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流氓部队 >

第299部分

抗日之流氓部队-第299部分

小说: 抗日之流氓部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成绩有理想,无论作什么都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题。

    翟勤的目的达到了,所产生的效果已超出他的预计,这让翟勤很欣慰。但他也不想过份打压军队,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朝代,有注重军事的,也有抑制军队的,但两个极端其结果都是失败,血的教训摆在那里。

    大宋朝重文轻武,军队将领地位低下,弄得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国家却弱不禁风。明朝也是一样,实行文官领兵太监监军,让军队毫无战斗力,最后却败在一伙流寇和农民手里。

    就李自成那样,连一点政治远见都没有,整个一个流寇思想的造反者,领着一群没有一点军事能力造反者,就是靠着拉拢百姓,吃大户一样的人群,能打败一个政治集团建立几百年的国家,不能不说大明王朝太弱了。

    就这样一个推翻明王朝,建立大顺天下的李自成,面对清兵进攻的时间,从撤出北京到死在九宫山,前后一年时间,也太快了一些。

    所以翟勤不想让自己建立的南华共和国,在有了物资生活以后,弄得连国家意志和民族血性也没有了。面对强敌的时候,只是想到忍耐、绥靖和投降。

    最后以什么发展经济,稳定国家形势,什么不想让国家陷入贫困,种种借口去避免打仗,避免战争。那不过是懦弱的表现,害怕而已,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软弱行为寻找一种逃避的借口,这就是缺少血性的根源。

    南华不会穷兵黩武,但也绝对不会软弱可欺。尊严不是买来的,而是用实力和血性换回来的。就算腰缠万贯,天下第一的富翁,当面对一个身强力壮、胆大妄为匪徒的时候,他的财富全是人家的,尽管这个匪徒身无分文。

    不能保护财产的富翁,不是真正的富有,因为富的后面是强字,真正的含意是“富强”。

    就是这些原因,翟勤不想让自己的南华变成一个那样的国家,他可以打压一下军方,但不会把他们真的打倒,那是自毁长城。

    今天的作战军事会议,各级将领猜的没错,以翟勤今天的身份地位,他确实不可能参加什么军事作战会议,他出席的军方会议都是带有战略指导性的目的。

    一阵玩笑过后,不是太严肃的会议召开了。历时一天多的时间,翟勤对军队的未来作战方向和方式,进行了指导性和规范性安排。上下统一思想,让各级将领明白南华从这个时间开始,今后的对日作战不能停留在报仇血恨那么狭隘的思想境界之内。那是短视,是没有长远眼光。报仇是全中华全南华所有人的心声和共同愿望,但怎么报仇就有很大的说法。

    单纯的杀人灭掉日本当然也是报仇,日本杀害了三千多万中国人,南华也可以反过来杀他们七千万,可南华能把日本杀光吗?能从地球上把日本抹去去?结论很简单,不能。

    南华能把日本的国土并入南华版图吗?也不能。别说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吞并日本不可能。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南华吞并日本。

    因此南华的作法,就要有高度有深度,最少要为今后百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做准备。这一场对日战争,就不简单是打败日本的问题,是让他永远也起不来的问题。

    翟勤的会议精神也带有他的思想烙印,当翟勤开始讲话的时候,很快这些将领不再那么随意,开始严肃认真的听。对他们总司令的话是即佩服的五体投地,也充满了敬仰,太有远见了。

    当然,能没远见吗?翟勤可是知道战后七八十年的历史发展,日本就不能让他起来,那是一个狭隘思想的海岛国家,他的民族思想没有一个大国广阔的胸怀,地域岛国心态,必然产生一种狭隘的心理。即有对自己未来的焦虑,也有坐井观天的自大,也有自我为中心的短浅眼光。

    日本就像一个暴发户守财奴,他们拼命的压榨自己,努力的工作,拼命的发展,走向富强的道路。

    他们不知道富有以后应该做什么,即担心别人抢夺他的财富,又仇恨那些比他们过得更好的人。

    因为国土面积和资源决定了日本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再强大永远也是二流国家,这造成日本极为不平衡的心里。他开始嫉妒,嫉妒那些有着广阔国土面积的国家。自大和不自信充满他们矛盾的内心,让日本想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强大,开始侵略扩张。这即有强盗逻辑思想,也有对现实不满,更有对未来的担心。因为他们的祖先没给他留下一个广大的内陆国土面积。

