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

第303部分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第303部分

小说: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廖黑牛轻轻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他也走了?”

    李四维狠狠地吸了两口烟,“走了多精灵的一个人,可是,小鬼子的飞机丢了炸弹”

    “我日他先人!”廖黑牛狠狠地骂了一句,“要不是小鬼子有飞机,我们在太臣也不会打得那么惨”

    “狗日的,”李四维唯有苦笑,“落后就要挨打啊!”

    廖黑牛默然。

    两人默默地出村西口,便看到了烧砖的工地。

    今天轮到九连的兄弟们烧砖,孟富贵在工地里穿梭着,一见李四维和廖黑牛过来,连忙迎了上来,“团长,廖营长”

    “富贵啊!”李四维露出了笑容,摇了摇头,“现在要喊廖团长了!”

    “哦?”孟富贵讪讪一笑,“廖”

    “龟儿的,”廖黑牛一瞪李四维,连忙冲孟富贵摆了摆手,“就叫廖营长,老子爱听!嘿嘿,富贵儿都当连长了不错,不错!”

    “不敢不敢,”孟富贵连忙摇头,“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俺这也是”

    “龟儿的,”廖黑牛一瞪眼,打断了孟富贵,“谦虚个锤子!你这连长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给老子好好当着就是了!”

    “是,”孟富贵神色一肃,连忙点头,“俺一定竭尽全力!”

    “好!”廖黑牛大赞一声,“这才像李大炮的兵嘛!怕个锤子?命都不要了,还怕当不好一个连长?想当初在大场,李大炮吓得腿都软了,现在不照样把团长当得好好的?”

    “黑牛,”李四维一瞪眼,讪讪地骂了一句,“莫扯老子!”

    “不扯你扯哪个?”廖黑牛嘿嘿一笑,“你是团长啊!”

    说着,廖黑牛冲孟富贵点了点头,“继续忙你的,我跟大炮去山上看看。”

    “是,”孟富贵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李四维和廖黑牛穿过工地,上了对面的山路。

    “大炮,”廖黑牛掏出香烟,摸了一支出来,把剩下的都递给了李四维,“还记得言常信吗?”

    “咋不记得?”李四维接过香烟摸了一支,把剩下的都揣进了衣兜,“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他咋了?”

    “是啊,”廖黑牛慢慢地吸了一口烟,轻轻地叹了口气,“听说他也走了,在夏县偷袭小鬼子据点的时候暴露了行踪”

    廖黑牛的声音低沉了下去,又默默地吸起了烟,李四维也默默地抽着烟,两人沿着山道一路向山腰走去。

    山下浓烟袅娜、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山上白雪点点片片、冷清而静谧,唯有沉重的脚步声,“啪嗒啪嗒”,低沉而缓慢。

    “兄弟们,”李四维当先走到坟前肃然而立,目光缓缓地扫过一排排低矮的坟头,一如往昔在校场上向众将士训话那般,只是声音却低沉而哀伤,“廖营长回来看你们了!”

    “兄弟们,”廖黑牛慢慢地跟了过来,望着一座座低矮的新坟,强自笑着,“老子在七二八团学了一首诗,今天就背给你们听听。”

    说着,廖黑牛清了清嗓子,缓缓地吟唱起来,“男儿仗剑出乡关,不杀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

    廖黑牛的声音在坟前萦绕,算不得慷慨悲壮,只是声音渐渐颤抖起来!

    “兄弟们,”吟唱完毕,廖黑牛强自一笑,眼眶却已经红了,“等老子下去了,还给你们说书,说三国,说女人,说江城四美!”

    说罢,廖黑牛双腿一闭,“啪”地一个敬礼,满脸肃然!

    下了山,李四维带着廖黑牛径直往烧制水泥的山谷去了,“产量刚上来,可惜,烧不了多久了”

    廖黑牛一怔,“咋了?”

    李四维轻轻地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找的两处矿都快挖空了!莫得矿自然烧不出来水泥了!”

    “哦,”廖黑牛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你又准备跟小鬼子开战了!”

    “开战吗?”李四维摇了摇头,“缺员得不到补充,伤员短时间也不能归队我们折腾不起了!”

    “龟儿的!”廖黑牛忿忿地骂了一句,“也不晓得补充兵源啥时候才能到?”

    “是啊!”李四维叹了口气,“还有两个月就开春了”

    开了春,小鬼子又该发疯了!

第328章 壮丁() 
当人类有了文明就,世间就有了战争,有了军队。

    军队需要不断补充兵员,就要征兵,于是,征兵制度应运而生!

    合理的征兵制度是军队长久强盛的根本保证,若没有完备的征兵制度,再强大的军队都好比无根之水!

