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28部分

苏联英雄-第128部分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多少?”

    “不多,一个师。但安德烈同志,我希望上半年就能得到这样一支部队,不是主力部队不要紧,只要能适应严寒,我们会准备最好的装备。我可以用一个、甚至两个师的部队同东边的军区调换。”

    司令员的话没有违反错误:部队不是军区的,更不是他德边科的,但如果不从这边换几支部队给东边的军区,那边的指挥员是要骂娘的!

    列宁格勒的冬季是如此寒冷,再往北更是冷的要人命。从去年入冬开始德边科已经数次组织部队在曼塞尔凯丘陵区域进行冬季练兵,得出的结论是军区现有部队在极北地区战斗都将下降一半以上——列宁格勒军区大部分部队还是不适应冬季林区作战。

    “这可不好办。临战状态我可以给你暂时调动整建置地军队,如果是目前地情况会有些难办。但我会去尽力。”

    临时增援的部队不熟悉作战区域的地形会付出一定地代价。而且同原有部队的协同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如果能有一段时间的适应会更好。既然已经明确明年秋冬季会同芬兰展开大战,临时抱佛脚不如准备充分。

    主不主力无所谓。北边的森林战斗预计就是一场非正规的游击与反游击,那些“花色”多地“杂牌军”可能更适合,再说德边科会为其配备足够的支援部队。

    适应严寒的部队当然要从西伯利亚军区抽调,林俊不会想到现在的谈话差点让自己性命不保,一个大大的意外正等着自己。

    离开列宁格勒转道明斯克,同白俄罗斯军区指挥员商谈了目前部队的训练情况后又前往基辅。停留几日后才返回明莫斯科。

    明斯克和基辅都已搞出今年西进的准备计划,几套方案上明确的标注出一旦向西白俄罗斯同西乌克兰推进,所属部队地明确进攻步骤,,最远的一套方案一直将进攻箭头直抵波德边界。

    215,武金斯卡娅为林俊再生了个儿子,而在第二天诺娃给安德卢普夫又生了个女儿。

    两个新生命的诞生让茹科夫成了欢乐的海洋,几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林俊给二儿子取名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普伦雅科夫。儿子地名字已经让亲人们有些奇怪。但这个违反习惯把“老子”的名字丢到西伯利亚却让所有人一点意见也没,还有几位为此还高兴地热泪盈眶。

    “伊万”是伊万大叔,“瓦西里”是林林“爷爷”阿尔希波夫的名字,这让两位林俊身边重要亲人感动的不行:还有比给孩子取得名字时用亲人的名字更让人感动的呢?

    、、、、、、

    3。具变化,波兰与匈牙利的外加官平凡的同希特勒接洽。一切都是想再次从捷克斯洛伐克上再占些便宜。

    可悲可笑的波兰政府还是没有末日来临前的醒悟,反而一心想着别人的土地。14,希特勒终于认为彻底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出兵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说是让斯洛伐克独立,但德军第二天就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而在当天,匈牙利军队已经开始进入卡尔帕所地区。

    15日希特勒就心急火燎的乘坐火车抵达布拉格,他要捷。。人看看他们的新主人。而希特勒的行动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世界皆知,莫斯科实现更是从德国外交部那得到德国行动的动向,只是不知道德军开进布拉格的具体时间。

    322,德国从立陶宛手中获得了梅梅尔地区,在西方民主国家的再次默许下,立陶宛屈服了。

    第二天莫洛托夫就向斯大林建议,可以开始向波罗的海三国施加

    斯大林同意了。

    希特勒这名州官使劲在放火,而英法等小吏死命帮着煽风,自己这边不动作一下就太傻了,时机刚刚好。

    莫洛托夫也不会像希特勒那样急,一开口就是“老子要吞了你”,这需要一步步来,而希特勒是帮了大忙的:纳粹德国要吞并你,那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找个足够强大的监护人,想着自己反抗那就是自寻死路——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道德民主,一切都是强权说话。

    德国如此,自己决定它国命运的英法也是如此,那个最“民主”美国当然更希望“和平”,既然世界就如此,莫斯科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民主?我们可以打完了再建设嘛!”同波罗的海国家马拉松式的谈判就此开始。

    、、、、、、

    518入夜,克里姆林宫卫队长斯诺尔尼克急匆匆的跑进斯大林的办公室,甚至没有敲门!自己的新卫队长还从未这样鲁莽过,斯大林看到年轻人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沉着。

    “斯大林同志,自乌兰巴托的紧急电报!”

    斯大林看完电报半天没响动,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仿佛在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请加里宁同志和亚历山大到我这来,还有伏罗希诺夫,还有,立刻封锁消息。”

    “是,斯大林同志。”

    15分钟后三人来到斯大林办公室,看完电报的伏罗希诺无比难看:“我现在就去命令沿线部队搜索。”

    “告诉下面,必须给我找到!”