    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必然导致日本的畸形心理和行为,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用不足一亿人口的岛国,敢进攻中国这样的国家,敢去挑战美国、苏联这样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心理变态的国家和民族,他们认不清形势,也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疯子是不能用常理考虑的,因为他的思维不正常。

    按翟勤的分析和认为,没有办法杀死疯子,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让疯子掌握了武器。最安全的是让精神病患者手里没有武器,同时让他处于饥饿和虚弱状态下,那对周围的人才会有安全保证。

    这样的军事会议已经不能称为军事会议,是翟勤给南华将领上了一堂政治分析课。让上到沈方辉、陈冬生,下到一个军级参谋长,从本质上认清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不再停留在拿日本报仇血恨的肤浅层次。

    翟勤今天开这个会,也有一些原因,南华军方全都明白,对日战争已到了最后关头。如果再开战,将是决定性的进攻。

    高层将领也清楚,再进攻当然是台湾,南华拿下台湾,那么就是直接面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就是都明白这点,每一个将领都想成为进攻日本的领军人物。这不能不说南华军方的眼光太浅了,二战是重新划分世界格局,重新取得世界实力和利益分配的机会。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格局将永远保持下去。抓住历史机遇,为国家为民族争取利益最大化,就是体现当权者能力的时候。如果南华还停留在报仇血恨的基础上,那就太肤浅了。

    为此,翟勤召开这一次军事高级会议,并非是制定什么进攻计划,对作战如何安排,那是沈方辉他们的事,不是翟勤的事。他的事是给这些与会将领更正思想的。

    当第二天会议结束的时候,又进行了两天的讨论,各军将领返回各自的部队。再没有人提出来领兵作战进攻日本的问题,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打败日本是必然的,登陆日本是必须的,但由谁登陆都不要紧,关键是南华取得战争的胜利,最后还是看南华在这一场战争中能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并不是哪一个将领站在日本皇宫前面,接受日本投降。

    各军将领返回部队之后,南华总统府翟勤的办公室里,沈方辉、陈冬生、蒋凤奇和纪小红,翟勤这四大支柱人物全在坐。

    这五个人的会议已开了很长时间,是翟勤对南华的最高工作指示。一个是国内经济建设与南华的军事行动相配合的问题,同时是国防建设问题,还有南华对外交往上的政策,以及这一次的军事作战问题。

    翟勤不能不谨慎,并不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日本,打败日本并不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未来的形势依然严峻。在这场利益角逐中,南华得罪了多少人自己心里清楚。

    最为严重的是中国方面,别说翟勤,全世界恐怕都能看明白,日本一旦失败,中国内战必然爆发,虽然很多国家认为可以避免,但翟勤知道避免不了。

    战后马歇尔也想凭借他巨大的国际威望进行调停,但他失败回国。翟勤不知道,如果罗斯福不死,是不是有可能做到。但杜鲁门显然没这能力,他做不到。

    美国既然没有让共产党屈服,他们也就开始公开武装蒋介石,支持国民政府的统一战争。但腐败的蒋家王朝是扶不起来的天子,美国也无能力挽救蒋介石的命运。

    美国控制中国的目的,翟勤是有清醒认识的,后世国民党占据台湾,美国不惜余力的支持台湾和大陆相抗衡,而国民党忘记他们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了一己之私至国家领土于不顾,搞台独,搞分裂。

    因为台湾的存在,构成了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形成。一个这样的政党,如果他取得全国的控制权,会是什么样?所以翟勤不会支持国民党。但是,如果南华支持中共,美国支持国民党,战争就会扩大,时间也会延长,这就是翟勤所不能容忍的。他要加快战争进行,让国家尽快稳定下来,恢复国力开始建设。

    这么做,南华最大的敌人就是美国,控制中国的苏联也不会允许翟勤插手中共方面,南华将面对世界上两大强国。这怎么能不让他担心?所以军事会议一结束,翟勤立即招来他的四个手下,研究内外政策,以及国家走向。

    崇尚武力相信丛林法则的翟勤,认为世界上的话语权取决于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到后期就是比较科技实力。南华的科技实力并不落后,但基础不行,经济实力体现在工业基础,以南华的钢铁产量和基础工业,根本谈不上什么实力。所以他把发展工业强国定为基本国策,这是会议有蒋凤奇参加的原因。

