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第391部分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391部分

小说: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两千余移民到来以后,原两百多苏联人所开垦的土地,远远不够大家耕种。

    于是,在贝加尔湖地区播种集结到来前的半个月时间,两千多移民将周边所有可以开垦的土地全部翻了个遍后,最终满足全村每人分配五亩地。

    对于这些在关内已经活不下去,连一亩属于自己土地都没有的移民来说,每人五亩土地,除去应该上缴的税收后,虽然不足以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人均五亩土地,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家人在接下来一年内不饿肚子。

    这个看起来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在关内,这些移民是想也不敢想的。可是,自自己出关以后,在国防军的帮助下,这个以前自己从不敢奢求的事情,竟然全部变成现实。因此,在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几乎所有移民都主动跪下,给国防军将士磕了三个头表示感谢。

    看着已经获得丰收的金黄色麦田,分散在各地的二十万移民,几乎是牟足了劲,加班加点的收割粮食。而就在这时一脸连长李天山带领的一百多号国防军将士,忽然人手一柄镰刀,出现在田间地头,将大家目光给吸引

    对于驻扎在周围的国防军将士,经过半年多的相处,每位移民都知道,这些将士不同于关内军阀部队。因此,看到这些将士后,忙活在地里的百姓,纷纷抬头对李天山打招呼。

    一连一百多将士,在周围百姓的注视下,很快集中到李天山面前。扫了一圈周围部下后,李天山候着嗓子开口道:“兄弟们,还记得出发前我说的吗?咱们国防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吃的是老百姓上缴的粮食,没有周围百姓,就没有我们每个月拿到手的丰厚军饷。所以,今天我带着大家来帮助老百姓收割粮食,让百姓知道,他们每年上缴的粮食没有白缴…”

    “现在我命令你们,全部分散出去,一人帮助一户百姓收割粮食,现在开始行动…”

    看到蜂拥着走向田地,帮自己收割粮食的国防军将士,分散在田地中间的百姓终于明白国防军此行的目的。一个个百姓脸上,纷纷对身边官兵投去一丝充满感激和亲切目光。

    李天山脸上前往的一块麦田。一家父子三人对李天山表示一番感谢后,就开始挥动手中镰刀进行劳作。农村出身的李天山也没有闲着。跟着父子三人一起,开始挥汗如雨的忙碌起来。趁着自己收割小麦的空闲,李天山带着聊天口吻问道。

    “老乡,看田里的情况,咱们来贝加尔湖地区的第一年收成应该不耐…一亩地至少能打出三四百斤粮食…”

    看着手中沉甸甸的小麦,五十多岁的父亲脸上,马上露出憨厚的表情。对着正熟练收割小麦的李天山一脸满足的回答:“这位长官说的不错…这里的土地比关内的土地肥沃多了,虽然是第一年进行耕种,但是。一亩地收获四百斤粮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听到这个数字,李天山也被狠狠震撼了一番,对着面前老汉感慨道:“老乡,一亩地四百斤粮食,五亩地就是两千斤粮食。看来老乡家从今年开始,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出人意料,面前五十多岁的老汉并没有表示赞同,而是奈的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道:“长官,哪有你想的那么好…两千斤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是。上缴三成的粮税后,就只剩下一千四百斤。咱们一家上下一年吃的盐巴,穿的衣服。用的灯油…很多东西都要拿粮食去换,这样算下来。一年收成只能保证全家老小不饿肚子…”

    李天山默然的点了点头,对着老汉长叹道:“还是这里的土地太少。要是一人能分到十亩地就好了。现在看来,咱们要想通过种田过上好日子,还是非常困难,必须要想一想其他办法?”

    而就在这时,李天山的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的开口提醒道:“老乡,既然种田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刚刚看了,老乡家可是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让一个儿子来参加咱们国防军呢,要知道,在国防军中,一个新兵一个月都有五块大洋的军饷,足足抵得上老乡你两亩地种一年粮食的收成…”

    “当兵…”李天山的建议刚刚说出口,面前老汉就不断摇晃自己脑袋,语气坚定的拒绝道:“不行,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当兵有什么好的,先不说能不能拿到军饷,万一死在战场上,连一个收尸的都没有。不行,说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去当兵…”

    听到这句话,李天山知道,面前老汉一定是受到国内军阀部队影响,对部队的印象非常不好,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反感。

    对老汉笑了笑后,李天山开口道:“老乡,你说的是关内军阀部队,在咱们国防军可不兴‘好汉不当兵’这一说。要知道,在山东和东北三省,咱们国防军的招兵命令一发出,各地青年都会抢着报名想要参军呢?”'