    斯大林的话是斩钉截铁一般说出的,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找不到,估计会有很多人会为此人头落地!

    伏罗希诺夫立刻借用斯大林办公室的电话下达命令,而这边加里宁同志问:“斯大林同志,有什么需要去办的。”

    斯大林极少的苦笑了一下:“这里就让伏罗希诺夫坐镇,你们和我一起去趟茹科夫。”

    “伏罗希诺夫,命令乌兰巴托方面按照原计划行动,严格封锁消息。”

    “安德烈,你要我怎么和卡娅交代呀!”

    电报让斯大林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再次感受小安德烈对于自己的重要,因为电报是下午刚刚抵达乌兰巴托的图哈切夫斯基来的:斯大林同志,我不得不告知,安德烈同志的专机原定昨日入夜前抵达乌兰巴托,但直至今日下午也未抵达,已同沿途机场联系,未取得任何消息,最大可能在中途失事。目前我已同乔巴山同志协商,在蒙古境内航线沿途进行寻找搜救,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寻找安德烈同志座机。

    这个月初,蒙军同日军在边境爆冲突,而且在短时间内战事越大越大。在莫斯科的林俊得到报告后知道日军是想着来复仇了,而这恰恰是一个让日本人变得老实的天赐良机,立刻同斯大林交换了意见。

    驻蒙古的苏联红军第57特别军立刻支援蒙军,并从外贝动支援部队进入蒙古。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克里姆林宫的命令是必须在三个月时间内结束军事行动!

    这样的命令需要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才敢接受——你要把日本人打怕、打疼了,但又必须让日本人不会豁出去像疯狗一般来同自己拼命。

    第57特别军军长费克连科显然还掌握不了这次战役,当+林俊和伏罗希诺夫推人选。伏罗希诺夫是希望从西部几大军区里找一个资历经验足够的指挥员前往蒙古,但一时又定不好人选:西边备战正忙,指挥员不是说走就能做的。

    林俊大胆的向斯大林举荐:启用“流放”在远东的图哈切夫斯基,一可以在军事方面确保万无一失,二可以再次考验图哈切夫斯基的忠诚。

    斯大林同意了,这也算病急乱投医,再说图哈切夫斯基的军事能力斯大林是知道的,而且目前图氏以不可能威胁到自己,还可以拿出来平衡一下“骑一集”的影响。

    林俊也没忘了那个刚从中国返回的朱可夫,举荐他为参战装甲部队指挥官,并决定亲自前往乌兰巴托指挥空军部署。

    林俊同朱可夫坐了三天四夜的军列抵达新西伯利亚,然后换乘运输机直飞乌兰巴托。

    林俊没死,朱可夫也没挂:距离莫斯4500里外的西萨彦岭的一处山坳里,两位红军的高级指挥员和几名随员正同山区深夜的严寒做着斗争。

    。。。

第一百九十章 冲出泰加() 
湿凉的潮气不是这么容易就被袪除的,一群人正尽量依偎在一起取暖,而这一切的罪魁祸是一只闲着没事高飞的大鸟!

    昨天下午两点左右,运输机正从3500的高度飞行在西萨彦岭上空,当时林俊正同身旁的朱可夫商谈目前在中蒙边境生的战况,飞行员报告再过会就将飞抵蒙古上空。

    突然,飞机生剧烈振动,振动加上突然出现的强大气流把林俊身前的文件吹得天女散花一般。

    出于飞行员的直觉,林俊顾不得脑袋撞地板的疼痛,第一个跳起来冲向驾驶舱,里面的一幕让他脑子都短路了零点几秒!——前风挡彻底报销,连风挡下与机体连接处也被砸开,驾驶舱里到处是血,满天羽毛乱飞!机长的脑袋正耷拉在操纵盘上,血肉模糊,不用看就知道已经没的救,而另一边的副驾驶好像还有口气,只不过不停的有鲜血从他脖子上冒出来。

    还好也就是零点几秒的停顿,林俊立刻抓住已经失去控制的操纵盘,这时其他人也出现在驾驶舱:“快把副驾驶抬到后面去,看看还有没有救!”

    兰德斯科奇和朱可夫忙乱的把副驾驶从座位上拖到后边,这时林俊才感觉情况非常不妙:“领航员!领航员!”

    “飞机上有没有降落伞?!”

    林俊简直就是歇斯底里一般在喊。

    “有,有十套。”

    年轻的领航员有些不知所措,还好还是听明白了林俊的叫喊。

    “快让大家准备好。装备跳伞!”

