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gan脆点,多少?”
一看元帅的表情,少校心里一个激灵:“报告元帅,5o公斤。”
“可别砸了市政厅,给你2o分钟。”
“是,元帅!”
立刻招呼人手,少校带队,十几个工兵背着几箱炸药就往山下跑。
林俊一点都没有走的意思,倒是坐下身,坐在空弹药箱上同边上的炮兵和突击工兵们闲聊几句。
“怎么,哪里受伤了?”炮兵们已经修整完阵地,林俊要他们也坐下。看到一名军士坐下时表情有些难受,问了一句。
“断了两根肋骨,让大炮护盾给撞的。没事,元帅,休息几天就好。”
被问话的是格拉诺夫,这坐起坐倒的感觉有点疼。
林俊刚才就注意到这个炮班应该就是负责最近的那门加农炮的,这下半转身看了看几米外的大炮,说:“你们一定打得很勇敢,防盾上和炮架上边都还有弹痕,大炮当刺刀用了吧?还有,你是瞄准手。”
格拉诺夫傻笑着点点头,边上的炮兵同志一听这话都在心里佩服元帅——从蛛丝马迹观察细节,还有这炮兵的特性元帅也懂不少,不然不会从这几点上就判断出格拉诺夫就是瞄准手。
“和我想的一样,连驻锄坑都来不及挖,更没有时间用拉火绳,就用了激杆是吧。”林俊就像亲眼看到了格拉诺夫他们在林子里玩命的那一幕一样,“给撞出去几米?”
“两米,元帅。”
“命够大!现在我给你个命令,立即坐车去城里最近的野战医院,老老实实给我在那躺上三个礼拜再出来。还有,至少两个月内不许碰大炮,只准修养不准gan活。”
林俊的口气变得严肃,不过一点也不严厉。
“伤筋动骨至少修养三个月,你倒好,现在还赖在阵地上不走,怕人抢了你的大炮?!”林俊瞪着眼睛说,“听明白没有?!”
“是,元帅,医院里躺三个礼拜,两个月不碰大炮。”
格拉诺夫倒也实诚,元帅的命令他可不能违抗。
“萨沙,你把他给我带下去。”
格拉诺夫一点意见都提不出来,就被大块头萨沙给“押走”了。
“你们这些小伙子都是好样的,都该被授予勋章。可惜我现在没带,就按照正常程序办吧,少不了你们的。古谢夫,记下他们的部队番号,到时候交给集团军政治部,等空下来再统计一下。”
在山下,步兵第284师师长尼古拉…菲利波维奇…巴秋克中校正在作战室里,听到卫兵汇报:一队突击工兵们正在附近大教堂那铺设炸药,1o分钟后引爆时希望自己这边能够稍微隐蔽一下,他们会用尖哨声提醒,免得被飞起的小石块万一砸到。
“搞什么东西,那帮人闲着没事gan?!”巴秋克放下铅笔,心里有点不满,“你去问问,他们在搞什么名堂。”对着边上的一名中尉参谋说。
“炸教堂?闲着没事gan了!”想着又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对照报告标部队目前的驻防位置。
过了几分钟,参谋回来了,“师长,他们带队的是个少校,说这是副统帅的命令,副统帅说这教堂挡着城区两边的视线了。副统帅就在后边山丘上,炸了教堂后可能会到我们这来。”
巴秋克再次放下笔,看了下表,他接到过通知元帅会来,但没想到元帅这个时候就到,还以为要到晚上;更没想到元帅要炸那个已经破破烂烂的教堂,理由还是“碍着视线”!
“几百年都没碍什么人的视线,元帅真还想得出来。”巴秋克有点搞不明白元帅为什么会“这么无聊”,但元帅的决定自己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而且就是炸座废墟而已。
炸就炸吧。
“通知下边,我们这会有次小型爆破。”
“是,师长。”
这会在城市里已经听不到爆炸,不过从南边还不时远远的传来爆炸声,那是在十多公里之外——其实就是不通知也可以,一些原本的哑弹突然爆炸也不奇怪。
巴秋克把手头的地图一整,打算上山丘,不过外边卫兵汇报就要进行爆破。
十多秒后,一阵闷响,那座大教堂轰然倒塌,彻底成为废墟。
“18分钟,还算手脚麻利。”
林俊站在山上看着大教堂被炸塌,连爆破时石头飞溅特有的尖啸都很少。对着边上人说:“gan得不错,爆破技术一流!”
