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91部分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91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弄,胶州帐上的公使钱月月有盈余,到现在汇集成了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使得接任的原即墨陈知县十满意,双方十分愉快,已经约定了年后破五后就彼此交卸接任,秦大老爷去莱州府城,陈知县则入主胶州。

    当然,他们彼此心里也是明白,说是这么说,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给张守仁打下手做掩护,胶莱地方,已经全是张守仁掌握之中了。

    现在秦知州颇感无奈,对着张守仁摊手苦笑道:“地方上原本已经召集士绅会议,年上给军营里送牛酒劳军,还有几班戏子,给营里唱几天大戏知道你不喜欢这一套,不过你下头的人毕竟也是普通的小民百姓出身,这些酸曲大戏还是喜欢的,辛苦一年,犒劳一下也是该当的你现在说走就走,我可是白辛苦了!”

    要在以前,秦知州这样的地方文官打死也不会为驻军操一点心还唱戏听曲,美不死这些臭丘八?

    将领都不算什么菜,更不要提小兵了,大明的小兵就是奴隶和炮灰的混合体,连最普通的老百姓还不如,就是一个罪犯集中营和人渣聚集地。

    现在可是完全不同,秦知州和胶州士绅的心意是真实的,一点也不掺假,完全没有作伪的必要。

    “此去济南近七百里,一路上还有不少难走的地方。上头的限时是十五天,当是事态已经十分紧急,不得不下此严令,所以接令之后,不能再耽搁,需得立刻出发了。”

    这么一说,在场的胶州官员和士绅们才是一副了然的情形,不少人神色就变的异常凝重起来。济南的情形,不是万分危急,恐怕山东官员不会有这么蛮不讲理的命令下来。

    胶州到济南在后世的公路里程是三百三十多公里,高速赶路也就两小时就到了。但今时可不同于后世,这近七百里路,一路上全是土路,不少失修破烂的地方,而且明军的后勤补给是悲剧,平均一天的行军速度正常是二十里,有一些精锐部队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快一些,但也绝不会超过三十里路一天。

    七百里路,按三十里一天也得二十来天赶到济南,这还是明军精锐在补给顺畅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速度。

    济南方面传递来的命令,李佥事自己都没有察觉其中的不妥之处,而张守仁身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立刻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含意。

    济南,这座山东首府名城,此时已经是在绝大的危险之中了。

    “原来如此!”秦知州悚然动容,点头道:“那么,本官就祝将军一路顺风,此去杀敌,阵阵大捷!”

    “愿将军百战功成,扬名天下!”

    在场的胶州官员,都是一起祝愿起来。

    张守仁默默点头,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然后将秦知州手中的酒碗接过,也是一饮而尽。

    在他身边,长龙般的队伍以雄壮之姿继续向前,很多胶州人看到了这一幕,此后谈论多年,并且永生难忘。

    在很多人眼中,这么一支军队,已经超过自己的认知范围,它只应存在于传说或是传奇之中,而今日此时,却是活生生的存在于眼前。

第748章 宿营(1)() 
第二百九十八章宿营

    “大人,前面就是高密县城了。”

    算了算今天行军是近七十里路程,工兵队的人在天黑之前与本部会合齐了,炮队和车队辎重队都赶了上来。

    对于推独轮车赶路的明军来说,这是一个神迹。

    明军行动慢,种种原因,本身部队里的辎重队伍速度快不起来也是重要的原因。明军行动,军资物品也很不少,铠甲火药各种火器种类繁多,但车辆和马匹有限,就算有车,中国马车的发展远在西方之后,笨重而且运力有限,且限于道路,所以中国的运河船运业发达,这弥补了车运不足的窘迫,但军队调动不可能是一直沿运河线路,而且船只数量也十分有限,这就限制了军队行进的速度了。

    浮山军没有人推的独轮车,马车的质量十分优良,而且经过张守仁的点拨在关键的几个技术上有突破性的飞跃式的发展,所以浮山车队和辎重队十分给力,炮队则是靠大量的马匹增加机动能力,原本两匹马拉的三斤炮换成了四匹马,六斤炮则是用六匹挽马拉动,九斤炮则是八匹马拉动。

    未来的十二斤炮则是可以加到十四匹马,反正挽马不比战马,不需要特别到河套或是口外才能大批量的买到,挽马关内汉人就养的多,只要给足马价,要多少就有多少,马不需要雄壮高大,不需要有冲刺力,要的就只是耐力。

    对这点来说,中国马是世界上耐力最好的几种马之一,不论是哪一个马种,都是相差不多。

    在大量的挽马的拖动下,炮队的十四门火炮以飞快的速度跟着大队行动,尽管火炮加炮架十分沉重,但行进起来,丝毫不比步队和马队慢上一点儿。

    这样的情形,在沿途的百姓看来,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神迹。

    这一次浮山营是全营出动,几千兵马军容威武雄壮绚丽而整齐,兵器闪烁寒光,数千人犹如一股奔流着的铁流,杀气震慑的人根本不敢正视,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没有比这支兵马更具活力,更加威武,更有决心,更充盈着冲天的杀气!

