”

    刘备手抚其手,笑着说道:“汝等肯放下刀兵,乃是百姓之福也!吾知汝等素来刚直,今能迷途知返,甚善也!”

    安顿了桥懋,同时又对韩暹等人语重心长的说道:“朝廷数年积弱,实乃我辈之错。今我欲引诸位上扶朝纲,下救黎民。还望诸位能够与我同心。”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诸将皆跪于堂前,向他表示决心。

    大军休整三两日。

    陈宫来见刘备。

    “经此一战我军已得淮南诸地。那蔡瑁回了荆州,定然回向刘景升禀报前事。主公何不前往荆州一趟?一来,那刘景升与主公同宗,叙一叙宗亲,拉一拉家常,也可以搞进一些关系。日后与曹操、袁绍相隙,也可少了后顾之忧!二来,荆襄之地人杰地灵,多有贤者隐居于此。主公厚德远播,必会引众相向。”陈宫向刘备进言说道。

    听其言甚善,刘备点点头,说道:“也好。汉升、文长皆荆襄之人,便让他们二人相从好了!留子显、英杰二人驻守军中,汝随吾一同如何?”

    “愿为主公侍从!”陈宫笑着说道。

    。。。

    。。。

第194章 竟陵外蔡和挡住,江夏城真主吐腹() 
plsl;

    ;;

    第4章竟陵外蔡和挡住,江夏城真主吐腹

    正是秋风飒爽时,左将军刘备身着软甲,外面罩着天子赏赐的蟒护江山的锦缎长袍,坐下还是那匹青花骢。

    在他身后紧紧相随的正是常山赵云赵子龙,身穿亮银甲,外罩洁白的战袍,坐下白龙驹;旁边则是南阳陈到陈叔至,身穿镔铁甲,外罩漆黑的战袍,坐下乌骓马。两人依旧是那样的明显的一黑一白,战马齐头并进,紧紧护卫在刘备左右。

    他们身后白髦军、白马义从跟在统领身后,各以三列纵队相随,不缓不急。行进中战马肃然,骑士禁言,颇显这支兵马的训练有素。

    在刘备左侧偏后跟着的乃是一个文士,素面净须,娥观高带,正是陈宫陈公台。

    而前面带路的,则是门牙将军黄忠和偏将军魏延。两人带着千余轻骑兵,在前方开路。

    因为没有了战事,刘备看到荆扬一带百姓秋收农忙,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颇为感慨,回头对陈宫言道:“公台,何时方能时时如此?”

    陈宫答曰:“天下当权者,皆能以主公为楷模,则天下百姓无忧也!天下为官者,缓征而轻税,则天下百姓无乱也!天下诸侯者,莫为己之利而攻伐,则此景常在也!”

    “先生所言甚善。”刘备点点头,似乎受益颇深的说道,“今,吾已辖三州二十余郡,如何治理,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呀!”

    陈宫笑着言道:“主公,谈及内政治理,有一人若出,可抵万人也!”

    “欧?竟有此奇人?”

    “此人与元直师出同门,亦是司马徽先生的门生。吾听闻元直军师提及此人,亦是颇为推崇,曾言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谋略,而善于内政,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陈宫一副推崇似有言之未尽的的样子。

    看到他这样,刘备真的很好奇:“天下竟有如此之人?”

    “吾亦是听元直所讲。等到了荆州,吾自与主公通往求之。”陈宫知道刘备爱才之心,便向其建议。

    “好!”

    忽然,前面带路的魏延骑马奔驰过来。

    “启禀主公,前方那是荆州城池竟陵。黄将军已经将主公将令递上,但是守城将领不肯开城!”魏延禀报道。

    “看来这里的守将倒是很尽职呀!也罢,公台,我们一起去看看!”刘备说着,便约陈宫通往。

    “好!”陈宫答应一声,紧跟着刘备身后。

    竟陵守将是乃是蔡瑁的弟弟蔡和。蔡瑁被桥懋摆了一道,怀恨而归,便留下蔡和镇守这里。

    蔡和知道其中的缘故,所以一听说刘备来了,心中便打起鼓来,是让他们过去还是不让呢?

