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越南1954 >

第157部分

越南1954-第157部分

小说: 越南195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我们非常愿意提供援助,清单上的装备也不是完全不能移交,问题是你们有没有那么多可熟练操作这些武器的人。”

    章连伯指了指隔壁,意味深长地笑道:“所以我们不但需要装备援助。同样需要训练援助。”

    隔壁会议室正在进行训练援助谈判,蒂姆斯回头看了看,依然摇头道:“章,空军海军不是陆军,要是按照这份清单进行人员配置,你至少需要招募4万名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小伙子,而且他们两年内不一定能够学会熟练使用这些现代化武器。”

    副参谋长武京之接过话茬,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将军,装备是否现代化只是相对的,清单上这些飞机和舰艇对我们而言或许能称得上先进。对大多‘自由…世界’盟友真算不上。至于您所担心的兵员,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在南部六省及十一个工业村施行强制兵役,18岁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18岁至30岁的女性公民必须接受预备役训练,如收到征招令则必须加入现役。”

    吴家四少爷吴静旭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被抽调来参加谈判,他整了整军服,不无得意地补充道:“将军或许不太清楚,早在1955年,我们就开始在各工业村推行预备役建设,不仅有十几万陆军预备役军官和士兵。而且有两万多海军及空军预备役人员。

    我们拥有十几家远洋航运公司,大中华航运、越南远洋和远东航运的船舶吨位,在全球所有航运公司中排名第四、第八和第十五,船长、大副、二副、轮机长、船员。全接受过海军预备役训练。

    富国航空是全亚洲航线最多、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机长、副机长、导航员和地面人员一样接受过预备役训练。而且我们有自己的海员学校,有培养初级飞行员的训练机构。”

    在战乱中发展起来的越南工业投资开发公司,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能不假思索说出名字的大型跨国公司有十几家,大中华航运远洋船舶吨位全球排名第四、全亚洲排名第一,在全世界4个多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而且在越南、香港、新加坡、印度、美国、南非等国家及地区拥有自己的仓库和码头。

    富国航空是波音公司近年最大的民用飞机客户,拥有120多架波音707客机,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公司,甚至获得美国西海岸一个机场的经营权,航线遍及几乎所有自由世界国家,整个一航空界的巨无霸。

    不但从事航空运输,并且从事飞机改装及维修服务。

    在越南、香港和新加坡设有三个大型检修厂,除了给民用航空公司提供客机检修服务之外,还给越南共和国空军、美国空军及美国海军航空部队提供协修服务。

    眼前这位年轻军官的家族同样显赫,他哥哥被称之为“造船大王”。

    他家的“吴记重工”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船舶及码头设备建造商,在头顿和富国岛拥有两个大型造船基地,不仅能建造万吨以上货轮、油轮,而且能够建造钻探船及海上采油平台。

    再联想到美国商场和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的“越南制造”,蒂姆斯将军猛然意识到他们与西贡那帮人不一样。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吴静旭补充道:“早在四年前,十一个工业村及富国岛特区就开始推行6年强制教育,在工业村生活的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6年小学教育。除了小学之外,我们迄今已拥有428所中学,78所职业学校和16所社区学院。

    如果把堤岸和会安算上,在校中学生超过20万,在校大学生近6万。所以对我们而言,能否招募到足够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士兵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训练。”

    四艘驱逐舰一艘不能少,护卫舰、扫雷舰、运兵船、补给舰、船坞登陆舰、登陆艇、巡逻艇……大大小小加起来70多艘,能够组建两支小型特遣舰队。

    他们态度非常之坚决,蒂姆斯决定让华盛顿那帮高官去头疼。端起杯子道:“海军装备暂时搁置,我们先谈谈空军武器。”

    章连伯早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欣然笑道:“没问题。”

    ec…121预警机造价太高,他们舍不得给。

    “防务装备需求委员会”听说格鲁门公司的第二代海军预警机早在两年前就完成试飞,即将装备部队。现在服役的e…1预警机即将被慢慢淘汰。于是把e…1预警机纳入清单,并且一要就是5架。

    ec…121很贵,e…1同样不便宜,蒂姆斯一样作不了主。

    相比武器援助谈判,训练援助谈判则愉快得多,给第四战术区派驻多少军事顾问,设立多少个训练班,安排多少人来美国及自由世界国家军校进修,很快就敲定下来。

    谈判双方不断与华盛顿汇报进展,然而。李为民对这些并不是特别关心。

    他现在的心思全集中在美国舆论上,工投公司驻华盛顿办事处人员,全在收看电视、收听收音机或浏览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并把感兴趣的消息汇总起来加以分析。

    何天明敲门走进房间,跟昨天下午赶来的吴莉君微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才总结道:“李先生,从近期舆论上分析,大多美国人倒不是真反对出兵越南,对我们依然持同情态度,只是对琰总统强烈不满。同时担心出兵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李为民一边看着日程表,一边笑问道:“什么意思?”