    领航员连忙去准备。这时朱可夫地脑袋又出现在林俊边上:“副驾驶没救了,情况怎么样?”

    “我们撞上该死地大鸟了!操纵盘基本失灵,无线电失灵。快去准备跳伞!快!”

    透过破裂的风挡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面高耸地山峰,而左右摇摆的飞机随时就像会栽下去一般,如果想在这里迫降就是自杀。兰德斯科奇给林俊递过来一个降落伞,林俊连忙背上:“给我找根棍子来!”

    两秒钟后兰德斯科奇把他的哥萨克军刀递给林俊,林俊用刀身卡住操纵盘,人艰难的往后舱挪。

    还活着的都已经背上降落伞。林俊出来前谁都不会跳。

    “到了下面用枪声会和,快,快跳伞!”

    第一个下去的是古谢夫,领航员第二个跳出舱门,朱可夫是第三个,接着是阿廖沙,后面是列昂诺夫,林俊第六个跳。最后是兰德斯科奇。

    一跳出机舱就感觉像是撞上一堵空气墙,人猛地一滞后就像石头一样往下掉。一拉伞环,几秒钟后失重地身体被猛地一拉,降落伞安全打开。这时林俊才有时间去观察其他人的情况:身后下方五个白色伞花,抬头看到兰德斯科奇也已经开伞。

    下面千多米就是山谷。这时也顾不上别人了,圆伞可操控性不好,但还算平稳,林俊努力的用双手扯拉肩膀两边的背带控制降落伞,想找个相对合适的位置降落。

    脚下都是原始森林,要是调到林子的树上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看似柔弱的松树枝条会像刺刀一样把人戳穿!要是降落伞被挂在几十米高地树上,那也有你好受的!

    可是事不如意,这里除了树林就是山岩,勉强控制降落伞降落下一片稍显稀疏的冷杉林里,一阵噼里啪啦乱响后总算没有受伤。

    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再把被树枝撕地千疮百孔的降落伞收拾到一块,这才抽出枪套里地手枪,对空开了两枪。

    自己从不离身的“红旗军刀”落在飞机上,这会估计已经是废铁一块,但相对自己的性命,也就没功夫去可惜它了。

    取下军服上的两枚“金星奖章”装进口袋,这次自己只戴了它们来,还好没有遗失。

    五分钟后就听到列昂诺夫的喊声,“列昂诺夫,我在这!”

    说完又对空开了两枪,给其他人再信号。从到地面后只有自己开枪,看来是所有人都想以自己降落的位置为汇合点。

    就在列昂诺夫会和2钟后,兰德斯科奇扛着筒成一捆的降落伞也从林子里钻了出来:“安德烈同志,您的刀。”

    兰德斯科奇竟然把林俊的“红旗军刀”插在自己的腰带里,抽出来递给林俊。

    “谢谢。”看到自己的卫队长在刚才如此危机的时刻也没忘记自己的军刀,林俊只能说声谢谢。

    “没受伤吧?”

    “没事,只是皮外伤,没伤筋骨。”

    兰德斯科奇的军装已经开了好几个口子。

    所有人在20分钟后才集合完毕,朱可夫是被阿廖沙背着右脚在降落时扭了。这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一个跳伞新手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保住命就不错了。

    这次阿廖沙也一同乘机是因为林俊已经习惯了这个肉盾,而他竟然不顾自己100公斤的体重还没忘把自己的a47带上:一般的苏联伞兵全副武装跳伞时质量就能达到百来公斤,多亏了飞机上准备的降落伞是为大块头苏联伞兵设计的,不然以阿廖沙的体重极有可能摔个半死。

    经过简单的检查,朱可夫的脚只是扭伤,没伤着骨头,但就是静养在十天半月也不能下地,这让他十分难受:谁都知道现在大家的麻烦大了,而自己又成立了个累赘。

    “没断骨头就好,运气不错,专业散兵也没我们这么好运气。”

    林俊这算是在宽朱可夫的心:他是在

    不能再好。

    短暂的感叹和庆幸过后7人不得不面临目前地困难:外界只会知道飞机地大概失事位置。附近都是高山森林。必须想个对策。

    检查所有人的装备:指北针两个;手枪7支,子弹0;突击步枪一支,子弹三十;军刀一把。猎刀一把,一升水壶两个;打火机三个;破损降落伞

    这就是7个人现在所有的家当,没有食物,两个水壶还是兰德斯科奇在最后一刻栓在身上地。

    这就够了,7个军人有这些在森林里就不会困死!

    “同志们,现在的困境我想大家都明白。外面救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找到我们的,我们必须靠自己走出去,大家想些方案出来。“

    面对困境最重要的就是镇静。

    最先说话的是领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