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超级兵锋-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锋自己也是第一次驾驶这样低级的飞行器,还好,之前理论功底扎实。才没有出乱子,即便如此,他也是捏了一手的汗,心里想过无数种情况。万一飞机起不来怎么办,起来了,不能操控又怎么办?
就算是再原始的飞行器,到了天空上,那也是很危险的。
稍微熟悉了一下操控。冷锋驾驶着这架“九三”重轰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两周,然后继续爬升,爬升,一直到三千米的高空,朝北方飞了去。
“王斌兄弟,你们冷队长以前学过开飞机吗?”
“没听说,反正我们头儿是无所不能的!”
“无所不能,夸大了吧?”张凤翔轻声说道,尽管他有些不相信,可眼前的事实就在。连开飞机都会开,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呢?
周围顿时一圈白眼儿。
“我是说你们冷队长这么年轻,就如此厉害,真让人佩服,佩服……”张凤翔赶紧改口。
“大哥,咱们在上天了?”
“是呀,感觉怎么样?”冷锋也好久没有离开地面的感觉了,不过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低级飞行器,即便是穿了飞行服,还是觉得手脚都给冻得发麻了。
“还行。就是太冷了,手脚都快麻了……”
“别说话,我要继续爬升了!”
“爬升……”
冷锋一拉操纵杆,飞机开始爬升。一直到上升到五千米的高度,这是这架飞机的飞行的最高的高度了。
“走,我们去会一会海风号去!”过了一把瘾后,冷锋开始下降高度,五千米的高空,轰炸太难了。
至少要降下一千米。甚至更低才行,可惜日本陆军航空兵没有俯冲轰炸机,如果有俯冲轰炸机就好了。
这种重轰是面对大型地面目标设计的,用来轰炸一艘驱逐舰,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
首都饭店,上海派遣军司令部。
“将军,一切平安,防护团已经登上了帝国‘海风’号驱逐舰。”这一次担任护送任务的是佐方繁本的特务机关。
而池田正雄的宪兵队则被派了护送一支假的“防护团”前往火车站,登上了返回上海的列车。
一明一暗,车队暗中掉了一个包,就连防护团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是被安排乘坐军舰返回上海,为了防护团的安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可谓是煞费苦心。
现在听到防护团安全的登上“海风”号驱逐舰,所有参与这件事的日本军官们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在这之前,他们都被“夜叉”也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堂堂大日本帝国皇军,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居然让一个小小的反抗组织吓成这个样子?
甚至还不惜用谈判来拖延时间?
这几天的经历,要是传了出去,恐怕会被人笑掉大牙,尤其是军内的一些同僚们,会更加讥讽他们吧?
华中方面军在寺内寿一大将的指挥下,已经开始南下了,而华中方面军却在淮河南岸鼓足不前,不复当日攻占南京的锐利之势!
“将军,我还有一些担心?”池田正雄看了一眼得意的佐方繁本,略微凝重的语气说道。
“池田君,防护团安全登舰,事实证明,夜叉的威胁不足为虑,可我们有的人却被吓的差一点答应人家的条件……”
“佐方君,话不能这么说,我也是为了防护团的安全,一旦出了事儿,这个责任你负责吗?”池田正雄怒道,“再说,我也没有答应夜叉什么?”
“将军,卑职觉得,夜叉虽然有些本事,但是对拥有强大实力的皇军而言,他们也只能逞一时之英雄,而且,以华制华是大本营一贯的策略,让中国人对付中国人,一定能够收到奇效!”佐方繁本道。
“佐方君说的可是齐英?”
“没错,齐英齐先生虽然是中国人,但他是帝国的朋友,而且现在已经归顺帝国了,若是能委以重任,必定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个夜叉彻底挖出来,消灭掉!”佐方繁本自信满满道。
“齐英,吆西,佐方君,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回头请齐先生参加新政府的成立大会,只要是帝国的朋友,人才,大日本帝国是会不会亏待他们的。”饭诏守点了点头。
“哈伊!”佐方繁本得意的冲池田正雄挑了一下眉毛。
“将军,警备司令部原田将军电话!”
“接进来!”
“原田君吗,我是饭诏守……”
“什么,你再说一遍?”
“大校场机场被一支来历不明的武装力量攻陷了,还炸毁了所有的飞机,机场守备中队全部玉碎?”