    “大多美国人认为,如果南越人能做出同心协心的努力,那么美军就可能是多余的了;而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的努力。那么面对那些漠不关心甚至抱有敌意的人民,美军也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普通民众往往比政府官员更清醒,他们这种担心非常有道理。”

    “另外您让人打听的《纽约时报》记者大卫…霍伯斯坦,并非我们之前认为的反战派,只是反对华府的对越政策,认为美吴关系存在许多问题。认为对待琰总统应该像德布罗大使一样强硬,而不是诺汀大使这么软弱。”

    “这倒是个好消息,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他影响力很大。”

    “他今天又针对麦克纳马拉的声明发表了一篇文章。”

    何天明捧起报纸,抑扬顿挫的念道:“南越政府不做出巨大努力,不能赢得广泛支持,那里的战争就不会胜利。从根本上说,这是他们的战争。只有他们才是战争的胜利者或失败者。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可以给他们提供装备,可以派出我们的人员作为顾问前往那里。

    但是,他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这场越南人民****c党的战争中……所有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提供援助,这一点是务必要明确。不过,我不能同意我们应该撤离的那些说法,撤离是完全错误的。”

    “不认同撤离,有点意思。”李为民乐了,坐下身洗耳恭听。

    何天明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我深信在越南做出过奉献的美国人中,几乎没人会对此想法感兴趣。因为这一观点意味着,那些将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我们的越南人,将要在共c党的统治下遭受前所未有的痛苦。而此时,我们这些为数极少的幸运者,却凭借着蓝皮的护照,毫无危险地远走高飞。

    一个本应生活得更好的民族,将沦陷于一种单调、毫无生气、受到控制的社会生活中。撤离也意味着,合众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而苏俄阵营对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压力,则大大加强。

    最后,撤离还将意味着,全世界与西方为敌的势力将倍受鼓舞,他们会效仿越南的做法,尝试进行暴动的滋味。正像1950年我们对朝鲜的承诺,曾经阻止了共c党军队公开地跨越边境,在越南取得反对共c党的胜利,也会对阻止所谓的解放战争起到非凡的作用。”

    只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会知道美国一步一步卷入越南战争是有原因的。在两大阵营对抗,冷战思维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卫…霍伯斯坦这番鹰派言论,基本上反映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观点。

    后世有人总结,在作决策时美国政府忽视了几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比如南越陷落是否会引发整个东南亚陷落?而这是否又真会给西方安全构成致命威胁?战争将以什么形式——常规战或游击战——来发展?又比如要是美军与南越人协手作战,美国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至于第一个问题,要放在特定背景下研究。

    革命输出正在最红火的时候,老挝基本上已没救,柬埔寨情况不容乐观,如果南越被北越占领,泰国很可能会随之陷落。

    印尼是革命输出的重灾区,随时会变成共…产…主…义…国家,新加坡“华…运”比堤岸“华…运”厉害多了,在总理大选中差点把李光耀赶下台。马来和菲律宾政局同样不稳,为清缴马g和菲g,英国和美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

    原来历史上美国决定撤出越南,一是国内反战压力太大,二与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政局已基本稳定有很大关系。

    是否真会给西方构成致命威胁,从古巴导弹危机和柏林危机中就能感受到。面对咄咄逼人的苏俄阵营,美国人是真怕。这一点,从美国所有小学都开展核战求生教育中可见一斑。

    战争将以什么形式进行,朝鲜半岛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谁也不敢保证北越会不会发起全面进攻。

    至于美军与南越人协手作战能否赢得战争,一战、二战全是战胜国,并且越打越强大,让美国人拥有不可理喻的优越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打赢所有敌人,相信自己能够赢得各种挑战。

