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第488部分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488部分

小说: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李国胜想也没有想就开口拒绝道。

    “李主席,这些储备黄金绝对不能动用,他是我们将来组建银行,发行纸币的基础。只有有了这些黄金储备,我们发行的纸币才能保持稳定而不贬值。所以,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否则,储备黄金任何人都不能动…。。”

    虽然储备黄金不能动。但是,提到储备黄金。李国胜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当初进入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金库时,自己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的震撼画面。

    两百多万两黄金铸造成的金砖。就好像普通砖块一样,整齐的堆放在金库内,在灯光照射下,向外射出一阵耀眼黄光。

    当然,两百多万两黄金还仅仅是张学良金库的冰山一角。诺大的金库内,储存最多的还是一直在中国进行大量流通的白银。

    整整四千万两白银,为了方便储存,同黄金一样,全部被铸造成银砖。整齐的堆码在金库内,一排一排,特别壮观。

    储备黄金不能动,因为它是自己将来发行货币的基础。但是,这不代表同黄金一样,同样拥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白银也不能动。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自己抛售大量白银,对国民政府发行的银本位制法币一定会造成巨大打击。届时,法币进行大规模贬值的时候。自己趁势组建银行,发行新的货币,一定可以战局国内大部分货币市场,甚至于超越已经流通四五年之久的法币。

    想到这里。李国胜的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精光,对着仍然愁眉不展的李忠仁问道:“李主席,除了储备黄金。我们金库内还有大量白银。我想要知道,我们金库内的具体白银数量…。。”

    李宗仁不解的回答:“金库内的白银一共有两个来源方向:一个是我们从张学良金库缴获的四千万两。也就是两千吨白银…。。”

    “另一个来源是我们挺近东北后,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的。一共为两千三百万两,也就是一千一百五十余吨白银。”

    “再加上一些其他来源,金库内储存的白银总量为三千六百吨…。。”

    李国胜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三千六百吨白银,按照目前的白银和黄金兑换比例,足可以换到三百吨黄金,也就是三亿美金…。。”

    “总座,您的意思是…。。”李宗仁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储备黄金我们不能动,但是,白银却可以…。。”脸上迅速闪过一丝诡异笑容后,李国胜心情大好的回答。

    不等李宗仁有所反应,直接开口命令道:“你马上从金库中提取一千两百吨白银进行抛售,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除此以外,金库中剩下的两千四百吨白银中,除了留下一千吨急需进行储备,剩下的一千四百吨白银全部想办法兑换成黄金储存起来……”

    一千两百吨白银也就是一百吨黄金,换一个说法就是一亿美金。

    想到这里,李宗仁刚刚还是愁眉不展的面部表情迅速消失不见。对着李国胜激动的说道:“有了这一千两百吨白银,至少在接下来一年时间内,政府再也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了…。总座,我回去以后马上安排人去办……”

    就在李宗仁着急想要离开的时候,李国胜忽然开口道。

    “等一下,李主席,你的问题解决了,我的问题你可还没有帮我解决…。。”

    在李宗仁一双不解目光注视下说道:“你应该清楚,此次中苏谈判中,我们一共从苏联政府手中的刀总计一千两百万吨的原油。按照国防军以及地方上的目前消耗速度,这些原油全部炼化后,足够我们两年以上的所需。”

    “不过,谁也不知道这两年时间内会发生什么意外,或者是我们国防军再次进行扩编…。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燃油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一千两百万吨的原油上…。。”

    李宗仁的眉头一皱,对着李国胜反问道:“总座你的意思是,想办法从其他渠道继续大量进口原油…。”

    李国胜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进口原油是需要钱的,我们每年花在原油上的钱已经达到五千万美元,绝不能再提升了,否则,政府根本承受不了…。”

    “不能进口,那就只剩下自产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短暂沉默后的李宗仁回答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想办法大规模自产石油…。绝不能将石油这个动力之源握在别人手里。否则,一旦石油这个命脉被别人掐断,我们的战争潜力就会被大大削弱…。”李国胜语气坚定的回答。

    李宗仁肯定的点了点头支持道:“总座说得对,石油这个命脉绝对不能握在别人手里…”

