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会气得喷血吧。
他正在那里奸笑呢,南面突然传来隐隐的马蹄声,听那蹄声的密集程度,最多也就是四五十骑的样子,应该是哪位将领带着手下过来了。
张斌转过头来,举起望远镜仔细一看,果然,正是东江军主将毛文龙和他手下一众将领。
这家伙,起的蛮早的吗,这会儿还不到辰时,他就赶过来了,他应该是先赶到海州,休息了一晚,不然,不可能这么早就能赶到这里。
张斌并没有急着下山,因为他召集的不但东江军将领还有辽东军将领,这鞍山新城也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了,是时候开始调集大军了。
没过多久,西南方向再次响起一阵隐约的马蹄声,他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是辽东军主将祖大寿和他手下的一众将领,他不由大笑一声,将望远镜丢给张盘,随即挥手道:“走,回营开会去。”
第八卷 第一二二章 欲夺辽东兵权()
张斌满面春风的回到福广军大营之中,帅帐外,毛文龙和祖大寿早已胳膊挽着胳膊,在那里有说有笑,他们手下的将领也聚在一起,热络的打着招呼。
众将一见张斌走过来,连忙收声肃立,恭敬的拱手作揖道:“参见太师。”
这些人虽然都是武夫,却也懂得拍马屁,大明的朝廷大员很多都身兼数职,叫官职就要叫最大的,张斌明明只是太子太师,但是,拍马屁的人都叫他“太师”,隐隐将他的品级提上一级,喊成是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一。
张斌倒也习惯了太师这个称呼,他微微抬起手,亲切的道:“免礼,免礼,大家都是自己人,不要这么客气。”
说罢,他便上前一手一个,把着毛文龙和祖大寿向帅帐之中走去,后面的将领连忙排成整齐的两列,跟着进了帅帐。
张斌和两人寒暄了一阵,便对着外面朗声道:“速招戚家军、天雄军、福广军、秦军、关宁军参将以上将领前来帅帐议事。”
外面亲卫道了一声遵命,很快,大帐外便响起一阵马蹄声,这些将领可不在一处地方,而且他们的大营相距也不是一两里,所以传令亲卫必须打马前去通知,要跑过去,最远的怕不得小半个时辰。
张斌下完命令,又跟毛文龙和祖大寿聊了几句,正要转身去帅位坐下来,祖大寿却突然拉过身后一个小伙子,殷切的介绍道:“大人,这是末将的外甥吴三桂,原辽东团练总兵吴襄之子,崇祯元年辽东武举解元,文韬武略都还算不错,末将的晚辈之中也就这么个有出息的了,末将厚着脸皮,请大人提携提携。”
说罢,他便满脸希冀的看着张斌,希望张斌能点头提携一把,又或者开口考校一番。
张斌表面上还保持着微笑,心里却是偷偷骂开了。
尼玛,吴三桂,尼玛,还让我来提携!
这家伙打仗的确有几把刷子,这个不用考校张斌都知道,问题他心术不正啊,他可是后世有名的大汉奸,连南明永历帝都敢杀的主!
张斌这心里在骂,表面上还是不住的点头微笑,貌似很欣赏吴三桂的样子。
这小子肯定是不能提携的,至少不能让其手掌大军,不然很有可能会出事,但是,他又不想得罪祖大寿,因为这会儿关宁铁骑的重组正处于关键阶段,这次他招祖大寿过来,不光是要商议大军调集的事,还想顺带从他手中夺了关宁铁骑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不给他面子,他要气的不顾一切跟自己到防御,辽东军常年驻防关宁锦防线,在这方面应该最有心得,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辽东本地人,熟悉辽东环境和地形,所以,本官决定,将辽东现有区域全部交给辽东军驻防,其余诸军,全部调集到这鞍山新城中来,准备跟建奴开战。”
他这样安排同样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孙传庭、卢象升、毛文龙、戚元功等将领都受了他的熏陶,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收复失地,渴望开疆扩土;而辽东军跟建奴都打了几十年了,早已经打厌了,打成老油子了,让他们驻守后方才是最合适的。
果然,他这话一出,皆大欢喜,众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张斌扫视了一圈,看了看众人的表情,这才朗声道:“祖大寿。”
祖大寿闻言,连忙大步走出队列,拱手朗声道:“末将在。”
张斌紧接着下令道:“命你率辽东军步卒三万,驻守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和辽河一线,其中海州城驻军两万,其余人马,你酌情安排。”
祖大寿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恭敬的退了回去。
张斌又朗声道:“何可纲。”
何可纲闻言,连忙大步走出队列,拱手朗声道:“末将在。”
张斌紧接着下令道:“命你率辽东军步卒三万,驻守定辽右卫、凤凰城、旋城、镇江一线,其中凤凰城驻军两万,其余人马,你酌情安排。”
何可纲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恭敬的退了回去。
张斌又朗声道:“祖大乐。”
祖大乐闻言,连忙大步走出队列,拱手朗声道:“末将在。”
张斌紧接着下令道:“命你率辽东军步卒三万,驻守关宁锦防线,所有人马,皆由你酌情安排。”
祖大乐2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恭敬的退了回去。
这辽东各地的驻防就算是安排完了,紧接着就是关宁铁骑的最后重组了,张斌会怎么安排呢,祖大寿又会不会为了军权跟他顶牛呢?
