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最后的那幅长度近两百米的《圆明园全图》白描绢画之外,从四个藤条箱子里一共找出了六十一包圆明园各个景点的设计图,共计13。4万张。
按照每张长8oc来算,13。4万张图纸全部铺开的话,大小面积相当于六十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换算成标准的a4纸的话,足够塞满一个中型的金杯面包车。
这么多珍贵无比的圆明园设计图纸,刘东心中自然宝贝的很,所以冒着被李云聪他们怀疑的危险,全部收进了自己的芥子空间里。
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后,刘东虽然一夜没睡,不过精神上却没有丝毫的疲惫。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因为不知道李云聪他们什么时候醒过来,所以也没有从芥子空间中拿出画板画画,否则一旦被他们看见,就不好解释了。
“算了,再去潘家园逛逛,好不容易来趟京城,可不能闲着!再说了,说不定还能够捡到国宝呢!”此刻刚刚收获了圆明园设计图和白鹿刀两件无价之宝的刘东心中可是火热的很。
心中拿定注意后,刘东便站起身来,转身出门而去,本来还想开车去的,不过两辆跑车实在是太扎眼了,特别是在古玩市场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
对于志在捡漏的刘东来说,去古玩市场最好的策略就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所以,除了胡同,打了辆车后朝着潘家园开去!
“师傅,怎么停下了?”正坐在车后座上闭目养神的刘东,察觉到汽车减速后,开口问道。
“前边三环修路,不让走了,所以我们必须绕道!”司机师傅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人很和气。
“那就绕道吧!”
“绕道的话,要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到时候你可多花钱!”司机师傅说道。
“没关系!只要您能把我送到就行了!”就算京城的出租车起步价高,不过一两百块钱对于现在的刘东来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小兄弟要不我送你去琉璃厂吧,那里也是咱老北京赫赫有名的古玩市场,而且懂行的人一般都去那里!”司机师傅道。
对古玩行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京城三大古玩市场,潘家园、琉璃厂和报国寺,以潘家园最大,影响力最广,交易量最大,而且‘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不过潘家园崛起的时间最短,发展到现在也不过百年而已。
至于琉璃厂和报国寺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书市,从明末清初到现在几百年的时间,历经风雨沧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来是文人墨客们进京之后的必到之地。
不过报国寺虽然比琉璃厂的历史还要早,不过到了现代,影响力却日渐衰落,而琉璃厂有别于潘家园的大杂烩,成为以经营古籍、字画为主的专业市场,几百年来出现了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荣宝斋’!
在琉璃厂,经常光顾这里的,除了书法家、画家、学者之类的专业艺术人士之外,还有就是商人,也就是有钱人。
前者来这里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一般都会在这些老店之中挂笔单,所谓笔单就是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订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这些老店代客订购,可以从中提成。同时挂笔单的书画篆刻家们又在该店购买纸张笔砚等各种用品、使的这些老店可以有一笔很可观的稳定收入。想当初,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还是一间小小的南纸店的时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另外,因为这些百年老店,经营时间长,所以手中的名家真迹也多,因此想要拿古玩字画送礼的人,最喜欢光顾这里,因为这里很少有假货。
不过相比之下,真正喜欢掏宝捡漏的人一般不会来琉璃厂,天南海北各色物件的潘家园才是这些老虫们的最爱,在这里是真的靠眼力吃饭,如果运气不错,像刘东一样以小搏大,几块,十几块,掏到国宝都有可能。
不过,刘东已经去了几次潘家园,琉璃厂却一次都没去过,所以经司机师傅一说,还真有了几分兴趣。
“师傅,看不出来您还是个收藏行家呢?”
听完刘东的话,司机师傅笑了笑,“行家算不上,关键是老爷子喜欢摆弄这些,我跟着也学了不少……!”
找到了共同语言,然后司机师傅掉头,根据刘东说的,开往琉璃厂后,两人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大约十几分钟后,便在琉璃厂街口停了下来。当然,车还是可以往里开,不过刘东也没有具体目标,想要自己先逛一逛,所以在路口便下来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民间故宫()
第四百一十三章民间故宫
…………相比潘家园的现代气息,风雨几百年的琉璃厂整条街还是瓦檐结构的青砖木质建筑,走进这里,刘东有一种穿越时空,走进百年之前那个战火纷飞的苦难年代的感觉。
“什么时候,我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摇了摇头,收起脑海中杂乱的心思,刘东大步朝着心仪已久的琉璃厂大街走去。
跟潘家园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摆满地摊不同,琉璃厂主要以大大小小的古玩店为主,宽度不算大的大街上除了停在门外的车辆之外,刘东走了一段没有看到一个包袱斋或者‘游击队’!
