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455部分

苏联英雄-第455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沙俄时代的“异想天开”,苏联在1931年就开始研究过空中加油的问题:做试验的是帕维尔…格洛科夫斯基,他想出来的早期实验很简陋:就是用一架波利亚克夫r5侦察机作加油机,用一架图波列夫tb…1双发轻轰炸机作受油机,重复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23年的实验。

    实验是成功的,tb…1的留空纪录达到25小时,不过后来不了了之,这种空中加油的技术成不了主流,只有在打破纪录,或者一些特殊的科学考察时才有价值。

    林俊和阿尔希波夫都不清楚其他几位委员有没有看过当时的试验报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阿尔希波夫也不能老让副统帅当解说员,道:“目前我们正在完善的空中加油方式,可以说是在原有各国各种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全新的尝试。”

    目前茹科夫在研究的这套系统可以称为导管…套笼系统,灵感来自于对轰炸机拖带护航战斗机的研究。

    喷气式战斗机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油老虎:伊20战斗机载油量大,但就是因为喷气式发动机的耗油量实在太惊人,根本不可能在将来为战略轰炸机护航。

    茹科夫就有同志想着研究空中拖带系统:将战斗机像滑…翔…机一样拖带在后面,拖带期间战斗机的发动机关掉。

    投入战斗时,战斗机可以方便地和拖带索脱开;战斗结束后,可以重新和拖带索在空中对接,继续让轰炸拖着走。

    战斗机和轰炸机分别起飞,这样两者都可以按最大起飞重量起飞。在空中巡航期间,功率要求比起飞、加速期间低得多,所以拖带对轰炸机发动机没有特殊要求,这和真正的拖带滑…翔…机起飞是很不一样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显然这种方式只能在喷气式飞机上使用,前边顶着个螺旋桨的飞机用不上。

    而且从根据拖曳滑…翔…机的经验看:当轰炸机拖带战斗机时,轰炸机的速度必定会明显降低,航程也受到影响。

    而且战斗机在长时间的拖带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和空调系统关闭,座舱将会极其寒冷,空中起动发动机也不是很容易。”

    行不通!

    不过研究人员很快就意识到:圆锥可以沿拖带索牵引一根加油软管,可以为被拖带的战斗机空中加油!

    然后,那几位研究院被调进了“幽灵”的设计团队——原本他们并不知道“幽灵”的存在。

    苏联如今最着急的不是为战斗机增大航程,而是为战略轰炸机!“幽灵”是重中之重,而且它也完全不需要战斗机护航,自己就能搞定一切。

    需要的就是超远程!

    “试飞的这架幽灵有没有加装空中加油系统?”

    斯大林问道。

    “还没有,加油装置还不是很完善,但最多3个月时间,我们就能拿出成熟的产品。”

    阿尔希波夫道。

    “半年以内幽灵能有可靠的空中加油系统就行,不过在一年内,所有幽灵的飞行员都需要能熟练掌握这一技术。”

    “是,斯大林同志!”

    这时林俊对阿尔希波夫道:“还有什么困难?有就一并提出来。”

    “我们需要一架旧的彼…8远程轰炸机进行加油机的改装,三个月内给我们就行了。

    目前我们手头只有里…2运输机可以改装为加油机,但它的载重量和航程都不是十分理想,就算最佳状态下,一次性也只能给幽灵加1400公升燃油。在这种情况下,里2本身还飞不了2000公里。

    而且里2改装的加油机空中作业困难,对后方观测不便,只能用潜望镜。而且空中加油飞行高度必须在6000米以下,这对幽灵很不利。

    如果是彼…8,那我们至少能一次性为幽灵加注6500公升燃油,而且加油机还能在距离机场2000公里位置待机至少一个半小时。

    极端条件下,可以将受油空域设置在距离机场2300公里的位置。”

    “而且,彼…8改装加油机也方便,特别是在加油装置的布置上有天然优势,也便于空中作业。”

    听到院长同志的话,斯大林对林俊道:“安德烈,给茹科夫两架彼…8,它的生产线已经重启了吧?”

    “是的,斯大林同志。目前已经重新投入小批量生产,主要是替换现有重型轰炸机部队的损耗,可以直接给学院两架新的,去掉所有武器设施。”

    林俊拍板:就用重型轰炸机改装。

    远程轰炸机部队少两架新飞机无所谓,反正如今大部分时候,那些彼…8就是在当战役轰炸机使用,还没到心急火燎的程度。

    但加油机试验要抓紧,等连轰炸瞄准仪、投弹装置什么的全没安装的“裸机”抵达学院,这边的改装也还要时间……

    这边正说着呢,指挥室通话器内传来伊留申科的通话:“飞机速度已经降至双发巡航速度,准备重启发动机!”

