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284部分

苏联英雄-第284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会谈多达数十次,现在是忙得不行。

    7月,日本近卫相致信罗斯福,表示两国间没有不能用谈判解决的问题,并保证绝不侵犯英美在东南亚的利益日,派出曾任驻美领事,娶美国人为妻的公认亲美派人士来栖三郎为和平特使,赴美谈判。

    还是7月,日本关东军由11个师40万人增加到20个师70万人,并举行代号为“关特演”的大规模演习,制造进攻苏联的假象,掩盖对美国的作战准备。

    在日本内海组织登陆演习,还邀请各国驻日武官参观,以吸引各国的注意力。

    日本在自身保密上做的更出色:预定的参战部队训练地点在日本南部的鹿儿岛和佐伯湾,而集结地点则在日本北方的择捉岛单冠湾。在突击编队集结过程中,各舰均选择远离商船航线的偏僻航线,分批按不同的时间间隔前往。

    在航行中,各舰的收报机一律加上铅封,实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并特别注意反潜警戒。当突击编队的舰艇进入单冠湾后,海防部队就切断择捉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甚至连岛上居民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都由海军的补给船来运送!

    通过文件林俊知道了很多,日本要对美国动手了,而美国佬还在珍珠港花天酒地,享受檀香山的美好阳光。很多秘密文件里没提,因为苏联不可能知道,但林俊知道的更多:

    日,突击编队开始向单冠湾集结。各舰实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以不规则时间间隔,取不同航线,分批驶向单冠湾。联合舰队的其余军舰则实施无线电佯动,进行掩护:集结行动极为秘密,各舰只有舰长一人知道集结的目的。当突击编队进入单冠湾后,海防部队立即切断择捉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以防走漏消息。

    没消息就是有问题,林俊还特意提醒过那些日本海军的日场的电文要关注:要是港口没消息了,电文照样,还老手法,那就快了!

    日本在前段时间,海军水面舰艇为适应北航线的气候特点,重点进行了恶劣气候下的海上加油训练。技术人员对加油设备进行了改进,还对加油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帮助舰艇部队提高海上加油的效率。那个山本还担心如果无法从油船得到补给,作为后备方案还特别进行了从战列舰和航母向巡洋舰和驱逐舰进行海上加油的准备和训练。此外所有大型军舰都对不必要的设备和个人物品进行精简,将节省下的载重量全部装载燃料,以增加燃料储备量。

    当然日本人的庞大计划也有手忙脚乱的地方——使用袖珍潜艇的决定直到10月13日才确定,还要在袖珍潜艇上加装切割反潜网装置和自爆装置,所以训练最为紧迫,在水下地形近似珍珠港的中城湾进行了紧张的鱼雷攻击训练,最后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袖珍潜艇与母艇的合练就匆匆出。

    “快了,快了!”

    佐尔格的工作很出色,将来的作用更大!林俊看完后就烧毁了电文,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会真正的是“世界大战”——少个美国可不完整。

    这些情报只是给中央提个了醒,其实对于林俊的意义并不大,他只是需要确定而已——最大的作用是让上头看到情报部门的能力。

    等到日美开战,佐尔格该离开东方处,讲目光集中到西边!;本章节由〃〃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合围1――炮火() 
月14日临晨4点,扎斯拉夫尔水库右翼地区。黑夜中所有东西看着都是朦朦胧胧,白色的平原上只有远处的稀疏白桦林和几幢破损的农舍,一切归于寂静,除了冷不丁出现在远方天际的照明弹。

    天很冷,而现在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特尔特尼上校的部下们不得不用烤火的方式保持动机舱的热量:让那台大马力的柴油动机空转消耗的燃油,不是即将就要动进攻的坦克部队能够接受的:老规矩,火烤!

    再过2小时,第33集团军特别混成坦克团将向西动进攻,而他们不过是“红色旋风”庞大的进攻部队中的一颗小小棋子。这会在白俄罗斯方向上公里宽度正面集结了3个方面军的进攻部队,团级部队番号多到难以统计的程度!

    每一个环节都将是一部恢弘乐章中的一个音节而已,但细小的音节又决定着华美乐章是否能够形成:很像交响乐,没人敢掉以轻心。

    半个小时前,所有参与突击的坦克车组和突击步兵们被叫醒——其实很多人根本就没睡,昨天开始的“强制睡眠”几乎没有人去遵守:现在有谁真的睡得着呢?最多也就是找个舒服的地方窝一会就行了。

    气温零下25度,黎明前并没有什么风,不然呼啸而过的寒风能让人感觉更冷!