“飞行员,飞行员呢?”饭诏守急的吼叫道。
“飞行员也不见了……”
电话掉在地上,饭诏守就像是抽掉了灵魂的躯壳,一下子跌坐椅子上,眼神之中完全没有了生气。
所有人都在抽冷气,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闷棍狠狠的敲下,令他们完全没有了主张。
“将军?”副官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
“夜叉!”
饭诏守就像是一只受伤的野兽,猛地站起来,咆哮一声。(。)
ps: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八章:轰炸“海风”号()
ps:求月票!
“还好,我们的防护团已经上了‘海风’号驱逐舰……”一片死静之后,终于有人开了腔。
说话之人正是佐方繁本机关长。
两道目光扫了过来,是池田和长勇,这个时候,若是防护团再出事的话,那估计有很多人的前途都要彻底葬送了。
佐方繁本脸色有些讪讪,这话说的,完全是马后炮。
防护团是安全了,可葬送的是一个飞行大队,二十几架飞机,还有大量的油料,物资……,还有宝贵的飞行员。
飞行员培养不容易,没了飞机可以再造,只要工厂在,造再多的飞机都没有问题,可没有飞行员,培养起来,至少得数年之功。
一下子没了这么多飞行员和飞机,如此巨大的损失,大本营一定会严厉追究责任的。
可以想象到,他们这些人的未来前途会非常暗淡,甚至会因此而断送军旅生涯。
“快,去大校场机场……”
饭诏守已经不顾上将军的风度了,他要有最快的时间赶过去,尽管他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该死的夜叉,该死的冷锋!
饭诏守几乎把自己一口板牙都崩碎了,不带这么玩人的,现在他已经把冷锋和夜叉恨到骨子里了。
海军煤炭港码头,汽笛声响起,“海风”号准备启航了。
对于这次任务,“海风”号的舰长须贺少佐倒是非常乐意,只当是一次休假或者短暂的旅行,所以,并没有觉得紧张的。
这到了水上,夜叉还能从水里钻出来,从空中飞过来吗?
这不可能的,这么冷的天,这么长的距离,就算“海风”号停在港口不动。那也不可能做到的,“海风”号是军舰,吃水深,根本不可能直接停靠岸边。必须通过趸船与岸边连接,距离至少有上百米。
所以,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这一次东京防护团的主要成员又是海军方面的,所以,作为“海风”号的舰长须贺少佐并不排斥。
只不过。有些人是他不喜欢的,比如,防护团的团长山县正乡,他是个鼓吹“航空兵”制胜的家伙,如果按照他的理论,都不需要他们这些海军舰艇了,他们又如何在海战中体现作为军人的价值呢?
在舰上,他总是用“那个家伙”来代替山县正乡,厌恶之感丝毫没有避讳。
“海风”号是白露级驱逐舰,在初春级驱逐舰的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一级驱逐舰。是这个时代世界上上最先进的驱逐舰之一。
“海风”号是白露级驱逐舰的7号舰,1935年5月4日在舞鹤海军工厂开工,1936年2月21日下水, 并在1937年5月31日竣工。
随后便编入第三舰队第二十四驱逐队。
这艘服役还不到半年的战舰可以说是整个第三舰队的明星战舰,强大的攻击能力,时速29节,将同类型的战舰远远的甩在屁。股后面。
所以,它有他骄傲的资本。
大本营让海军来配合陆军进攻,须贺的心理还是有些不情愿的,不过为了征服中国的战略。他也只能是放下心理的那一点儿小不痛快了。
日本海军跟陆军之间的固有矛盾早已是根深蒂固了,所以,就算是日本举国战略的前提之下,海军和陆军之间还是经常的拆台和对立。甚至在战略方针上也不时的有所针对。
海军在征服中国的战略上,沦为陆军的配角,这多少让这些渴望建立功勋的海军官兵们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和不满。
尤其是陆军抢劫得来的财富,那堆积如山在码头上,等待着用船运回去,看着陆军赚的盆满钵满的。海军也着急呀!
一旦陆军占领中国,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到时候,海军想要继续压制陆军就难了。
这一次配合陆军的行动,须贺心里还是挺痛快的,陆军的这帮棒槌居然被一个什么叫“夜叉”的给吓成这样了,最后不得不求到海军的头上。
于是,他狠狠的敲诈了陆军一笔护送费,看到前来商谈的长勇大佐,他心里真是一阵快意。
既然收了钱,自然要好好照顾防护团这帮“大爷”了,所以,须贺下令把最好的舱房给腾出来了,让给防护团的暂时休息,反正从南京到上海,也不是很远,忍一忍就过去了。
巨大的推力之下,“海风”号缓缓的朝江心驶了过去,潮湿而阴冷的江风,除了必要必要的人员留在外面,舰上所有人都进入舱室了。
江面风很大,即便是“海风”号这样的巨舰,行驶水面上,也能感觉到船体的上下颠伏。
“航速十八节!”