    在10000米高度空中,时速650公里的幽灵内,伊留申科按下中间两台dp…1…2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点火按钮。

    飞机微微震颤了一下,“一号发动机点火成功,但已自动关闭,我将再次点火。”

    幽灵是飞翼,对称的推力很重要,不然就惨了!

    再次按下点火按钮,飞机再次微微震动下,双发同时点火成功。

    “双发启动,加速至四发同功率,我将返航。”

    10来分钟后,巨大轰鸣声出现在机场跑道一侧:幽灵拖着四道火焰,平稳降落在有助降灯指示的跑道上。(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一章 极度危险!() 
加油机本身本身最好就有超远的大航程,不然就算能运载大量燃油,也无法为受油机提供有效的帮助。

    反过来也一样,要是没有足够的运载能力,飞再远的飞机也不适合改装成为加油机。

    比如里…2运输机,这应该算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中型运输机,最大航程倒是有2650公里,但货用型最大载重量也就一吨多些。

    这样的载重量,就算拆掉上边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加装加压输油设备和油箱后,它的运油量对燃油系数世界第一的“幽灵”而言,也就是聊胜于无了。

    而且里…2的实用升限才5600米,最大速度325公里/小时,巡航速度才240公里/小时。

    这样的飞行数据,改装加油机后做实验还行,如果它在实战中来给“幽灵”加油,“幽灵”从12000米高度下来再上去、减速再加速,这么一折腾,加的那一千多公升油估计都能折腾掉一大截了!

    而从1936年就开始有的db…3中型远程轰炸机,它翼展21。44米,机长14。22米,就那么大个块头!

    太小了。

    虽然其最大飞行速度有439公里/小时,稳定短时间巡航速度保持在380公里没问题,而且实用升限达了到9600米,航程也有3800千米,显然比里…2更合适成为“幽灵”的加油机。

    而且其运载能力也不弱,41年的最新改进型号最大载弹量已经达到2500公斤。如果拆除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其运载能力会更强。

    但就是它那个狭小的机身空间有大麻烦,用来改装为加油机的话,会让设计师们脑袋八个大!

    而彼…8重型轰炸机巨大的载弹量和5000公里的航程,加上9500米的最大实用升限,虽然三项指标合一块后,三个指标都会有所下降,但还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至于美国人按照租借法案给的那些飞机,重型的一架也没给,最大的也就是b25轰炸机,战场上是好用,但也不适合改装为加油机。

    至于美援运输机,只有和里…2是“堂兄弟”的c47。至于c46,美**队到时已经装备了,可在上个月才公开,苏联想要一批的话估计有点难度。

    如果有c46,用作加油机的原型机估计也不错,不过就不知道美国人得知这一情况后会不会气得跳脚!

    想要c46,那就要靠莫洛托夫同志的能耐了。

    ……

    当“幽灵”降落后,斯大林特意接见了伊留申科同布托维奇,鼓励参与“幽灵”测试、完善的所有人员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给空军一种超级轰炸机!

    众人鼓舞,没说的!战争时期全力以赴!

    斯大林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冷酷时会因为设计师速度太慢把人送进监狱;不过如果是他看得上眼的人,他会让那人得到想要的一切!

    今晚的试飞暂时告一段落,只留下些机械师对返航后的“幽灵”进行检查。

    这会的喷气式飞机就这点不好,因为技术还不成熟,每次飞行后,无论时间长短,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很多系统的可靠性还不够高。

    夜色已深,斯大林等人返回莫斯科,林俊的奔驰防弹车也暂时借给斯大林了,连卫队也借出一半。

    坐着辆嘎斯回到家,孩子们都已经睡了,武金斯卡娅因为即将生产也已经睡下。不过妻子挺着个大肚子根本睡不好,等丈夫去孩子的房间看了看熟睡的孩子们、回到卧室时都还醒着。

    第二天林俊就去了趟克里姆林宫,待了3个小时就回茹科夫。

    为啥?

    老婆生孩子!

    比预计的提前了几天,而且他在克里姆林宫真是没多少事:当超级炸弹的事汇报完之后,他就等着尽快返回乌克兰。

    但斯大林不放人,以自己副手身体原因为由,要求安德烈同志再待半个月才能返回乌克兰。

    身体原因?

