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威望有影响,就让精力充沛的弗拉索夫去西伯利亚挥自己的才能。
这些集团军个个都在历史上拥有骄人的战绩,就像第18团军:林俊要它在两天内完成整编,直接前往交战一线――因为组建它的各部队基本都是乌克兰哈尔科夫附近军队集群,主要在哈尔科夫军区机关和原来的基辅特别军区部分部队基础上组建,下辖步兵第55军、(山地步兵第96师、第60师和步兵164师。,机械化第16军(坦克第16师、第39师和摩托化第240。),航空兵第64和混成航空兵
一直以来在军事装备的分配上。红军不仅有“优先照顾重点部队”地习惯,也有按照地域优先装备的措施,这能减轻运输的压力。就要归入第18集团军的部队虽然并不是“重点照顾对象”,但它们附近地驻军。有哈尔科夫这个重工业基地做保证,两个坦克师在去年就基本换装了t34克――林俊是要它们去堵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处的炮口!因为乌克兰东边在地形上就是一个突出部,利于德军进攻而不是己方防守!
那里一边是山地、一边就是广袤的乌克兰大平原,正好适于第18团军的部队配置!第18集团军能完成如此艰巨地使命吗?林但信心是有的――这可是在历史上参加了“小地”(小地,看一下苏联歌曲…小地或是小小无名地的mtv就能了解内情,那完全就是一个血肉磨盘!当时集团军司令是阿列克谢…亚利山德罗将。)和“火地”争夺而被载入史册的部队,战斗意志地顽强程度不用怀疑!
从目前的情况看。整条战线上情况最不容客观的是在苏联西南部,但压力最大地不是滨海方面军,也不是西南方面军。而是西方面军!白俄罗斯承受了来自西面和乌克兰侧翼地威胁!现在布列斯特方向取得了局部胜利。但德军地中央集团军群实力还是最强的。需要在西方面军身后给予一股足够地支持力量!
“就在西方面军身后组建一个新的方面军,既能给予西方面军有利支持。并能给予侧翼的西南方面军支持。”林俊提出的方案立刻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
“就叫做预备队方面军,按照新集团军组建的所在位置和调动方案,下辖第24、第31、第32第33第34第43和49集团军。需要派一名经验丰富并稳重的指挥员去领导这支部队。”
谁合适呢?在座的就有人闲不住了――预备队方面军并不像如同它的名称一样是“预备队”,是要投入战斗的!目前这支部队需要有
够能力的指挥员,它和下属的7个集团军几乎就是同量极端庞大,要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才能胜任,而整体作战上可能就是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斯大林同志,我愿意担当组建预备队方面军的组织工作。”说话的是留着大胡子的布琼尼元帅。
和历史上一样,骑兵元帅不愿意再当个闲人,希望能实际的指挥作战部队――预备队方面军历史上的第一任司令员是朱可夫,不过这会朱可夫正指挥部队同德国中央集群死磕,不可能让他去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其实林俊还有更好的人选――铁木辛哥,但既然布琼尼自告奋勇他也不好反对:虽然布琼尼的战术已经落伍,但担当方面军组建工作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历史上他就担任过预备队方面军的第二任司令员,虽然时间才2月。工作还是能够做细的。元帅同志“屈尊”成为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
当然,林俊也不会让这会的铁木辛哥大将闲着――以莫斯科军区为班底要组建南方面军,就由铁木辛哥大将去负责。原来历史上这个职位是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秋列::从第12集团军司令员的位置上下来,正统帅部队同德军南方:(大将担任集团军司令员,委屈了。),就让他先呆在乌克兰。按照林俊估计,庞大的西南方面军随着战事的展,必定需要进行重组,分出新的方面军,到时候能挥秋列涅夫的作用。
红军中优秀的指挥员实在太多了,费季科、别洛夫等人都还建在,还轮不到“年轻人”冲锋陷阵,那些“老家伙”可没落伍于时代,放到方面军里个个都能让龙德施泰德一类的德国元帅、将军脑袋变三个大!
科涅夫都还闲着,得赶快给他找点活,在呆在总参就要霉了!他去哪?不急,很快就有大量集团军增援西方面军,朱可夫能力再强也不需要一个西方面军手中有两位数以上的集团军――科涅夫也得担任一个方面军的司令员。
一场肃反的变革,让斯大林在今天终于尝到了“甜头”――手头优秀的指挥员一抓一大把,不愁没人指挥部队!
