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越南1954 >

第51部分

越南1954-第51部分

小说: 越南195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伙食比较简单,同学们又一次哄笑起来。

    两百多人济济一堂,气氛非常之热烈,在一个同学提议下,大家慷慨激昂地唱起《众人划桨开大船》。

    唱完之后,何天明意气风发地介绍道:“同学们,李先生又谱写了一首闽南歌,非常易学、非常励志,歌名叫《爱拼才会赢》,大家想不想学?”

    这个时代实在没什么好流行歌,听潮剧、粤剧都听腻了,众人异口同声地喊道:“想!”

    “当然想,理事长,你先唱。”

    “我五音不全,唱不好,阿水来,阿水会闽南语。”

    “那我就给大家献丑了。”

    姜文水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唱道:“一时失志毋免怨叹,一时落魄毋免胆寒,哪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粙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爱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旋律优美,果然好听。

    歌词意境多在鼓励落魄或失意的人们,仍要抱定信心,努力奋斗,果然很励志。在一帮女同学的极力要求下,姜文水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全部学会。

    港台歌星翻唱日本歌,后世就是听日本歌唱长大的。

    剽窃几首歌,鼓舞鼓舞士气,李为民不以为耻,反而为荣。不过他现在不知道《爱拼才会赢》已经被定为华青会会歌,也顾不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正在保大皇帝位于涂山半岛的避暑行宫里同张清贵等侬族将校开会。

    “在紧邻鹦鹉嘴地区的西宁安置两三万人,有利有弊。利在可理直气壮保留一个整编师,西贡一旦有风吹草动,一旦波及到堤岸,第五师可及时救援,同时可接应柬埔寨乃至老挝同胞。

    弊在那里极易受越盟骚扰,甚至大规模攻击。我估计接下来两三年越盟不会有大动作,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利用起来,把驻地建成一个要塞,建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同时做好周围百姓工作,尤其一起安置过去的天主教难民,把他们团结起来,将来才不至于孤军奋战。”

    拿起武器不容易,一下子放下武器更不容易。

    对张英贵等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一个个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李为民知道,事关几万人安危,他不敢有哪怕一丝懈怠,异常严肃地说:“不打散改编这一点吴廷琰既然答应了就不会轻易变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整编,不会往第五师搀沙子。

    如果不出意外,美**事顾问团会帮新政府按照他们的方式进行整编。越南不是欧洲,西宁的地势又比较复杂,整编成重装师不见得是个好主意。所以各位心里要有个底,他们整编他们的,我们训练我们的,要把第五师训练成能离开公路、不需要空中掩护依然能够作战的山地师、丛林师。

    至于搀沙子,该去参加他们组织的培训就去,该接纳他们的军官就接纳。但出去培训的不能被同化,接纳进来的必须被同化,到底怎么才能做到,诸位比我有经验。”

    黄亚生去了法国,黄独清刚出任富国岛监狱监狱长,张英贵是第五师师长的唯一人选,胸有成竹地保证道:“李先生尽管放心,不管他们搀多少沙子,不管被调到什么地方,不管到什么时候,第5师永远是侬族师。”

    “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把关系搞得太僵。”

    “行,我们会注意的。”

    李为民微微点了下头,继续说道:“祯沙地区现有一万六千多本地人,我们的两三万加上天主教难民两三万,肯定没那么多土地。所以到了之后要搞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我跟美国国际开发署官员沟通过,他们会派农业专家和水利专家协助。先规划,规划好之后用水泵抽淤泥造田,资金不需要我们出,美国会提供援助,我们只需要出力。

    相比西宁,祯沙的安全问题没那么严重,主要提防渗透过去的越盟游击队骚扰。所以各安置村庄不能离太远,要把民兵自卫队搞起来,到时候可以去第5师轮训,头顿工业村保安队也会轮流派队员过去进行适应性训练。”

    张英贵沉吟道:“我们原来有两个师,给第5师补充完兵员,还有一个团两个营,留两个营在祯沙当民兵,剩下一个团分散在其它安置点,人手虽然紧了点,但暂时不会有大战,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止一个团。”

    王金贵掐灭香烟,嘿嘿笑道:“从日内瓦协定公布到现在,我们在全越的16个收容点,已收容到2000多**溃兵,各级军官80多个。正在华青会安排下通过各种方式赶往南部各安置点,一个村能分到100多人,能够大大缓解现阶段的安全压力。”