    要是身体还没好,也不会让他去哈萨克斯坦,这只是有个由头而已。

    陪着妻子生孩子,这可是间幸福的事,特别是在战争时期。

    原本武金斯卡娅是打算过两三天回莫斯科生孩子的,但计划跟不上变化,还好学院内的附属医院力虽然没有产科医生,但有外科医生还是有几个的。

    而且一听到武金斯卡娅就要生产,两名莫斯科最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就最快速度往茹科夫赶!

    不过还没等产科医生赶到,当林俊的防弹轿车冲进医院时,武金斯卡娅就已经顺利产下了一个3。4公斤重的女婴,母子平安。

    伊莉莎…安德烈诺夫娜…普伦雅科娜,这是林俊为孩子早就准备好的名字。

    当看到躺在母亲身边的伊莉莎的小皱脸,林俊道:“我的伊莉莎快快长大,你将会是苏维埃的公主!”

    这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人生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会是一片坦途。

    就在林俊将时间耗在莫斯科、哈萨克斯坦与茹科夫的这段时间,在乌克兰方向,一场举世震惊的大规模对攻战役算是暂时落下帷幕。

    苏德双方谁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战役目的,坦克大战倒是爆发了!

    单单7月18号一天,在基辅以西、日托米尔以北一块不到150平方公里区域内,双方竟然一共投入了近千辆坦克与自行反坦克炮!

    从凌晨5点一直激战到傍晚6点,双方技术装备损失竟然高达三分之二!

    在此期间,连近卫歼击机一师都有部分拉格5客串了反坦克攻击机的角色,用23毫米航炮和挂载的两个内部各有32枚ptab…2。5…1。5反坦克炸弹的集束弹箱投入反坦克作战!

    一线强击机部队的伊尔…2强击机更是全线出击,当天投入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就是ptab…2。5…1。5!

    它只有1。5千克重,使用的是从反坦克火箭弹那得来的灵感,采用聚能破甲技术,可以击穿厚达50毫米的装甲!

    每架伊尔…2最高可以有280枚的携弹量,足以在飞行路线上制造一条用金属射流铺就的死亡之路!

    目前这种小东西是第一次投入实际作战,不过已经让德军官兵闻风丧胆,更让伊尔…2再次成就了“黑死神”的一世威名!

    苏联原本就有集束炸弹,但那是反步兵的:卫国战争爆发后,最高统帅部命令军工部门立刻研制一种集束的反坦克炸弹。

    原本军工部门就得到过林俊的指示,但武器研制不是一个构思和命令就能立即解决的,基于空心装药战斗部思路进行开发的几家设计局,包括gskb…47、skb…22和skb…35在经历了十几种不成功的型号后,付出的辛劳终于获得了回报。

    skb…22设计局终于有了相对成功的设计,短短4个月产品就得以完善,第一批实弹被紧急运往乌克兰。

    不过就算有新式武器的帮助,苏德双方还是谁都没达到预期战役目的,还打了个精疲力竭!

    双方实力太平均了,而且在指挥上谁都没有出现失误,都是一样的优秀!

    鏖战一月后,两边都发现不能在继续对攻下去——这时双方在战线上犬牙交织,不少区域在得到命令后,两边都主动退却。

    南部德军占优,部分原本红军夺回的领土又被德军占领,而在乌克兰北部,红军将战线推进了近150公里。

    双方暂时在乌克兰已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只能等待入秋后力量得到补充再次开战。

    而在北线,图哈切夫斯基的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在入夏时也发动了进攻作战,但推进了几十公里后,不得不主动进入防御!

    距离东普鲁士已经不远,但在元帅同志的南边白俄罗斯方向,德军反而往明斯克方向推进了近50公里!

    图哈切夫斯基不得不将力量分出来帮助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德中央集团军群在得到补充后,向疯子一样向明斯克方向推进,企图一举拿下那座去年让他们伤心不已的苏联城市。

    但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也不是吃素的,一个月不计代价的恶战之后,德军攻势被遏制,而且双方的技术装备损失几乎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战线似乎又停了下来,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中,林俊对目前的战局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和原本雄心勃勃、打算在冬季到来前一举将德军基本赶出苏联国土,如今对前线战局十分不满的斯大林不同,林俊为前线指挥员们说了句公道话。

    “斯大林同志,如今纳粹德国的战争潜力还没有伤筋动骨,特别是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还非常强,在前线他们的技术装备不比我们少、技术不比我们差。最重要的是,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