    让过去了,怕是被蔡瑁责难!不让过去吧,刘备麾下战将无数,哪一个也不是轻与之人呀!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就发现迎面来了一群人簇拥着一个穿着蟒袍的人。看他年纪三十左右岁,身高尺余,双臂玄长,两耳垂肩,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左将军、皇叔刘备不成?

    却见那人来到城前,高声喊道:“城aja军听真,吾乃当今圣上皇叔、官拜左将军的刘备刘玄德,今日剿灭叛逆袁术,特来拜会汝主刘荆州!”

    啊?!真的是刘备?!

    蔡和吓得腿肚子打颤,磕磕巴巴的说道:“原……原来是刘皇叔。小,小的蔡和有眼不识泰山,还请皇叔海涵!但,但不知皇叔来见我家主公,何故引如此多的兵马?”

    “淮南初平,乱党贼兵尚未尽歼,是故使亲卫相随!还请蔡将军见谅!”刘备十分客气的说道。

    原来刘备真的是来见主公的,那就好办了!

    蔡和转念一想,心中有了算计,便对刘备言道:“既然已到荆州,便请皇叔放心,乱党贼兵皆无,自不用这么多亲卫相随了!小将也不敢放将军如此多的兵马过界呀!”

    这是嫌我所部兵马太多,怕我有所图呀!

    刘备心中释然,微微一笑,说道:“无妨,吾不过拜会汝主而已。便留他们在此好了!”言毕,回头叮嘱赵云、陈到二人引兵先回潜山。

    赵云道:“主公,不可只身试险呀!”

    陈到亦是谏言道:“主公,岂可只身入敌境耶?”

    刘备笑着说道:“吾与刘荆州乃是同宗,何来敌境耶?何况吾身侧尚有公台、汉升和文长,足够矣!”其实,表面上刘备身边有陈宫、黄忠和魏延,实际上他身侧安全则是由暗卫保护的。这些只是他身边些许人才知道……

    赵云、陈到最后言道:“主公之命,某等不得不从。然某等皆为主公护卫,主公入荆,某等便引兵在此等候主公归来!”

    见二人决绝,刘备只好点头同意。

    就这样,刘备只带着陈宫、黄忠、魏延,又选了十名白马义从和十名白髦军,进了竟陵。在蔡和的安排下,他们跟随着蔡和派遣的士兵,直奔江夏。

    虽然蔡瑁征讨袁术没有取得太大胜利,但是刘表心中还是相当的满足。毕竟蔡瑁从袁术手中攻下了竟陵等地,也算是取得不小的战果。

    当蔡瑁向他禀报潜山之事时,他笑着说道:“吾有幸的汝等相助,故有荆州富庶之地。今遂没有占取潜山,又何必自扰乎?”

    其实,在很早以前,刘表自从平定荆州郡之后,便失去了进取之心,安于守成。这个时候的他便想那些磨平了呀的老狗,没有了一点锐气;若不是还有一丝余威尚存,怕是已经没有守成的精力!

    没有想到主公会不责罚自己,蔡瑁十分感动。

    他向刘表奏明刘备一路战绩:“启禀主公,听闻左将军刘备一路征伐,净得豫州弋阳郡、安丰郡;更是击溃了袁公路的寿春主城,得了扬州诸郡!”

    刘表点点头,感叹的说道:“左将军刘备果然是个人物。听闻他曾入宫见了天子,查起族谱,却是与我同辈,长了天子一辈,被尊为皇叔!想如今,他坐拥青、徐、豫、扬四州之地,何等威风呀!”

    正在听他们议论的时候,一名士兵跑了进来:“启禀主公,竟陵来信!”

    打开书信,刘表仔细观看,脸上神情须臾瞬变,忽然问蔡瑁:“刘玄德要来拜会我。我当如何?”

