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用兵者,不虑胜先虑败。如果此战失败,帝国是否能保住辽东?”李起元问道。
“锦宁防线固若金汤,而开平卫和皮岛都各有优势。此战如果失败,我可保辽东无事,只是可能在数年之内帝国将无法再对后金用兵。”孙承宗解释道。
“为了确保辽东无事,朕会调五万御林军和辽东大军一起北伐建虏。”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又问道:“众位对吾师的用兵方略可还有不同的意见?”
孙承宗在辽东主事多年,是在场人中最熟悉的,他的意见其他人都不知道怎么反驳,而心中有疑问的,孙承宗等人也都给予了答案。
(本章完)
第270章 朱由检的改变()
对辽东用兵一事,众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终于初步确定了下来,而用兵的时间暂时确定在明年十月左右。
十二月初四,成都发生六点二五级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卫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压死军民数人。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
此时成都都督府都督秦良玉亲率大军在贵州平叛。安邦彦和奢崇明领导彝族反明起义从天启二年爆发,到天启九年年末终于进入了尾声,秦良玉的大军在今年七月,在五峰山、桃红坝、鹅项岭,大败叛军,斩首数万级,安邦彦、奢崇明败死,叛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秦良玉在十一月再斩杀叛军万余人,将安位领导下残余的叛军重重围困在毕节山区,叛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十二月初安位乞降,贵州的叛乱历经八年多终于平定。安位被送往京师,朱燮元出任贵州巡抚。在历史上,奢安之乱就是朱燮元平定的,只是在这个时空,平定奢安之乱的变成了秦良玉。
秦良玉因平定奢安之乱被封二等男爵,成为大明第一位女爵。
朱由检的船队也在新年之前终于抵达了吕宋城。此次郑贵妃随行,她的身份是最高的,而刚开始吕宋并不知道郑贵妃会来,吕宋还只是修建了一所总督府,并没有修建太妃的府邸,现在正在兴建之中,这就使得郑贵妃先住到了总督府,朱由检暂时住到了官邸之中。
“管藩台,随行移民可曾安顿好。”朱由检问道。
“王爷,在吕宋城外已经搭建了临时的营地安置移民,明日便可开始给他们分地。”管绍宁说道。管绍宁治理蒙古有功,而吕宋又悬于海外,朝廷的官员大多都不愿意来,管绍宁被破格提拔为吕宋省的布政使。
“以后不要称呼我为王爷了,在吕宋只有总督没有王爷。”朱由检说道。
“诺。”管绍宁恭敬地回答道。
“今日怎么没见周抚台?”朱由检问道。周宗建东林后七君子之一,被朱由校指派到吕宋担任巡抚。
“周抚台自来吕宋之后,水土不服,身染重病,一直未能痊愈。”管绍宁回答道。
“待明日我去亲自看看。”朱由检说道。
“周抚台已经向陛下申请告病还乡,只是暂无消息,如果朝廷再无答复,周抚台性命堪忧。”管绍宁说道。
“这么严重,立刻让随行的太医前去给周抚台诊治。”朱由检说道。
“诺。”
“还有肃王病重,如果继续流放冷洲的话,可能也有性命之忧。”刘有福说道。
“可曾请示陛下?”朱由检问道。
“陛下口谕,肃王乃三王叛乱之首,导致帝国生灵涂炭,不可法外开恩。”刘有福轻声说道。
“陛下既有旨意,我等也无可奈何,待会也让太医去看看吧。刘总督,你们准备何日出发?”朱由检说道。
“三日之后,我等在吕宋耽误时间太久,现在趁风向,必须尽快赶到冷洲。”刘有福说道。
“十日之后出发吧,看看能否帮帮肃王?”朱由检说道。
“诺。”
“管藩台,明日我与你一起给移民分发土地。”朱由检说道。
“诺。”
“洪提督,吕宋海军建设必须放在第一位,要尽快将吕宋海军组建起来。”朱由检继续说道。
“要最快组建吕宋海军,就必须兴建能制造三级战舰以上的造船作坊,但陛下有旨,如果要兴建这样的大型造船作坊必须获得朝廷的同意,而且还需要建设火炮作坊。”洪承畴说道。
“先建一家造船作坊和一家武器制造局,如果火炮不够的可以向荷兰人购买,荷兰人的巴达维亚距离我们并不远。此事我会亲自向朝廷解释的。”朱由检说道。
“诺。”
“陛下已实行的新政必须在吕宋全部实行,另外商税提高到十五税一。”朱由检说道。
“诺。”
……
朱由检一到吕宋就像换了个人,仿佛变成了历史上那个勤政的皇帝,虽然他现在只是吕宋总督。他的努力在这个时空也得到回报,吕宋的经济迅速恢复,尤其吕宋凭借着其地理优势,仅仅数年的时间便一跃成为帝国几大经济重省之一。