    在高密,浮山营已经展露过几次决心和武力,但除了一些极少数的知道内情的官员和士绅外,很多豪强地主和士绅都不知道内情,只是知道有一股胶州的兵马经常来高密扫荡响马,既然是做的好事,也不必理会。

    浮山营盘踞登莱,也没有把触手伸到高密,因为高密紧邻青州,在张守仁的官位和实力没有到一定地步前,他决心只经略登莱,因为这里有充足的人脉可资利用,出击青州,还没有到时候。

    但现在显然是时候展露一下自己发达的肌肉了。

    五千大军,这个数字并不出挑,大明有二百万以上的在册军队,实际上可调动的精锐边军和内地军镇加起来也有五六十万人之多,几千人的数字,掀不起什么大浪花。

    但只有直面这支强军经过的人,只有在它的刻意展露的威力下颤抖着的人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一支军队是何等的恐怖!

第749章 宿营(2)() 
一路行军,地方上都是赶紧备办牛酒,大军经过,特别是这样武装到牙齿,精壮威武的令人惶恐害怕到发抖的军队经过,那是一定要把差事办好,否则的话,将领一怒,稍微放纵一下士兵,地方上的人就惨了。

    但每当犒劳品准备好了的时候,看着行动并不特别快的军队已经走远了。

    一点儿痕迹也没有留下,只有官道上被炮队沉重的车轮压过的深深的印记留了下来,除此之外,各人眼前什么也没有,就好象一场梦一般。

    等到了天将黑的时候,工兵队已经提前把营地大致的范围给确定下来,这是一处两个镇子之间交界的地方,大约前后有十里没有什么人家,只有几个孤落的村庄,离的也比较远,应该对彼此双方都不会造成困扰。

    高密县城已经准备大军进城休整,提前开始腾空不少民房,也在准备吃食物资,但张守仁听闻之后,派了一队骑兵去加以阻止大军不进城,不要军需物资。

    开始的时候,高密县以为军队数量不多,第二天在看到浮山军经过时的军容时,一群高密的官员吓的差点昏厥过去。

    多么壮盛庞大的军容啊在场的一个高密官员这么感叹了一句,然后就是晕翻在了城墙之上。

    近邻有这么强悍的军力,这一次又怠慢了他们,看来自己的官运是到头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在当下,张守仁下令停止前行,就地扎营。

    太阳已经成了一个散发着微弱红色光芒的半截球体,光线有限,从昏黄很快会到漆黑一片。冬天是天黑的很早,也就是后世五点十五到二十之间的时辰,天已经快要黑透了。

    这么急速的行军,在浮山军人身上也是有点受不了了。

    要是一天赶了这么大几十里还没有什么,只是半天多点的时间,就是赶出这么多距离来,实在也是有点受不住了。

    在尖利的哨声中,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不过这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在最后的夕阳下,各队开始在工兵们的带领下,各自赶赴自己规定划好的宿营地,然后每个什都在什长和伍长们的命令下,有人开始解开帐篷,划定地方,砸钉子,系帐篷。

    有人则是拎着铲子,或是在队部地方打垒开挖灶台,或是一起到某个角落,开始开挖厕所,要么就是往人流最多的地方过去,在最外围的地方开始开挖壕沟,在他们挖沟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安放拒马等物,还有人往营门前扔着三角铁钉,一边扔,一边记着大致的数量。

    “张将军,怎么在这里扎营也要提防夜袭吗?”