“海风”号设计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9节,但一般情况下,船舰都不会全速行驶,保持而一个相对经济的速度,这是通行的做法。
这是多方面考虑的最佳方式。
长江上,“海风”号就像是一条悠闲的大鱼,一路追花,欢快的向前游动着,冬日下午的眼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好美里的长江!”山县正乡带着自己的副手出现在甲板上,他是坐不住的,有这个机会饱览中国长江沿途的风光,他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呢?
山县正乡穿的是海军大佐的巨幅,黑色的制服,白色的帽子,显得十分干练。
凭心而论,日本海军是这个时代海军的一流劲旅,小到军服上的一个纽扣,大到他们的军舰,都跟世界上的一流海军好不逊色,战斗力也是一流。
这也是日本海军骄傲的地方,也是他们看不起陆军的原因,当然,日本海军的强大,也跟他们的国策有关系。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钢铁、橡胶、石油、甚至棉纱等等重要的工业物资,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护生命线。日军焉能有今日的工业化成就?
“山县阁下。”
“是须贺君呀,没想到这一次是乘坐你的海风号返回上海?”
“在下今年在海军大学,有幸坐在下面听到山县阁下的课。”须贺表面恭敬道,毕竟山县在军衔上讲。是他的上司,又是师长。
“是吗,须贺君对我的航空兵理论也有研究?”山县正乡十分兴奋的问道。
“这个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
嗡嗡……
遥远的天际,一个小黑点窜出云层,仿佛一只翱翔大雁。自由自在的飞向在天空。
这正是冷锋驾驶的那架从大校场飞机场抢来的“九三”重轰,从大校场起飞后,经过一阵手忙脚乱后,冷锋终于掌握了这种对他来说,是史前飞行器的正确驾驶技术。
原始的仪表盘,原始的操作,还有简陋的驾驶舱,玻璃弹仓的性能更是让人蛋疼。
后面炸弹仓内,丛虎、姚黑子和胡晓阳三人是吐的稀里哗啦,这上天的滋味可不好受。剧烈的抖动,强烈的对流,尤其是他们都还是第一次。
还好冷锋早就交代了,他们都带了一个纸袋,没有把弹仓弄得到处都是,即便是那样,也是他们自己遭罪。
“舱门左边,那儿有水,把嘴漱一下,还有。把袋子扎好,黑子,你是不是吃大蒜了,那个味儿……”
“头儿。没想到这坐飞机这么难受,我还是第一次……”
“小心,气流,这第一次都这样了,以后就好了!”刚遭遇一道气流,冷锋努力的拉起操纵杆。使得飞机再一次平衡起来。
因为这是古董飞行器,冷锋驾驶起来小心翼翼的,不过,古董的东西做工扎实,就是用料少的日本货,质量还是很可靠的。
几分钟适应后,冷锋已经能够熟练的驾驶这架“九三”重轰了,要不是接下来有重要的任务,他都想试验一下这架飞机的性能了。
算了,还是找到“海风”号要紧,不管日本人有没有暗度陈仓,炸了“海风”号也是一样的,飞机场都炸了,再把“海风”号给炸沉了,这下饭诏守这个老鬼子该知道后悔了吧?
冷锋驾驶飞机先是王东飞,然后折向北,航速先是是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时,高度是三千米,能见度比较好。
长江其实是最好的坐标,冷锋低头看了一眼,古老的长江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南京城就在他的南岸。
高度太高了,必须往下降,不然根本找不到“海风”号的存在。
冷锋将飞机高度降到一千米左右,速度维持在一百五十公里,贴着长江南岸向东飞行,一边飞行,一边让丛虎他们分别拿着望远镜对江面观察,搜寻“海风”号的踪迹。
按照时间算计,“海风”号应该已经离港了,计算它的航速和时间,估计它此时此刻应该会在什么位置。
“有没有发现?”
“没有,头儿,看不清呀……”
“这江上也没多少船,目标那么明显,你们看不见?”
“江上是没多少船,可这白茫茫的一片,我眼睛都看花了。”姚黑
 
                       
                       
                       
                       
                       
                       
                      