    只记得给了他们一点钱,没想到有这么大收获,李为民乐了:“这么多。”

    “其实缅甸、泰国和老挝有更多,只是没人去收容。”

    “那就派人去,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人。”

    “是,回头就安排。”

    讨论完眼前问题,李为民循循善诱地说:“各位,眼前重要,未来更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把民兵预备队真正搞起来。越盟最擅长的就是人海战术,事关上百万人生死存亡,这件事不能开玩笑。”

    陈润威负责侬人安置点安全,当仁不让地保证道:“李先生尽管放心,我会把民兵当正规军训练。一个村一个营,十六村十六个营,只要有足够武器弹药,我们就能拉得出打得响。”

    “十二个工业村一个村一个团,富国岛有一个师的兵力,只要有足够武器装备和时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就能拉出6个师。”

    李为民摇头道:“6个师远远不够,只能作为5年计划。我们要有10年计划乃至20年计划,要团结好天主教村庄,要对政府军有号召力,一旦发生生死存亡的大战事,必须能拉出20至25个师。”

    张英贵低声问:“全民皆兵?”

    “这次可以往南撤,越盟大军一旦挥师南下,到时候往哪儿撤?都生死存亡了,能上的必须全部上。”

    …………………………………………………

    ps:前段时间求推荐、求收藏、求各种支持,求得连自己都不厌其烦。这周成绩不好,收藏才增加两三百,没之前一天多。

    已经20多万字,能不能强推上架全靠成绩说话,再次厚颜求收藏、求推荐,拜托了

第八十六章 声望(泣血求收藏)() 
清晨,窗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

    两架红十字会涂装的uh-19直升机从涂山机场方向飞来,在难民聚集的海滩上空盘旋了一圈,径直往海防方向飞去。

    国际红十字尚未奢侈到采购直升机的地步,这两架直升机原属于美国陆军,曾在朝鲜战场上服过役。奠边府战役打响时,作为援助的一部分提供给法国远征军。

    日内瓦协定公布后一段时间,越盟并没有刻意阻拦难民南撤,最多派人去难民营宣传挽留。后来见想逃的人越来越多,而北撤的人只有五六万,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开始想方设法阻扰。

    为确保往河内、海防集结的难民能够顺利抵达,李为民以“难民救助联席会议”执行主席名义向法方借来这两架直升机,载着国内外志愿者和媒体记者,每天在难民需要经过的主要道路上空巡察。

    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抗议。

    刚开始挺管用,后来抗议多了越盟代表干脆装糊涂,不再理会。

    哈内特神父以拯救他的“孩子们”为使命,岂能眼睁睁看着难民被堵回去,拉着红十字会代表约翰-贝奇天天往国际监督与监察委员会驻地跑,强烈要求印度、加拿大和波兰的国际观察员坐直升机去看看。

    他有他的招,越盟有越盟的办法。

    直升机到了放行,直升机走了继续“挽留”,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河内海防,要巡察的道路太多,于是打起没完没了的“游击战”和“口水战”。

    “怎么飞这儿来了?”

    本应该去巡察的直升机飞到海滩上空,李为民倍感奇怪。

    两个秘书分工明确,阮明秀负责工投公司和“越华文艺研究会”,总理府派来的新闻官黄氏丽柳专门负责难民南撤,她放下文件道:“昨天刚来几个美国记者,想采访难**输情况。李氏影业的导演和摄影师也想航拍,所以专程飞过来转一圈。”

    差点忘了纪录片的事,李为民穿上外套问:“阮秘书,工投公司那边拍了没有?”

    “正在拍,企划部的广告策划专家大卫先生负责。”

    “快月底了,最迟下周一就要去美国,请他们抓点紧。”

    “好的,等会儿我再催催。”涉及到海外融资和招商,阮明秀不敢耽误,拿起笔飞快记录下来。

    按照计划,美国海军第90特遣舰队和法国海军今天要运送7230个难民去南越,其中两千多人乘坐法**舰,可以在海防港的几个码头登船,大部分难民则需要海上摆渡,男女老幼、老弱病残,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北越,组织不好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作为在河内海防组织难民南撤的最高官员,李为民必须去海滩看看。

    黄氏丽柳抱着公文包,小跑着汇报道:“民先生,今天南撤的难民来自7个村庄,有神父和教会志愿者维持秩序,问题应该不大。”

    “那些零散的难民呢?”