    看到老汉脸上流露出的怀疑目光,李天山继续开口解释道:“在咱们国防军统辖范围内,凡是有家人在国防军服役当兵的,家人服役期间,家里的所有田地全部免交粮税。不但如此,家人在服兵役期间,每个月都可以领到足额的军饷…”

    “在咱们国防军,刚刚参军的新兵,一个月可以领到五块大洋军饷。进入战斗部队以后,普通士兵根据级别不同,可以分别领到八块,十块,十二块大洋的军饷。一旦士兵在部队中立功得到晋升,进入军官序列,那领到的军饷就更多了…”

    “向我这样的上尉连长,在国防军一个月可以领到整整五十块大洋军饷,就连最低级别的少尉排长,一个月也可以领到二十五块大洋的军饷…”

    “所以,于其让孩子在家里守着几亩地,受苦受累一辈子,还不如把孩子送到咱们国防军,拼上一把。我保证五年下来,即使没有当上军官,最后退役回家,每个人也可以攒到好几百块大洋。到时候,不但可以娶妻生子,还可以让家人永远过上好日子…”

    听到这里,刚刚还是一脸坚决的老汉脸上,也慢慢流露出一丝犹豫和向往神色。不过,在经过短暂沉思后,还是果断的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道:“还是不行…万一把儿子送到军队,死在战场上,那不是什么也没有得到…”

    李天山再次摇了摇自己脑袋,对着面前老汉怂恿道:“怎么会什么也没有得到…老乡,你对咱们国防军的福利和抚恤金制度实在是太不了解了…即使士兵在咱们国防军战死沙场,政府也会一次性下发一百五十块大洋的抚恤金。不但如此,家人耕种的所有土地,不管有多少亩,都会在今后十年内,再也不需要上缴粮税。不但如此,烈士家属每年还有十块大洋的生活补助。除了这些抚恤以外,阵亡将士如果有还未长大成人的后代,当地政府还会免费供这些烈士后代读书,直至他们长大成人…”

    听到这里,老汉终于开始眼红了,对着李天山追问道:“长官,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看到老汉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迫切目光,在看到老汉两个儿子先后看向自己的热切目光,李天山语气坚定的回答:“当然,老乡,你以为我会拿这些事和你开玩笑嘛…我刚刚说的福利待遇,在咱们国防军都是公开的,每个军官都知道。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随便找一个官兵去问,我绝对没有说谎…”未完待续。。

    〖∷更新快∷∷纯文字∷〗

第472章 苏联反攻() 
长达十天的忙碌下来,遍布贝加尔湖两岸的金黄色麦浪,终于变成一包包粮食,堆放在自家仓库。国防军收走的三成粮税虽然让移民非常心痛,但是,在‘当兵吃饷,百姓纳粮’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深入这些老百姓心里的情况下。面对国防军前来收税的官兵,整个村子五百多户村民没有一个人拒绝,全部都爽快的将准备好的粮食搬上国防军运粮汽车…。。

    看着渐渐远去的国防军车队,再看到仓库内仍然留下来的数千斤粮食。站在老汉身边,年龄同样达到五十岁的苍老妻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从一个粮袋中用自己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把金黄色小麦后,对着身边老汉,用自己充满激动的声音问道。

    “孩子他爸,这剩下的粮食真的全部都是我们的了…。我们在也不需要拿这些粮食去交什么苛捐杂税…。。”

    “不用…。。”看着仓库中的粮食,老汉脸上也慢慢流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满足表情。

    而后,对着身边妻子肯定道:“国防军的话咱们不相信还能相信谁的。既然国防军长官说了,咱们一年只需要上缴一次粮税,那就再也没有其他苛捐杂税。你放心,仓库里的粮食,从今天开始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的,任何人都抢不走…。。”

    “好,好啊…。这下子,咱们全家五口人,再也不需要饿肚子了…。”妻子激动的说道。

    就这样,在接下来一天时间内,一家五口人都守在粮仓内。看着成堆的粮食,沉浸在激动和满足中。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忽然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为了保卫家园。驻扎在贝加尔湖地区的国防军奉命进行扩编,要在村子里招收至少两百青壮年参加国防军…。想要参加国防军的青年,马上到村部报告,领取国防军一次性下发的二十块大洋安家费,而后,前往军营进行新兵训练…。。”