    李佥事的神色感觉十分紧张,他毕竟是一个文官,在马上奔波几天,一路换马不换人才赶了过来,现在又不能休息,重新随大军赶路,这支军队实在是妖孽,这么多人马加辎重,赶路的速度居然不比他当时带着人骑乘快马来的更慢一些,一般的快速行军,在赶路的时候,也没有人说话,那么多双脚走在地上齐涮涮的声响听的十分清楚,在后阵则是战马不停的喷鼻声,咴咴的叫声,皮鞭声,反而是要比前阵的步队热闹的多。

    这么如长蛇蠕动般的一直赶下去,李佥事的腰都要折了的感觉,好不容易能宿营休息,还不准入城,在这种布满积雪的大冬天,居然就是要全营宿在野地里。

    在听到这个军令的时候,李佥事以为是张守仁疯了,等他看到所有士兵井井有条的开始工作,那些战兵都是和辅兵一起动手开挖营地,而且几乎是眨眼功夫,一个简陋的营地已经初现雏形的时候,李佥事开始觉得是自己疯了。

    自从和张守仁见面,并且在浮山营之中以后,李佥事就觉得自己的神智一再受到严重的挑战。但他无论如何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么安全的地方开挖壕沟,并且挖的这么郑重其事这么大费周章。

    “在我浮山营的字典里,只要出本营控制的区域,就没有所谓的安全地带。”

    对这个问题,其实浮山营自己的将领都有疑问,所以张守仁回答的铿锵有力,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

    外围工事是为了防备一切变故,战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在一切任何地方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的军队就永远不会被偷袭。

    内里的厕所是为了卫生,这一点在开始时最难叫士兵接受,毕竟当时的卫生条件就是这样,哪怕同时代的欧洲,虽然已艺复兴开始开化,并且在全球获得大量财富,但巴黎这样的城市也没有卫生排污系统,满街都是能没过人脚脖子的屎水,一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欧洲佬才知道什么是卫浴系统,什么是自来水和马桶。

    当然了,到那时的中国,却是比明朝时还要沉沦的厉害了。

    在此时,好歹中国人要比全球任何一个民族都干净卫生的多,所以虽然有不少人觉得无此必要,但在众人眼前,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象模象样的临时厕所。

    然后就是垒好的灶台,行军时是每个哨都有临时灶,伙头军们在大营时是按队工作,行军时就是按哨来工作。

    毕竟一个哨一百来人,一个队四百来人,拥挤在一起烧菜做饭或是打饭都太耗时间,反正营地大的很,分开来效率更高。

    在天刚黑的时候,帐篷一顶顶的就搭建了起来,将作处制的琉璃灯很厚又透光,不怕摔打这年头又没有水泥地什么的,这种泥土地摔一下还真的不怕坏一盏盏的琉璃灯在帐篷里点着了,星星点点,犹如一个个璀璨的星辰,暮色之中,如果从远处看过去,就是一处美到极致的,令人心醉神迷的无上美景。

    这样的宿营地,对李佥事一行人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时间,所有人都是看的呆了。

第750章 计算(1)() 
第二百九十九章计算

    等工兵们把张守仁的帅帐和客人用的帐篷搭好后,就有亲兵来延请张守仁和李佥事一行入营。

    宿营的安排和种种物资的提调都是中军和仓储的事,所以张世强和张世禄等人忙的满头大汗,一时半会的都消停不下来。

    营地里就是人声鼎沸,十分嘈杂,士兵们走了大半天,虽然十分疲惫的样子,但还是大声说笑着,嘻闹着,甚至是在追打着。

    “贵营天黑后不禁喧哗吗?”

    大冷的天,李佥事额角上汗迹十分明显,今天的事情实在是突破了他的认识能力,使得他的眼前霍然有一片新天地。按理来说他该感觉十分欣喜,不过这冲击来的太快太突然,有点儿超过了他的接受能力了。

    “士兵行军一天,格外辛苦,宿营后不叫他们放松一下,明天哪有力气和精神再走?”张守仁哈哈大笑,对着李佥事做了一个鬼脸:“别的军伍禁止喧哗,是因为将领视士兵为奴,百般虐待,士兵心里有苦楚,一旦有人哭泣或是说话,十句有九句是在抱怨,说的火大了就当场炸营或是哗变,所以就立营后禁止任何人出声,违令者斩。李大人,你看我们浮山营,可会有这样炸营的危险没有?”

    李佥事默然摇头,这一路跟过来,加上之前和孙承宗长谈,他对浮山营也是有所了解,当知道浮山千总军官一年就有过千两银子的收入,而每个普通士兵一年也有大几十两或是过百两的收入后,他心里清楚,这一支军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哗变的。

    而且还不止是银子的问题,还有张守仁的个人威望,平时对士兵的恩结于心和优厚的待遇,现在浮山又在屯田,本地的士兵家族要么是在盐场或是各个机构,或是在屯田范围内,外地的士兵也是把整个家族都招揽过来为张守仁效力,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家所有的利益都是和张守仁捆绑在了一起,这样的军队哪里能有哗变的危险?

    喧哗一下就会哗变?简直是活见鬼!

    “下官懂了。”

    在饭菜的香气中,李佥事随着张守仁一行从营地最宽阔的大道上一直向前,两边是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