图哈切夫斯基这会正指挥波罗地海方面军同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激战,原本以为能够快击破立陶宛防线的北方集团军群和南边的古德里安一样,遭受了来自红军的猛烈反击,而担当红军突击尖刀的就是实力群的内务部机械化第一师!
费科奇诺夫指挥部队在立陶宛境内让德国人尝到了什么是“势如破绣”的滋味时的交火竟然将突进的德军近10部队截成三节,这会一师的坦克们正在配合友邻部队对两头被堵上的德军进行围剿。
勒布犯了个轻敌的错误:北方集团军群在从东普鲁士进入立陶宛后,战略是沿着立陶宛中部突进,再分成多个箭头向北切割红军部队(北边就是波罗地海,红军不是被歼灭就是从海上撤退,历史上勒布的这个战略是正确的。),这需要“突然”,战法也正确,但他面对的是“红色拿破仑”!
图哈切夫斯基估计到了德军的意图,最初并没有派出最强的突击力量同北方集团军群正面对抗,只是以一条条防线延缓德军度,而在等德军进入立陶宛进内三小时候后,内务部第一机械化师从北往南突击德军侧翼,凭借远出德军等同战斗力的装备和火力硬生生的切断了德军的进攻箭头!
换成是其它部队,图哈切夫斯基可能就不会如此指挥,这有陷入德军合围的危险,但费科奇诺夫和手4多红军官兵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是红军陆战第一王牌师!一个兵力装备过机械化军的第一师!
但立陶宛不是白俄罗斯或乌克兰,图哈切夫斯基在目前的力量下,并不想同德国人在边境一线死拼――林俊已经要再给他5新的集团军,“红色拿破仑”现在要做得是拖延时间。原来的立陶宛军队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元帅同志在波罗地海沿岸现在还做不到全面反击。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全民动员()
罗地海方面军在战争一开始时非常困难,边境地区德破绣——不是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上的失误,而是地理位置同军队结构两方面造成了不利的情形,东普鲁士的德军能选择最佳的进攻路线,这不像在南边的白俄罗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将主要的方向定在了波罗地海方面军与西方面军结合部,在这些地区的红军步兵部队要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德军部队的强攻!波罗地海方面军在原来“西进”的计划中并不担任主攻,所以元帅同志将主力都放在二线,打算和东普鲁士的德军打一场短时间的拉锯战——在德国人先动进攻之后,在军队部署上显示出了“红色拿破仑”的高明之处。
守卫在立陶宛和东普鲁士边境区域的红军大部分并不是国内抽调的部队,主体都是原来立陶宛的边防军,在优势德军的强攻下防线并没有顶住多久。
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矛头”是第坦克第四集群和第16团军,第三坦克集群在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结合部向东南方向突击,正面有6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和9个步兵师!
在北方集团军群突击中路,进攻矛头直指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希奥利艾(立陶宛一战前的都维尔纽斯在战后划给波兰,不然希奥利艾只能排“老三”。),突前的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机械化师前锋三小时就突进了80公里,兵锋直指希奥利艾!
德国坦克第四集团军“梦幻般”的突击度让集团军群指挥部欣喜若狂,冯…勒布元帅简直难以相信自己部下地突击度丰富地老式普鲁士军官。勒布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紧靠波罗地海方向进攻的步兵部队被堵在了边界线上。3小时基本就是原地踏步迟滞不前。
这样就导致了坦克部队在中路的前进攻,成了一个孤独的箭头!但指挥部对这个箭头还是有信心的——在抵达希奥利艾郊外后,紧跟在坦克集群身后的步兵将配合坦克部队向北方分成多个箭头分割苏军,各个歼灭!和计划中地相差不大,只是北路被堵、空军陷入激战无法对陆军进行足够的支援,一丝危险气息被中路突击集群的高推进掩盖了。
不怪勒布考虑不足,他没有想到就在克雷廷加至锡拉莱之间地区隐蔽着红军地重兵集团!就在战争爆几分钟之后。内务部第一机械化师师长费科奇诺夫少将就向图哈切夫斯基请战,希望自己地部队向南抗击德军突击集团,但被图哈切夫斯基否决了——“红色拿破仑”要等德军深入之后再切断它!
当方面军命令终于下达的一刻。第一师犹如一台无可阻挡的高蒸汽压路机。两小时内就以两个突击箭头截断德军中路突击集群!坦克大战爆后,红军坦克部队地坦克手们找到了当年在哈拉哈河的感觉——德军的三号坦克根本不对自己构成足够的威胁,放心大胆的往前高突进。而配合自己地机械化步兵乘坐装甲车跟上了坦克的突击度,在坦克搅乱德军阵型后像把大扫帚一样清扫残余!