    纵观中国历史,征兵制度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募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卫所制、旗兵制,历朝历代都会选择适合国情的征兵制度。

    一九一五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暂行陆军征募条例草案,将兵役分为常备、续备、后备、国民四种,然而,当时军阀割据各自为战,这一条例未能执行。

    一九三三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兵役法,将兵役分为国防、常备两种,常备又分现役、正役、续役,并于三六年正式实行,但是因为重重原因,兵役法也没能完全执行下去。

    至抗战爆发之时,军队的建设依然停留在现役部队的建设上,后备力量的建设依旧一片空白。可是,正面战场何其惨烈,现役部队的死伤何止百万人,巨大的兵员缺口根本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此时,补充兵员的来源无外乎三种:

    第一种是自愿报名抗战的热血青年和无业游民。

    第二种是招安的土匪以及地主老财的私人武装。

    第三种就是从地方征兵了。

    征兵,本有兵役法可依,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前线战事日趋紧张,负责征兵的基层干部也就顾不得章法了,最终演变成了“抓壮丁”。

    “抓壮丁”的场景虽然各地有所不同,但大抵如下:

    负责征兵的基层军官进了村直奔村长家,把门一踹,冲进屋里,大手一拍桌子,“我要十个人,你给我凑齐了,要是凑不齐,我就把你抓去凑数!”

    这个时候,村长就会赶紧把村里的花名册拿过来,指指点点找几个倒霉蛋交差,然后带着军官去圈好的人家里直接拉人

    自大场以来,六十六团也已整补数次,但是,补充的兵员要不是就地招收的热血男女,就是收编的豫西杆子,还没有遇到过抓来的壮丁,直到这一次

    烧制水泥的山谷中,廖黑牛跟着李四维一路看罢,满脸兴奋,“大炮,跟我去连家沟走一趟!”

    “老子就晓得”李四维笑着摇了摇头,“走吧!”

    早去早回!

    “不急,”廖黑牛嘿嘿一笑,“我还有件事情没办呢!”

    说着,廖黑牛眼巴巴地望向了李四维。

    李四维满脸茫然,“还有啥事?”

    “嘿嘿,”廖黑牛讪讪一笑,“大炮,千生还没认干爹吧?”

    “没有,”李四维摇了摇头,“老子的娃认不认干爹有啥关系”

    说着,李四维的声音嘎然而止,一脸恍然,“你”

    “对头,”廖黑牛连忙点头,满脸认真之色,“我想认千生当个干儿子!”

    “莫问题,”李四维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我想柔儿也不会反对!”

    宁柔陪着李四维从雨花台一路走来,自然明白他和廖黑牛的关系!

    “好,”廖黑牛的大黑脸顿时笑开了花,拉起李四维就往回走,“回去看看我干儿子了!”

    就这样,千生成了廖黑牛的干儿子,李四维也被廖黑牛拉去了连家沟,帮着寻矿、建立窑,好一通忙活。

    忙,就充实,时间也过得飞快。

    忙了三五日,连家沟的事情上了正规,李四维一大早便赶回了六十六团驻地,径直去了岳家岭。

    岳家岭上,第二座堡垒已经完工,第三座堡垒也已建了过七七八八。

    看完之后,和众将士闲聊一阵,李四维便带着李三光下了岳家岭,刚到岭下,便见赵信策马匆匆而来。

    “团长,”看到李四维,赵信连忙收缰勒马,满脸喜色,“新兵到了有将近一千人呢!”

    “一千人?”李四维精神一振,却有些疑惑,“咋会有一千人?”

    六十六团缺员不过五百多人。

    “俺也不晓得,”赵信连忙摇头,“新兵一到,排长就让俺来找你了”

    “管他娘的,”李三光呵呵一笑,“来得越多越好嘛!”

    “对,”李四维连忙翻身上马,直奔团部驻地而去。

    在村外的营地里,李四维看到了新兵,待看清新兵的样子时,心中的喜意却一扫而空!

    营地里,上千号新兵已然列好了队,一个个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有人木然而立,有人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但大多都是一脸或麻木或忐忑的神色。

    这哪里是新兵?

    分明就是难民嘛!

    打量一阵,李四维不禁一声暗叹,扭头望向了送新兵来的蒲干事。

    蒲干事也是满脸苦笑,“李团长,南岸的情况你也清楚”

    “团长,”

    蒲干事话音未落,众将已经匆匆地涌进了营地,一个个满脸喜色,“新兵来”

    突然,众将的声音嘎然而止,望着一众新兵,神色愕然。

    “这这就是新兵?”

    “莫得两三个月,根本就练不出来”

    两三个月都难!

    李四维暗自摇了摇头。

    可是,人已经送来了,哪能挑肥拣瘦?