第八卷 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风()
鞍山新城福广军大营帅帐,大明驻辽东的各路大军将领齐聚一堂,现任蓟辽督师张斌安排完各地驻防,威严的扫视了一圈,随即严肃的道:“关宁铁骑曾是我大明有数的精锐,现在呢?虽然近段时间不断从辽东军中选拔精锐骑兵补充,数量已然达到四万之巨,但是,这四万关宁铁骑战力又如何,能顶得住四万建奴骑兵吗?”
众将闻言,大多面露遗憾之色,关宁铁骑原本是威名赫赫的劲旅,甚至面对建奴骑兵都不落下风,但是,这几年下来,这支大明有数的精锐不但没能勇猛精进,反而急速衰落,到现在,都快退出精锐的行列了。
祖大寿等辽东军和关宁军却是臊的脸色通红,羞愧不已。
关宁铁骑的衰落,有洪承畴和史翲瞎折腾的原因,辽东军和关宁军的将领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有进取之心,疏于操练,得过且过,这才使得关宁铁骑的实力一泻千里。
张斌并没有责备这些将领的意思,他摇了摇头,继续道:“你们再看看福广军,海州之战,西南两面,四万福广军不但顶住了六万建奴骑兵和六万蒙元骑兵的猛攻,还将蒙元骑兵给打残了,建奴骑兵也没从他们身上讨到一点好处,同样是四万,你们说,如果四万福广军和四万关宁铁骑对阵,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还用问,四万关宁铁骑绝对会被打的找不着北!
这个时候,祖大寿已经羞愧的无地自容了,他是辽东军主将同时也是关宁铁骑的主将,关宁铁骑的急速衰落跟他疏于管理有莫大的关系,他很想站出来承认错误,但这腿却重若千钧,怎么都踏不出去。
张斌说这些当然不是想让祖大寿下不了台,他只是为夺关宁铁骑的控制权做铺垫而已。
祖大寿这会儿已经被他臊的无地自容了,有这火候就差不多了,如果再铺垫下去,硬逼的祖大寿出来承认错误就不好了。
说到这里,张斌突然一改沉重的语气,宽容道:“当然,本官今天不是要找谁麻烦,关宁铁骑的衰落有很多原因,并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相关的人拎出来骂一顿,而是重振关宁铁骑,让关宁铁骑再次成为大明数一数二的精锐!”
众将闻言,无不精神一振,尤其祖大寿,他原本还以为张斌想批他一顿来着,原来太师大人是想重振关宁铁骑啊,这是好事啊。
张斌紧接着道:“福广军的战力大家也看见了,一支新军丝毫不弱于建奴骑兵,甚至比建奴骑兵还要强,是什么原因让福广军如此强大呢?大家可能认为主要是武器装备的原因,而本官认为,将领同样是重要因素,那么怎么样使关宁铁骑跟福广军一样强大呢?其实,很简单,缺武器装备我们就补充武器装备,燧发枪、虎蹲炮、轰天雷这些福广军有的,关宁铁骑也可以有,甚至,我们还可以给所有骑兵和战马配上轻甲让他们便成真正的铁骑!还有将领,福广军主将曹文诏原本就是从辽东军中抽调出来的,他也统帅过关宁铁骑,正好,把他调回去,将关宁铁骑操练的如同福广军一样强大。”
曹文诏是从辽东军中调出去的没错,但是,他并不是辽东本地人,而是大同镇的边兵,当初孙承宗为了补充辽东军的实力,抽调各边镇精锐前来辽东支援,曹文诏正是其中的一员。
不过,这会儿祖大寿也不好说什么了,曹文诏原来的确是辽东军将领没错啊,他统帅过一部分关宁铁骑也没错啊,而且,他跟曹文诏的关系相当的好,反对人家统帅关宁铁骑,这话他实在说不出口。
张斌见祖大寿站那里不吭气,连忙拍板道:“本官决定,调原福广总兵曹文诏为定辽总兵,统帅关宁铁骑,擢曹变蛟、祖大弼为定辽副总兵,以为臂助,同时抽调一万福广军补充关宁铁骑实力。”
这下祖大寿更没话说了,张斌实在是太给面子了,连他那个二愣子弟弟都提拔成副总兵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正因为祖大弼是个二愣子张斌才提拔他,因为这家伙就是个缺心眼子,球事不管,光会打架,把他提拔为定辽副总兵,他也不会管什么事,更重要的,还能用提拔他这一举动来宽慰祖大寿,何乐而不为呢。
这会议开到这就差不多了,紧接着张斌便命祖大寿、何可纲率辽东军接收海州、盖州、复州、金州、镇江、旋城等地防御,将原来驻守在那里的东江军、秦军、福广军全部换出来,逐步向鞍山新城集结。
天气慢慢变冷,鞍山新城也在慢慢成型,关宁铁骑大营外的旷野,张斌和曹文诏并骑立于一个高高的土坡上,认真的看着不远处正在操练的关宁铁骑将士。