    发展军事强国并不是拥有几百万军队,那在未来战争中不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支现代化军队,具有用高科技打赢任何一场局部战争的能力。这涉及到太多方面,是一个庞大的问题,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这也是沈方辉和陈冬生参加的原因。

    在对外上,要政治和军事并举,不能一贯的软弱,但也不能成为众失之地。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建立亚洲同盟,把弱小的力量联合起来,对抗两个超级大国。

    对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关系,就十分重要。特别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第二世界国家也是南华争取的对象,所以今天最高级会议有纪小红参加。

    同时还有如何对待战后日本问题,如何和美国以及苏联交往的外交关系,这些都关系到南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直到今天的会议,蒋凤奇和沈方辉才发现,翟勤的能力不是体现在军事上,而是体现在政治上。听到几个人的赞扬,翟勤感到汗颜,这不是他的能力和头脑,而是他在借鉴别人的经验。那么多成功失败的历史在前面摆着,翟勤没有理由不提前做好准备。

    翟勤的最高会议开完了,蒋凤奇为首的政府方面和沈方辉为首的军方展开了行动,当然最先开始的还是军队的动作。

第335章杂牌联军() 
第335章杂牌联军

    南华总参谋部会议室里,沈方辉和梁伦在坐,另一位是作为东南亚战区参谋长的布利雷斯。

    另几位人物可就十分扎眼了,因为在坐的竟然有国民党陆军上将,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和参谋长纪中超,再就是抗日救国军参谋长李振亚,同时还有美国海军陆战团团长亨利上校,如今是陆战旅旅长准将。以及第18特混舰队海军少将辛巴特,陆军航空司令陈纳德将军。

    这是一次真正的中、南、美联合军事行动。翟勤和沈方辉、蒋凤奇他们会议结束后,根据翟勤指示,南华军方开始真正的最后筹备,做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准备。

    这让南华军方非常兴奋,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准备向日本进攻了。但是作为美国方面的特使赫尔再次前来,答应了南华的条件,美国从太平洋舰队中编成一个第18舰队,由海军少将辛巴特指挥,和南华海军组成联合舰队,美国政府同意向南华提供五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购买美国飞机和装甲装备,同时向南华出售新型p…38战斗机。

    美国的全面让步,同时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进攻日本方面,必须有中国军队参加,取得的中国领土交给国民政府。

    在翟勤就这些问题没有作出答复的时候,中华民国军事谈判小姐抵达河内,就南中军事联合作战问题提出谈判。蒋介石同意南华军进入中国地区,进行对日作战。

    翟勤不能不佩服罗斯福确实能力很大,国民政府已接受美国的压迫条件,同意南华进入中国作战。对此,翟勤也明白,在三国军队共同作战的情况下,南华是搞不了什么小动作的,只能在中国政府的监督下进行作战。蒋介石也不自信,让中南联合军队进攻的路线是广东、福建到浙江这些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

    对此有什么不明白的,因为这些地区,只有江苏北部有中共军队,而中共大批部队在华北和皖北,并不在这些地区。

    面对这些条件,翟勤暂时不能拒绝。赫尔就翟勤提出参加战后处理会议的想法,给于罗斯福答复。美国要和斯大林、丘吉尔商谈后决定,美国不可能单方答应南华这个要求。

    雅尔塔会议是战争结束前最后一次最高级会议,很多影响后世的决定都出在这一次会议,特别是联合国成立问题。翟勤不关心对德国怎么处理,那里没有自己什么事。但关心对日本的处理问题,关系到苏联出兵的问题,所以翟勤势必要插进去。

    如果这一次不能答应美国的条件,罗斯福将把南华排出在外,这一点威胁翟勤看得出来。

    先是同意出动海军,然后又是贷款,又是出卖飞机,连大型远程轰炸机b…25也同意向南华出售,当然包括远程大型运输机。这些优越的条件,又逼迫中国国民政府同意翟勤的南华军进入中国作战。这一系列条件给于答复,但参加会议的事却不能确定,这明显是罗斯福想看看翟勤怎么办,能不能够资格和美英苏坐到一起,那就看翟勤怎么做。

    种种问题让翟勤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他通知沈方辉就三方联合作战问题进行商谈。

    确定南华、中国、美国成立联合指挥作战总参谋部。沈方辉出任总参谋长,中国第4战区司令张发奎,美国布利雷斯少将为副总参谋长,由三方面组成军事领导,指挥参谋部共同对日作战。

    参战部队根据南华提议,由南华特种师,国军驻缅军第38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