十二月二十五日,朱由校再次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去年的学术讨论会结束之后,伽利略进一步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惯性定律,而蒸汽机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用来热力提水的蒸汽机已经试制成功,并且开始投入实用。朱由校已经决定将学术研讨会作为了一个惯例长期举办下去。
天启十年,1630年,朱由校来到这个时空的第七个年头,而今年对于朱由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经过六年的努力,朱由校已经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在今年对后金用兵的成败事关朱由校的深化改革。胜利,朱由校将会赢得空前的威望,推行新政的阻力无疑会降到最低,失败,国内反对的势力肯定会趁机抬头,制造混乱,朱由校的声望会降到谷底。
新年伊始,南京户科给事中陈尧言再次请求允许南京铸钱厂印刷大明宝钞。帝国银行取消银票之后,宝钞成了银票的替代品,虽然现在朝廷只允许宝钞在长江以北流通,但实际上南方已经在大量使用宝钞。
而且自从帝国推行存贷制度之后,沿海一带的帝国银行出现货币紧缺的情况,有些银行甚至已经是无款可贷了,有些商人为了能获得贷款,甚至去陕西,甘肃极其偏远的地区申请贷款,这也使得宝钞大量流向沿海地带。
其实现在的帝国币制有点混乱,金银在一定范围之内依然在流通,银元和铜元作为帝国指定货币也在流通,大明宝钞现在帝国范围也开始被接受。
(本章完)
第271章 辽东风云()
再次感谢不落小子和198215dai的打赏!谢谢!
……
内阁大臣周应秋此时也上奏请求禁止民间的金银流通,民间金银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兑换成银元、铜元或者宝钞,同时允许南京铸钱厂印刷大明宝钞。
这可是一个疯狂的敛财计划,民间的藏银数以亿计,那怕只有一部分将其置换成朝廷指定的货币,朱由校也能获得非常巨额的一笔收入。
朱由校思考再三最后同意了周应秋的建议,他现在真的很缺钱,这种光明正大的合情合法的抢钱,他必须得做。
“宋爱卿,朕准备同意给事中陈尧言和阁臣周应秋的建议,禁止民间的金银流通,民间的贸易只允许使用朝廷指定的货币。同时朕将增发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种宝钞,取消半钱铜元,今年要保证市面上宝钞的流通金额达到一千万两。”朱由校说道。
宝钞到底要印制多少,现在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朱由校也无法知道需要印制多少,多了,会出现通货膨胀,少了,会出现通货紧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目前市面上宝钞是供不应求的,这才使得银元同时流通。朱由校也使用了一种笨办法,就是根据帝国银行的银元铜元数量以及黄金储备情况来确定需要印刷多少宝钞,然后在此基础上每年增加百分之五的印刷量,当然这其中还必须扣除宝钞因损坏等原因无法流通的这部分量。
朱由校预计在十到二十年之内,宝钞将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帝国的唯一货币。这是一件有利也有弊的事情,朱由校决定将金子被作为帝国银行的资产储备起来,他最后的目标就是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为后世制定一个勉强合乎市场规律的货币法。
而帝国为了准备对后金的决战,大量的战略物资被送往辽东,后金也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
“陛下,根据辽东探子回报,辽东地区建虏的探子明显增加,臣以为建虏已经得知帝国即将要对建虏用兵的消息。”王赛儿说道。
“朕要求东厂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肃清辽东一地的探子,同时加大对建虏的渗透。”朱由校命令道。
“诺。”
“现在在辽东一地,帝国与建虏的冲突不断,双方的斥候时常会有小规模的冲突。”王赛儿继续说道。
“双方的斥候时常冲突?”朱由校问道。
“是的,建虏除了大量使用探子之外,还明显增加了斥候的数量,建虏的斥候数量比年初已经翻了一番,而孙阁老为了应对建虏的斥候,也相应地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王赛儿回答道。