    当然,伴随这个消息传开的,还有老汉已经能耳熟能详的国防军各级官兵待遇以及相应抚恤金制度…。。

    二十块大洋的安家费,即使放在关内。也足够一家人安安稳稳生活一两年时间,更何况天寒地冻的关外。更加重要的是,除了五十块大洋外,参加国防军后,新兵期间,每个月还可以领到五块大洋以上的足额军饷,家人也可以享受国防军官兵家属的免税政策…。。

    消息传开,村部就汇集了大批在各种诱惑下准备参加国防军的村民。就连几天前开始一口咬定,绝对不会让三个儿子参军的老汉。也跟随人流一起,汇集到村部,想要打探一些具体情况。

    当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小伙子,拿着国防军发放的二十块大洋安家费以及代表军属免税文件。一脸满足的走出村部,向家里敢去的时候。以老汉为首的父子三人,终于开始眼热了。

    回到家后。面对沉默的老父亲,不甘心一直守着几亩地过穷苦日子的大儿子。首先打破家中宁静气氛,开口道:“老爹。我要去参加国防军,当兵打老毛子…。邻居家的王二小子已经报名了,而且还领回整整二十块大洋的安家费以及参军期间全家免征粮税的文件。只要我参军,咱们家马上就能得到二十块大洋安家费,再加上相应的免税政策,用不了一年时间,咱家老二就有钱可以结婚…。”

    在自己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诱惑下,面对老大看向自己的目光,老汉没有马上拒绝。在妻子不断摇头的示意下,出人意料的反问道:“老大,你可要想好了。参加国防军的军饷和福利虽然很好,但是,一旦加入国防军就可能上战场,可能战死沙场…。。”

    早就对驻扎在村子周围国防军将士充满羡慕的老大,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爹,我已经想好了…。国防军的长官说了,只要平时多训练,多流汗,即使将来上了战场,也有能力保命。再说了,说不定你儿子还能在战场上立功,在国防军当军官,光宗耀祖…。”

    看到面前对参加国防军充满向往的大儿子,老汉知道,自己老大已经打心底做出决定,铁了心要参军。长叹一口气后,不顾妻子反对,对着大儿子叮嘱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7…。二十块大洋的安家费,我都给你留着,等你将来退伍以后,给你娶媳妇用…。”

    “谢谢老爹…。儿子参加国防军后,一定不给咱们家丢脸。争取早日立功,当上国防军军官,光宗耀祖…。”得到老父肯定,大儿子脸上马上露出激动表情,一脸炙热的保证道。

    同一时间,面对国防军开出的高额军饷和福利,再加上国防军的好名声已经深入人心。无数分散在贝加尔湖两岸的家庭,都在上演同样的父子分离,将儿子或兄弟送上战场的画面。

    牌匾已经换成‘国防军第十三军’的指挥部内,参谋长张国强一脸喜色的走进熊少文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对眼前面前十三军扩编仍然充满担忧的熊少文敬了一个军礼后,开口道:“军座,好消息,您担心的事情现在全部都解决了…。。”

    “自我们国防军优厚的福利待遇通过广大官兵彻彻底底宣传出去后,生活在贝加尔湖地区的老百姓,就好像疯了一般,纷纷涌向咱们设立在各村的招兵处,要求参加我们国防军…。另外,我们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第一年粮税也已经完全收上来了,除去少量消耗,我们分散在各地的粮仓已经囤积了整整一亿斤小麦。即使咱们十三军达到满编状态,这一亿斤小麦也足够我们吃一年半时间…。”

    熊少文眼睛一亮,对着面前张国强反问道:“税收的事情先不管。咱们现在首要解决的是部队扩编。你刚刚说,贝加尔湖地区的老百姓踊跃报名参加国防军。那有没有具体数据,到目前为止。各大招兵处已经招收到多少新兵……”

    在熊少文一双迫切目光的注视下,张国强不慌不忙的开口道:“军座,根据十个招兵点刚刚汇总过来的数据显示,三天时间不到,主动报名参加我们国防军,并且符合要求的新兵数量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按照目前的报名情况,最多三天时间,两万五千人的新兵额就可以完全招满,让三个步兵师首先达到满编状态…。。”

    听到这里。熊少文脸上的担忧神色终于消失不见。对着李国强一脸轻松的说道:“好,部队扩编的最大一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根据总司令部来电显示,部队扩编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总后勤部已经动用一个汽车运输团在前往贝加尔湖的路上。所以,只要我们利用现有装备将这批新兵的基本队列训练搞好,装备一到,就可以进行练兵…。”

    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在门口响起。随后。少校通讯官略带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