    “如此机会,何不将他扣下,以谋取豫、扬两州?”蔡瑁赶紧献计说道。

    一旁文聘出言反对:“此言差矣。那刘玄德厚德天下,主公若是扣押此人,定遭天下人唾弃,而名声扫地,得不偿失!”

    “哼,汝岂会懂得个中道理?不过是胆小怕事罢了!”蔡瑁不耻其言,反驳道。

    刘表立即制止他,说道:“德珪,汝休要多言!吾与玄德同宗,岂可做此背信之人?况且其昔日多次助我,岂肯作此忘恩负义之事?”

    蒯越在一旁说道:“不知刘玄德是否自身前来江夏??若是他前来这里,当设宴款待,并使荆襄名士相陪,方示主公之厚礼!”

    “异度所言甚是。”刘表确实是十分感激刘备,便让蒯越兄弟去操办此事。

    两日后,江夏城中热闹非常,荆襄名流云集太守府上。

    刘表、刘备初次见面,都显得十分客气。

    两人论起族亲。

    刘表乃是孝景皇帝次子、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确确实实的皇亲国戚,比刘备中山靖王旁支却是近了很多,血脉也浓了很多。不过,辈分却是同辈,刘表年长刘备数岁,故刘备称刘表为兄。

    刘表谓真主言道:“弟得见天子,可知天子尚好?”

    “昔时,曹操未成气候,故天子安好。但不知今日如何,你我皆不能在身旁,恐曹贼不能安心相侍!天子使备出长安,以营外军,便想威慑曹贼。”刘备言道。

    蔡瑁在一旁插言说道:“今天下诸侯群据诸郡,分割州县,而不朝天子。敢问左将军以为何?”

    刘备面沉似水的感慨道:“此,天下百姓之灾难也,汉室天下之窘迫也。天子年少,暗弱无权,皆十常侍与外戚所致。然,汉室中尚存吾、景升兄、族叔郎君公,吾辈以兴汉室为己任,自会再兴光武之世!”

    “益州牧为避乱世而躲于川蜀,左将军不过是一番自喻罢了!我家主公刚刚安定荆州,又如何有能力平服诸侯呢?且不说江东孙策虎视眈眈,时刻想吞并荆州,以复前仇!还请左将军指点迷津。”蔡瑁步步紧逼。

    忽然,陈宫哈哈大笑,眯着眼睛看着蔡瑁说道:“天下人皆赞汝谨慎多谋,却不知汝鼠目寸光。吾主此番拜见景升公,便是意欲结交同盟,共谋匡扶汉室,以正朝纲之大义。区区江东孙策匹夫而已,公便惧已。天下枭雄并起,莫非将军便举兵投之不成?”

    “汝是何人?竟敢于此乱言!”蔡瑁被陈宫逼迫的无言以对,竟恼羞成怒。

    刘备这才向刘表介绍:“景升兄,此乃弟麾下行军的军师,受了天子封赏的中郎将陈宫陈公台。”

    陈宫?!

    久闻刘备麾下两大智囊——徐庶徐元直和陈宫陈公台,刘表看到陈宫心中颇为……

    。。。

    。。。

第195章 宴群贤玄德扬名,访水镜诸葛现世() 
plsl;

    ;;

    第章宴群贤玄德扬名,访水镜诸葛现世

    见陈宫只言片语便使蔡瑁方寸大乱,刘表心中感慨:难怪刘玄德能有今日,今见陈宫可窥一斑也!

    “久闻陈公台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了得。”刘表能够当上一州之主,岂是普通之人?一言避之,而转化尴尬。

    “使君过奖。”陈宫谦逊的说道。

    刘表又对刘备恭维道:“左将军能有如此臂膀,真是令人羡煞也!”

    刘备笑着说道:“荆襄能人辈出,弟身旁出谋划策者不过三两人矣!岂能与兄相比耶?”

    ……

    闲谈许时,门下禀报荆襄知名人士开始到来。

    刘表延请刘备前往厅堂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