关宁铁骑经过重组和一个多月的操练已然面貌大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暮气沉沉,毫无斗志,所有将士都精气神十足,虎虎生风,动作也变得干净利落,整齐划一,一看就是难得的精锐之师。
但是,张斌看了一阵之后,不但没有夸奖曹文诏,反而摇头叹息道:“唉,看样子这战车和炮车真不适宜给骑兵配备啊。”
曹文诏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满之色,因为他找张斌过来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了商议关宁铁骑装备的问题。
他发现配备了战车和炮车之后,关宁铁骑的整体推进速度至少慢了一半,这样肯定不行,张斌的话刚落音,他便跟着叹息道:“是啊,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如果其速度只有车兵那么快,那又何必组建单独的骑兵部队呢,直接全部变成车兵就行了,所以,我认为,骑兵就不要装备战车和虎蹲炮了,直接就是纯骑兵,这样移动速度就快了,不管是突袭还是支援,都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张斌缓缓的点头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战车和虎蹲炮就算了,还是全部交给福广军吧,反正他们不嫌多。燧发枪呢,你认为怎么样,骑兵用这合适吗?”
曹文诏闻言,犹豫了一下,这才为难的道:“这个,说实话,我感觉给骑兵配燧发枪有点浪费了,因为骑兵全速冲锋的时候基本上没办法更换子弹,而且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两百步左右,这点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两个弹指的时间,就算操练的他们能在冲锋时更换子弹了,这么短的时间也刚够他们更换子弹而已,那时他们已经冲到敌人跟前了,用燧发枪杀敌还不如用斩马刀或者长枪呢。也就是说,骑兵就算配备了燧发枪,也只能在冲锋之前装填好子弹,在靠近敌人两百步的距离开一枪,然后这燧发枪就没用了。”
这个问题张斌也考虑过,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改进燧发枪,给燧发枪装上弹夹,这样就不用更换子弹了,不过,弹夹要设计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子弹也不适合装弹夹里面,这些只能以后再说了。
他点头道:“那行吧,就原来的福广军一万骑兵装备燧发枪,原来关宁铁骑的将士就不要装备了,省得浪费时间来教他们使用燧发枪。”
关宁铁骑的装备就这样定下来了,战车和虎蹲炮都没配备,燧发枪也只有一万把,等于和以前没多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轻甲了,类似于锁子甲的轻甲如果手工制造,五万套那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但是,机器冲压铁片的话就快了,五万套,也就几个月时间而已。
关宁铁骑如果全部装备上轻甲那就变成真正的铁骑了,再加上有曹文诏这样经验丰富的良将和曹变蛟、祖大弼这样猛到爆炸的猛将,重振昔日雄风,指日可待。
第八卷 第一二四章 齐聚鞍山之地()
冬季即将来临,辽东的气温越来越低,皇太极这心里也是越来越凉,因为他派出的斥候至今都无法突破明军的封锁,探得万水河南岸的情况,更为可怕的是,辽东各地的明军仍然在向万水河南岸集结,那数量,恐怕二十万都不止了!
这个时候,他真想率军去定辽右卫晃一圈,威胁一下张斌,又或者去大明京城附近劫掠一把,让崇祯收拾张斌。
但是,这些都只能想想而已,因为他手中兵力有限,如果率大军离开辽阳,张斌肯定会趁机突袭,如果辽阳失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再说,这会儿蒙元察哈尔部也背叛了,他想再从那里借道偷袭大明京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他只能在辽阳城不断收集守城物资,不断加强城防,同时拼命铸造红夷大炮,以期能打个翻身仗,打破张斌战无不胜的神话。
这种事情并非他痴心妄想,因为他们后金战无不胜的神话就是在宁远被打破的,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