“下山,去巴秋克的指挥部。”
等来到山下,广场上爆破形成的灰雾已经散去大半,看到巴秋克正同突击工兵少校站在一块等着自己。
林俊对少校点点头,“gan得不错,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少校向林俊一个敬礼,带着部下离开。
进入284师临时指挥部,林俊向巴秋克询问了目前部队的情况,步兵师连同那两个突击工兵团将在维尔纽斯城区及其附近暂时驻防,继续突击的任务已经交由东边其他部队,现在巴秋克他们的任务是恢复战斗力。
“你有没有去犹太隔离区看过,我今天来就是要去那里看看。”
巴秋克回答:“还没有,元帅,这里一下子忙不过来。不过我已经让师后勤处尽量给市民提供帮助,重点是隔离区。”
“后勤的人已经把第一批物资送到隔离区了,几卡车军用食品。最先到那里的人回来说里边非常惨,很多人都处于饿死的边缘,还有很多的病患。我的两个医疗组也到里边去了,还要防止那些饥饿的人一下子吃撑着,派出了一个营到里面维持次序帮忙。”
“元帅,kao我们还不够,23师也没多少人和物资能多出来,反映出来的情况是里边一切都很很糟。”
林俊没有责怪巴秋克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去隔离区看看看,他已经gan得很好,一名军事主官在现在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重要的还是部队,因为德国人距离这里最多才2o公里!
“集团军和方面军第一批提供给城市的物资下午就会到,还有不少医疗队,你让你的后勤处长辅助一下。目前你个人不要把精力过多放在市民身上这是对的,就让后勤的人去处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命令有没有传达到你这了?”
“我们已经接到驻守的命令,部队正在构筑工事,预备进入阵地防御。”
“雨季就快到了,我们在夏天来临着前不会在立陶宛再次动大型攻势,要防备着德军反扑,把工事构筑的尽量坚固些,还要做好防备寒冷和雨季潮湿天气的准备。”
“是,元帅,我们一定完成。”
“我这就去趟隔离区,你忙你的。”
知道元帅做事就是雷厉风行,巴秋克只陪着林俊到门口,看着元帅登车离开。
经过几个街区,车队抵达隔离区大门口,正好碰到方面军司令部派出的几个战地摄影记者的车子也到了。
林俊下车,让车子跟在后边,打算步行进入隔离区。
那些拿着手摇式摄影机的红军战士一见到元帅到了,连忙准备拍摄。林俊一看到就有点窝火:“把你们叫来不是拍我的!去拍里边犹太居民的现状,拍法西斯gan的的那些暴行!”
。。。
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族的悲哀()
林俊是真的有点生气了,自己不是一个下乡所谓指导工作都跟着一群记者的什么县长:浩浩荡荡要一群长枪短炮跟着,不然就会没点领导的排场。指着几个拿着照相机的人说,“还有你们,平时不是会拍会写吗?!去问问里面活下来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问问法西斯在里面到底gan了什么!”
这下把一群军队里的新闻工作者都吓了一跳,没想到副统帅会这么大的脾气——今天一大早就接到命令,一群人马不停蹄赶到维尔纽斯准备大gan一场。早就听说过法西斯搞了什么犹太隔离区,但没人见过,刚碰到副统帅,出于任何一项理由他们都要拍副统帅视察的情况,没想到结果是事情刚刚开头就吃了颗大钉子!
把领头的军官叫了过来,“方面军政治部管宣传的是吧,你们给我好好记录下里面曾经生的事,要多问多看多了解,稿子给我把握好了,写什么你该明白。”
林俊连对方是谁都没心情问,一叫过来就是一顿教训,“第一份莫斯科的稿件先给我看看,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法西斯在隔离区里的暴行!“
“明白没有?!”
“是,元帅。”
那个中校都给吓得有点说不出话来,他是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鼓动处的处长,曾经在图哈切夫斯元帅那里见过副统帅。副统帅在中校眼里是个很和善的人,不过今天算是见到了副统帅严厉的一面。
撞到炮口上了,也算他倒霉。
不过很快宣传处长同志就。明白副统帅刚才为什么会那么大火:当他们进入隔离区后,现这里简直就是个人间地狱!