    营房就在自己的重型坦克集结地身后几十米,农庄的巨大谷仓,干燥宽敞,最适合打地铺,唯一的缺点是几个大油桶一起烧也热不了多少,它太高了。但不管怎么说,能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对于同志们而言已经很不错了:还有很多部队要在自己挖的半地下、地下工事工事里过夜。

    谷仓目标巨大,但在自己的控制区,同志们不在乎,至少在厚厚的麦秆上铺上一块篷布就能美美睡一觉。

    谷仓外的积雪很多已经让人和坦克车辆压实。踩上去“咔嘣”直响。

    波尔…马蒂索维奇…特尔特尼上校出了自己那间半地下的指挥部,随手从壕沟边抓了一把积雪,使劲在脸上搓了搓。刚才他强迫自己和衣迷糊了一会,熬夜地疲劳顿时消失无踪,不过还有点迷迷糊糊。这积雪擦脸是最好的办法。

    昏暗的视线中,窄窄的灌木林后面冒起缕缕炊烟,那是后勤的同志再为同志们准备今天地早饭,一顿很长时间以来难得的丰盛早餐。

    作战部署已经重复了很多次,特尔特尼不再需要对部下重复——这会已经有闲不住的车组在鼓捣自己的座驾。

    特尔特尼赶走了自己那辆坦克的原车长,这会自己的机械师兼驾驶员基列夫尼克中士、炮长伊拉索夫斯基大士和装填手科基科夫下士已经在自己的坦克上。基列夫尼克中士正要用他特制地“废油烘烤罐”烤烤动机舱——零下二十多度停放一夜,想快的动动机就得自己想点法子。

    很多车组也在做相同的事情。车底下都是忽明忽暗的火光,倒也不用担心那个冒失鬼会酿成什么火灾事故——苏联坦克兵们当兵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冬天怎么启动坦克。

    不能烤过头了,看着差不多,油路应该已经畅通,动机试车的声音此起彼伏。运转上几分钟再关掉,个把小时内再启动没有什么问题。

    炊事班的同志用板车拉着巨大地保温桶到坦克边上,今天早餐是热腾腾的薏米牛肉粥、面包和黄油。还有足够的咖啡。

    坦克手和将要搭载他们的坦克随车机动的步兵们一同吃饭,只用了20分钟就解决问题!所有坦克里都还有些吃的,不过都冻的硬邦邦,还是这热气腾腾地早饭养人。

    时间已经是五点,混成坦克团所有的坦克和车辆动,按照几段横列向西移动了五公里:这是一片稀疏灌木林,前面不到一公里就是己方的步兵防线——特尔特尼一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驾驶员基列夫尼克中士已经关闭了动机,经过这一会的折腾,原本冷冰冰的坦克内部已经有了点热气,比刚进来那会要舒服地多了。那会就像是个冰窟窿。

    等待,等待今晨六点总攻的信号——特尔特尼一直开着自己的电台,不过这会耳机里静悄悄,所有相同频率的电台都没有打开通话键,只有少量的杂音。

    什么是总攻信号?所有人都不用操心自己会错过总攻起的那一刻——万炮齐鸣就是总攻的信号!

    离天亮还有一会,寒冷中德国人虽然可能听到这边坦克部队移动地声响,但这样地动静每天都有:红军这边的一线部队有时也会听到德国坦克地动静。这冷枪冷炮更是天天不会少。没什么特别的。

    都僵持了这么多天。要是哪天晚上安安静静太平无事,那样双方一线的部队都会睡不着!太安静那就不叫战场了。这会两边的关系又不是友好军事访问团——闲着没事给你来炮弹提提醒,免得各自的警惕性下降。

    两边都躲在工事里,暴露的装备和部队在视野之外,这冷不丁的零星炮击并没有什么确切目的性,纯粹就是骚扰对方睡眠的小伎俩。时间一长,两边都已经习惯了这冷枪冷炮,你打你打、我睡我的,烦了就让己方炮兵也给你几,让你也烦一烦。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特尔特尼半身钻出指挥塔,拿着望远镜左右看了看:自己的斯大林型集群是第一梯队,后面停着的是最后面是bt和卡车。

    每辆斯大林型和t34上都搭载了几名随车步兵——为了能让步兵兄弟坐得舒服些,特尔特尼让人在所有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上焊接了一些把手,免得把步兵同志给颠下去了。

    其实这会附近的车长们也都探出脑袋,看着指挥车的动静。

    上午六时,那一刻似乎是地底的魔鬼探出了脑袋,大地都震颤起来——一瞬间,半边天都变亮,红色的!总攻开始了!

    “我是特尔特尼,全团前进!”

    基列夫尼克动坦克,十几秒后挂上离合器,巨大的斯大林型轰然启动!20辆坦克越过灌木丛,前方就是火线!