    “可是,放眼整个中国,已经发现石油的只有陕西一个地方,而陕西又是赤党的地盘,我们怎么把这个油田握在自己手里…。”

    “两个方向…。”李国胜大声肯定道。

    “第一,政府方面马上组织石油勘探队,在国防军所有控制区域进行石油勘探。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份当初缴获日本的国内石油大致分布图…。。”

    “第二,扩大同赤党之间的贸易,将油田从赤党手里买下来,当然,如果赤党不卖,我们还可以同赤党共同进行开采,给他们分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最小代价获得更多石油,亲手握住石油这个战争命脉。”未完待续。。

第564章 组建银行() 
天津南开大学,一辆神秘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校内,而后,停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学院院长何廉所在的办公大楼前。

    因为现在正处于上课时间,诺大的小院内,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辆小轿车。

    轿车停稳,一名头戴礼帽,身体略微发福的中年人缓缓走下汽车,在两名警卫保护下,走进办公大楼。此时此刻,如果走进看就会发现,这个头戴礼帽的人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曾经在山西省可以呼风唤雨,现任北京市市长阎锡山。

    阎锡山此次轻车从简来到南开大学,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现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学院院长何廉。

    走进何廉办公室,正趴在办公桌奋力书写什么的何廉明显一愣。带着满脸不解开口问道:“不知道你们是…来我办公室有什么事情吗…”

    阎锡山没有马上进行回答,而是笑着反问道:“不知阁下是否是何廉何院长…”

    看到对方没有恶意,何廉一脸爽快的承认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何廉,不知道阁下是。”

    “在下阎锡山,早就对何廉院长以及何院长的经济学说向往已久,今天特来拜会…何院长不会怪我来得太突然吧…”阎锡山笑着回答。

    “阎锡山…”何廉刚刚还是平静的脸色骤然一变,赶紧从座位走了出来,对着阎锡山一脸惶恐的说道。'

    “原来是阎市长…阎市长好,不知道阎市长大驾光临南开大学有何见教…”

    阎锡山摆了摆手说道:“不要阎市长…阎市长的叫,都把人给叫生分了。据我所知,咱们岁数都差不多,你就叫我百川兄。至于我阎锡山,就叫你淬廉兄,咱们不论官职,怎么样…”

    阎锡山虽然是军事出身,但是。因为其常年的内政生涯,对国内经济发展往往有着非常不一样的看法。至于何廉,虽然是经济学家出身,但是,他所拥有的全部都是经济理论。没有任何实际经验。

    所以。两相结合的情况下,仅仅用了十分钟,两人就好像一对忘年老友一般。围绕国内经济发展彻底聊开。

    一番畅聊后,阎锡山首先打破话题,对着何廉问道:“淬廉兄,在经济学院当院长,育人子弟,虽然能够发挥你的经济学长处。是我认为,任何一门经济学都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作为指导,所以,你应该多出去走走…”

    阎锡山作为联合政府副主席兼北京市市长。这么重要的一个大人物即使再怎么仰慕自己,也不会主动跑到自己办公室和自己称兄道弟。

    对于这点,何廉还是非常有自知自明的。

    所以,在听完阎锡山的这句话后,何廉马上明白,对方是打算邀请自己出仕。

    以副主席身份亲自来邀请自己。足可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在阎锡山注视下,何廉没有矫情,直接开口反问道。

    “不知道百川兄说说的出去走走是指……”

    阎锡山笑了笑,毫不犹豫的说道:“淬廉兄,话说道这里我也就不隐瞒了。我此次前来除了仰慕淬廉兄的经济学说以外。还受了国防军李总司令以及联合政府李主席两人的双双委托,前来邀请你前往联合政府任职,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国经济史上留下大名的人才,何廉身上没有一点民国文人的矫情和虚伪。听到阎锡山说实话,再加上自己早有出仕想法,只是没有人进行引。何廉仅仅经过半分钟沉默,就对着阎锡山问道。

    “百川兄,我想要知道联合政府让我出任的具体职位是什么…虽然我在经济界有一定名声,但是,并没有任何时机经验,我担心胜任不了这个职位。”

    何廉没有直接表示拒绝,那就代表同意。

    脸上迅速闪过一丝笑容的阎锡山果断回答:“淬廉兄尽管放心,李总司令和李主席给你安排的职位,你绝对能够胜任,而且还能发挥所长…”'