“立刻传田尔耕。”朱由校说道。
田尔耕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凭借其心狠手辣,在反贪、打击白莲教等上率有建树。河南一地的反贪案就是在锦衣卫的全力配合下,督察院才能迅速地查清此案。而且在追查河南反贪案中,锦衣卫还追查到了白莲教死灰复燃的线索,在田尔耕的雷霆手段之下,白莲教还来不及复燃就被锦衣卫再次清缴一空。
“田爱卿,根据东厂的消息,辽东一地建虏派出了大量探子,朕要求锦衣卫和东厂合作,必须尽快地清除辽东一地的探子。”朱由校说道。
“诺。”田尔耕恭敬地回答道。
“锦衣卫以后要侧重于帝国境内有组织的犯罪,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以及官员的犯罪等等。”朱由校说道。
“诺。”
按照朱由校的计划,东厂未来会成为帝国的CIA,而锦衣卫会成为帝国的FBI。
……
朱由校一声令下,辽东的谍战率先打响。
云楼位于宁远城城内,在宁远不过两年的时间,但却是辽东一地最有名的青楼,云楼的琴云更是被誉为辽东的第一花魁。
“娘儿,上峰来了新的命令。”老鸨跟正在化妆的琴云说道。
“如何说?”琴云没有停止自己的化妆,只是淡淡地问道。
“跟锦衣卫配合,清除辽东一地的探子。”老鸨说道。
“锦衣卫也插手此事了?”琴云问道。琴云对锦衣卫并无好感,琴云家道败落跟锦衣卫也有关系。
“嗯,据说这个陛下下的旨意。”老鸨轻声说道。
“既然陛下的旨意,那将我们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琴云轻声说道。
“王提督说了,事成之后,娘儿便可脱离东厂,至于你想做什么你可以自行选择。”老鸨说道。
“我十二岁被皇家孤儿院收养,后面在孤儿院中被训练为间谍,为报皇恩,十五岁自愿来辽东经营云楼,虽日进斗金,但却只是卖笑为生,每日能真心谈谈话的,也就母亲您一人而已。离开东厂,我真不知道能做什么。”琴云微笑着说道。
“娘儿,你还年轻,你跟我不同,我是犯妇,为了家人,十一年前不得不同意东厂的要求前往辽东做探子,从来到辽东的那天起我就注定回不去了,除非建虏尽灭。而娘儿你,我建议可以去凤求凰。”老鸨说道。
“凤求凰?陛下的凤求凰?”琴云问道。东厂现在有非常严酷的保密条例,出来担任间谍的人不得于再与以前任何人联系。
“正是,我在东厂待了十几年了,能知道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情,在辽东,其实负责管理东厂的并不是辽东所,而是山海关的凤求凰。”老鸨轻声说道。
“去凤求凰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知道王提督会不会同意?”琴云点点头说道。
“陛下重功勋轻出身,东厂现在也是如此,我相信此事若成,王提督一定会同意的。”老鸨说道。
“这几日我身子不舒服,母亲明日替我约几个姐妹来打麻将,从她们口里看能不能知道点头绪?”琴云想了想微笑着说道。
琴云虽然是辽东一地的花魁,但是她很注重与同行的关系,她与辽东一带的妓家关系都不错,光是手帕姐妹就有数十人之多。
“待会我就去替你约她们。”老鸨也高兴地点头道。
(本章完)
第272章 未来的东厂()
再次感谢minman的月票支持!
……
四月十八日,在太和殿举办了第二届天启奖。这一届天启奖比上一届要隆重了许多。在这一届天启奖,朱由校特意将颁奖和宴会分开。在颁奖仪式上,朱由校特意安排主持人,只是颁奖的这次换成了内阁成员。朱由校规定从今以后每年这个时间帝国科学院负责举行天启奖的颁奖仪式,在京内阁成员必须全体出席。
在这届天启奖,开普勒凭借《酒桶的新立体几何》获得了数学奖,物理奖发给了伽利略,生理医学奖发给了陈实功。在历史上,开普勒在今年因穷困而病亡,而在这个时空,在朱由校的支持下,他非但没有穷死,而且现在活得生龙活虎,甚至极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人。
朱由校的天启奖事实上的确激励了一大批人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帝国格物学院报名的人数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四月二十八日,便是一年一度的慈善颁奖晚会,这个活动也被朱由校弄成了惯例,也是朱由校点名内阁成员必须参加的活动。对于慈善晚会,朝廷大臣参与的积极性明显要高一些。而去年一年帝国公益金共收到了民间超过十五万两的捐款。
帝国公益金名义上张嫣主持的,在朱由校的请求下,张嫣第一次出席了慈善颁奖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