    “全编入各天主教村庄了,否则不好组织,不好管理。”

    “这倒是个布道的好机会。”

    黄氏丽柳扑哧一笑:“神父们忙得团团转,没时间布道。”

    事实证明她的话一点没错,几个神父和二十几名志愿者光着脚丫子,一边大呼小叫着一边在海滩上跑来跑去,五千多难民在他们组织下排成一个又一个长队。

    孩子们不懂事到处乱跑,大人跟在后面追。刚排好的队一会儿就乱了,不得不重新整队,并口干舌燥地告诫那些家长,一定要看好各自的孩子。

    每天都会来一个大人物现场组织撤离,昨天是专程从河内赶来的哈内特神父,一个教会代表并没有因为李为民的到来感到奇怪,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问:“民先生,南边准备得怎么样,这一批难民抵达后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吗?”

    “准备得非常充分,我出发时头顿周围已搭建起一个巨大的帐篷城,估计西贡也差不多。”

    “太好了,如果那边准备够充分,明天可以再运送一批。”

    第一批难民闹出的笑话不能再闹第二次,李为民接过麦克风,背对着大海大声道:“同胞们,请静一静,我宣布一下最后一段旅程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项。再过二十分钟,法国海军登陆舰就会过来,到时候请大家不要急,更不要挤,在神父和志愿者组织下有序上舰,同时要看好各自的孩子和行李,不要忘了落了。

    登陆舰开到深水区之后,大家需要顺着一张大网爬上美国海军的大军舰。人先上去,行李最后往上吊,同样不要急不要挤。美**舰上给大家准备了大米饭和沙丁鱼罐头,小朋友有水果和糖果,请大家不要相信越盟的那些宣传,食物没毒没坏,味道很好,可以敞开肚子吃……”

    说着说着,他从黄氏丽柳手中接过早准备好的沙丁鱼罐头,当着众人面打开,现场吃了一条,然后让志愿者送给最前面的几个小孩。

    “他是谁?”

    “这都不知道,他是民先生,政府难民委员会委员,专门负责我们南撤的。往河内难民营送给粮食,还在难民营里睡过一晚。”

    一个年轻的难民踮起脚跟问:“这么年轻?”

    “年轻怎么了,人家年轻有为!”

    一个越青会志愿者微笑着介绍道:“民先生其实是华人,越南华人,在西贡出生、西贡长大,后来去美国留学,会说越南语、英语、法语和中国话。难民委员会委员是兼职,他不拿政府薪水,跟我们一样是志愿者。”

    “华人,中国人?”

    “有越南国籍就是越南人,只是有中国血统。”

    ……

    难民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前面那位年轻的越南华人,声望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在场的华青会志愿者很骄傲,深信他们将来不一定会认识吴廷琰总理,但肯定会认识李先生。

    等了十几分钟,法国海军登陆舰准时抵达海滩,难民们在教会、越青会和华青会志愿者组织下开始登舰。

    几千人摆渡,十二艘登陆舰往返几十趟,一直到下午三点才摆渡完。

    李为民一直守到最后一个人上船,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没随船走的二十多个志愿者同样如此,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坐在海滩上谁也不想动。

    阮明秀早有准备,只是刚才难民太多,没法当那么多人先招呼他们吃饭,见难民全走了,急忙打开一箱箱面包,拿出一壶壶水。

    “民先生,我们把您谱写的《爱拼才会赢》翻译成越语,您没意见吧?”

    同天主教难民要搞好关系,同眼前这帮越青会志愿者更要搞好关系,李为民放下面包笑道:“喜欢这首歌是我的荣幸,怎么会有意见?”

    “我叫阮青束,认识民先生很荣幸。”

    “我叫黎骏,民先生太厉害了,能写出那么好听的曲子。”

    接下来要为《自由之路》纪录片“谱曲”,为了不被人当成怪胎,李为民大言不惭地笑道:“各位同学,其实我一直梦想当一个音乐家,只是我家就我一个继承人,不能像别人一样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巴黎时曾跟琰总理开过玩笑说,如果我执着于梦想,我爸会把我的腿打断。”

    学生们顿时哄笑起来,笑完之后,一个看上去很清纯的越青会女学生红着脸问:“除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爱拼才会赢》,民先生还有什么作品?”

    “两首不过瘾,民先生有没有旧作或新作?”

    她开了个头,一发不可收拾,越青会和华青会志愿者一个个兴奋不已地追问起来。

    李为民赫然发现自己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