而刘东转了几圈后,心中大失所望,别说国宝没见到一件,就是稍差点一二级的古玩也没看到影子”。
当然,大半个小时下来,刘东也有些收获,不过其中最好的,则是一件‘唐代云龙纹葵花镜’,镜面上只有一点点锈蚀,品相还算完整。
不过尽管如此,这件唐镜的市场价也不到十万,虽然刘东以两百块钱不到的价格到手,赚了大便宜。不过相比他之前的白鹿刀和圆明园设计图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看来是我太贪心了,国宝那里有那么容易得到!”摇了摇头,打消了心中的侥幸之后,刘东也变得心平气和起来。
随即,看着远处高高竖立的‘荣宝斋’的招牌,刘东大步走了过去。
荣宝斋,果然是荣宝斋。‘民间故宫’。‘三百年来第一家’的美誉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刘东进门之后,整个一层大厅内部,络绎不绝的全都是人,而且其中一小半都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荣宝斋生意的兴荣。
“不知道什么时候‘沉香阁’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同样经营古玩店的刘东,对行业内的龙头,自然也是羡慕万分。
不过羡慕归羡慕,刘东心里也明白,有三百年历史积淀的荣宝斋并不是那么好超越的。就算是拥有好藏品也不行,因为一块知名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随着长时间的一点一滴,几代人的努力积累起来的。
荣宝斋的一楼面积很大,跟其他古玩店一样,也琳琅满目的摆放了的古玩艺术品,不过在这其中还是以书画为主,而且转了一圈后,刘东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当代名家的一些作品。不过大部分都是随手而坐,并非精品。也是。成名大家的作品都是订制,很少会这样摆出来卖的。
所以,刘东看了几眼后,便失去了兴趣。
至于大厅中央的矮架上,还有一些笔墨纸砚,根据荣宝斋经营的规矩,都是同类之中的中高档。当然,一楼当中也有着一些不错的古玩,而且都是真品,不过刘东看完后,却丝毫没有出手的意思,因为它们的标价都与市场价相差无几,根本没有捡漏的空间。
“咦,有意思!”刘东眼睛一亮,走到一幅油画前停住了脚步,油画的篇幅并不算小,长度在两米二,宽度也接近一米五,而油画中的是树林中的马群,二十多匹马有大有小,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正在悠闲的喝水、吃草,有的则在追逐打闹,动与静的结合整幅油画充满了张力,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不过,这幅画很显然保存不当,画面上后来又有人加了不少颜料,而且还几次上光,要是画的好也就算了,偏偏是水平太差,破坏了整幅画的美感,也让原本应该属于传世精品的画作变得暗淡无光。
不过荣宝斋的鉴定师显然水平也不差,给这幅严重受损的油画定价是2万华夏币!按照这幅画现在的状态来说,这个价格并不算高。
“如果他们知道这幅《群马图》油画的,是大名鼎鼎的悲鸿先生的话,恐怕就不会把它摆在角落里了!”刘东心中暗道。
其实,这幅油画虽然受损严重,不过还是能够修复的,不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多而已。所以在这幅油画被画蛇添足的颜料和重重上光掩盖了真是面目后,荣宝斋的鉴定师无法确定其的情况下,便放弃了修复的想法。
也幸好是他们放弃了,才让刘东有了捡漏的机会,能够在荣宝斋捡漏,这可不是太容易。
想到这些,刘东心中立即有了把这幅油画买下来的冲动,而且他也准备把想法变成事实。
“刘先生,喜欢这幅油画?”就在刘东准备让服务员把这幅《群马图》拿下来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陡然从身后传来。
“你认识我?”看着站在自己身后,身穿深色衬衫,黑色西裤,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年岁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刘东皱了皱眉后问道。
“呵呵,当然!现在整个中国收藏界,没听过刘先生名字的可是不多了!”中年人说完后,面带笑容的伸出右手,道,“在下荣宝斋经理梁玉林,欢迎刘先生能够光临!”