    暗自咬了咬牙,李四维朝众将一摆手,止住了议论声,大步流星地走上了阵前的高台。

    “兄弟们,”李四维在高台上站定,目光缓缓地扫过一众新兵,神色肃然,“我叫李四维,小名叫做李大炮,是六十六团的团长,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的兵了!”

    众新兵默默地望着李四维,有人神色木然,有人神色忐忑,有人满脸好奇却都没有回应。

    “兄弟们,”李四维再次环顾众人,神色稍缓,“我的老家在四川,三七年的时候,跟着部队出川打鬼子,这一打就打到了现在。”

    说着,李四维露出了笑容,“你们的老家都在哪里?”

    众新兵面面相觑,终于有胆大的叫了起来。

    “长官,我也是四川的”

    “我是贵州的”

    “我是云南的”

    “哦,都挺远啊!”待新兵的声音渐渐消散,李四维笑呵呵地点了点头,“这一路没有少吃苦头吧?”

    众新兵默然,徒步数千里,其中的苦楚自然难以言说。

    “唉,”李四维轻轻地叹了口气,“哪个兄弟跟我说说,你们为啥要吃这苦头,千里迢迢地跑到中条山来?”

    依旧沉默,有人眼中却闪过了愤怒的神色。

    好好的日子过着,突然就被拉到了前线,哪个能安然处之?

    李四维自然明白有人会想不通、会有怨气,但是,俗话说“堵不如疏”嘛!

    引导他们把这怨气转移到小鬼子头上去何乐而不为?

    良久,一个声音犹豫着响了起来,“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

    “说得好!”李四维大赞一声,又闭上了嘴巴,静静地等待着。

    “我们就是来打小鬼子的!”见李四维避而不言,又有人附和起来,那声音虽然稀稀拉拉,却饱含愤怒,“狗日的小鬼子莫事就往我们老家丢炸弹,让人不得安生!”

    “说得好!”李四维精神一振,又赞了一声,也露出了愤慨的神色,“我也经常见到小鬼子丢炸弹,‘唔唔唔’那飞机就冲了下来,然后像下蛋一样就把炸弹丢了下来,房子塌了,人死了,家没了”

    说着,李四维声音一顿,众新兵默然,但很多人脸上已经有了愤怒的神色。

    “哪个不想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呢!”李四维再次开了口,声音低沉而缓慢,但营地里每个角落都清晰可闻,“可是,小鬼子不想让老子们安生过日子啊!从淞沪到中条山,我见过太多的惨剧了狗日的小鬼子不把中国人当人啊!每到一处就抢钱粮拉猪牛,抢完了还要杀人放火那叫一个惨呐!”

    营地里一片寂静,只有李四维那低沉悲愤的声音在回荡着,闻者无不满脸愤慨。

    “兄弟们呐!”李四维突然声音一扬,“我的老家虽然远在四川,但我清楚,如果我现在不拿起武器拼命反抗,那么迟早有一天,小鬼子也会打到我的老家去,也会抢了我的钱粮猪牛、烧了我的房屋,杀了我的妻儿父母”

    说着,李四维一声嘶吼,“告诉老子,你们想让小鬼子打到你们的老家去吗?”

    “不想,不想,不想”

    吼声四起,最终汇成了一个声音,“不想”

    呐喊声响彻营地,直冲云霄!

    “老子也不想!”李四维双手一压,呐喊声嘎然而止,只剩下了李四维悲愤的声音,“所以,老子拿起了枪,从三七年一直打到了现在!在数千里的战线上有几百万的将士在战斗,有太多太多将士倒在了战场上明知是个死,他们也没有退缩过,小兵没有退缩,将军也没有退缩!”

    说着,李四维神色激昂起来,目光炯炯地望着一众新兵,“现在轮到你们了,告诉老子,你们会退缩吗?”

    “不会退!不会退”

    有人神色激昂地吼了起来。

    “不会退”

    有人犹豫着附和起来。

    够了!

    李四维看到新兵们的反应,暗自点了点头,抬起双手一压,满脸赞赏之色,“好!真男人当如此!”

    说着,李四维神色一肃,“我不管你们是咋个来到前线的,既然来了前线,那就是说国家选中了你们、民族选中了你们,你们不是在为我战斗,也不是在为你们自己战斗,你们是在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战斗,是在为你家里的妻儿老小和家乡父老战斗!这是一种荣耀既然来了前线,就给老子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那样,等你回了家,你才能硬气地跟自家婆娘说‘你男人从来没怂过’,你才能拍拍胸脯跟自家娃娃说‘你老子也是上过战场杀过鬼子见过血的’,你才能昂首挺胸地对父母亲朋和家乡父老说‘我为保家卫国出过一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