    上半场是国…军顶在前面,下半场李为民决定让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美国人顶在前面。

    他接过报纸看了看,若无其事地说道:“跟齐总说一声,让他设立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引导舆论。美国这边做几大新闻机构工作,西贡那边做记者工作,让他放开膀子干,经费不成问题。”(。)

第二百三十九章 芒村() 
相比解放区农村,芒山村堪称天堂。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经过迪石时“特务丈夫”在城市里买了好多,把车厢和后排塞满满的,陪在宿舍呆不住的儿子出来转转才发现村里有商店,在村公所(村部)对面。商店是华人开的,店面很大,从生活日用品到化肥农药全有,价格不比城里贵。

    “特务丈夫”也不是村里唯一拥有或会驾驶汽车的人。

    村长的小女儿,也就是正在同张医生谈恋爱的阮氏莲,指着前面卡车上卸货的小伙子,不无得意地介绍道:“南哥是我二姐夫,跟高校长一样会开汽车,商店就是他家的。要是你想带安安去迪石玩,高校长又没时间送你们,就搭他的顺风车。”

    杜氏梅倍感意外,禁不住问:“你……你二姐嫁给华人?”

    “华人怎么了,张医生也是华人。”

    阮氏莲感觉她不像一个城里人,像看土包子一样回头看了她一眼,一脸惊诧地问:“阿梅,你不看电影吗,不看电影总该看过电视吧,现在谁还讲究那个,只要喜欢就可以结婚,有娶进来的,有嫁过去的,像我二姐跟南哥这样的多了去了。”

    解放区连电都不通,哪有电影电视看。

    杜氏梅不无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敷衍般地问:“你姐夫经常去迪石?”

    “不是经常,是天天去。早上5点,村公所门口准时出发,中午11点准时回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

    “天天去,去干什么?”

    “他家要进货,其他人要去城里做小生意,不然种那么多菜,养鸡养鸭下那么多鸡蛋鸭蛋卖给谁?汽车要烧油,不能白搭他车。来回一人四块,东西多再加四块。你和安安跟他们不一样,不用给车钱,可以坐前面。不用跟他们一样在后面挤。”

    去进货还能赚村民的搭车钱,一天一趟,搞得像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不得不服气,华人资本家真会做生意。

    从商店和商店后面的二层楼房能看出来。她二姐夫家绝对是村里最有钱的人。而她家也不简单,中午一起吃饭时神父说过,村长的大儿子也就是她大哥好像是伪军第3师的一个少校营长,部队驻扎在岘港,平时极少回来。

    从饭桌上他父亲说话的口气,以及村民对他父亲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他父亲在村里拥有什么样的地位,简直说一不二。

    没想到他家不但支持西贡伪政府,而且还同有钱的华人资本家联姻,杜氏梅不由地感觉到一阵厌恶。故作若无其事地问:“四妹,你大姐呢,你大姐结婚没有?”

    阮氏莲情绪突然变得有些低落,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大姐死了,在老家被越盟打死的。大哥说总有一天要打回老家去,帮大姐报仇。”

    “被……被……被越盟打死的?”

    “我们是天主教徒,不相信越盟那一套。越盟却要我们放弃信仰,要我们帮他们打法国人,要没收我们土地,甚至要杀神父。我们当然不会答应。就跟他们打起来了。我那时小,不懂事,不然我也会大姐一样去当民兵。”

    杜氏梅猛然意识到这是铁杆反G的天主教村庄,如果思想进步他们根本不会从北边逃到南边来。

    村庄不大。但布局很整齐。

    东西走向的一条洋灰(水泥)马路,贯穿整个村子。

    一排排瓦房在马路两侧以村公所、教堂、诊所、学校、配电所及商店为中心而建,村公所左侧的电线杆上,安着三个朝不同方向的大喇叭,正在播放迪石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

    劳累了一天的农民,三三两两聚在摆放在路边的小桌子边吃饭、聊天、纳凉。现在是商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孩子们跑来跑去,给大人们买酒,然后把找下的零钱换成汽水或零食。

    回到学校宿舍,“特务丈夫”已经做好饭。

    红烧肉、炒鸡蛋、炒豆角……两荤两素、四菜一汤,不愧为厨师的儿子,色香味俱全,一看就让人垂涎欲滴。

    “慢慢吃,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