内务部一师机械化步兵装备了近300最新式地“步兵战车”,这都是今年年初才装备部队新式装备,步兵能车上作战,下车战斗又可以得到车上23毫米机关炮的有力支援——林俊想出来的新式装备战中挥出了足够的威力。让步兵跟上了坦克的进军度,想将步兵同坦克隔开的老式防御战术变得毫无用处!
费科奇诺夫的部队同德军相比有着绝对的优势:装备整整先进了不止一代!德国步兵大部分还在使用德国三号坦克,德国人连短身管的四号坦克都少的可怜,还有很多是装备20毫米机关炮的二号坦克。在炮兵上,一师自己的炮兵就过了任何一个德**级单位的火炮数量!
人,人的素质也有很大关系,不然就是再好的武器也是一堆废铁!德国人都经过足够的训练,士兵基本经历过战争的考验,这对于红军是有一定的
但他们的对手是费科奇诺夫的部队!
一师大部分指战员参加过哈拉哈河战役,训练也是红军部队中最艰苦的:内务部直属部队机械化一师就是种荣誉!红军中的“无冕之王”——陆战第一王牌师!指战员的素质不比任何一支德军部队差,甚至更好!年轻士兵**青团员的比例就过了百分之六十,这在红军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要用现在的党团员比例来衡量,41年轻人要成为一名共青团员非常不容易,只有最优秀、绝对忠于苏维埃、可以为苏维埃付出一切的年轻人才有可能成为共青团员,注意:是有可能!),**员和共青团员是这支军队里坚强的核心!
历史上苏联红军中党团员比例高的部队必定战斗力强,而一师这样党团员高比例的军队,可以打到伤亡过百分之九十以上仍然坚决冲锋或死战不退!
两个小时的激战后,一师与配合部队基本肃清合围圈里的德军,对于向南撤退的德国人并不高追击——远在拉脱维亚里加市的图哈切夫斯基需要的建立一条坚固的防线,就在帕兰加—希奥利艾—考纳斯一线。立陶宛边境一线地区正在激战的所有红军部队都需要把进行战役性撤退,一师的突击不过是先给北方集团军群迎头痛击,打乱德军的进攻部署,迟滞德军的突进度并稳定防线,等待最高统帅给自己动大反攻需要的足够力量。
“红色拿破仑”不仅是进攻的代名词,他也懂得何时后撤——林俊告诉过他可以适时撤退,只要为了最后的胜利、其它什么都是可以接受的!图哈切夫斯基正因为这点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他这是把半个立陶宛“送”给了德国人,如果不是林俊在莫斯科,有可能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在作出这样决定后也就算是当到头了!
借德军之手摧毁立陶宛民族主义者,这比让亚历山大的部下干要轻松的多——林俊已经变成一名政客!
希奥利艾沿线有坚固的工事防御带和足够的守军,而一师将继续向南进军——图哈切夫斯基不能顾了自己忘了南边的朱可夫,要一师加强两个方面军结合部的力量,防止德军从己方一侧包抄明斯克!
、、、、、、
副统帅干嘛的?林俊这会知道了!——还不如去前线做一名普通的战斗机飞行员!如果自己这会在前线,必定是驾驶战斗机同德国人进行激战,大战爆,做案头工作让自己更怀念那会驾驶飞机驰骋蓝天的日子,但现在不行了!
斯大林比林俊还忙,最高统帅就是要负责全局,进行大方向上的决定,而林俊作为他的副手,大量需要最高统帅部进行统筹的“琐事”需要他来决定!
开战后第9个小时,武金斯卡娅走进了林俊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身后的兰德斯科奇手中拎着两个大皮箱。
放下手中的文件,“卡娅,有什么事?”
兰德斯科奇放下皮箱就转身离开办公室,并顺手关上了房门。
妻子走到自己身边,理了理林俊头上的一丝乱。“知道你要忙工作,我把家里要换的衣服都带来了。孩子已经让保育员送到茹科夫去了,你可以安心在这。”
林俊爱惜的摸了摸妻子的脸,看出她似乎有些心事。
“医院里刚刚开了党委会,要组织医疗队去明斯克,但党委会不同意我参加医疗队的请求。前线打大仗,一定会有很多伤员,安德烈,我想去,在莫斯科我的作用不大,我和我的医疗小组能做最复杂的外科手术!”
“是斯大林同志做过的决定,不允许你去任何有危险的地方。除非”
“除非你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