还活着的有两万多人,不过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处在死亡的边缘。在北部街区,拿着摄影机和相机的战地记者们看到了那些正在清理中的尸体——几十辆卡车等在边上,红军战士们将尸体一具具装上车厢,准备运往郊外处理。
不及时处理等到雨季到来,那。可能回引疫情。僵硬的尸体在车厢里码成一排排,就像在拉冻猪肉!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都是被机枪打死的。就短。短几分钟,中校同志脑子里就有了个庞大的宣传计划,那些满脸菜色、枯瘦如柴的犹太人,墙上大大的空心白色六角形,那些得到解放充满希望的眼神,更刺激他的是那些死亡边缘毫无生气的眼神,加上那些尸体僵硬的姿态,无不控诉着法西斯在这里的暴行。
林俊一进入到隔离区,就看到街道边停着些卡车,。很多红军战士正在给幸存者分食品;在街道两边临时设立的医疗点,红军军医、医疗兵同部分有医疗经验的犹太医生、护士在帮助病患。
林俊走进一间医疗室,看起来这里原本应该是。个商店,每张简陋的病床上都躺着至少两个人,都是瘦得皮包骨头。显然由于设备和人手不足,现在能够立刻得到治疗的都是这些濒临死亡的重患,那些病患很多都双眼无神,显然解放的喜悦都一时难以驱散他们心中的茫然与绝望。
一名医疗兵正。给一个大头娃娃一样的小孩脑袋上cha完吊针,一看就是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小孩手里还拿着一小块没有吃完的面包,不过边上的军医已经不让他继续吃:再吃会死人的!
“要热汤,硬面包他们的胃已经很难消化。”林俊对着军医说,“药品够吗?”
“勉强够用,元帅。不过这些人身体机能都非常虚弱,可能很多都坚持不下来。”军医脸色也不好看,显然这里的情况出了他来之前的预计。
一个看上去近五十来岁的犹太人在林俊进来的时候也在帮忙,其实这个人的实际年龄要比看上去的至少年轻十岁。胸口挂着听诊器,一如其他犹太人一样面如菜色。林俊问他:“你是医生?”
“是的,普伦雅科夫元帅。我原本在亚舒奈乡村行医,去年底给送到了这里。”犹太医生俄语说的还很不错,而且也认识林俊这个大名人。
“整个隔离区原本有多少人?”林俊示意他坐下回话,看他的情况也不怎么好。
“很难统计,不断有新的人给送来,又有人给运走。法西斯基本上每周都会从火车站拉一两千人来,有时候更多。而且每星期都会屠杀一批,完全就看德**官高不高兴,有时候就是一个上尉来隔离区里,一指一条街,然后整条街的人全部被赶到街上打死,他们称这个是清理。”
“去年底还一次性运走了差不多一万人,具体去哪里不知道,有可能送波兰了。”
显然,从医生的话里林俊能够听出他已经见惯了生死,这些话就像在说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因为死亡时刻就在他们身边。
“执行的是党卫军?”
“管理隔离区的是德国警察,不过党卫军有时候也会参加进来,不一定。”
说着说着,医生突然掩面哭泣,“都死了,全家都死了!儿子病死了,是饿死的,我没吃的给他,也没有药。我是个医生,一个没有药飞儿子治病的医生!妻子和父亲也死了,给打死的,那天要不是我在街对面给人看病,我也要死的,可那个人也死了,我没有药给他,就只能用热水,我没有药”
林俊没有打断医生一时失去控制的自言自语哭诉,而是静静地坐在边上。
好一会,犹太医生才恢复正常,用袖子擦了擦脸,“对不起,元帅,我失去控制了。”
医生是个很有修养的人,为自己的失态在道歉,林俊点点头表示理解,“一切都会变好的。”
“医生,那这里不仅仅是有原本就居住在维尔纽斯的犹太人,还有从立陶宛其它地方送过来的?”
医生点点头,“还有极少量从波兰边境送过来的,我就见过几个波兰人,不过很少。对了,警察局里边应该有大体的名单,就在前边那条街,拐个弯再过1oo米就到。”
“警察局?”林俊有点疑问,看了眼边上的红军军医,“元帅,德国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由犹太人自己管理的警察系统,里面的警察也是犹太人。上午我去过那里,后勤处在那设立了救援指挥部,那些犹太警察也在。”
“德国人晚上根本不进来,就守在出入口。”犹太医生补充了一句。
林俊站起身要离开,军医觉得还有必要说两句:“元帅,幸存者都说那些犹太警察人还正直,不是法西斯的走狗。”
林俊转过头,“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说完离开医疗所,沿着街继续往前走。
警察局,在战前这里就是个警察所,大概德国人是为了省事,就沿用了下来。
不断有人进出那扇门,两块门板都给卸了下来,昨晚被踹坏后觉得碍事,今天gan脆给拆了。出来的人一见到戴着高筒皮帽的副统帅过来,连忙敬礼。
林俊只是点点头,走进了警察局。
闹哄哄的里边有不少人,有几个大嗓门正在吼着分配任务,听着都是食品调配和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