“你好!”人家对自己这么客气,刘东自然不好再拿捏。而且,他也知道,在自己拥有张僧繇真迹《五行二十八宿真形图》的事情传开后,今天这样的经历以后绝不会少。
“刘先生不如去二楼看看吧,那里才是我们荣宝斋的精华!”
面对梁玉林的邀请,刘东自然愿意,而且他也知道,荣宝斋经营中注重书画珍品的收藏,多年来,无论古代珍品还是近现代名家之作,均有广泛收藏,其中包括:元代的吴镇、盛懋;明代“明四家”徐渭、陈道复、陈洪绶、董其昌;清代石涛、朱耷、王铎、“四王”、“扬州八怪”;近现代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书画精品。
而且,上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几乎大半都是荣宝斋经营,所以积累了的名家真迹,现在这些画作已经成了荣宝斋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且它们也让荣宝斋获得了民间故宫的美誉。
对此,刘东心中可是羡慕的很。
“梁先生相邀,在下自然愿意,不过在走之前,还请贵宝斋的服务员把这幅《群马图》给我包起来!”
“嗯?”听完刘东的话,梁玉林不禁愣了一下,刚开始的时候他提及这幅画,只是找个由头,跟刘东搭上话而已,那想到人家居然真的要买。
想到自己之前了解到的有关刘东的事迹,梁玉林心中谨慎了几分,连忙朝着油画看去,身为荣宝斋的经理,虽然他负责的更多的是荣宝斋的经营活动,并不负责书画鉴定,不过耳濡目染之下,这鉴定的水准也远非常人可比。不过这次无论他怎么看都看不出这幅油画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而能够让它拥有两万的低价,仅仅是画面上的几匹马还画的比较出彩而已。
“怎么?梁经理不愿意卖吗?”注意到梁玉林的表情,刘东也猜到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对此刘东倒也不担心,只要不是真正顶尖的书画鉴定大家专门进行研究,或者有他舍利元光一样的鉴定本事,旁人根本看不出来这幅油画的虚实。
“呵呵,刘先生说笑了,我们荣宝斋开门做生意,既然把它放在这里,自然是卖的!”话声一顿,梁玉林转身招呼道,“小马,小马,过来!”
随着他的话落,一个身穿白色工作服年轻人一溜小跑到了跟前,“经理,您找我?”
“嗯,把这幅油画拿下来,给这位先生包好!”
“好的经理!”答应一声后,年轻人跑去叫了一个同伴,开始忙活起来。
“前面请,刘先生!”
“请!”
梁玉林本来是打算直接引刘东去二楼的,不过刘东惦记那幅被埋没的徐悲鸿的油画,所以坚持先结了帐之后,才跟着梁玉林来到荣宝斋的二楼。
二楼的东西确实比一楼上了一个档次,在这里摆放的一件古玩字画,价格都没有低于二十万的!
而且在其中,刘东还发现了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陈半丁、潘天寿、傅抱石、于非闇、何香凝、石鲁、赵望云、吴作人、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黄胄、王雪涛、徐燕孙、吴光宇、胡佩衡、吴镜汀、谢稚柳、唐云、朱屺瞻、刘海粟、林散之、陆俨少、黎雄才、晓锦等近现代画家的真迹,当然价格全都上到百万了!
除了字画之外,历代制墨名家的墨品也是荣宝斋的一绝,如明方林宗的鸠砚式墨,明邵琮林的杨梅式墨,清汪时茂的响泉琴墨,清胡开文的秦权墨和地球墨等,无疑不是大名鼎鼎,外界难得一见,而在这里却摆在了柜台上。
除了墨品之外,四大名砚中的砚台,上百年时间沉淀的老宣纸,以及顶级的湖笔,顶级的文房用具在这里都能够见到身影。
在梁玉林的介绍下,刘东有一种把这里的东西全部打包带走的冲动。(……)
ps:感谢书友‘峰218891’和‘龙在楚天’的评价票,非常感谢!
第四百一十四章 令人眼馋的丰厚藏品()
ps:感谢书友‘残鳕舞指闲’的月票,感谢书友‘老干爹’一直以来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四百一十四章令人眼馋的丰厚藏品
…………把荣宝斋搬空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人家愿意,现在刘东也没有那么多钱。再注册了青阳风投之后,然后又买了泉城的别墅之后,现在他兜里能用的钱还有一千多万。看着是不少,不过却不怎么经花”。
在刘东买了六方清代墨品,以及十刀宣纸,以及十二支规格不同的湖笔之后,口袋立即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