    没有遭到直射炮火的反击,德国人的度还得等上两分钟——三个方面军集中了所有的大中口径火炮对德军目标进行火力压制,密集的炮击在前两分钟就几乎撕裂的德国人的第一道步兵防线。

    自己的坦克集群轰隆隆通过预留的大宽度通道,这下德军部署在一线的反坦克炮才开火——距离太远了那些75毫米反坦克炮就打不穿t34的前装甲,德国炮手早就变得聪明。不过幸运的挨过一轮“喀秋莎”密集轰击的德军反坦克炮是少数,火力稀稀拉拉。

    德军曲射炮兵群在特尔特尼冲到中间的死亡地带中部时开始开火,但大部分炮弹落向原来标定的红军阵地——天还没亮,对于一线的情况,十几公里外的德军炮兵们并不清楚,到处都在挨炮弹!

    特尔特尼的坐车直到道距离德军一线战壕200米时还都没有开炮,因为根本用不着!远处到处都是弹坑,显然为了这支担任扎口袋口任务的部队能最快度顺利突破德军防线,炮兵的火力准备上是特意照顾了的。

    再猛烈的炮火也不可能杀死阵地上的所有人,压制炮火已经开始延伸,冲在第一队列的“斯大林”们开始猛烈开火——不是坦克炮,而是高射机枪和同轴机枪。

    这里不是城市,搭车的步兵成了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射手——装填手这会没空,步兵们站在车体后部,能很舒服的使用那挺威力巨大的机枪,身体还能得到巨大炮塔的掩护。

    密集的机枪子弹追着少量溃散的德军扫射——他们刚才能够看到映红的天空下轰隆隆冲上来的坦克集群,这里一个步兵营的德军还不够那些坦克塞牙的,更不用说还遭受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炮击!

    t34的度比“斯大林”们要快得多,一等重型坦克编队横扫了一线阵地,它们加大度向两翼斜着突击——重型坦克继续勇往直前,后面的t34将扩大突破口后就跟上:不远就是拉托姆!

    一线的德军火力和部队并不多,横亘在特尔特尼前面的“公路”防线才是德军重火力支撑点——一过第一道防线没几百米,德国佬的穿甲弹就来了!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围2――斯托尔布奇() 
剧烈的钢铁撞击声,特尔特尼对着舱盖口大喊:“全给我下车!快!”说着顺手关上了一直开着的舱盖:刚才搭车步兵并没有下车,但现在不得不下车,不然弹片能把他们全轰上天!

    “2点方向,距离伊拉索夫斯基大士精确调炮,一高爆弹已经在弹膛里等待。

    右脚一踩激板,105毫米坦克炮出怒吼,炮弹瞬间击中德军反坦克炮阵地!剧烈的爆炸横扫半径15米内的一切,两门7毫米反坦克炮立即哑火!

    基列夫尼克加大油门,直冲向前方阵地——只要撕开这道口子,前面就是拉托姆镇!坦克们不会冲入小镇,那是交给步兵的事,他们将直插捷尔任斯科。

    天色已经微量,冲上一道缓坡的特尔特尼通过指挥塔上的潜望镜能看到远处的小镇。镇外都是防御工事,破损的建筑边上显然部署有德军坦克。

    现在是该挥斯大林型强大火力和厚装甲防护力的时候了——20辆在距离小镇1公里的位置排成交叉队形,进行一分钟精确炮击!

    德国人的炮击根本对自己毫无作用毫米炮弹只要击中目标,无论是坦克还是建筑,立刻飞上天!

    这会后边扩大突破口的t34们已经跟上,“全体进攻,右翼的步兵快上来了!”…特尔特尼上校对着喉头通话器喊,能够威胁到坦克前进的炮兵已经被基本摧毁,要配合步兵消灭那些机枪火力点。

    几辆四号坦克还在爆炸燃烧——刚才它们都是被“点名”了的,因为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德军坦克手无法快地将它们动!

    在总攻起前5分钟。上万的步兵开始进入冰封的扎斯拉夫尔湖面,沿着两翼快向西靠近:为了保证突击方向的准确,叶夫列莫夫用了最简单的办法——所有连队身后都有两堆篝火,只要篝火成一线就说明方向没错。

    民兵三团这会就在混成坦克团右翼,刚过第一道被炮火撕裂的德军防线就看到己方坦克正对着拉托姆外围进行炮击。

    混成坦克团放在最后面地b快坦克现在成了步兵们的火力点,配合那些76毫米加农炮定点清除德军机枪阵地。

    一个营的“民兵”跟上混成团。“搭车”直向西南,甩下仍在激战的拉托姆。

    在前方三十公里处有一座铁路公路混合桥,那是进入捷尔任斯科的门户——原来撤退时被己方炸毁,但德军早已经将它修复。那是德军咽喉,会有重兵把守,唯一的好消息是不用担心德国佬也会炸桥:其它还好说。这桥是明斯克德军通向西方地唯一铁路通道。30公里,没有什么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