    “这个职位就是联合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

    财政部部长这个职位何廉并没有感到意外,以自己在经济界身份,即使担任不了部长,担任一个副部长还是搓搓有余。

    不过,对所谓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这个职位,何廉就不解了。

    在自己对中国经济的了解中,根本没有中国人民银行这一说。

    难道…难道国防军打算组建完全受自己控制的银行…一脸不解的何廉马上想到这种可能。

    带着满脸怀疑直接问道:“百川兄,难道联合政府打算组建银行和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进行分庭抗争…”

    “是的,不仅要组建中国人民银行,还要发行钞票,比法币更加坚挺和保值的钞票…”阎锡山一脸傲然的说道,话语中充满自信…

    联合政府办公所在地沈阳,何廉的欢迎宴会上,不仅政府主席李宗仁,副主席阎锡山双双到场,非常忙碌的李国胜也抽时间出现在欢迎宴上,表示对何廉到来的欢迎。

    宴会结束,国防军总司令李国胜,政府主席李宗仁,副主席阎锡山,刚刚到任的财政部部长何廉,四个人全部齐聚在宴会厅旁的一间办公室,对何廉交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相关事宜。

    既然已经接任财政部长,何廉也就不再犹豫,直接问出自己自答应出任财政部长后就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总司令,主席,要想组建一个可以同南京中央银行进行分庭抗争的银行,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我想要知道,政府为了组建中国人民银行,一共打算投入多少钱…”

    “五百万美金,不知道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可以继续增加…”看着面前在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的经济大师,李国胜一脸笑容的回答。

    “五百万美金…合成大洋的话绝对超过两千万。这在整个国内来说,都是一笔前所未有的投资…总司令,你确定是五百万美金而不是五百万大洋…”短暂震惊后,何廉对着面前李国胜一脸怀疑的反问道。

    李国胜点了点头,以毫争议的语气回答:“你没有听错。是五百万美元…怎么样。何部长,五百万美元的投入是否足够…”

    “够,足够了…”得到确切答案的何廉差点因为激动而说不出话。

    对着李国胜大声感慨道:“总座。我可以肯定的说,用五百万美元建立起来的银行,绝对是除了南京中央银行外国内最大的一家银行…”

    说完,何廉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李国胜继续问道:“总座,据阎主席所说,我们除了组建银行以外,还要发行属于自己的货币。五百万美金如果用来建立一家银行,绝对足够。但是。却不能用来发行货币…”

    “南京中央银行之所以能发行货币,是因为它储备了大量白银,以银本位制发行法币。而我们却没有,除非总座能搞到大批量的白银,用这些白银作为储备,向全国发行货币。否则。我们发行的货币就是一堆废纸。”

    在何廉质问下,李国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李宗仁已经抢先一步开口道:“何部长,这个问题你多虑了,你刚来国防军。还不了解咱们总司令的作风。我们总司令一直以来的做事原则就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既然总司令说了要发行比法币更加坚挺的货币,那总司令就已经做好了相关方面的准备。不过,要让你失望的是,此次我们发行的货币完全不同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

    “我们打算摒弃额国民政府的银本位制,同世界接轨,将发行的钞票改为金本位制。只有这样,我们发行的钞票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作为经济学家,何廉非常清楚金本位制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好处。

    首先一条,钞票采用金本位制后,就可以同美元一样,在世界进行流通。而不需要向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一样,流出国内之前,必须将其兑换成等价的黄金和白银。

    当然,除了这以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其他好处…

    然而,因为中国黄金储备太少,在不足以发行货币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摒弃金本位制而采用银本位制,放弃这些好处。

    所以,在初听到李宗仁的回答后,何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思议。

    在何廉看来,整个中国的黄金储备都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国防军再有钱,也不可能拥有足够黄金储备用来发行货币。

    想也没有想就对着李宗仁反驳道:“不可能,据我所知,整个国民政府的黄金储备才三百万两,不得不因为黄金储备不足而采用银本位制发行法币。难道我们国防军储存的黄金比国民政府还要多,说什么我都不相信,毕竟,中国最为富庶的几个省份都还在国民政府手里,而且国民政府已经执政十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